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rends to Watch Out for in 2021
2021 年值得關注的 5 個建築技術趨勢
皮卡車、射釘槍、便攜式圓鋸、水泥攪拌車和現代液壓挖掘機有什麼共同點?顯而易見的答案是,它們都是當今建築工地上常見的工具和設備。另一個正確答案是它們都是 100 年前不存在的建築技術。
想像一下,如果沒有營建技術,今天的工地會是什麼樣子。如果沒有電動工具,我們就只能用手切板和鑽孔。如果沒有重型設備,工人們將用鐵鍬和鎬挖掘場地和挖溝。如果沒有電梯,建築物將只有幾層樓高。
關鍵是,新營建技術的進步一直在推動建築向前發展,所以奇怪的是,這麼多公司在採用新營建技術方面進展緩慢。我們能夠建造更堅固、更高、更節能的結構。技術使建築工地更安全,工人更高效。它使我們能夠提高生產力、改善協作並處理更複雜的項目。
什麼是營建技術?
營造工業研究所將營建技術定義為「在項目的施工階段使用的創新工具、機械、修改、軟體等的集合,這些工具能夠推動現場施工方法的進步,包括半自動化和自動化的施工設備。」
我們可以更進一步,將預製技術與線上投標板、投標管理應用 app 和數位起飛解決方案等相結合。
今天,營建新技術正在以驚人的速度發展。 10、20 年前看起來像未來科技的東西,如聯網設備和工具、遠端資訊處理、行動應用 app、自主重型設備、無人機、機器人、擴增實境和虛擬實境,以及 3D 列印建築都在這裡,並在世界各地的工作現場佈署和使用.
而且,雖然營造公司繼續在技術上投資不足,但風險資本家卻在建築技術的未來上押下大賭注。James Long LaSalle, Inc 的一份報告。今年早些時候發布的數據顯示,風險投資公司在 2018 年上半年向全球 contech 新創公司投資了 10.5 億美元。這比 2017 年全年的投資額成長了近 30%。自 2009 年以來,投資者已經完成了 478 筆融資交易,總額為 43.4 億美元.
以下是技術正在影響和改善營造業的一些主要領域:
生產率
根據麥肯錫公司的研究,營造生產力幾十年來一直保持平穩。傳統的設計 - 投標 - 建造方法,使施工脫節和孤立。每個建築工地都是不同的,呈現出自己獨特的挑戰和風險。這使得難以像製造和零售等行業那樣,簡化流程並提高生產力。
軟體和行動應用
如今,有軟體和行動解決方案,可以幫助管理建築項目的各個方面。從預建到日程安排,從項目管理和現場報告到管理後台,總有一款軟體解決方案可幫助你簡化流程,並提高生產力。大多數軟體解決方案都是基於雲的,允許即時更改和更新文檔、時間表和其他管理工具,從而促進更好的溝通和協作。
行動技術允許在工作現場和後台項目經理之間,進行即時數據收集和傳輸。基於雲的解決方案,使現場員工能夠提交考勤卡、費用報告、資訊請求 (RFI)、工作記錄,和其他經過驗證的文檔。這可以每年節省數百小時的數據輸入,並自動組織關鍵文件 —— 不再需要在文件中翻找舊報告。
越來越多的軟體提供商正在建立策略合作夥伴關係,以使你能夠將你的數據,與你的其他軟體解決方案無縫整合,從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輕鬆地開展業務。
異地施工
異地施工通常用於在設計中,具有重複平面圖或佈局的項目,例如公寓樓、酒店、醫院、宿舍、監獄和學校。異地在受控環境中進行,其工作方式類似於汽車製造廠。在每個場景,工人們都擁有所有的工具和材料,來始終如一地執行他們的任務,無論是建造牆架,還是安裝電線。這種裝配廠的建造方法減少了浪費,並使工人的工作效率更高。
異地建造通常有兩種形式:模組化和預製。採用模組化結構,整個房間都可以建造成完整的 MEP、飾面和已安裝的固定裝置。它們可以是小到浴室的房間,也可以是模組,可以在現場安裝在一起,以創建更大的空間,如公寓單元。模組化單元被運送到施工現場,然後插入並連接到結構框架上。
對於預製營造,建築構件是在場外建造的,然後在將它們運送到建築工地後,進行組裝或安裝。預製建築組件涵蓋了從框架、內外牆板、門窗組件、地板系統,和多行業貨架的所有內容,這些面板與所有管道系統、佈線和管道系統打包在一起。
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
