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kieOptions = {...}; ★ 什麼是韌體?有哪些類型和例子 - 3S Market「全球智慧科技應用」市場資訊網

3S MARKET

3S MARKET
2025年4月11日 星期五


FORTINET


Klacci 凱樂奇智慧門鎖@政府與國防解決方案


韌體定義

韌體是嵌入硬體裝置的微程式或程式形式,以幫助它們有效執行。 攝影機、手機、網路卡、光碟機、印表機、路由器、掃描器和電視遙控器等硬體,依靠記憶體中內建的韌體來平穩執行。

韌體通常被稱為「硬體中的軟體」。 然而,韌體和軟體之間是有區別的。 韌體提供了幫助硬體啟動、與其他裝置通訊,以及執行基本輸入/輸出任務的指令。 另一方面,軟體安裝在裝置上,用於互動,如瀏覽網際網路、文字處理、聽音樂和視訊會議。

硬體製造商定期釋出韌體更新,以便他們的裝置保持安全並與新媒體相容。 例如,Android 和 iOS 裝置會定期獲得韌體更新,以提高其效能,新增新功能,並保護它們免受安全威脅和漏洞的侵害。 遊戲機和電視等裝置的韌體更新,通常透過接受下載和安裝最新補丁的提示來完成。


韌體的類型和例子

當裝置開啟時,韌體會指示處理器執行初始的啟動過程。 電腦、手機和平板電腦操作多種形式的韌體,來執行載入作業系統等操作。 韌體的執行方式與裝置驅動程式相似 然而,韌體直接儲存在硬體裝置上,而驅動程式則安裝在裝置的作業系統中。 韌體也可以自行啟動,而驅動程式仍然依賴於作業系統。

韌體通常有三個等級:

  1. 低階韌體:此韌體通常儲存在非易失性記憶體晶片中,如只讀儲存器(ROM)和一次性可寫程式(OTP)儲存器。 這些晶片無法重寫或更新,韌體是硬體固有的,例如電腦。
  2. 高階韌體:此韌體佈署在快閃記憶體晶片中,並附帶更複雜的指令,允許進行更新。
  3. 子系統:這些是半獨立裝置,是更廣泛的系統的一部分。 這個等級的韌體嵌入在中央處理器(CPU)、快閃記憶體晶片和液晶顯示器(LCD)單元中。


常見的韌體類型包括:


BIOS

基本輸入/輸出系統(BIOS)自早期以,來就是電腦的關鍵組成部分。 BIOS位於電腦主機板上的晶片上,並發出一組指令,使裝置的作業系統能夠載入。 它還負責照顧裝置的硬體組成,並確保它們在啟動時正常工作。

當電腦開機時,BIOS 會啟動指令,檢查機器的啟動過程是否有潛在錯誤。 它首先檢查隨機存取儲存器(RAM)和處理器是否有故障,然後檢查連線的裝置(如鍵盤和滑鼠)是否存在任何問題。 然後,它會檢查啟動順序,例如從光碟只讀記憶體(CD-ROM)啟動和從硬碟驅動器啟動。 最後,BIOS 連線到引導載入程式,引導載入程式喚醒電腦的作業系統,並將其載入到 RAM 中。

除了裝置啟動過程外,BIOS 還負責檢查 CMOS,這是儲存 BIOS 設定的記憶體,以及裝置上的其他晶片。 它還檢查傳送到 RAM 的訊號,例如當用戶按下按鍵時,以幫助作業系統瞭解要採取什麼行動。


可擴充韌體介面(EFI)是新一代韌體,它釋出裝置 CPU 用於啟動硬體和啟動引導載入程式的指令。EFI 是 BIOS 的替代品,用於新電腦。 它提供了優勢,例如確保裝置僅啟動受信任的軟體,和其他網路安全優勢。

原始的 EFI 韌體用於 Mac,只能支援英特爾處理器。 統一 EFI(UEFI)是一款韌體,目的在取代新 Windows 電腦中的 BIOS,並支援 AMD 和英特爾處理器。UEFI 用於在執行 Windows 8 及更高版本的裝置中,載入和啟動作業系統。


如何確定裝置的韌體版本

瞭解裝置具有哪些韌體,對於保持機器更新非常重要。 可以使用升級助手透過指令提示符合訪問 Windows 裝置的韌體版本。

可以透過開啟「裝置管理器」資料夾、選擇硬體,並單擊「屬性」來發現硬體裝置的韌體版本。 在「詳細資訊」選項卡中,導航到「屬性」選單,開啟「硬體 ID」選項,韌體版本將列在「值」表中。


為什麼企業需要韌體更新?

