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nomous Shuttle Concept By Bosch
康橋科技 —— 白光攝影機專業 |
來源:36氪 作者:量子位
A16Z 曾經兩次對科技發展趨勢做出驚人的(標題黨)論斷,第一次,是管理合伙人馬克·安德里森在 2011 年所寫的「Software is eating the world」,第二次,是 2014 年 Benidict Evans 在公司科技峰會上分享的「Mobile is Eating the World」……
Evans 在自己的博客上發了一篇題為「Winner-takes all effects in autonomous cars」,從商業角度分析了無人車行業的發展趨勢。感測器、駕駛技術、路線優化、按需服務、數據等層面,哪一個才是能給無人車公司帶來規模效應、實現贏家通吃的法寶?
本文來自他的博客,量子位編譯並添加小標題。
|
現在,得有好幾十家公司嘗試著要拿下無人車技術,OEM 車廠、傳統供應商、主流科技大佬以及新創公司都不甘落後——很顯然,並非所有人都能成功,但它們之中,有成功機會的大有人在。
這讓人開始思考:無人車領域的「贏者通吃」會是什麼樣、在哪個部位實現,以及透過什麼途徑實現。
在無人車領域,還會不會像智慧手機和 PC 操作系統上一樣,出現「網路效應」,讓一兩家頂尖大公司擠掉剩下所有人?
是否會存在讓五家、十家公司持續競爭下去的空間?
哪一層級的勝利會對其他層級產生槓桿效應?
這些直接指向未來汽車行業,權力平衡的問題值得好好討論。汽車製造商能夠從幾十家公司「成箱」購買自動駕駛技術(或是自己搞出來),和 Uber Waymo 兩家獨大,隨心所欲、肆無忌憚地制定遊戲規則,這完全就是兩個世界。
微軟和英特爾扼住了 PC 世界的咽喉,谷歌撓到了智慧手機的腳心 —— 無人車行業的關鍵點,又會出現在哪個部位呢?
硬體:沒有網路效應
首先有一件事似乎非常清楚:對於自助系統和電動系統而言,硬體和感測器將成為通用商品。後兩者,比如 LED 顯示幕,涉及大量的技術和工程細節,但在選擇上你卻沒必要隨大流。這裡存在很強的製造商規模效應,但是不存在網路效應。
我們拿雷射雷達舉個例子。
這玩意從 5 萬刀的「旋轉全家桶」,到幾百刀或更便宜的小型固態雷射雷達,啥樣都有,當然會有贏家從中出現,但不會有網路效應存在。
因為拿下雷射雷達這塊戰場,不會對其他戰場產生作用(除非你能壟斷),就像「造出最好的圖像感測器,然後把它們賣給蘋果」對索尼的智慧手機業務沒什麼幫助一樣。
電池、發動機、以及它們的控制系統,就像現在電子行業的RAM一樣,都是商品 —— 再次重申,這個領域涉及大量技術、會有規模效應,也許還會有一些優勝者,但不會有更廣闊的影響力。
按需服務:不一定行得通
另一方面,對於第三方軟體開發者的生態系統而言,要走效仿過去 PC 和智慧手機的路徑可能不是那麼容易。
當年,Windows 懟翻了 Mac,iOS 和 Android 懟翻了 Windows Phone,因為在所有東西之上,形成了一個開發者的良性循環 —— 但在汽車這件事上,你不會根據能跑動多少 app 來決定買什麼車。它們可能接入的都是 Uber、Lyft 或是滴滴,螢幕上掛的都是 Netflix,而不是你手機上裝的那些東西。
相反,需要關注的地方並不在汽車內部,而是在更高的層面 —— 在能讓無人車安全上路的軟體上,在全城尺度下的調配和路徑優化上(這意味著我們將所有無人車看作一個系統,而不是各自為戰),在那些將會以此為生、按需服務的「機器人出租車隊」上。
很明顯,按需服務軟體存在網路效應,但這點在無人車行業卻要複雜得多。按需的無人出租車隊,將會動態地對自己的車輛進行預先部署,也有很大可能,所有其餘的無人車,都要即時配合它們的路線,以追求最大效率。
