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智慧安控國家隊高峰會
3S MARKET 施正偉
晶睿通訊目前是台灣安控業的龍頭,海康威視是中國安防業的龍頭,他們都同樣是十年前左右,開始獨佔龍頭寶座,他們各自在自己的國家,第二名與他們的差距,都望塵莫及。
當然,大家可能會說這類比太不像話,因為台灣的安控業,比起中國的安防業,目前的規模比都不能比。
這兩家都恰巧都誕生在二十年前,當時一位現在也是上市櫃公司的老闆這樣告誡我:「C.A.,你這樣一直在講數位化,把 IT 廠商帶進來,對監控產業很不好」……
確實我點起了這把火,但是我沒這麼大的能耐,可以把 IT 廠商帶進來,商機與趨勢才是吸引廠商進到市場的最大誘因。安全監控這領域,很多人說進入沒什麼門檻,事實上全世界很多夾數位技術進入這領域,真正存活下來的並不多,但是從傳統類比監控出局的,二十年多年來寥寥可數。
安控市場領域沒有邊界
雖然安全是監控業的應用核心,但是把監控技術只用在安全守護,成本確實太高了,誠然守護生命財產很重要,但是如果把這些技術,延伸應用到提升生活的便利、增進各種設備應用的效益,甚至帶來創造力,而不止是狹義的安全監控,代之以更廣義的各行各業應用,格局就完全不一樣。
二十多年前,市場上沒有路口監控。今天的路口監控、道路監控不只是安全的功能,更是在治安、交通秩序應用上,成為很重要的輔助工具。
人臉辨識、車牌辨識,雖然也帶來很多隱私權上的爭議。但是人臉辨識應用在海關出入口的身份辨識,節省了很多的人力,以及旅客的通關時間。車牌辨識更是讓很多公共停車場,提升了找車位、繳費的效率。
安控設備在工廠生產線上的應用,也扮演起產品生產過程中良率品管檢測的角色、生產機器的維護。甚至在很多方面,更也扮演起節能綠色環保的應用功能。這就是我一直把 Security&Surveillance 稱做「安控」的原因。
產業發展的關鍵
什麼是安控技術?事實上只要拿來能應用在生命財產的保護、促進生活的便利、增進生產設備的效率等,都可以稱之為安控技術。而這些技術的應用媒介,可以是監視攝影機、可能是門禁讀卡機,更可以是對講系統、各類偵測器材設備。
捍衛傳統,最重要是掌握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但是如果一昧反抗潮流趨勢,就變成了故步自封。誰能知道熱影像技術與監視攝影機的結合,變成了一項防新冠病毒的發燒快篩利器。
誰又可料想到,今天物聯網、人工智慧、雲端運算 ……,這些以前扯不上是安控的技術,現在卻必須把安控設備與這些技術的結合,投入到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建築、智慧工廠、智慧零售、智慧醫療長照、智慧家庭 …… 各種智慧場域的應用。
開放思維找到市場商機的突破口
一家系統整合服務業者,近日思考要將溫濕感應器,結合空氣品質偵測,以及 Intercome 對講系統,還有智慧平台,要開拓智慧家庭和智慧零售的應用場域。大家可以想想,利基在哪裡?機會在哪裡?市場的寬度又有多大?
這五年來,我參觀很多各種的產業展覽,發現這些展覽都在面臨轉型。因為號稱各種國際展,國外買主來的越來越少,幾乎所有產業展都變成同行苦中作樂的同樂會。
這些展覽也都死命地在標榜 IP、IoT、AI、Cloud\Edge Computing 這些創新技術,甚至無釐頭說他們在賣 Industry 4.0。真正要打開市場的突破口,回歸基本面的探討,而不是硬掰一些自以為是,或自己根本不清楚的觀念。
什麼是基本面的探討?我經常與業界朋友聊的一個想法,技術對應規格、規格對應功能、功能對應場域應用,從這個理性的邏輯原則,就會清楚場域環境需要什麼解決方案,商機的價值就在其中。
創新營運模式,創造更大更高安控業的格局
我慣於把 Security and Surveillance 稱做「安控」,因為從英文的解讀,沒有任何「防」的意思;不過我也尊重對岸習慣稱呼為安防。但如果從「控」的字面解讀,具有「管理」的積極意義,要管理完善就必須把「自動化」與「智慧化」技術不斷引進。
在「台灣智慧安控國家隊高峰系列會議」上,宗亞資訊董事長李舜得提到,如何用創新的營運模式,開創更大的市場空間,是台灣智慧安控業未來需積極努力的方向,李董事長的觀點獲得在場業者的一致認同。
我個人不是很認同過去十年,中國智慧安防業所興起的共享、眾籌炒作模式,畢竟從結果論來說,也帶來很多的負面效應。但在商言商,他們很多新創行業,包括已被美國列為國安黑名單的商湯、曠視、依圖、東方網力等,都透過國際風投模式,壯大了資本。
台灣智慧安控業如何在美中貿易戰與 COVID-19 疫情時代超前佈署,從自己國內的橫向聯合、縱向結合,從產業國家隊的形成,再擴大到國際合作的營運模式,這個格局才是努力的方向!
按此回今日3S Market新聞首頁
按此回今日3S Market新聞首頁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