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ign Thinking for Innovative Problem Solving: A Step by Step Project Course Promo
infant
我最近喜歡上了 OPPO Reno 手機後背的一個小圓點,可起因卻不是它的外觀。
在 OPPO 官方介紹中,這個用弧面陶瓷製成的、有點類似當年索尼愛立信 Logo 的綠點,是 Reno 手機設計上的點睛之筆。設計師希望讓它微微托起手機的背部,以防止出現攝像頭和背部磨花的情況。
但真正上手使用期間,我發現每當我的手指划過手機背部時,就會不由自主地摩挲這個小圓點,還會有一種想將它「摳」下來的慾望。
這背後或許有什麼緣由。
類似的感覺,讓我想起了當年黑莓手機上的軌跡球,諾基亞 N73 中間的小搖桿,以及初代 iPhone 上的實體 Home 鍵。
如果你也用過這些手機,那多少也有過用手指摩挲、滾動、旋轉和按壓這些小部件的習慣 —— 哪怕是某一刻你的雙眼並未注視著手機,僅僅握在手中,這些行為依舊會發生。
蘋果的 AirPods 保護盒也是個例子。有人覺得它和開蓋式的打火機設計思路異曲同工,是因為「打開、合上 AirPods 保護盒蓋子」這個動作,和你準備點個火的操作十分相似。
重要的是,這個動作會讓人從內心深處緩緩升起一股舒適感,久而久之甚至會有點上癮。據我所知,很多人喜歡頻繁地開啓、關閉 AirPods,只是為了聽那一聲悅耳清脆的「啪」;甚至達到了只要把 AirPods 保護盒放在一旁,就會下意識把它拿在手中,撥動幾下蓋子的程度。
單從產品結構來看,AirPods 保護蓋上使用的磁吸結構,以及鉸鏈上恰到好處的彈性阻尼感,無一不是讓人們把玩得愛不釋手的催化劑。
但你顯然不能斷言,AirPods 的設計師,是有意把它做成瞭解壓玩具。這更多是出於結構穩定性上的考慮,而非說把「將閉合操作,打造成一個令人上癮的行為」當作目的。
同樣的,前文提及的軌跡球、搖桿、實體鍵等,它們之所以被設計出來,只是被視為一個便捷、易用的人機交互工具。
可我們卻在無意之間,因它們的存在產生了一些「多餘」的動作,甚至形成某種習慣,這恰恰是這些小工具、小設計的魅力所在。
這種「多餘動作」的出現,可能源於我們的潛意識。
▲ 圖片來自:Giphy
弗洛伊德在他的精神分析學中有過這樣的觀點。他認為人類的大多數行為,都是潛意識所驅動的,你也可以把它理解為是你的「直覺」,即自己並不能解釋做出這個決定的原因。
日本的知名設計師深澤直人也曾認為,很多設計需求,在詢問時根本沒人意識到,但是一旦當你身處某個場景,或是親眼看到之後,你就會萌生「這就是我想要的東西」的感覺。
他將這類細節比作「無意識的設計」,強調的就是讓人們能夠自然地去使用某件產品,而且必須符合直覺。
比如上圖的這把傘,深澤直人發現,人們在車站等車時,會習慣將手提袋等重物掛在傘柄上,但由於大部分傘柄都是弧形,顯然不適合用來放置,所以他就在柄上設計了一個凹槽,就是為了滿足用戶的這種「無意識需求」。
換作是智慧手機上的一些小細節設計,和交互工具,你當然也能認為,它們呼應了我們,某種真實存在潛意識需求,而且是在無意之間發生的。
但發現這些潛意識,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它們和那些顯而易見的痛點不一樣,我們的很多動作,都是不經思考去做的,這更要求設計師主動去洞察、體會這些非常細微的東西。
人機交互設計師 Katherine Isbiste 在兩年前的一次研究中便發現,人們在進行一些較長時間的活動時,如工作、開會和考試等,會有不自覺地擺弄手中物品的習慣,因為這樣可以讓他們保持精神上的專注,同時減緩焦慮的情緒。
同時她還表示,每個人都會主動尋找,讓自己處於最佳狀態的環境,以維持自己的感官刺激,保持最佳的身體狀態。
比如說在一個公開辦公場所戴上耳機,就是希望能隔絕外接的干擾;而在考試時,它可能會是一根可以按壓或是旋轉的圓珠筆,也可以是一個回形針、一個 USB 驅動器,甚至是有線耳機的耳機線。
在多數情況下,人們往往會使用一些隨手可得的東西。不過透過審視人們的潛意識行為,有人就抓住了這一心理活動,設計了一些能夠滿足潛意識動作的工具。
2016 年,美國 Antsy Labs 公司設計了一個有點像方形骰子的玩具 Fidget Cube。它在每一面都放置了可供人擺弄的結構,有搖桿、滾輪和模擬牆壁開關的按鈕等,還打上了「治療焦慮感」的口號,成為了當年 Kickstarter 上最成功的眾籌項目之一。
另一個有著類似理念的產品則是指尖陀螺。它的設計就更加簡單粗暴了,就是一個可以放在手指上旋轉的金屬轉輪,但憑借極低的銷售價格,也一度成為了各大電商平台的熱銷玩具。
再回到最開始所說的智慧手機和 AirPods,似乎也能明白為什麼它們會成為「多餘動作」的載體。也許我們只是想緩解一時的焦慮,又或者只是因潛意識激發,而想做一些小動作,生活中俯拾即可得的小玩意無疑是最佳出口,而現在,智慧手機螢幕外的一些小細節,則成為了指尖的新寵。
然而,發展到今天的智慧手機,不管是硬體還是軟體,似乎都在盡可能地精簡「多餘」的設計,所以我們拋棄了各種擬物圖標,將各種按鈕都進行數位化和圖形化,倘若再等幾年,智慧手機徹底只剩下一塊顯示螢幕,僅靠觸控,是否就能滿足我們手指對於「實體感」的潛意識需求?
或許,這些偶爾為之的驚喜,很快也會成為一種懷念了。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