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出爐!德國工業 4.0 動態

Industry 4.0 in Germany


www.cechina.cn

隨著2018年已經結束,各行各業都開始總結全年,辭舊迎新。作為工業4.0國家策略的推動者,德國聯邦政府也發佈了多篇報導和年度總結。本文將著重介紹:
  
1. 數位化對於就業意味著什麼?
  
2. 德國新成立的「中小企業4.0能力中心」
  
3. 《2018年全球數位化轉型報告》

數位化對於就業職位的影響
數位化時代,人們的工作方式會發生巨大的變化,因此也直接影響到了許多行業的就業形勢。為了幫助人們適應「工作4.0」時代,尤其是幫助中小企業,更好地完成相關的人力資源部署,德國聯邦政府發佈了報告《數位化工作 – 中小企業數位化指南》。
  
此報告針對德國,從製造業資訊化、數位驅動力、工作柔性化等方面,分析了工業4.0大環境下的職場動態,並且按行業類型測算了工作職位數的變化趨勢。

作者發現:從2016年到2021年,數位化將會導致總體工作職位數增加1.8%(如圖1所示),而不是全面減少。當然,並不是每種類型的都迎來春天,比如簡單重複的腦力工作職位將減少4%。


  圖1: 關於數位化影響就業的定量分析。來源:BMWi

如果按照行業來看,也是「幾家歡樂幾家愁」:對於交通運輸業、能源和供水等行業,工作職位數到2021年將會有4%-7%的成長。但是對於餐飲業、農業等領域,工作職位則有所減少。因此,必然會有很多勞動者面臨轉行(或者轉換職位)。事實上,20%以上的公司在過去十年中都增加了全新的職位類型,以應對數位化浪潮。
  
為了能夠順利轉型(或保住目前的工作職位),需要對員工進行必要的(數位化)職業培訓。在德國的一項問卷調查中,有約90%的企業員工意識到了終身學習的重要性,並且認為數位化技能,會直接決定自己在職場上的成敗。從聯邦政府的角度,將給員工教育訓練和終身學習提供各種支援,其中一大措施就是在德國各地設立「中小企業4.0能力中心」。

新開設的「中小企業4.0能力中心」
在德國工業4.0策略中,中小企業始終處於非常重要的位置,是政府重點扶持的對象。
  
「中小企業4.0能力中心」(Kompetenzzentrum)作為德國政府的重點抓手措施,承載著「交流專業知識」、「介紹最佳實踐」、「促進經驗交流」等重任。迄今為止,德國已經成立了27家「中小企業4.0能力中心」,有按照地域劃分到德國各個聯邦州的,也有針對「電子商務標準」等專業主題的。


  圖2: 「eStandard」培訓中心已經向數十家德國企業提供了工業4.0培訓。來源:BMWi


2018年11月以來,德國新成立了三家中小企業4.0中心。有一家是地區性的,設置在德國北部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州的重鎮基爾市(Kiel);另兩家是專業性的,分別是「電子商務標準」(eStandard)專題中心和溝通(Communication)專題中心。「電子商務標準」中心主要是幫助傳統製造企業,在走向網路化的過程中,明確相關的技術標準、少走彎路;而「溝通」專題則是在軟性溝通方面,提供各種教育訓練。
  
不同的中小企業4.0中心,會在所服務的行業/偏重的技術方面有所不同,例如基爾的中心會重點覆蓋當地傳統的機械工程、食品加工等行業。

但是這些中心也有共同之處:它們都在聯邦資金的支持之下,透過開設課程、召開研討會、現場展示先進設備樣機等方式,來幫助中小企業(員工)學習數位技能、瞭解前沿動態(如圖2所示)。

2018年全球數位化轉型報告
從公司管理者的角度,數位化轉型如何才能取得成功?這也是德國人非常關心的問題。最近,德國經濟與能源部(BMWi)公開推薦閱讀《2018全球數位化轉型報告》。
  
透過採訪世界各地的1500多位公司高管,這份報告涵蓋了各行業的數位化轉型進展、落地推行的阻礙等方面,以翔實的數據給決策者們帶來啓示(對英文原版感興趣者可以掃描圖3中的二維碼)。


  圖3: 全球數位化轉型報告(英文版)的下載地址

  
報告中很鮮明地指出:各個行業的數位化轉型進程,有著明顯的區別。這一點從已經嘗試開展數位化轉型的公司比例,就可以看出來:金融業在數位化進程方面佔據領先優勢,已經嘗試轉型的公司達89%。製造業、零售業等則相對滯後(如圖4所示)。
  
推動數位化轉型的驅動力也因行業而異:金融業、製造業和醫療監控領域的轉型,主要是為削減成本,零售業主要是為增加銷售額,而交通運輸業則是為了應對競爭對手的威脅。


  圖4: 已經嘗試開展數化轉型的公司比例:按行業細分。來源:FUJITSU

  
報告指出,六大因素對於數位化項目的成功是最為關鍵的(如圖5所示):領導力(Leadership)、數位化人才(People)、敏捷(Agility)、商業整合(Business Integration)、生態系統(Ecosystem)和數據利用能力(Value from Data)。
  
