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is 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 | CNBC Explains
0935-970-603 施正偉
|
來源:工业技术研究
製造業是國家綜合實力的象徵,是在全球化競爭中賴以生存的資本和保障。規模雄厚、結構優化、技術創新、品質優異、產業鏈國際主導地位突出的製造業,是國民經濟持續發展和繁榮以及國家安全的基礎。
工業 4.0 的三個基本特徵
— 垂直整合:各機器及生產線的自控系統、工廠的製造執行系統(MES)、以及 ERP 等系統的整合,打破資訊化系統與自動化系統之間的歷史鴻溝,使工廠與企業的生產製造能力,得以優化。
— 水平整合:企業內部及跨企業邊界的,各業務系統之間的整合,使得資訊的共享、業務功能的組合,可以跨越組織的邊界,使價值鏈的整體競爭力得以提升。
— 端到端價值鏈的數位化整合 :這是實現「智慧製造雲」的願景,使用者只要提交需求,就可以獲得所需的產品,而雲端相關價值鏈,各企業的製造與業務能力,都以 API 的方式釋出,使得快速柔性組合,與安全排程執行成為可能,最大化發揮生態系統的設計、製造、服務等多方面的綜合能力。
複雜命題 工業 4.0 是一個複雜的命題,從關鍵的使用者需求—工業 4.0 產品的角度切入,有助於理解其要義與精髓。
工業產品經歷了從傳統產品(包括機械與電氣部分〕,到智慧產品(增加了電控、感測、軟體與使用者互動介面部分〕,再到當下個性化、軟體定義、智慧互聯的產品(增加了網路連線,並得到後端產品平台強大計算分析能力的支撐〕的演變。
特斯拉就是工業 4.0 產品的一個典型代表,其精緻的工業設計、 創新的電池動力系統、以及強大豐富的車載軟體系統,為使用者提供極致的個性化(大多通過軟體體現〕使用體驗。
而其後端所連線的強大軟體平台,則提供了豐富的內容、服務、分析、應用等支援,是特斯拉汽車產品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從特斯拉的成功可,以看出工業 4.0 產品是工業化與資訊化深度融合的結晶。
全系統變革
工業 4.0 意味著產品全生命週期,乃至全價值鏈、全生態系統的變革。
工業 4.0 產品,推動了設計、生產、銷售與服務等,各個環節以及相關價值鏈、 生態系統的變革與重塑。
在生產的環節,需要透過物聯網的實施,及從生產系統到 ERP 系統的垂直整合,以及與 CRM、SCM等系統的水平整合,實現生產的自動化、柔性化、智慧化。
使得整個生產的體系(包括上游材料與部件供應商〕能夠針對「多批微量」的訂單,靈活組合各種材料、組件、能力與流程,高效、大規模地完成個性化生產的任務,並聯動下游的客戶服務及上游的研發,使得客戶得到最佳的產品體驗與服務,並基於即時收集的客戶回饋與使用資料,實現產品的快速演進與創新,不斷提升競爭優勢。
我們認為工業 4.0 轉型,不是 3.0 時代MES、ERP、SCM、PLM、CRM等,系統的簡單整合或更新換代;而是藉助新技術(物聯網、大數據等〕在多個維度,對企業及價值鏈的革命性整合、重塑與創新。
工廠不再是「黑盒子」,而是清晰透明的服務提供方。不只是工廠,整個產業鏈的參與者(研發、供貨、銷售、服務等〕的各種能力都用 API 的方式來發布、被呼叫、接受監管,形成一個 「Manufacturing as a Service」的開放、靈活、自主、優化的合作體系,這將使企業及其價值鏈具備核心競爭優勢。
四大業務挑戰
1. 品質成本壓力
2. 產量及獲利的不可預見性
3. 生產裝置的管理與維護費用壓力
4. 生產流程與裝置的自動化需求
