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ope's transition to a green energy future
![]() |
翻譯:Mirakuru@ERR能研微讯研究团队
編輯:Yeti@ERR能研微讯研究团队
2018年4月,Heinrich Boll Stiftung、FEE(Friends of the Earth)、GEF(Green European Foundation)和EREF(European Renewable Energies Federation)發佈報告《能源地圖2018—歐洲可再生能源的現實和數字》,本公眾號對報告的主要觀點、圖表進行了翻譯,並在此分享與大家,希望本訂閱號的關注者踴躍轉發擴散,在此對各位的厚愛表示感謝。
1、歐洲的能源轉型

2、歷史:從煤炭到氣候
![]() |
歐洲脫碳化的步驟
|
3、視野—期待成為領導者

目前的研發投入(為未來的能源市場)
![]() |
可再生能源就業情況—中國、歐洲和其他國家 |
![]() |
風電和光伏在融資方面的主導性 |
4、經濟—想取得更大的進展,仍需繼續努力
![]() |
化石燃料世界市場價格的滑落意味著,更多的資金可以投向可再生能源 |
![]() |
經濟、能源和環境解耦 |
5、市民—「涓涓清泉匯成流」
![]() |
從能源消費者轉變為參與者—2050年的潛力 |
![]() |
歐洲最大的能源零售商 |
6、城市—能源創新的「測試床」
![]() |
可再生能源的競賽—一些完成,其他的不得不開始 |
7、能源貧困—在寒冷和黑暗中等待
![]() |
可再生能源可能幫助我們與能源貧困戰鬥 |
![]() |
無法獲得可支付能源 |
8、部門互聯—電力、交通運輸和供暖聯合
![]() |
2050年歐洲能源結構 |
![]() |
智慧歐洲的價格標籤 |
9、電力—底流
![]() |
太多資金投入到「髒能源」 |
![]() |
發電中的可再生能源結構:成長貫穿歐洲 |
10、移動出行—向更清潔的未來轉型

11、供暖和供冷—向確定目標前進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