營造公司現在正在使用數據,做出更好的決策、提高生產力、改善工地安全,並降低風險。借助人工智慧(AI) 和機器學習系統,公司可以利用他們多年來收集的大量項目數據,來預測項目的未來結果,並在估算和投標建設項目時,獲得競爭優勢。
人工智慧可以透過減少在建築工地移動,以檢索工具、材料和設備,來執行某些任務所浪費的時間,以提高工人的生產力。使用智慧手機或可穿戴設備全天追踪工人。
安裝在材料和設備上的感測器,可以追踪施工現場其他一切的移動情況。一旦收集到足夠多的數據集,人工智慧就可以分析工人如何移動並與現場互動,以提出解決方案,來重新組織工具和材料的放置,使工人更容易使用它們並減少停機時間。
機器人和人工智慧 (AI) 也被用於透過即時、可操作的數據監控工地進度,以提高工地生產力。自主無人機和漫遊車配備高清攝影機和雷射雷達,每天以精確的精度拍攝和掃描施工現場。然後,AI 使用這些掃描結果,與你的 BIM 模型、3D 圖紙、施工計劃和估算進行比較,以檢查所執行工作的品質,並確定每天取得了多少進展。
然後使用深度學習算法,來辨識和報告執行工作中的錯誤。這可以是任何東西,從挖掘和現場工作到機械、電氣和管道系統。人工智慧可以根據其形狀、大小和位置,辨識建築組件,即使只有一部分組件是可見的。
透過對安裝數量進行分類和測量,這些系統可以告訴你每天完成了多少工作,然後可以將其與你的施工計劃進行比較,並在你的項目落後時提醒你。AI 還可以檢測已安裝組件,和現場使用模型之間的偏差,因此你可以快速辨識錯誤,並避免代價高昂的返工。
安全訓練
隨著營建技術的採用在營造行業中不斷增加,一個備受關注的領域是提高安全性。2016 年有 4,963 名工人死亡,其中 991 人在施工中。工人安全應該是每家營造公司的頭等大事,技術解決方案使正確培訓和監控工人,以防止事故並降低嚴重傷害和工人死亡率,變得更加容易。
新營建技術:擴增和虛擬實境
安全培訓和設備操作員培訓,是虛擬實境(VR) 可能對營造行業產生重大影響的兩個領域。借助 VR,工人可以接觸到諸如密閉空間等環境,或者在安全、受控的環境中高空工作。
多年來,VR 模擬器一直用於訓練士兵、飛行員和外科醫生,並且可以以同樣的方式,用於培訓工人,從操作起重機和挖掘機,到進行焊接和砌築工作。
擴增實境 (AR) ,是另一種可以大大提高施工現場安全性的技術。無論是允許制定更詳細的安全計劃,還是在具有增強危險的真實現場,使用實際設備提供重型設備培訓,AR 可以透過多種方式佈署在工作現場。
工人可以步行到工地的特定區域,並擁有一份針對手頭任務的安全檢查表,並在整合到智會安全帽或護目鏡中的顯示幕上彈出,以確保他們穿戴適當的個人防護設備,並且是安全地執行他們的任務。安全經理和培訓師可以準確監控工人所看到的內容,並在他們工作時,引導他們完成任務。
可穿戴設備
可穿戴設備被用於監控工人及其環境,以使工作現場更安全。營建中的可穿戴技術,正在嵌入到建築工地已經很常見的服裝和個人防護設備 (PPE) 中,例如安全帽、手套、安全背心和工作靴。
營建可穿戴設備,配備了生物辨識別和環境感測器、GPS 和位置追踪器、Wi-Fi、電壓檢測器和其他感測器,以監測工人的運動、重複運動、姿勢,以及滑倒和跌倒。地理圍欄允許現場或安全主管建立限製或危險區域,這些區域將透過警報和燈光的組合來提醒工人,他們已經進入了一個禁區。
可以監測呼吸頻率、皮膚溫度和心率等生命體徵的智慧服裝或電子紡織品,也將運往營建工地。這些可穿戴設備將能夠監測工人的姿勢、跟踪動作、確定他們是否感到疲勞,以及他們是否醉酒或受到麻醉劑的影響。密切關注工人可以幫助在事故發生之前預測事故。
現場感測器
現場感測器可以佈署在營建工地上,以監測溫度、噪音程度、灰塵顆粒,和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等資訊,以幫助限制工人接觸。
感測器安裝在整個施工現場,當工人面臨達到允許暴露水準的風險時,可以立即提醒他們。收集來自感測器的數據,並對其進行分析,以降低暴露水準,並確保工人安全並遵守 OSHA 法規。
勞動力短缺
過去由於房市崩盤和大蕭條,超過 230 萬工人透過裁員、提前退休或投身其他行業,而離開了建築行業。儘管過去幾年該行業的就業增長強勁,但美國仍有一些地區感受到熟練勞動力短缺的壓力。