1. 工廠資訊:必須完整且即時可視,以支援智慧製造的多階段分析需求;
2. 裝置自動化:具備接受控制指令修改裝置屬效能力;
3. 裝置維護:由 3.0 時代的定期維護進化成 4.0 所要求的主動性維護;
4. 工廠耗能:實現智慧管理,增加對環境的綠色責任;
5. 互聯供應鏈:必須支援端到端的全面物聯網相聯。而支撐以上挑戰與要求的手段,除了完善互聯機器自動化(Connected Machine Automation),及製造執行系統(MES)之外,還需配合大數據分析、雲端計算、行動裝置和資訊保安體系,以實現諸如生產線優化排程、產品品質早期預警、生產裝置預測性維護等競爭優勢。
全方位改變 當工業 4.0 的平台充分執行的時候,其影響如草地自動灑水機一般,全方位地改變了周遭領域。例如:
——社交媒體 :由社交媒體接觸客戶、感知客戶;並由電子商務的方式活化行銷手段、價格優化管理;再由具備 360° 客戶畫像的呼叫中心,支撐售後服務,提升客戶體驗。 這些影響提升了銷售服務
——客戶分析 :依賴大數據的手段深入瞭解客戶,並預測進一步的產品需求;使用產品生命週期管理的方式,以市場為導向開發下一系列產品。這些影響提升了產品的研發設計。
——透過產品分析,早期發現並解決品質問題 。一方面可以降低保修成本,同時提升客戶對產品、品牌的體驗;透過診斷維修分析,避免不必要的維護停機,並提高首次響應完成的比例。這些影響優化生產營運的效率。這些提升、優化將直接影響業務層,不但增加產品的銷售,也增加了質保與服務合同的延伸,甚至相關其他產品的銷售。
變革策略 常見的工業 4.0 轉型變革測略實施路線圖,包括如下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 :M2M(廠內與企業內廠際互聯):工廠內系統、裝置與機器間,在物聯網的基礎上互聯互通。逐步達到全企業內所有工廠間營運、監控和管理決策的完整聯絡。由此激發主要生產力的提升,並增強運營決策靈活性。
第二階段 :B2B(價值鏈上所有企業互聯):實現企業全方位供應鏈的互聯互通。包含上游所有各級供應商的相關系統 (系統內包含相關裝置的物聯網資訊〕,以及下游各通路的系統終端或裝置。 以此增加生產力,提升效率與靈活性。
第三階段 :C2M(消費者與相關工廠間互聯):此一階段又稱為「以軟體定義產品與製造」階段。在這階段中,產品方面的需求、設計、測試、上市,以及製造方面的工廠、製造、物流、服務,都在企業安全的架構體系之下,全面地在雲端互聯互通。從而產生新的商機、新的業務模式和新的盈利模型。
轉型的支撐力 工業 4.0 的轉型主要需要三大核心支柱的支撐:—— 全面物聯網建設。透過感測器、RFID、閘道器等技術的配置與建設,為全面自動化、智慧化打好基礎。
—— 工業 4.0 轉型途徑(Industry 4.0 Approaches)。工業4.0轉型途徑泛指公司管理文化的升級與改變。要以務實、嚴謹的管理態度,科學及資料分析的方法決策,精簡流程,快速反應。
—— 構建新的生態系統。全面 C2M 的環境建設,新的生態系統的搭建,為企業創新提供新的業務環境。此時企業憑藉新的能力、新的市場環境(包含產業市場、人力市場、資本市場等〕創造新的企業商業和服務模型。
業務價值與能力提升 工業 4.0 的轉型,將為企業帶來全面的業務價值與能力提升,主要集中在加速產品創新,優化生產運營及交付全新服務三個方面。
具體而言:
—— 企業具備生產製造的高靈活性和更能適應市場的生產流程。
—— 專業化聚焦能力。在完善全面產品生命週期管理,企業生產價值鏈互聯互動之後,企業已經具備針對特定使用者需求的專業化聚焦能力。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