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科技 秉翰
670億美元,戴爾終於敲定了與EMC的並購案。硬體越來越不值錢,硬體公司抱團取暖之勢越來越明顯。雲端運算或者說虛擬化時代,硬體之於各大科技公司成了無差異化產品。
如果各大公司的IT部門對性能沒那麼挑剔的話,各個公司的產品在虛擬平臺上可以說除了價錢哪家都一樣,區別則是更多在雲端軟體平臺的挑選上。舉個例子,EMC旗下的VMware可能比開源的OpenStack好一些,穩定一些。但是下面的硬體跑的是什麼,雲端時代大家並不是特別關心。
硬體越來越不重要了,軟體和服務成了各大硬體公司轉型的重點。可是,大不幸,前有猛虎。各大硬體公司轉了之後才發現,軟體和服務市場是一個比硬體市場還要競爭激烈的紅海。更大不幸,後有追兵,中國硬體廠商的崛起把原有的低端硬體市場壓得利潤極低,再加上某些中國因素,這些硬體公司在傳統的硬體市場已經沒法回頭。
於是乎,我們看到了大量的並購案、收購案和合作案。還記得前兩天清華紫光收購西部數據股權成第一大股東嗎?這些國外硬體廠商,業績不彰,資金吃緊。大家都很想傍上中國大款。就連IBM也不得不與浪潮分享伺服器技術。沒辦法,不合作命不久矣。這裡值得一提的是IBM算是轉型雲端運算比較成功的企業。OpenStack的代碼貢獻率一度成為前三。當然這是在IBM幾乎拿出了近一半資源來搞雲端運算所出現的成果。
有沒有發現今年巨頭合併特別多,阿朗和諾基亞重新組成了阿諾,這不戴爾和EMC又喜結連理,戴爾轉型雲端運算後,加上EMC的雲端儲存能力、旗下VMware的虛擬化及相關客戶優勢,成為雲端平臺硬體一隻不可忽視的力量。惠普也在到處尋覓雲端儲存供應商以期收購,至於這些公司為何這麼需要雲端儲存後文我們會慢慢解釋。
有沒有發現近幾年硬體公司裁員特別多,惠普、戴爾、IBM、EMC和愛立信。裁員公司大名單上,這些公司一個個榜上有名。有的公司還裁了又裁。就連曾經不太會波及的中國區也未能倖免。所以,如果易友是這些公司的員工,是該想後路的時候了。
雲端時代的硬體平臺大一統
90年代興起的硬體公司太多太多。而且如今各個都是巨無霸,惠普、戴爾、IBM、EMC、思科和愛立信等等等等。2000年前後,網際網路剛剛興起,由於當時的硬體專有性,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主要客戶群體。
各家的硬體的配置方式各有各的特點。就拿思科和IBM來說吧,每家公司必須要養一大批的技術支援人員,因為客戶公司的IT部門人員根本搞不定這些惱人的硬體設定。
雲端運算時代,網路路由元件都已經虛擬化。目前大家關心的方向是OpenVSwitch(不好意思也是EMC的財產)、Linux Bridge或者VMware的NSX。雖然,思科在此領域也著墨頗多,但是已經不是虛擬網路領域的領軍企業。
再說伺服器端,雲端運算的虛擬化技術,已經從Hypervisor進入到了Docker化的階段。這是什麼意思?以前是虛擬機器運行伺服器應用,從前需要專有的中介軟體進行資源調度,Docker化之後,伺服器應用直接虛擬化,直接調度硬體資源。目前亞馬遜已經推出了Docker版的雲端服務。阿里雲還在跟進,不過貌似進展不大。
也就是說,伺服器領域目前的進展已經是軟體的世界,硬體的部分已經平臺化,管道化。人們買哪家的硬體更多是價格考量,提到價格那又是中國廠商大顯身手的時候了。曾經的藍色巨人IBM到了雲端運算領域,已經變成了藍色小矮人,只能全力追趕前方的執牛耳者。
加密、儲存和GPU-硬體公司僅剩陣地
當然並不是說,雲端運算時代,或者虛擬化時代硬體技術完全就不重要了。至少現階段,有三大領域還是硬體的天下,所謂的加密、儲存和GPU三大件。
加密由於對運算性能的苛刻要求,需要具體硬體實現。比如說,Intel處理器中的AESNI晶片組就是用來進行硬體加速的。如果沒有AESNI,加密本身一項任務在虛擬機器內的CPU開銷要超過38%。而使用AESNI,CPU開銷可以降到2%以下。
另外,為生成金鑰的加密安全性。雲端運算公司會選擇使用硬體安全模組。比如,亞馬遜雲平臺AWS內就會使用專有加密硬體來產生亂數加密秘鑰,以增加加密安全性,如果用虛擬化技術,這些功能無法實現。
另外,就是今天的主角EMC的專業。EMC可謂是硬體儲存領域的專家。在雲端儲存方面也是專家中的專家。戴爾伺服器業務不行了之後,正在全力進軍雲端運算硬體領域。所以看上EMC2也就不足為奇了。
現階段我們確實需要硬體來提高儲存性能,存放裝置需要專門負載分流的主機匯流排適配,更多、更快的記憶體,以充分利用固態硬碟的性能。
這一領域別看說的簡單,各家都有各家的專有技術,性能差別也是非常大。EMC2旗下VMware的VSAN儲存緩存解決方案,是雲端運算領域提高性能的前沿技術。當然,還有很多的開源解決方案在此不再贅述。
最後就是圖形處理單元-GPU。這是最後一種沒有完成虛擬化的硬體。不過,NVIDIA正在進行這方面的努力。而其他公司都在努力追趕NVIDIA。 GPU對性能的提高依賴於圖形演算法。
然而,為了使用GPU,運算設備需要密切關注所涉及的硬體,散熱成了虛擬化GPU的瓶頸。於是,GPU也成了已經公司僅存的專有陣地。不過,正像筆者所說的,GPU也已經向著雲端運算的方向大步前進了。
硬體公司未來或將只剩巨頭起舞
今天戴爾收購EMC,沒准明天惠普和戴爾會再來一次合併。沒辦法,未來的硬體市場利潤在萎縮,後面中國廠商還在不斷殺價。巨頭日子都不好過,更別說那些小廠商了。死的死、散的散,大廠商就變成更大的廠商。
而傳統電信硬體領域,現在是阿諾愛中華,沒准未來就變成愛華了。阿諾跟愛立信再來次合併,中興華為也來一次,巨頭抱團取暖,形成雙巨頭局面。當然這是笑談。小編只是要說,未來的硬體領域日子只會越來越不好過。
不過,現在的硬體公司從業者請注意,如果你是公司管理層與公司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你是好樣的。未來的出路,換個軟體或網路公司即可。但是那些形成公司一磚一瓦的卒勇們,也許棄船的時間已經到了。
(本文主觀性陳述僅代表小編個人意見,不代表3S Market觀點。)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