這種優化可能需要跨越不同車隊,來避免一些類似「所有無人車同時選擇來相同路線」的情況出現。反過來,這還能和動態定價,以及所有不同種類的道路收費方式相結合 —— 在繁忙時段,為了更快到達目的地,你可能需要花更多錢,或者,你也可以依據價格來選擇到達時間。
從技術角度而言,這三層(駕駛、路線及優化、按需)是在極大程度上獨立的——在這樣的假想下,你可以在一輛通用製造的無人車上安裝一個 Lyft 的 App,讓預裝的 Waymo 自動駕駛軟件開著它,載著別人去兜兜風。
當然,有些人希望不同的層級之間,會產生槓桿效應,或者想把它們捆綁在一起,比如特斯拉計劃禁止乘客,在其無人車上使用自家產品以外的按需服務。但反過來這事就行不通了,Uber不會堅持讓你只使用他家的自動駕駛系統。
儘管微軟讓 Windows 同 Office 之間產生了相互作用力,但二者都很強,同時也都用自身的網路效應,贏下了各自的市場。
往後,如果一家小型的 OEM 堅持讓你使用它的小型無人出租車服務,這事就像是蘋果在 1995 年堅持讓你買 AppleWorks 辦公軟體,而不讓用微軟的 Office。
這個案例可以很好地說明,假如所有的無人車都能跨城協調,或者在某些路口實現車與車之間的溝通,那你將會需要創造一些能夠共通的層次(雖然我一直看好的是分散式系統)。
數據:網路效應的關鍵
其實上面這些都是在瞎猜,就像在 1900 年預測交通堵塞,會是什麼場面一樣。
而我們唯一能討論關鍵網路效應,會是什麼樣子的領域,其實在於無人車本身。這件事關乎硬體、感測器以及軟體,但更多是關於數據。
對於無人車而言,有兩種數據比較重要 —— 地圖和駕駛數據。
先來說說地圖。
我們的大腦其實在不斷地處理數據,並且構建周圍世界的 3D 模型,這件事是即時的、無意識的,這樣我們穿過一片森林時,才不會被樹根絆倒,或是被樹枝撞到頭。而對於無人車,這一過程被稱為 SLAM (同步本地化及繪圖) —— 我們將周圍環境繪製成地圖,並將自己在其中定位。
對於無人車而言,這顯然是一項基本要求 —— 無人車需要搞清楚自己在什麼位置,周圍有什麼特徵(行車道、路口、路牙、交通信號燈等等),它們還要搞明白其他無人車在哪,以及它們跑得多快。
在一條真實的道路上,及時完成這件事仍然是非常困難的。人類駕駛時,的確會用到視覺(以及聽覺),但僅憑周圍圖像,來抽象出一幅足夠精確地 3D 模型,對於機器來說,仍然是個難以解決的問題:機器學習增大了這件事實現的可能性,但目前沒人能做到實際駕駛,需要的精確程度。
因此我們走捷徑。
這也是為什麼所有的自動駕駛項目,都在將視覺與 360° 的雷射雷達相結合:每個感測器都有自己的局限範圍,但將它們結合在一起(感測器融合),你就能得到一幅完整的圖像。
在未來的某一天,單憑圖像來構造一個周圍世界的模型,將會成為可能,但使用更多的感測器,將會讓你更快地達到自己的目標,即便是你要考慮,它們尚需改善的成本和外形問題。
雷射雷達就是一條捷徑。
有了它之後,你通常要用機器學習,來理解裡面的東西,比如某些汽車的形狀,或是騎車的人。但這件事看上去不會有網路效應:就算沒有車隊,你自己也能得到足夠的騎車人照片,來訓練系統。
如果雷射雷達是通往 SLAM 的一條捷徑,另一條、也是更有趣的一條,則是使用預先建好的地圖,或者更準確一點說,「高清 3D 模型」。
你事先對道路進行調查,從容地處理所有的數據,建立一個道路的模型,然後將它放進一台即將開上路的車裡,這樣,無人車就不需要在 65 英哩的時速下,即時處理所有的數據,或是發現交通信號燈,在任何時候,它都可以透過一些地標,來將自己在地圖中進行定位。
這種地圖是具有網路效應的。
任意一輛無人車,開上一條預先繪制了地圖的道路上時,既是在將地圖和道路進行比對,也是在對地圖進行更新:每輛無人車都可以是一輛數據蒐集車。
