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kieOptions = {...}; .新加坡規劃之父劉太格:雄安規劃最好長達 50 年 - 3S Market「全球智慧科技應用」市場資訊網

3S MARKET

3S MARKET
2017年10月27日 星期五

城市論壇 新家坡規劃之父 劉太格演講1






來源:中国新闻周刊



專訪新加坡宜居城市中心主席、 「新加坡規劃之父」劉太格
新加坡的城市規劃和城市管理,被公認走在世界前列,其城市規劃和管理的理念和經驗值得借鑒。


臺北市政府─ 新加坡城市規劃之父劉太格邀請柯文哲參加2016世界城市高峰會

近年來,中國各級政府不斷派員到新加坡學習城市規劃、建設、治理經驗。被譽為「新加坡規劃之父」的新加坡原建屋發展局局長、市區重建局局長兼總規劃師劉太格,也一直在中國各地奔波,成為各地城市規劃峰會的座上賓,為許多一二線城市的未來規劃提供技術指導。

近日,記者專訪了現任新加坡宜居城市中心主席劉太格教授。對於雄安新區的規劃和建設,他認為,採用星座城市理念,透過明智的規劃、借鑒成熟經驗、咨詢專業人才等手段,可以有效防範大城市病,進而建設國際水平的宜居城市。


雄安新區規劃要注重內在美
記者:在你看來,雄安新區規劃和建設之初應該關注哪些問題?
劉太格:雄安新區一方面要協助北京解決城市問題,另一方面也要從交通系統、生態環境、宜居等角度進行規劃和建設。在進行城市規劃和建設的時候,首先要把城市的基本功能進行合理的配置。

城市同人一樣,需要關注內在美和外在美。在進行城市景觀和城市美化設計之前,需要首先將城市的基本功能,按合理的佈局安排好,比如交通、土地功能、綠化等。如果上述方面已經處理好,則意味城市已經擁有內在美,是一個健康的城市。

在此基礎之上,可以進行相應的城市景觀和城市設計,比如園林設計、建築設計等外在美內容。在進行城市規劃和建設過程中,最忌諱一開始就談城市未來是什麼形象。應該在妥善處理城市基本功能的基礎上,在客觀的規劃過程中,摸索雄安新區未來的形象。

記者:內在美的城市是什麼樣子?
劉太格:中國許多城市的功能比較分散,相對缺乏秩序,居住區、商業區、工業區隨處可見。我的感覺是沒有一個完善的規制,這對整體城市宜居度帶來不好的影響。

如果沒有合理城市規劃,就會導致大城市病的泛濫,比如交通堵塞。如果一個城市商業功能過度集中,卻沒有同時安排居住功能和生活配套,這種規劃會導致「鐘擺式」交通,帶來嚴重的交通擁堵。

如果城市規劃合理,其商業區、工作區,生活配套相對集中而又靠近居住,市民就可以在附近的商業中心娛樂購物,工作、交通相對寬鬆,這就是內在美的體現。

雄安新區的規劃與建設,不僅要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而且同時要對人口和居住方面進行通盤考慮。

應該對整個區域進行50年的長遠規劃
記者:在你看來,人口和居住方面該如何進行通盤考慮?
劉太格:我曾經思考過這個問題。城市人口數量是沒有任何政府或個人能夠控制的。中國有戶口制度,但該制度不能抑制北京和上海的人口成長,主要原因在於北上廣深等特大型城市的經濟發展非常迅速,就業機會較多,需要人口支撐就業。

因此我建議,北京、天津、雄安新區應進行長達50年的規劃,預測到2070年左右的人口數量。在此基礎上,這三個城市就可以依據預測的人口數量,以及應該承擔的城市功能,進行科學的規劃。

我認為北京市的人口,並不會因為雄安新區的建設而停滯或減少,相反,北京市的人口可能還會繼續成長。不過因為有了雄安新區作為支撐,北京市人口日後的成長率,應該會有所降低。

從規劃角度看,北京和通州是一體的,而雄安新區則不是北京大家庭的直系成員,它更像是北京的表兄弟。如果要進行雄安新區的規劃,不能基於現有的啓動區範圍進行規劃,要基於整體區域進行考慮。

我舉一個例子:比如要設計一個人的手掌,如果我們不知道這個人的身高和性別,就很難把這只手掌設計得合理及完美。所以,在進行手掌設計之前,首先要將整個人體進行一個大致的描述和規劃,這樣才有依據。

記者:你認為北京應該把哪些產業搬到雄安新區?比例如何?
劉太格:北京、天津、雄安是一個各自完整,但又相互關聯的城市群,每個城市均有二、三產業。三產需要二產作為支撐。未來北京、天津、雄安具體承擔怎樣的職責,應該分析其內部優勢。我們應該把具有北京特色的工業留在北京,適當地將二產引進雄安新區。

至於具體的比例,這需要進行嚴格的分析預測。在瞭解雄安新區遠期人口數量後,大概可以估算雄安新區的二產規模。政府認為承擔非首都功能的工廠和辦事處應該搬到雄安,這個思路我很欣賞。

北京作為首都,它應該具有首都特點,比如:雄安新區建設後,國家級和國際級的銀行總部應該留在北京,分行可以去雄安新區或天津。因此,雄安新區職責的分配不是黑白分明的,而是有彈性的灰色調,要看具體情況,政府在做決策前要適度衡量。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