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CPS中安網 作者: 張永燁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安防影像監控的IP化已然成為了行業發展的趨勢。IP化的影像監控系統最明顯的特徵表現為:在該系統內的任何一個主要設備,比如,圖像採集設備(攝影機)、影像處理/管理設備(流覽伺服器、管理伺服器等)、圖像儲存設備(NVR、儲存伺服器、IP SAN等)均具有唯一一個IP位址。在獲得相應的授權後,用戶可以在任意時間、任意地點,在有網路支援的前提下,對系統內的任意設備進行登錄訪問、流覽控制、參數調整等操作。
IP化的影像監控系統,從根本上解決了原先的影像監控系統存在著的一些問題,如:無損耗的影像傳輸、影像內容的複製與儲存、影像資訊的交換、任意的網路拓撲與擴展等。有鑑於此,各大品牌、各大廠家均推出了各自的IP設備,以搶佔這個巨大的市場。
但是,我們也必須清楚地意識到,全IP化的影像監控系統,還並沒有達到盡善盡美的地步。首先,IP技術和IP網路,從最初提出一直發展到現在,其本身並不是為聲音影像這樣即時的、大容量的業務傳輸而設計的。而IP攝影機、IP儲存設備等,均是將影像碼流通過特定的演算法,打包成IP資料包在網路上進行傳輸。這些IP資料包在網路上進行傳輸時,不可避免的或經過交換機、路由器等設備,這些硬體設備的資料交換效率,將對影像的即時性、圖像品質、準確性、延遲抖動等產生較大的影響。
其次,IP化的影像監控,必須依賴現有的IP網路作為影像流的傳輸載體/介質。比較全球的平均頻寬水準,我們會發現許多國家地區的網路頻寬,並不能真正提供適合監控影像流的傳輸。許多國家地區(如大陸)目前的頻寬水準一般為0.5M(512k)~2M。而以現在主流的H.264/MPEG4為壓縮格式的視頻,在D1、30\25fps情況下,其單路影像的碼流一般都在1.5Mbps~2Mbps之間;百萬像素以上的高清攝影機,在百萬像素的模式下,全即時傳輸,其碼流可以達到15Mbps左右。顯而易見,目前這些國家地區的頻寬水準是不足以支援高清影像傳輸的(當然,局域網內不存在這個問題)。
IP化的影像監控,還帶來了另一個問題,即各種品牌、各類設備之間的相容性。IP監控,不同於傳統的類比監控。類比影像監控系統中,影像信號均採用符合國際標準的電視信號格式(NTSC\PAL)。傳輸則採用“影像基本頻寬傳輸”方式,以這種方式傳輸的影像,有國際通用的標準,比如影像信號的輸出幅度為1.0Vp-p±3VBS,特性阻抗為75歐姆等。而各大品牌及廠家所設計、製造生產的類比監控設備也都遵循該標準。因此,在類比影像監控系統中,各大品牌及廠家的各類設備,均能夠很好的相互相容。
而IP化的影像監控,雖然各大品牌及廠家,在影像信號的採集上,仍遵循通用的國際標準電視信號格式。但因為傳輸載體(介質)的改變,其跟隨的標準也各不相同。在網路傳輸方面,TCP/IP衆-議雖然是廣為接受的一個協議。但由於安全性的問題,各廠家在監控影像碼流的傳輸方面,基本都採用以TCP/IP為基礎,加上各自獨有的安全加密模式來傳輸影像信號,以提高影像資訊的安全。這種模式的處理,大大地提高了影像碼流在網路上傳輸的安全性,但也帶來了另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即各大品牌及廠家的設備之間,幾乎無法相互相容。這對於任何使用者來說,無論從系統的建設成本、優化、安全等角度,都是難以接受的。
這三個問題對影像監控系統IP化的限制,是非常明顯的。面對大幕已經徐徐展開的IP化影像監控時代,我們又該如何應對呢?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