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kieOptions = {...}; .我們的高清真的達到 4K 水準了嗎? - 3S Market「全球智慧科技應用」市場資訊網

3S MARKET

3S MARKET
2016年11月21日 星期一

Normal Camera VS Starvis Camera


來源: 慧聰安防網 作者:王遜



現在4K攝影機雖然還沒有成為監控市場的主流,還是有不少企業都在爭相推薦自己的4K產品。市場上各種超高清產品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

但是,4K的標準究竟是什麼,國際市場上的4K產品,又達到了怎樣的程度呢?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來看一下。


4K攝影機的構成
安防攝影機的光學系統,是典型的傳統成像光學系統,主要有光電傳感器(Image Sensor)、鏡頭(Lens)和調焦機構組成,外界光線通過鏡頭的接收,傳遞到Sensor表面,光信號經傳感器轉變成電信號,傳遞到後端處理,最終體現在顯示器中。

4K成像技術給市場及用戶,帶來了長久期待的驚艷效果。高清畫幅的大靶面,不僅為我們帶來了高像素的畫質體驗,其更重要的一點是,大靶面傳感器為每一個像素點,提供了更大的空間。

相對於之前的小Pixel Size Sensor,大Pixel所能接收到的光線更加充足,各個波段的光均能夠較多的傳遞到Pixel上來,使畫面色彩更加飽滿;不僅如此,大Pixel的大空間給了Sensor生產技術升級的寶貴機會,加之大Pixel所接收到有效光線增多,Sensor的信噪比會大幅度提升,這也為前端採圖提供了有力的保駕護航。

傳輸、成像技術的突破與大靶面傳感器的問世,無形中也對鏡頭提出了高解析度的需求。

  
4K攝影機的實際應用的兩個問題
目前安防監控行業越來越重視夜間低照度,或者零照度的監控效果。目前較多的產品在低照度,或者零照度環境下,需要依靠紅外線LED,或白光 LED 閃光燈補光進行拍攝,而很多國家不允許使用閃光燈,所以更加要依靠大Pixel Sensor,和大光圈鏡頭,以及後端圖像處理的支持。

同時,在保證日間像質的前提下,可以利用紅外線濾光片功能,ED(低折射率高色散系數)玻璃較好地校正色差,提高日夜成像的共焦能力和畫質。近年來,各大玻璃廠商也在竭力推廣ED玻璃。

全球的4K攝影機現狀
近來看到一篇索尼公司,關於4K技術的文章中寫到,2015年秋季該公司推出了一款SNC-VM772R 4K監控攝影機。它的特徵一是2000萬像素的圖像傳感器,可以提供非常高的解像度;

二是鏡頭由索尼自行專門為其研發,實現專業級4K鏡頭與傳感器的匹配。

三是通過自己專業的圖像處理器平台,同步實現了高解析度和高感度平衡。

四是通過智慧編碼和智慧裁剪技術(ROI),可以比未經過該技術處理的4K攝影機,減少50%的頻寬流量。

看完文章之後,特地查了一下這款產品的攝影機的幾項主要參數,1.0型逐行掃描Exmor RCMOS成像器;有效解析度約2000萬像素;最低照度:彩色:0.1lux(F1.8,1/30s),黑白:0.lux(紅外線LED打開,F1.8,1/30s)。

而大多數的4K攝影機並沒有達到這個標準,例如在中國大陸業界有的同類產品解析度上去後,感度會降下來,這是因為有的廠商技術不過關,其產品解析度越高,感度就會越低;如果要實現高感度,又得犧牲一些解析度。成像器通常也達不到2000萬像素,大多為800-1200萬像素。為了降低成本,所採用的鏡頭檔次也要低一些。

索尼公司只把達到這個標準的攝影機,命名為4K監控攝影機,可見他們的標準更加嚴格,對於技術的經驗和積累更加豐富。而索尼的高層在被問到,為什麼比同行晚很多才推出4K攝影機時說道,如果索尼只是簡單地做一個4K攝影機的話,我們的產品發佈可以提早一年。

但解析度上去後,會導致感度下降,這會給用戶帶來應用上的問題,所以花了很多時間去解決這個問題。雖然為了實現這樣的效果,花費了更多的資源和時間,但避免了給用戶帶來應用上的麻煩。這也是為什麼索尼的4K攝影機產品線,比同行推出稍晚的原因。

結語:
4K高清未能形成規模應用,主要在於前後端設備、系統及技術應用都亟待完善。而索尼的這種對於產品精雕細琢,嚴格要求的精神很值得我們去學習。

現在我們的產品相對於追求更加完善的技術,更注重市場宣傳、商業運作,並沒有潛心去為了一項產品中應用的某一技術,用心鑽研。也許,當真的擁有索尼的精神,才能更好地進軍國際市場,在高端市場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