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kieOptions = {...}; · 歐洲電動客車市場蓄勢待發,但將如何發展? - 3S Market「全球智慧科技應用」市場資訊網

3S MARKET

3S MARKET
2022年4月20日 星期三

 

電動汽車能否成為主流? Can electric vehicles go mainstream?

 


McKinsey Sustainability

歐洲即將大規模採用電動巴士。eBus 電池充電策略和充電硬體的最佳類型,仍然存在很多不確定性,主要與成本和營運靈活性有關。

在中國成功佈署電動巴士 (eBus) 後,如今已營運超過 300,000 輛電動巴士,電動巴士在歐洲的大規模採用已接近尾聲。歐洲城市最初專注於試點專案,現在正在進行商業推廣。儘管如此,圍繞 eBus 電池充電策略和最佳充電硬體類型仍存在很多不確定性,主要與成本和營運靈活性有關。

與柴油替代品相比,電動巴士的主要優勢,在於廢氣排放和空氣品質方面的環境效益,以及較低的總擁有成本 (TCO)。較低的 TCO 是由於與柴油相比,電力運行的每公里成本較低 —— 儘管目前電池成本仍導致整體購置價格較高。由於這些好處,各國政府正在製定加速採用的目標,例如荷蘭要求到 2025 年 100% 銷售零排放汽車 (ZEV) 公共交通巴士,然後到 2030 年實現 100% ZEV 車隊,取代所有化石燃料汽車。

在區域層面,城市、地區、製造商和交通組織贊同,加速推出清潔公車的共同目標,通過簽署歐洲清潔巴士佈署倡議正式確定。除了純電動公車外,燃料電池公車在使用綠色氫燃料時也被認為是清潔的,但本文不會討論這種解決方案。

由於電動巴士的續航里程通常比柴油巴士短,因此市政當局、交通營運商和製造商仍面臨的一個關鍵問題,是何時何地充電。本文比較了兩種主要的充電策略:僅夜間充電(車廠充電)和全天充電(機會充電)。

受電弓和插件方案有望成為充電關鍵技術

eBus 充電有兩種常用的策略:夜間充電(僅車廠充電)和夜間加日間充電(機會充電)。由於技術和實際要求,包括電池的平衡需求,純機會充電尚不適用於電動巴士。通常,用於夜間充電的充電器(通常為 30-50kW)被稱為「車廠充電器」,而增壓器(150+kW)被稱為「機會充電器」。然而,當使用機會收費策略時,也需要在倉庫收費過夜。

電動巴士的物理充電有三種主要技術選擇(插入式、受電弓和感應式),最佳選擇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所採用的充電策略類型。Depot-only 策略主要是插件,因為它是最簡單的選項,需要最少的額外設備。然而,對於機會充電,受電弓(eBus 通過電線連接到電源,類似於有軌電車系統)是最常見的。感應,非接觸式電磁場為 eBus 充電,目前比其他兩種選擇更昂貴(包括採購、效率和維護成本)並且更難操作。



受電弓充電目前還沒有標準化的技術解決方案,但有兩種流行的選擇:受電弓向上和受電弓向下(見圖表 2)。一些參與者目前支持一種解決方案(例如,VOLVO 和 ABB 的受電弓下降),而另一些則採用這兩種技術。由於這兩個系統都有自己的優勢,它們可以並且將潛在地共存。


合併或拆分公共汽車和硬體招標的注意事項。

目前充電基礎設施沒有既定標準,因此公共汽車和充電點的招標,通常結合起來以確保相容性。一旦定義了標準,就可以拆分投標,這將增加系統的靈活性 —— 允許更多的競爭,從而降低定價。拆分投標的另一個優勢是充電硬體的使用壽命比公車長,因此單獨投標時成本效益會提高。已經將特許經營期延長至 12-15 年的 PTA 部分解決了這一問題。目前,PTO 選擇 eBus 品牌和收費點,這可能會造成鎖定,因為特許權持有人在合同更新時,總是處於最佳位置。同時,單一職責確保了系統的最佳運行和更明確的職責。

