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對岸中國深圳會展中心舉辦的《第二屆中國NB-IoT產業聯盟高峰論壇》成功落下帷幕,上海農業信息有限公司技術(以下簡稱:上農信)總監魏瑾在大會上發表了以《農業物聯網的發展趨勢和需求分析》為主題的演講。
他表示雖然這幾年農業物聯網發展的比較快,呈現多點開花的局面,但是農業物聯網還是遇到了不少挑戰。NB-IoT技術的出現,解決了農業物聯網的痛點與難點,為以後農業物聯網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技術支撐。
自2015年以來,一系列文件的出台都在為農業物聯網的快速發展打下良好基礎。「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創新農產品流通方式,支持電商、物流、商貿、金融等企業參與涉農電子商務平台建設,《農業科技發展「十二五」規劃》、《關於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持續 增強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見》等文件的出台都極大的促進了農業物聯網的發展。在大會上,魏瑾分享了農業物聯網的應用現狀:
農業物聯網的應用現狀
大田物聯網:
在大田物聯網中,水稻、小麥等多種大田農作物種植採用自主研發傳感器,可獲取高可靠、低成本農業資源環境和作物生長動態信息獲取,通過多種網絡覆蓋,實時監控農田生產環境。並針對監控的水位和土壤濕度數據,實現大田的自動灌溉。
水產物聯網:
在水產物聯網中,通過監控實時監測水產環境狀態,及時發現養殖過程中的問題和隱患,提高水產品的生存率,保障產品品質;建立起養殖生產和流通的雙向環節,利於合理安排生產和銷售;提高養殖生產效率,增加經濟效益。
溫室大棚物聯網:
在溫室大棚物聯網中,物聯網技術已廣泛應用到溫室大棚中,大棚內土壤濕度、溫度、光照、二氧化碳濃度等指標進行測量,然後經過模型分析,自動調控溫室環境、控制灌溉、施肥等作業,使農作物獲得最佳的生長條件,建立基於物聯網技術的溫室大棚農業管理新模式。
動物及動物產品物聯網:
焦動物及動物產品從養殖、檢疫、接收、屠宰、運輸、銷售的全過程管理與追溯。採用RFID電子晶片、二維碼等智慧標識,依託智慧感知技術監測養殖環境,和動物本體體徵,利用圖像辨識技術、GPS、GIS等技術,建立被監管對象的動態跟蹤機制,全面覆蓋動物的精細養殖、生產養殖環境監控、疫情和疾病的遠端監控與診斷、產品質量安全管理與溯源等多應用的物聯網系統。
冷鏈物流物聯網:
冷鏈物流物聯網提供,適應生鮮農產品儲運特點的一體化物聯網解決方案。圍繞生鮮農產品冷藏供應鏈的特性,建設集智慧倉儲、全息物流、自動計費等功能於一身的現代農產品冷鏈物流管理系統。
農業物聯網面臨的挑戰與發展需求
雖然這幾年農業物聯網發展的比較快,呈現多點開花的局面,但是農業物聯網還是遇到了不少挑戰。挑戰如下:一是行業不足:技術創新體系不完善,缺乏龍頭骨幹企業規模化應用不足;物聯網資訊安全隱憂。二是農業生產效率低。三是農產品單位價值低。四是農業面臨更複雜的環境。
除此之外,高居不下的網路成本,已經成為農業物聯網應用規模化的客觀障礙。除了前期的基地台、光纖、機房、交換機等,後續還有3G/4G月租、寬頻月租等投入。規模越大、密度越高、設備越多、營運壓力也越大。
因此,穩定、準確、持續、自動、低成本、低功耗、簡單、易用、易維護,成為農業物聯網的發展需求。
NB-IOT,農業物聯網產業化的新路徑
農業物聯網通常採用M2M、Zigbee、433MHz、WiFi、有線等方式,魏瑾先生表示由於續航能力、維護成本、網路覆蓋等因素,這些技術在偏遠地區、環境惡劣等地是不適宜的。
NB-IoT技術和傳感器結合,全密封外殼,低成本、散布在田野、水下、山林,只要網路覆蓋到位,可輔助農業生產上升一個大台階。
對於城郊和一些覆蓋到位的區域,NB-IoT可大大提升水產養殖、大棚、花卉等高附加值的農業生產流通領域。
最後,魏瑾先生指出,NB-IoT技術的出現,能為物聯網的運用與推廣帶來了很大的幫助。 其自身擁有的低功耗、廣覆蓋、低成本、大容量等優勢,能夠解決農業物聯網的痛點與難點,為未來農業物聯網的發展,提供很好的技術支撐。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