如果你有興趣查閱現在市面上智慧手機的詳細參數,你會發現它們支援的無線技術越來越多,什麼 GSM、3G、4GLTE,什麼 WiFi、藍牙、NFC,不懂行的人會看得一頭霧水。2G、3G 和 4G 技術是我們手機接打電話和傳送/接收資料的基礎技術,WiFi 則是基於本地網路節點的資料連接,藍牙則用於近距離的資料傳輸。
5G未來可期 或將昂首闊步開啟大數據新時代(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2G 到 3G,3G 到 4G LTE 的升級是通訊技術標準的提升,不過未來 4G 到 5G 可就沒那麼簡單了。業界計畫在 2020 年開始進入 5G 時代。不過韓國已經計畫在 2018 年平昌冬奧會上,就開始試用 5G 網路。看起來 5G 正向著我們走來,而且步子邁得可不小呢。
不過,5G 可不只是簡單的高速通訊技術。業界已經有人行動起來,想將 5G 打造成未來一統江湖的無線標準。如果這一設想成真,未來我們就不會見到這麼多亂七八糟的名字了,5G 技術會一統江湖。
這個想法聽起來很棒,但真的可行嗎?現在當我們走進大樓或者地下(停車場、捷運地鐵等),手機有時候還是會沒信號,但值得慶幸的是這些地方佈署了其它無線網路,比如 WiFi。那如果透過 WiFi 也能正常接打電話會不會更好呢?事實上有些國家已經開通這項服務了,比如英國最大的 4G 營運商 EE 就已經在倫敦地鐵裡開通了 WiFi 電話服務。只要將手機連接到地鐵的 WiFi 網路,就能像平常一樣撥打/接聽電話了。
從這裡我們就可以明顯看出 WiFi 和 4G LTE 已經開始有了融合的趨勢,在日常的資料使用上我們也能得出以上結論。很多人 4G 流量包流量挺多的,回家還有隨便用的 WiFi。
如果 5G 能同時將資料通信和 WiFi 融合成一個標準,那就再好不過了,不過它也不是完美無缺。首先,不同的頻段需要不同的路徑,5GHz WiFi 和 800MHz 的頻段可差了十萬八千里呢。我們真的能將這兩者完美融合嗎?或者我們只是簡單的將兩者硬生生聯繫在一起呢?
其次,即使在最新的技術上我們找到了融合的方式,那些老技術我們該怎麼辦呢?標準那麼多,恐怕融合的可能性很小。
市場不同,側重點也不同
任何無線技術都可以透過四個方面進行量化:範圍、功率、輸送量和 CPU 的使用情況。4G LTE 可以大範圍的提供超高的資料輸送量,而 WiFi 的使用範圍則較小,BluetoothLE (低功耗藍牙)則因為功率較小而適用範圍有限。
Richard Edgar 是 Imagination 公司通信技術部門的負責人;該公司也是 5G 技術發展的重要參與者,最近還加入了薩里大學的 5G 創新中心(5GIC),他們的目標是研發出一種高擴展性、易佈署的新技術。
難道這意味著 Richard 支援 5G 標準一統江湖嗎?答案是不。像之前提到的那樣,Richard 也意識到新舊網路技術標準有著不同的用處,未來十年內無線技術的主要發展領域,可能不會是 5G 技術,而是方興未艾的物聯網(IoT)。
想要為物聯網找到一個合適的無線解決方案可不容易,要讓一塊電池就能為設備供電一年之久。所以需要為物聯網專門量身定做一套方案。更重要的是,該方案還要適應現有的消費市場和各種協議,畢竟重建這些已經無處不在的東西代價實在太高了。
5G 的未來
即使 5G 技術最後一統江湖,囊括從低功耗物聯網設備到高速網路的一切,也會有許多標準繼續存活下來,並繼續發光發熱。
你聽說過 MP3 對吧?知道它的全名是什麼嗎?它的全名是 MPEG-2 Audio LayerIII,是運動圖像專家組(MPEG)的一個標準,原先隸屬於 MPEG-1,而後擴展到了 MPEG-2 標準,MPEG-2 則是 DVD 的基礎。雖然現在還在使用,但層出不窮的新標準如 H.264 和H.265/HEVC 都開始慢慢取代它。不過 MP3 還會生存很久,即使 MPEG-2 標準完全覆滅它也會繼續存在。
提到 MP3 是因為它是一個巨大標準的一小部分,而且它在這個標準走下坡路的情況下卻另闢蹊徑走出了一條自己的路。在科技的世界裡,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如果 5G 真的成了各類標準的集大成者,那麼一些舊有標準會走向滅亡,但還有一部分會重新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消費者的口味變化快,也許未來他們根本就不會在乎你用了哪個標準。只要產品做的棒棒的,價格也比較合適,消費者就會買單。5G 在蜂窩網路部分的成功是板上釘釘的事,但說到其他部分,現在下定論還為時尚早。115150921
【任何經過翻譯或轉載之中文資訊,我們為了盡量使用台灣常用相關名詞與慣用語法,將與原中文有所變更,但不改內容意義 – 3S MARKET】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