韌體更新使硬體裝置能夠繼續更有效率、安全地執行。 這些更新通常涉及某種形式的程式更改,以修復已知的錯誤或針對特定漏洞的更新。

企業必須不斷更新最新的韌體版本。 這樣做的原因包括:

  1. 無需升級硬體即可升級裝置:韌體更新透過額外的操作說明升級裝置,無需升級硬體本身。
  2. 享受最新功能:韌體更新使使用者能夠享受新增到裝置中的最新功能,從而改善使用者體驗。
  3. 提高韌體效能:韌體更新優化了韌體的效能,這反過來又有助於裝置的處理器按預期執行。
  4. 提高執行時間:保持韌體更新可以顯著改善執行和指令時間,從而使裝置平穩執行。
  5. 修復問題:可能會發布韌體更新,以修復因多次軟體更新而出現的問題。
  6. 安裝新特性和功能:通常釋出韌體更新來安裝新的能力和功能。
  7. 節省維修和維護成本:定期更新裝置韌體,可以減少昂貴的錯誤修復,和重大裝置維修或升級的需求。
  8. 確保所有元件正常工作:韌體更新允許所有外圍組建和諧地工作,從而消除延遲,並使裝置效能更好。

什麼是韌體安全? 相關的安全挑戰是什麼?

硬體裝置容易受到韌體攻擊,這可能會導致駭客將惡意軟體嵌入韌體中。 事實證明,BIOS 特別不安全,因為不同的裝置通常共享相同的程式,使攻擊者能夠發現和利用常見的漏洞

此外,膝上型電腦等裝置都配備了韌體,可以為電池、音效卡和網路攝影機等硬體供電。 這帶來了安全風險,因為這些組件的生產者,可能不會在設計網路安全問題上。 因此,它們可能容易受到韌體駭客攻擊,這導致惡意軟體附著在韌體上,並保持隱藏狀態,而不會被防病毒和其他安全工具檢測到

缺乏韌體安全性,可能會導致攻擊者監視使用者的裝置,攔截他們的線上活動,竊取他們的資料,並遠端控制他們的機器。 韌體的高度易損壞狀態,使其最容易被磚化,這使得機器無法執行或無法啟動。 最近的一個例子是對烏克蘭電網的網路攻擊,攻擊始於攻擊者對序列到乙太網轉換器的破壞。


如何執行韌體攻擊

韌體攻擊可以透過各種載體進行,從惡意軟體和 rootkit 到受感染的硬碟、損壞的驅動器和不安全的韌體產品。 駭客不必親自觸控裝置來進行攻擊。 他們可以透過藍牙和 Wi-Fi 等遠端連線來做到這一點。 這意味著不斷增加的連線裝置市場,如遊戲機、手機和電視,越來越容易受到韌體駭客攻擊。

企業必須優先考慮韌體安全,並意識到他們面臨的威脅,以防止駭客入侵和控制他們的機器。 韌體安全主要依賴於硬體製造商,來保持他們的裝置最新和安全。 因此,製造商制訂了確保其韌體抵禦攻擊的措施,並定期釋出補丁和更新。

然而,企業仍然有透過灌輸最佳實踐,來防止韌體攻擊的問題,包括:

  1. 不斷更新韌體:製造商釋出更新,以防止已知的漏洞,或保持他們的韌體最新。 企業必須開啟自動韌體更新,並透過監控製造商的網站,或相關社交媒體頁面,定期搜尋最新的韌體版本。 定期韌體更新有助於儘快縮小任何安全漏洞,使硬體能夠正常工作。
  2. 避免不可信的儲存裝置:攻擊者通常使用通用序列匯流排(USB)驅動器等外部儲存裝置,來啟動惡意軟體,這些惡意軟體會立即附著在電腦上。 使用者必須避免使用未知或不受信任的 USB,許多組織已經禁止使用這些儲存裝置。
  3. 防範惡意韌體:抵禦韌體攻擊的最佳防禦方法之一,是購買內建韌體安全性的硬體。 許多供應商現在提供不斷更新,以防止韌體漏洞的裝置,例如戴爾的增強 BIOS 驗證、英特爾的硬體遮蔽,和微軟的作業系統保護,這些裝置預設安裝在其裝置上。
  4. 註冊硬體裝置:為了獲得最新的韌體更新,企業應該註冊所有硬體購買。 製造商每次為裝置提供更新時,都會提醒註冊所有者。


為什麼韌體安全對物聯網(IoT)裝置很重要

物聯網(IoT)裝置特別容易受到網路攻擊,因為它們通常缺乏膝上型電腦、手機和平板電腦內建的安全措施。 因此,物聯網裝置已成為攻擊者嵌入惡意軟體和惡意程式碼,以破壞系統的熱門目標。

裝置製造商越來越多地透過對韌體佈署無線(OTA)更新來解決物聯網安全問題,這個過程可以減少中斷並提高物聯網韌體的可擴充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更新還修補了任何可能構成威脅的錯誤。

組織必須實施物聯網最佳實踐,以幫助使用者避免物聯網裝置漏洞



iF+ 系列雙系統免接觸式智慧門鎖
(請點擊 ↑ 連結詳細介紹)

按此回今日3S Market新聞首頁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