預計未來十年對建築工人的需求,將顯著增加。勞工統計局預計,從 2016 年到 2026 年,營造業就業成長將達到 11%。缺乏經驗豐富的同行的技能和經驗的年輕工人,可以從今天佈署在工地上的技術中受益。
無人機
無人機以多種方式被用於工地。無人機可用於每天快速進行現場檢查並識別潛在危險。它們還可用於全天監控工人,以確保每個人都安全工作。隨著工作的進展,無人機被用來拍攝照片,以創建工作現場的竣工模型,讓每個人都了解每天不斷變化的工作條件。
無人機也被用於處理更危險的工作,如橋樑和建築檢查。這不會消除對工人的需求,但這意味著需要對工人進行培訓,了解如何使用該技術來執行這些任務。
機器人
當前的機器人擅長做簡單、重複性的任務,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看到,像砌磚機器人或鋼筋綁紮機器人這樣的東西。設置完成後,這些機器人可以比人類工人,更快地連續工作以完成任務,而無需休息或回家睡個好覺。機器人不會因為舉起磚塊、塗抹砂漿並將它們固定到位或不斷彎腰綁鋼筋而感到疲倦。
在這兩個例子中,仍然需要人類來完成一些工作。兩者仍然需要工人設置機器人並啟動它們。對於砌磚機器人,需要一名泥瓦匠來監督工作,確保磚塊正確放置,並在砌好後清理砂漿。鋼筋綁紮機器人,仍然需要人類在鋼筋開始運動之前,正確放置和間隔鋼筋。
大多數營建機器人不是取代工人,而是幫助和提高工人的表現,使他們更有效率。
自主重型設備
自動駕駛重型設備,使用與自動駕駛汽車類似的技術,目前正被用於工地進行挖掘、平整和現場工作。這種技術可以讓操作員完全脫離機器,讓公司用更少的工人完成同樣數量的工作。
這些機器使用傳感器、無人機和 GPS 導航施工現場,並根據地形的 3D 模型進行現場作業,以準確挖掘和平整現場。增強型 GPS 是現場基地台和衛星的組合,可用於對場景進行地理圍欄,並允許自主設備以精確的精度,在場景周圍移動。
採用無人機、機器人,和自主或自控設備等技術的好處是雙重的。首先,在接下來的十年中,員工們將進入終生使用平板電腦和智慧手機長大的勞動力市場,因此操作這些機器將成為他們的第二天性。其次,年輕的工人,無論他們進入哪個領域,都期望使用技術來完成他們的工作。
合作
正如我們之前提到的,當今營建項目的一個主要問題,是高度分散的行業。由於工人、工程師和設備分佈在工作現場,加上包括項目經理和客戶在內的場外利益相關者,當需要做出決定時,很難讓每個人都在同一個頁面上。
行動技術
智慧手機和行動應用 app ,使項目的溝通和協作變得更加容易。公司無需開車去辦公室參加臨時會議,而是可以使用行動技術促進思想會議,從而得出明確的結論,而不會中斷一天的工作。
能夠即時溝通可確保工作現場的任何問題,都能快速有效地得到解決,並且每個利益相關者都可以發表意見。即時同步的整合解決方案,允許不同的利益相關者添加註釋、更改圖紙並立即響應 RFI,然後同時與參與項目的每個人共享該資訊。
BIM
建築資訊模型 (BIM) 是一個將建築物的數位表示,合併到 3D 模型中的過程,以促進項目中所有利益相關者之間更好的協作。這可以導致更好的建築設計和建造。
對 BIM 模型的更改是即時發生的,因此對模型的任何更改或更新,都會在所有團隊成員訪問模型時,立即傳達給他們。每個人都在隨時使用最新資訊。由於可以模擬進度表,施工過程的可視化,表示允許團隊成員計劃每個施工階段。
VR 與 BIM 相結合的沉浸式可視化類型,將帶來更好的協作和溝通。虛擬實境也將導致 BIM 的更大接受和實施。大多數為 AEC 行業開發的虛擬實境應用 app,都使用 BIM 模型作為創建虛擬環境的基礎。
借助 AR,項目經理或承包商可以穿過建築工地,輕鬆查看 BIM 模型在竣工建築之上的疊加層,並比較兩者。同時,他們可以使用平視顯示器,訪問完成每日報告的清單。項目經理可以立即拍照或記錄擴增實境的演練,並在出現問題時,將其發送回設計團隊進行澄清。
總結:營建技術
營造公司開始著手採用技術。正在研究和實施營建技術的公司,正在透過提高生產力、更好的協作,以及在預算內按時完成項目來獲得回報 —— 從而提高利潤率。
這可能是一顆難以下嚥的藥丸,但我們已經到了不投資新技術和解決方案的公司,不再保持競爭力的地步,那些策略性地採用和實施技術解決方案的公司。繼續拒絕創新的營造公司,注定要死!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