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w Smart is Your Store
來源:公众号/中安信联安防帮 作者:秃尾麻雀
2018年的商業競賽已經拉開了序幕,延續了2017年的零售新風潮,中國大陸的無人零售依舊如火如荼,不僅僅是亞馬遜、阿里、京東這些網際網路巨頭先後入局,順豐、圓通等物流大佬也通過各種方式向這個領域擴充套件,但是對於想要入局的企業而言,就需要對背後的技術和模式有所瞭解。
便利店無人化
提起無人便利店,在中國大陸很多人,會第一時間想到繽果盒子、淘咖啡、天貓超市等,一大批不同形態的店家,在如今網路銷售難以保持高效成長的時期,兼具人工智慧技術,和線下銷售雙重特性的無人零售,開始被越來越多的關注。
其實,無人便利店並非真的無人,而是要消除導購員、收銀員這樣的職位,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節約人力成本。為此就大量需要科技的加持,將線下場景數位化、提升經營效率、實現精準行銷等。
可以說無人便利店,是眾多科技的集合展現,除了傳統的銷售以外,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監控、生物辨識等技術,在這裡驚豔亮相,這些技術都與安控領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能夠肯定的是,隨著人工智慧辨識技術,和提取特徵技術的發展,無人便利店很有可能會成為零售巨頭,而其中蘊含的安控機會,也將會得到充分的爆發於成長。
但是,不少企業對於無人便利店的理解比較淺,甚至認為讓商店實現無人化,就是無人便利店了,也有些人認為無人便利店的競爭,來自於商品物流,但在實際上看來,核心的競爭仍在技術層面,從下面兩個小小的方面,就能感受到無人便利店被後的技術支援。
結賬方式的選擇
無人便利店在結賬時,需要辨識使用者購買的商品,至少需要三種技術中的一種:條碼、RFID,或是人工智慧技術。
最常用的是條碼方式,簡單方便而且成本很低,但是條碼的存在,無形中會將收銀員掃碼的工作交給使用者,使用者們的體驗恐怕會很糟糕。
採用RFID標籤的代表是繽果盒子,這種技術已經發展多年,非常成熟,但是在遇到液體或者金屬時,會影響準確性,它很容易受到天氣的影響。
同時,RFID標籤還要考慮成本因素,單片大概0.3美元,不過貼標籤的工作需要由人來完成,而且標籤容易撕毀,會帶來比較高的盜損率,這在無形中會對企業的成本控制形成挑戰,如果RFID標籤在效能和價格方面有所突破的話,相信推動的就不僅僅是無人便利店,而是整個物聯網領域的進步。
至於人工智慧技術,有些企業透過影像辨識,來判斷使用者購買的商品,以此進行結算。而有些高階的企業,比如亞馬遜的Amazon Go採用的方式,是無需任何操作,即拿即走,不過代價就是大量的攝影監控,以及相關的技術,而且人工智慧的方式,明顯要比前兩種的成本更高,恐怕很難通過出售商品實現盈利。
無處不在的監控
一家成功的無人便利店,大致需要多少個攝影機呢?10個?20個?
亞馬遜的Amazon Go店內,擁有上百個攝影機。這些攝影機大致分為四類:在天花板上設定大量的攝影機,對使用者進行檢測跟蹤和身份辨識,這需要人工智慧技術對使用者,進行步態檢測;在每個貨架的上沿,設定向下的攝影機,這些攝影機都帶有紅外線光源,主要用於檢測使用者,在選購商品時的手勢和姿勢,以此來獲取資料;在貨架上設定朝向商品的攝影機,用來檢測商品數量的變化。
除此以外,亞馬遜還在貨架頂部,設定向下的攝影機,用來檢測貨架之間的互動。
透過攝影機的數量和佈置,可以深刻感受到,亞馬遜在無人便利店方面的良苦用心,並不是僅僅靠幾台監控就能搞定的,而是在狹小的商店內,透過無處不在的攝影機,以及其背後的相關技術,時刻掌握店內的所有資料。
畢竟,就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12月份,亞馬遜還收購了製造安控攝影機的Blink公司,該公司的AI晶片技術很厲害。
當然,並非所有的無人便利店,都如此重視資料數據,其他智慧零售企業,對於監控攝影機的重視程度就要弱得多了。攝影機的數量並不能充分說明問題,但對於使用者和商品的把控,以及其背後複雜的人工智慧辨識體系,才是推動無人便利店向前發展的主要動力。
隨著科技發展日漸成熟,零售店鋪走向智慧化,將是發展趨勢,這對於從事安控廠商而言,充滿了機會,但同時也對安控廠商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升物聯網RFID標籤的技術與可靠性,攝影機與人工智慧系統的較量,也會讓安控廠商在產品和效能方面,不斷推陳出新。
更為重要的是,這些技術的應用場景,並不僅僅侷限於現有的無人零售店模式。不久前,日本推出了適用於無人店的防盜機器人,而最近無人智慧飯店、無人智慧書店,又在對岸中國風生水起,大數據到人臉辨識,從監控攝影到物聯網應用,讓使用者得到更為舒適體驗的背後,是眾多科技企業在技術與硬體領域的角力。
更為重要的是,這些技術的應用場景,並不僅僅侷限於現有的無人零售店模式。不久前,日本推出了適用於無人店的防盜機器人,而最近無人智慧飯店、無人智慧書店,又在對岸中國風生水起,大數據到人臉辨識,從監控攝影到物聯網應用,讓使用者得到更為舒適體驗的背後,是眾多科技企業在技術與硬體領域的角力。
今年的智慧城市展,有什麼看頭…… |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