如果你已經賣出了 50 萬輛無人車,而另一個人只賣出了 1 萬輛,你的地圖就會被更新得更為頻繁,也會更為精確,因此你的無人車,也就越不容易被某些沒見過的東西搞懵。
你賣的車越多,你的車就越好 —— 這毫無疑問就是網路效應。
不過這件事的風險在於,從長期來看,既然汽車能不靠雷射雷達來進行 SLAM,它們同樣也可以不靠預製的地圖,來完成這件事 —— 畢竟,人類就能做到。這種情況是否會發生、將在什麼時候發生,現在依然不清楚,但等它成為現即時,無人車早就量產好久了。
因此,地圖是在數據中的第一種網路效應。
而第二種則在於理解了周圍環境之後,無人車的決策。
在一條空曠的道路行駛,或者是在一條滿是無人車的道路上行駛,是一個問題;但「看見」之後,弄明白路上的其他人類,將要做什麼,以及要如何來應對,這完全是另一個問題。
支撐自動駕駛成為現實的突破之一,是機器學習能夠很好地應付這件事:不需要編寫那些複雜的解釋規則,機器學習使用數據。要知道,數據越多越好,關於現實世界中,人類司機行為和反應的數據收集得越多,你的軟體就會越好地理解現況,並規劃下一步動作。
這就像地圖一樣,你賣的車越多,你的車就越好 —— 這無疑是網路效應。
模擬是駕駛數據的另一項用途。這點應該能解決「如果發生了,我們的自動駕駛軟體將會如何應對」這個問題。進行這項工作的一種途徑是造一台無人車,然後讓它繞真城市自己行駛,來看看它對其他任意司機的隨機行為,將會作何反應。但問題在於,這不是個可控的實驗 —— 你不可能完全重現原來的場景,來看看問題都解決了沒有。
因此我們就得寄希望於模擬了 —— 你把你的無人車軟體放進 GTA 裡(大概就這意思),然後進行任何你想要進行的測試。有些事它幹不了(比如「雷射雷達會探測到卡車嗎」),某些模擬場景是循環的,但它的確能告訴你,系統會對某些特定場景作何反應,然後你就可以從你的真實駕駛數據中,收集這些情況。
因此這是一種直接的網路效應:你擁有越多的駕駛數據,你就能讓你的模擬越精確,進而你就能讓自己的軟體變得越好。
當然,從規模上講,模擬的優勢顯然非常清楚,比如在你能負擔得起的計算資源上,在參與工作的人數上,以及在大型計算項目所需的專業知識量上。Waymo 作為 Google 的兄弟公司,就擁有一種優勢:2016 年,它每週報告 25000「真實」自動駕駛英哩數,同時進行了 10 億英哩的模擬。
可以說,特斯拉在地圖和駕駛數據上,都處於領先位置:在 2016 年晚些時候,他們家那些裝載了 Autopilo 系統的新車全都掛上了 8 個攝影機,實現了幾乎 360° 的視野,同時輔以兩個前向雷達。
所有這些感測器都會同時收集地圖,和駕駛員行為數據,反饋回特斯拉。因為只有前向的雷達,特斯拉將只能單獨地靠圖像,來建構絕大部分的地圖,但就如我之前所言,我們不知道如何精確地完成這項工作。
所有這些感測器都會同時收集地圖,和駕駛員行為數據,反饋回特斯拉。因為只有前向的雷達,特斯拉將只能單獨地靠圖像,來建構絕大部分的地圖,但就如我之前所言,我們不知道如何精確地完成這項工作。
這意味著特斯拉,在收集著大量可讀的數據(或者說至少是,足夠生產一套完整解決方案的數據)。
當然,你不僅要收集數據,還要解決實際開車的問題,因此特斯拉現在正在電腦視覺的發展速度上,做一場逆勢豪賭。
為了節約時間,特斯拉沒有等待便宜好用的雷射雷達,而是選擇了用電腦視覺軟體,來解決更為困難的問題,這也可能會花費更長的時間。以及,如果自動駕駛所需的所有其他軟體 —— 那些為無人車做決策的部分 —— 花的時間夠長的話,便宜好用的雷射雷達,可能會在無人車上路之前出現,這樣的話特斯拉就尷尬了。我們拭目以待。
因此,網路效應 ——「贏者通吃」效應在於數據中:包括駕駛數據以及地圖。
這引申出兩個問題:誰會得到數據,你又需要多少數據?
