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a Collection & Analysis
工業數據採集類型
互聯網的數據,主要來自於互聯網用戶,和伺服器等網路設備,主要是大量的文本數據、社交數據以及多媒體數據等,而工業數據主要來源於機器設備數據、工業資訊化數據和產業鏈相關數據。
從數據採集的類型上看,不僅要涵蓋基礎的數據,還將逐步包括半結構化的用戶行為數據,網狀的社交關係數據,文本或音頻類型的用戶意見和反饋數據,設備和傳感器採集的週期性數據,網路爬蟲獲取的互聯網數據,以及未來越來越多有潛在意義的各類數據。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海量的Key-Value數據。在傳感器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包括光電、熱敏、氣敏、力敏、磁敏、聲敏、濕敏等不同類別的工業傳感器在現場得到了大量應用,而且很多時候機器設備的數據,大概要到ms的精度,才能分析海量的工業數據,因此,這部分數據的特點,是每條數據內容很少,但是頻率極高。
2、文檔數據。包括工程圖紙、仿真數據、設計的CAD圖紙等,還有大量的傳統工程文檔。
3、資訊化數據。由工業資訊系統產生的數據,一般是透過數據庫形式儲存的,這部分數據是最好採集的。
4、接口數據。由已經建成的工業自動化或資訊系統提供的接口類型的數據,包括txt格式、JSON格式、XML格式等。
5、影像數據。工業現場會有大量的影像監控設備,這些設備會產生大量的影像數據。
6、圖像數據。包括工業現場各類圖像設備,拍攝的圖片(例如,巡檢人員用手持設備拍攝的設備、環境資訊圖片)。
7、音訊數據。包括語音及聲音資訊(例如,操作人員的通話、設備運轉的音量等)。
8、其他數據。例如遙感遙測資訊、三維高程資訊等等。
數據採集的方法
傳統的數據採集方法包括人工錄入、調查問卷、電話隨訪等方式,大數據時代到來後,一個突出的變化,是數據採集的方法有了質的飛躍,下面所介紹的數據採集方式的突破,直接改變著大數據應用的場景。
1、傳感器
傳感器是一種檢測裝置,能感受到被測量的資訊,並能將檢測感受到的資訊,按一定規律變換成為電信訊號,或其他所需形式的資訊輸出,以滿足資訊的傳輸、處理、儲存、顯示、記錄和控制等要求。
在生產車間中一般存在許多的傳感節點,24小時監控著整個生產過程,當發現異常時可迅速反饋至上位機,可以算得上是數據採集的感官接受系統,屬於數據採集的底層環節。
在生產車間中一般存在許多的傳感節點,24小時監控著整個生產過程,當發現異常時可迅速反饋至上位機,可以算得上是數據採集的感官接受系統,屬於數據採集的底層環節。
傳感器在採集數據的過程中,主要特性是其輸入與輸出的關係。
其靜態特性反映了傳感器,在被測量各個值,處於穩定狀態時的輸入和輸出關係,這意味著當輸入為常量,或變化極慢時,這一關係就稱為靜態特性。我們總是希望傳感器的輸入與輸出,成唯一的對照關係,最好是線性關係。
一般情況下,輸入與輸出不會符合所要求的線性關係,同時由於存在這遲滯、蠕變等因素的影響,使輸入輸出關係的唯一性也不能實現。
因此我們不能忽視工廠中的外界影響,其影響程度取決於傳感器本身,可透過傳感器本身的改善加以抑制,有時也可以加對外界條件加以限制。
因此我們不能忽視工廠中的外界影響,其影響程度取決於傳感器本身,可透過傳感器本身的改善加以抑制,有時也可以加對外界條件加以限制。
2、RFID技術
RFID技術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辨識技術,透過射頻信號自動辨識目標對象,並獲取相關的數據資訊。利用射頻方式進行非接觸雙向通信,達到辨識目的並交換數據。RFID技術可辨識高速運動物體,並可同時辨識多個標籤,操作快捷方便。
在工作時,RFID讀寫器透過天線,發送出一定頻率的脈衝信號,當RFID標籤進入磁場時,憑借感應電流所獲得的能量,發送出儲存在晶片中的產品資訊(Passive Tag,無源標籤或被動標籤),或者主動發送某一頻率的信號(Active Tag,有源標籤或主動標籤)。
閱讀器對接收的信號,進行解調和解碼,然後送到後台主系統進行相關處理;主系統根據邏輯運算判斷該卡的合法性,針對不同的設定做出相應的處理和控制,發出指令信號控制執行機構動作。
RFID技術解決了物品資訊,與互聯網實現自動連接的問題,結合後續的大數據挖掘工作,能發揮其強大的威力。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