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kieOptions = {...}; ‧ 以史為鑒:是什麼讓矽谷登上神壇? - 3S Market「全球智慧科技應用」市場資訊網

3S MARKET

3S MARKET
2015年5月7日 星期四

ifanr

KLP Silicon Valley Map

儘管家喻戶曉,但你卻在地圖找不到一個叫矽谷的地方。因矽晶片的設計與製造而得名,這個位於美國加州,舊金山和聖約瑟市之間一塊 30 英里長、10 英里寬的狹長地帶,在近半個世紀的發展中,雲集了近萬家大大小小的高科技公司,當之無愧地成為了全球科技的聖域。

矽是廣泛存在於地球中的一種物質,在地球幾十億年的生命中逐漸累積,在地殼中的含量僅次於氧。而今天的工作和生活中,從矽谷誕生的產品和理念,正在無孔不入地向全世界滲透。矽谷就像是一條時空的裂縫,透過裂縫,精英們站在未來向現代人輸送著新的產品和理念。那麼,究竟是什麼成就了矽谷?Medium 的一篇長文再一次把時光倒回那個時代。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
賈伯斯曾說:如果不知道之前的故事,你無法明白現在正在發生的事情在一次採訪中,賈伯斯為了表達他對前人經驗的重視,還曾特地噔噔跑進書房取出一本書,向記者讀道:
見證幾代創業浪潮,就像是坐在集市裡魔術表演攤位上,連續觀看幾次魔術表演。而魔術表演通常只為讓人們驚訝一次,當魔術不再新奇也不再具有欺騙性,那種驚喜也就不再。

賈伯斯將成功的創業比喻成了魔術,而創業者的魔術就是掌握市場先機。他希望通過對老一輩的成功創業者取經,來多學幾招障眼法,以在當時飛速前進的矽谷創業浪潮中,脫穎而出。

假如將矽谷最資深的創業前輩列個名單,Robert W. Taylor 這個名字必排在前五。Taylor 說服了美國國防部啟動世界上第一個運營的封包切換式網路 Arpanet (阿帕網),是今日網路的老祖宗;之後還創辦了施樂的加州 Palo Alto 研發中心(PARC),招集頂尖的研究人員,組成了電腦研究的天堂,孵化出各種突破性的 PC 和網路技術。

這種級別的創造,與今日動輒風靡全球網路的創業公司相比也不遑多讓,引得許多年輕人以同行後輩的身份向 Taylor 請教,包括如今的矽谷炸子雞札克伯格。

要發明未來,必先理解過去。
Taylor 告訴記者,去他家裡造訪的創業者問的問題,可以粗略歸納為兩個:矽谷是如何誕生的?為什麼它一直是全球科技經濟中心?

矽谷的名字起源於一個削尖了鼻子,打探故事的酒鬼記者 Don Hoefler1971 年,Don 正在為週刊《Electronic News》 策劃一個系列報導,他聽取了一位企業家朋友的建議,用《Silicon Valley in the USA》(美國的矽谷)作為系列文章的標題,這是矽谷在公開發表的刊物上首次亮相。幾年後,隨著 IBM 個人電腦等軟硬體的蓬勃發展,矽谷一詞開始被廣泛使用。

至於矽谷是如何從一片果園,成為了全球的科技中心,Medium 將原因歸結到三大推動力上:科技、文化、資本。

科技力
嘗試將電晶體想像為矽谷這顆珍珠中心的那粒沙子。
櫻桃尚在四季輪回中悠然飄香,除了幾個不像農民的人混入了居民之中,陽光和雨露沒有察覺到任何異樣。這些外來人在同一片土地播種下了更為野蠻、躁動的種子——科技。

william shockley如果以科技樹梳理當代電子科技發展史,所有分支的起點就是那枚小小的電晶體,電晶體之父 William Shockley 就是早期入侵山谷的極客之一。Shockley 作為發明家的成功自不必多言,而人無完人,他也是一名差勁的老闆,那種會讓員工戴上測謊儀的老闆。於是他的八位骨幹在某一天決定不伺候了,合夥開了一家名為仙童(Fairchild) 的半導體公司,是矽谷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家科技初創公司。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仙童公司的八位元老後來被戲稱為背叛八人眾(下圖:Traitorous 8),而仙童的團隊後來成立了不同的公司,統稱為 Fairchildren。儘管背叛的好孩子在經營了幾年後也走向了解體,離開公司的人再次創立了新的公司,Fairchildren 就像種子的溫床,孕育出英特爾、AMD 等幾十家科技企業。

fairchild 8 medium

從今天的結果看來,當初的分離帶來的痛苦和傷害都不那麼重要。Shockley 團隊的解體就像是發射了一發連爆式焰火,用更多、更亮的光芒點亮了整片科技的天空。

懷抱著野心進入一家公司,又為了更大的野心離開,似乎就是矽谷一段不變的主旋律。在摩爾定律的指揮下,這段主旋律不斷表達的內涵,就是科技與財富的增長。


文化力
Shockley 帶著電晶體技術來到矽谷時,那裡還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地區。當然在一些果園旁的車庫裡,有時也會藏著些小型本土科技公司,惠普(Hewlett-Packward)就是其中之一,當時已紮根 Palo Alto 十年之久。兩位創始人 Hewlett Packward 據說就是在那個車庫裡拋了下硬幣,決定了公司名字是叫 HP 而不是 PH。當然,他們當時不會知道,後來網路吹出的巨大泡泡,以及 HP 公司的大紅大紫。