數據的所有權,是一個有趣的權力和價值鏈問題。顯然特斯拉在嘗試,自己解決所有的重要技術問題,並將它們用在自己的汽車上,因此特斯拉也會擁有數據。
但一些 OEM 會說,汽車是他們的,客戶關係是他們的,因此,數據也應該是他們的,數據如何使用的決定權,應該在他們手裡,而不是交給任何技術合作夥伴。
從感測器供應商的角度而言,這或許是種站得住腳的態度:我不確定把 GPU、攝影機和雷射雷達當做商品來賣,同時又試圖保有數據,這種事是可持續的。但因為工作需要,那些製造無人車零件的公司,需要得到數據。如果你不把數據循環回到技術,後者就無法提升。
這意味著 OEM 將為供應商創造網路價值,但自己什麼都得不到。這和 PC 或安卓 OEM 的地位是一樣的:它們透過同意在自己的產品中,使用軟體來創造網路效應,這讓它們能賣出產品,但它們的產品就變成了「半商品」,同時網路效應還會流向科技公司,對於科技公司來說,這是一個良性循環,多數價值都會流向供應商,而不是 OEM。這也是為什麼多數汽車 OEM 都想自力更生的原因:它們不想像康柏一樣 GG。
這把我引向了終極問題:你真正需要的數據到底有多少?當你向其中投入更多數據時,系統能不能持續變強?或者說,這件事上有沒有 S 曲線 —— 在某個節點之後,再加入更多數據,會出現收益遞減嗎?
也就是說,網路效應有多強?
對於地圖而言,這是個很明顯的問題。多大的車輛密度、多高的頻率,才能讓你的地圖變得更好?這又會轉變為最低多少的市場佔有率?市場給參與者留了多大的空間?十家公司行嗎,或者兩家?一打二級 OEM 結盟然後,共享數據能行嗎?送貨車能賣自己的數據嗎,就像它們今天賣其他種類的地圖數據一樣?
這仍然和消費軟體生態系統不一樣 —— RIM 和諾基亞沒法插手黑莓和 S60 的使用者基礎,但你卻可以在地圖上這麼幹。這會是進入的一個障礙,還是進入的一個條件?
這個問題同樣適用於駕駛數據,而且事實上,適用於所有的機器學習項目:在哪個點,當你加入更多數據時,會出現收益遞減;在哪一點,曲線又會變平?多少人能得到那麼大的數據量?
舉個例子,對於通用目的的研究而言,提升看上去是無限的。但對於無人車而言,確切得說,這件事應該是有天花板的 —— 如果一輛無人車能夠在那不勒斯,毫無壓力地開上一年,還需要做多大的提升?在特定的某一年,你將能有效地把它完成。
因此,網路效應意味著,如果你擁有更多的使用者,你的產品就會變得更好,但在你的產品變得「足夠好」之前,你需要多少使用者?在你的無人車變成市場上最好的之前,你需要賣掉多少輛車?多少公司可能達到這個水準?同時,機器學習本身也在快速地發生著變化 —— 說不准哪天,實現自動駕駛所需的數據量會驟減。
小結
上面所說的,這些都基於一個假設,就是未來的自主駕駛系統會有好壞之分。但「比較差」的無人車意味著什麼?會讓你比較容易出車禍,還是只是無人車會更容易懵比,然後停在路邊等人類支援?手動控制裝置會蹦出來嗎?汽車會鼓勵你這麼幹嗎?
問題的答案,我猜,是 L5 級別的自動駕駛,將會是 L4 的進化,並且每輛車都會有手動控制系統,但它們會用得越來越少。
隨著手動控制越來越沒人用,L5 級別自動駕駛將會正式登上舞台。這可能將會依照場景來逐步實現,我們可能會在德國首先實現 L5,然後是那不勒斯、莫斯科……這將意味著在全自動駕駛實現之前,收集上來的數據在網路規模下,被利用得非常好。
按此回今日3S Market新聞首頁
按此回今日3S Market新聞首頁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