機會與站點收費的成本分析顯示不同的贏家取決於每日距離

為了分析充電策略的成本效益,需要考慮不同類型和距離的 eBus 路線,反映不同的需求和技術可行性。我們選擇了四種類型的路線進行分析,包括約 150 公里/天的短距離,以及中等距離的城市和中等距離的鄉村路線,兩者均為 300 公里/天,但各自的路線長度約為 12從頭到尾30公里。第四類是450公里/天左右的長途航線。

區分兩種充電策略的主要成本是電池成本和充電器成本。電價也可能因一天中的時間和購買量而異,但這取決於當地的市場狀況。由於技術進步和規模經濟的增加,電池和充電器的成本都在下降,並且預計將繼續下降。其他參數,如車輛和公共汽車司機的底盤成本,與這種充電策略的比較無關(與柴油替代品的比較不同)。

我們的成本分析表明,對於短途路線,站點收費更經濟,而對於較長路線,平衡轉向機會收費(見圖表 3)。



對於短途路線,我們估計車廠充電比機會充電便宜 5-10%,因為電池相對較小,50 千瓦的充電器就足夠了。在此分析中,巴士司機的成本(佔總 TCO 的三分之二)被排除在外。因此,完整的成本差異相對較小。對於更長的路線,機會充電可節省 10-20%,因為它可以在站點使用更小的電池和成本更低的充電器。為了給續航里程超過 300 公里的電池充電,一個簡單的 50 千瓦充電器與機會充電相結合就足夠了,而僅車廠充電則需要一個更昂貴的 150 千瓦充電器。機會充電的最佳速度(例如,150 或 450 kW)取決於每日總行駛距離和途中停車時間。

上述結論是基於對「平均」路線的分析,但當地的具體情況,如天氣、地形和充電器的使用情況,可能會改變結果。寒冷的冬天或炎熱的夏天,以及路線上的海拔升高,會顯著增加電力消耗,因此需要更大的電池並推高相關成本,從而加強機會充電的理由。

更高的充電器利用率也可以降低成本,因此如果在一條路線上安排多輛電動巴士,它會降低每輛巴士充電點的成本。相反,這使得更安靜的路線的機會充電成本更高,從而使天平有利於車廠充電。

收費策略不會只根據成本來選擇

雖然 PTO 非常注重成本,但有幾個原因會導致它們偏離最具成本效益的選擇。最重要的是,重量限制和規劃考慮等當地因素可能會限制收費選項。電池重量(以及充電樁充電)可能會受到舊橋和類似障礙物的限制,需要有機會充電以減輕重量。另一方面,城市規劃​​可能意味著有限的機會充電空間,將電動巴士限制為僅在車站充電,儘管成本較高。

此外,早期充電策略將取決於 eBus 供應和標準化。例如,在接下來的三年裡,像中國比亞迪這樣的先行者可能會繼續主導 eBus 市場,而目前不支持機會充電的公車。

最後,一些 PTO 更喜歡靈活地在不同路線上營運電動巴士,因此他們不太可能根據個別路線優化其收費策略。這意味著即使是短途路線,也可以使用機會收費,特別是如果所使用的充電點無論如何都要安裝在較長的路線上。



結論和影響

我們的分析顯示,在較長的路線(>150 公里/天)上,進行機會收費具有明顯的 TCO 優勢,而較短的路線可以透過僅使用站點收費來最經濟地運行。預計這一趨勢將保持不變,因為主要成本驅動因素 —— 電池成本和充電硬體 —— 也有類似的成本下降預測。但是,營運商仍然可以出於非 TCO 原因(例如受限的運營靈活性)選擇不太經濟的解決方案。

因此,我們預計這兩種解決方案的混合將佔上風。將策略轉化為充電樁和機會充電樁的市場,充電樁的數量將明顯增加,主要原因是對於機會充電策略,仍然需要一夜之間充電樁。此外,機會充電器通常在多個 eBuse 之間共享,從而導致較低的安裝率和機會充電器的購買量減少。

雖然尋求最佳充電策略與 PTO 和 PTA 最相關,但也對其他利益相關者產生影響,從 OEM 和政府到公用事業和石油公司。所有相關人員都需要問自己一些問題,以確保他們能夠為 eBus 的推出做好準備(參見圖 4)。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