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Life in Extreme Poverty
整個人類似乎發展地很好:網路經濟、奧林匹克運動會、火箭發射、太空漫遊......
然而這樣繁榮的景象,並不是人類的全部,世界上還依然充滿了貧困和戰亂。就像這個在敘利亞戰亂剛剛遭遇空襲的 5 歲小男孩 Omran Daqneesh,出人意料地安靜、麻木和茫然,不哭不鬧地擦掉自己臉上的血,而誰又知道他經歷了怎樣的殘酷!
人們樂於分享幸福與富裕,而戰亂和貧困地區人的日常和生活水準,我們很難得知。儘管有那麼多國際機構聲稱。要去要去幫助、去改變,然而由於無法瞭解基本資訊,很難對症下藥。
他們的夜晚連燈光都沒有
長久以來,研究人員會有一個評估某一地區的發展程度的指標:夜晚燈光的亮度和密度。但是這個方法有個局限,那就是它只能看到亮著的地區,而對於那些夜晚的黑暗之地,我們只能判斷它們大致是貧困的,而究竟貧困到什麼程度,就不得而知。
「非洲最窮的地方,是我們最關心的。但在晚上,那裡幾乎全部都是黑暗之地。」史丹佛大學的電子工程與電腦科學博士 Neal Jean 說道。
兩個村莊,一個靠近湖邊,一個靠近森林,在燈光分布圖裡,都可能是全暗的,但是它們臨近不同的自然資源,富裕程度不一樣。
而且,一般來說,瞭解一個地區的經濟水準,需要進行調察研究,而這一方法在戰亂和衝突地區是無法展開的,而恰巧這些地區就是世上最窮之地。
為什麼要知道哪裡是最窮的?
國際組織和當地政府決策者,最在乎這些數據。比如,一個公益性國際組織要對不發達的地區進行資金援助,資金是有限的,他們就需要確切知道,哪些地區的需求最懇切,所謂「把錢花在刀口上」。
對於政策制訂者而言,瞭解本國個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是一項必須進行的工作,因為這樣才能制訂出針對性的發展方案。但事實是什麼呢?世界銀行數據顯示,在 2000-20010 年的十年時間裡,59 個非洲國家中,有 39 個國家只進行了不到 2 次的貧困水準調查。
新的方法:更聰明、更便宜
史丹佛大學的這撥以 Jean 為領導的研究人員,他們採取的是現在很流行的卷積神經網路的機器學習算法,所用的數據分白天的和晚上的,白天的數據來自衛星拍攝的地球高清圖像,夜晚的數據就是燈光分布圖。
整個的算法分兩步。第一步叫做「轉移學習」(Transfer Learning),研究人員把五個國家的白天和夜晚的數據「餵給」系統,包括尼日、坦桑尼亞、烏干達、馬拉維、盧安達這五個非洲國家。電腦需要學習衛星照片上的物體,與夜晚燈光亮度的關係。
比如系統可以學習到:一片湖區和一片森林,他們在晚上應當是黑暗的,這與該地區是否貧困並無關聯;但是,一個房屋聚集的村莊,理應夜晚亮度比較高,如果這片區域是黑暗的,那麼極有可能就是貧困地區。
透過這樣的學習,系統將貧困地區的數據都提取出來。接下來,就進行第二步,叫做「嶺回歸模式」(Ridge Regression Model)。研究人員將經過真實調查的數據指標,再次「餵給」系統,比如世界銀行生活水準測量研究等。
這次,系統會把未經過調查統計的地區,大致的貧困程度預測出來。比如,系統已經知道一個 10 戶房屋的村莊 A 的夜晚大致燈光亮度,而調查報告裡有一個與 A 村地理位置相近,而且燈光亮度相似的 10 戶村莊 B 的資訊,報告顯示 B 村的家庭收入水準是 1.9 美元/天。那麼系統透過交叉對比,就可以判斷出 A 村與 B 村有著相似的經濟水準。
這個分兩步走的算法系統,比單一的依靠燈光預測的方法更為準確,在具體的實驗裡,其準確率達到 81%-99%。
另外,由於該系統使用的數據,都是來自公共機構,比如衛星圖像和燈光分布圖,就是來自 NASA,而調查報告來自於美國政府和國際組織,所以整個系統的花費並不昂貴,可供有需要的公眾和機構免費使用。
Jean 表示,系統目前數據只是來自非洲的五個國家,下一步的工作就是用其他國家的數據來訓練,以繪製出全球貧困地圖,幫助政府和機構更好地減輕世界貧困。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