Frederick_TermanFrederick Terman “H” “P” 在斯坦福大學時的老師,也是在他的支持下 HP 才得以創辦。與發明電晶體的爆炸性成就相比,Terman 對於當代科技史的貢獻更像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耕耘,用他實用導向的學術理念引導著學子投入科技創業浪潮。而 Terman 在這促進科技進步方面的投入,遠遠不止於支持學生創業。

50 年代時美國的充足就業機會,讓執政黨眉飛色舞,卻讓 Terman 眉頭緊鎖。他擔心這種就業的輕鬆會影響創業的激情,讓學生紛紛奔向經濟發達的東部,在工作中逐漸失去創新的能力。於是他說服校長建立了一個科技學者社區,意在搭建學術界與產業界的橋樑。而社區能解決人才需求匹配問題,卻不能解決產業環境的落後。想到這裡,Terman 再次陷入了深思。

當時的斯坦福擁有大片的土地,和捉襟見肘的科研經費,出售土地固然不可行,但租賃可以!於是 Terman 萌生了讓將一片土地建設成工業園的想法。作為一家歷史名校,賺點錢固然好,園區公司最好還要跟科研相關。於是 Terman 1951 開始推動斯坦福工業園的建立。Terman 特別宣佈,這個工業園僅供於高科技企業進駐。目的是要讓學校不僅從經濟上收益,還從應用科技方面受到啟發和激勵。

不久,柯達、通用電氣、Shockley Transistor Laboratory of Beckman Instruments 等大牌公司陸續進駐,當然也少不了學生的創業公司惠普。事實上,Shockley 從東岸的貝爾實驗室搬回 Palo Alto 的舉動,也離不開 Terman 的鼓勵和影響。

Terman 的辛勤耕耘為科技進程的加速鋪下了基礎,可謂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這陣東風就是人口的暴增。

那二十年間,幾乎每 15 分鐘就有一位新居民搬進 Santa Clara1950-1970 Santa Clara 人口翻了 3 倍,人口超過百萬。這些遷入者普遍年輕,而且教育程度較高,不斷湧入的外來人口,將原來的人口屬性徹徹底底地改變了。從老年化到年輕化,從農業從事者到科技從事者,矽谷的路上似乎都閃爍著矽的光澤。

人口屬性的變化推動了商業氛圍的興起,慢慢地,矽谷的活力也吸引來商業運作所需的基礎設施建設。隨著各方面條件逐步完善,矽谷已經不再是那個采菊東籬下的矽谷了。

一位歷史學家曾評論美國西部是生而現代,說的就是本來一無所有的矽谷,對於創新有一種理所當然的接納和適應。當東部的商業環境,依然運行在兩個世紀前的規則和模式上,矽谷人選擇從零開始築建摩天高塔。西部人認為自己是一往無前的牛仔,失敗對於他們來說,不過是一種更快速的獲取經驗的途徑罷了。

資本力
有了科技,有了創新文化和商業氛圍,矽谷還需要商品需求的刺激。最初這個刺激來自於聯邦政府,出於對冷戰的恐懼,國防部當時傾囊而出大批購買矽谷的科技產品。除了直接的訂單,聯邦政府還大筆地對斯坦福等高校的研究進行投資。說政府是矽谷最早的天使投資人一點都不為過。

70 年代,當萬事俱備,東風已來時,精明的專業風投公司開始湧向矽谷。在 1972 年,與矽谷關係密切的兩家仙童系風投公司就是第一批矽谷風投公司。時至今日,在矽谷發生的風險投資金額已佔了全美的 40% 以上,加州的 70% 以上。


似乎有種有趣的規律,上一代創業者帶著原始積累,以及社會資本投資下一代創業者,一如父母與兒女在家庭中的角色。這種規律也讓每一代踏上浪尖的創業者,能夠有足夠的彈藥支撐他們的野心與夢想,以至於讓矽谷創業者們,代代相傳地秉行著創新與創業。

人不能兩次走進同一條河流
赫拉克利特的流動派哲學在矽谷得到了很好的體現,這裡的創造像一條河流一般從未停歇,兩次走進矽谷,看到的絕不是同一個世界。那些年矽谷的主題變遷大體可歸納如下:
• 40 年代: 電子儀器
• 5060 年代: 微晶片
• 70 年代: 生物科技, 消費電子 (PC、遊戲等)
• 80 年代: 軟體、網路
• 90 年代: 網頁、搜素       
• 21 世紀: 雲、行動互聯、社交網路

科技、文化、資本,共同造就了今天的矽谷。在今天的時代背景下,科技與資本的推動力,早已不再是一個地區或產業集群,脫穎而出的充要條件,而更多地是以基本配置的形式呈現。那麼歷史給矽谷,以及當今世界留下的問題就是,如何保持這種生命力,如何讓創新永不停步?

答案回到了文化,只是今天我們將對這個力量,賦予更高的要求和更深刻的內涵——破壞與重建。破壞與重建一直都在人類歷史中回環往復地出現,無論是朝代的更迭還是科技的創新,都離不開這個環節。只是如今我們擁有了更多的科技,或是說更堅實的基礎,既讓我們能夠利用現有的條件,創造更多,也給顛覆性的創新套,上了無形的枷鎖,使得破壞性創新更為重要。

題圖:flickr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