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kieOptions = {...}; ‧ 關於推進 “智慧物流” 發展的五點觀點 - 3S Market「全球智慧科技應用」市場資訊網

3S MARKET

3S MARKET
2014年5月20日 星期二

電商、網購的話題很熱門,但要把電商、網購經營的好,不是把平台架好、產品找齊就保證會經營的好。前後端物流的配套規劃,似乎也影響是否能把電商、網購經營的好扮演很重要的決定因素。 或許你看完本篇,可以提供身為監控業者的你,思考在智慧物流發展上,監控產品是否可發揮什麼樣的功能!

 來源:智博會


隨著行動網、物聯網、雲端運算、巨量資料的發展,“智慧物流”被炒得很熱。政府、企業、科研單位、大學都制定了發展規劃或列入研究重點,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並取得一定的階段性成果。     
  
確立“智慧物流”的全球與公共視野
200811月,在美國紐約市召開的外國關係理事會上,IBM首次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概念。2009年,奧巴馬宣佈“智慧地球”是美國的國家戰略。從此以後,“智慧地球”、“智慧國家”、“智慧城市”成了全世界炒作的熱點,為此展開了一場資訊化技術大戰,推動了行動網、物聯網、雲端運算、巨量資料的快速發展,成為第三次產業革命的主要內容。
      
所謂“智慧”,就是用資訊技術使裝備與控制智慧化,代替人又高於人,從而改變一個國家、一個城市、一個行業的發展模式與運作模式,達到提高效率與效益的目的。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全球採購、全球生產、全球流通、全球消費成為一種必然趨勢,使現代物流業成為一種朝陽產業,“智慧物流”也就擺上了議事日程。但講“智慧物流”必須有兩個視野,一個叫全球視野,一個叫公共視野。

所謂全球視野,就是說,世界是平的,沒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擋商品、資金、資訊、技術的全世界流動,“智慧物流”成了全世界的共同目標,所以一定要把“智慧物流”放進全世界去觀察、去研究,“智慧物流”只是“智慧地球”、“智慧城市”的一個組成部分,是一個子系統而已。

所謂公共視野,就是說,“智慧物流”著眼於公共利益,而不是單個企業為了追求利潤而能實施的,企業“智慧物流”的運用,只是公共“智慧物流”的體現而已,所以,“智慧物流”不可能靠企業單打獨鬥,要打破條塊分割、地區封鎖惡習,樹立全國、全行業一盤棋的思想。
       

圖片來源120.124.26.1

把“智慧物流”融入“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已成了全世界的行動。“智慧城市”對一個城市來講,應當放在優先發展的位置,城市的生產與建設,城市居民的生活,每時每刻都離不開物流。物流市場不規範,物流運作不集約,使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交通運輸堵塞,生活品質下降。“智慧物流”在“智慧城市”的運作中應有三個突破,一是交通管理,二是共同配送,三是運輸裝備。
     
“智慧物流”要夯實技術基礎       
離開了行動網、物聯網、雲端運算、巨量資料,談不上“智慧物流”,所以,資訊技術的研發與運用是最關鍵的。要發展無線射頻識別(RFID)、電子資料交換(EDI)、全球定位系統(GNSS)、地球資訊系統(GIS)、智慧交通系統(ITS)等技術,大力推進物流資訊化與智慧化建設,這就為“智慧物流”的發展夯實了基礎。
       
“智慧物流”離不開巨量資料
最早提出“巨量資料”的是全球知名諮詢公司麥肯錫。該公司認為:“資料已經滲透到當今每一個行業和業務職能領域,成為重要的生產因素,人們對於海量資料的挖掘與運用,預示著新一波生產率增長和消費者盈餘浪潮的到來。”
      
英國經濟學家舍恩伯格在《大數據時代》一書中指出,巨量資料帶來的資訊風暴正在變革我們的生活、工作和思維,巨量資料開啟了一次重大的時代轉型。他用三個部分講述了巨量資料時代帶來的思維變革、商業變革和管理變革。
      
由於巨量資料的巨大影響力,對資料的收集和整合能力,對資料的分析與決策能力以及精確、快速反應能力與行動能力成為一個國家、一個企業的綜合實力與核心競爭力。聯合國2012年發佈了巨量資料政務白皮書,美國將“巨量資料戰略”上升為國家意志,認定大資料是“未來的新石油”,是“陸權、海權、空權之外的另一種國家核心資產”。麥肯錫認為“巨量資料是下一輪創新、競爭和生產力的前沿”,“對於企業來說,海量電子資料的應用將成為未來競爭和增長的基礎”。


IBM認為“資料將成為一個行業當中決定勝負的根本因素,最終資料將成為人類至關重要的自然資源。”“智慧物流”離不開巨量資料,這裡我想舉菜鳥的例子。按照社會分工的原理,阿里巴巴是一個商貿平台服務商,平台上主要運作的是商流,這就是淘寶網、天貓的職能。在中國,市場體系發育是極不平衡的,商品市場發達,但要素市場不發達。馬雲要搞電子商務,必然碰到的難題不僅有商流,還有物流、資金流、資訊流。社會化分工、專業化運作是最理想的模式,這就是供應鏈協作。

現在阿里巴巴找不到理想合作方,只能自己救自己,這是逼出來的,但馬雲也的確抓住了一個機遇,可以從另一個方面壯大自己。為什麼馬雲敢於集結三千億元來打造物流智慧骨幹網,一個很大的原因是,阿里巴巴已有了一個巨量資料的堅實基礎。從2003年開始,他們成立了資料分析部門,即“商業智慧部”,後來又推出了巨量資料產品“資料魔方”與“聚石塔”。

顯然,正是阿里巴巴堅實的資料資源,使得整合顧客消費習慣與貨物區域分佈情況,並在分析未來趨勢的基礎上打造智慧物流骨幹網路系統成為可能。我認為,菜鳥能否成功,關鍵不在資金、技術,而在如何把供應商、電商企業、物流公司、金融企業、消費者的各種資料全方位、透明化地加以整合、分析、判斷,變成產品,變成行動方略。
       
www.hct.com.tw
“智慧物流”向“智慧供應鏈”延伸
物流是供應鏈的一部分,我們過去一直提物流業與製造業的聯動發展,取得了不少突破性的成績。但到現在,應當強調兩點:第一,物流業不僅要與製造業聯動發展,同樣要與農業、建築業、流通業聯動發展。第二,提聯動發展已經不足,而應當提融合發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製造企業、流通企業、建築企業、農業公司都應當抓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把非核心競爭力外包。目前許多實業仍然停留在“大而全”、“小而全”的商業運作模式,社會化程度不高,所以,形成了物流需求不足,特別是增值物流服務不足的局面。
       
供應鏈管理是物流發展的必然趨勢,是所有實業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是改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殺手鐧,所以,“智慧物流”一定要向“智慧供應鏈”延伸。通過資訊技術,實施商流、物流、資訊流、資金流的一體化運作,使市場、行業、企業、個人聯結在一起,實現智慧化管理與智慧化生活。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