圖5指出了,在每個維度有多大比例的公司,已經具備了相應的能力。在這裡,作者還區分了電商類公司(特指:所有業務都已經在線上開展)和非電商類公司的概念。可以看到,電商類公司在數位化能力方面,具有較為明顯的優勢。


  圖5: 數化轉型中最重要的六種能力。來源:FUJITSU

  
必須意識到,數位化營運是一個荊棘密布的過程,其中充滿了各種「坑」。只有懂得控制風險的公司,才能順利實現轉型。有鑒於此,2018年度報告中也基於公司高管們的反饋,指出了數位化轉型各個階段的主要障礙。

從圖6中可以看到:在各個階段,缺乏相關的數位化人才,都是最主要的障礙之一。此外,網路安全、投資回報率等話題也是很具有代表性的。


  圖6: 數位化轉型各個階段的最大風險。來源:FUJITSU

  
解決問題的前提,是清楚地意識到問題所在。可以預見:人才培養、網路安全等話題在數位化時代將長期存在。有志於數位化的企業,若從現在開始吸取先進經驗,積極採取行動,或許並不算晚。

本文小結
通過2018年12月的工業4.0動態,可以看到:

1. 不同行業的工業4.0/數位化轉型特性有著很大不同,因此不能盲目照搬其它行業的經驗。

2. 中小企業,一如既往地成為德國工業4.0關注的重點對象。
  
3. 人才是數位化轉型的最大瓶頸。加強對員工的培訓,長期來看是一項回報豐厚的投資。

.科學家 3D 列印微型晶格結構,承載能力接近理論值

Smallest lattice in the world

來源:中国3D打印网 作者:天公社 編譯Science Daily

不久前,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KIT)的科學家們,用3D列印出了世界上迄今最小的人造晶格結構,據悉該晶格的所有部分,都是由玻璃碳製成的,其長度低於1微米,直徑不超過200奈米。

與接近的超材料相比,該3D列印晶格結構的尺寸,是前者的五分之一。如此之小的尺度,使其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強度/密度比,可以用於電極、過濾器或光學組件等領域。目前這一成果已經被發表在《Nature Materials》雜誌中。


科学家3D打印微型晶格结构承载能力接近理论值
     


「輕質結構材料,比如骨頭和木頭等,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該研究的第一作者,KIT的Jens Bauer博士解釋說:「它們往往擁有很高的承載能力,而且重量很輕,因此經常被可用於,技術應用的機械超材料,視作模仿的對象。」

所謂的超材料是一種人造材料,其結構尺度往往在微米水準上,而且是專門為了擁有某些特定的機械、光學屬性而設計的,這些屬性是非結構化的固體無法實現的,比如那種可以引導物體周圍的聲、光、熱的「隱形鬥篷」;或者那種對於壓力或剪切力(拉脹材料)產生反直覺反應的材料;以及具有很高的特定穩定性的輕質奈米材料等。

據瞭解,該全球最小的晶格結構,是用一種已有的3D雷射光刻工藝製造出來的。這種微米大小的指定結構,是由電腦控制的雷射光束,在一種感光材料中硬化而成的。不過,這種工藝的解析度還是有限制的,目前還只能製造出5—10微米長、1微米直徑的晶格支柱。

在此之後,該晶格結構將透過高溫分解而收縮和玻璃化。這也是首次將熱解,用於製造微結構的晶格。具體來說,該對象被放在溫度高達900攝氏度左右的真空爐中,導致其中的化學鍵重新定向。

除了碳之外,所有元素都會溢出。這種處於收縮的晶格結構中的無序碳元素,會以玻璃碳的形式存在。最終,研究人員們在壓力環境中,對最後獲得的結構進行了穩定性測試。


科学家3D打印微型晶格结构承载能力接近理论值



「測試結果表明,這種晶格的承載能力非常接近理論極限,而且遠高於非結構化的玻璃碳。」這項研究的共同作者Oliver Kraft教授報告說。

在2015年底之前,Kraft一直是KIT應用材料研究所的負責人。2016年,他轉任KIT負責研究的副總裁。「在特定穩定性方面,鑽石是唯一比它高的固體材料。」

據悉,微結構材料通常被用於,絕緣或減震方面的應用。那些開孔的微結構材料,也可以用作化工行業的過濾器,除此之外,超材料也往往擁有非同尋常的光學性質,可以用於電信領域。

玻璃碳是一種由純碳組成的高科技材料。它同時擁有玻璃、陶瓷、石墨的屬性,可用於電池的電極或者電解系統。

.日本工業機器人大盤點

Japan’s Awesome Robots


來源: OFweek机器人网


眾所皆知,日本素有機器人王國的美譽,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產大國和出口大國,在2014年之前也是世界最大的應用國和消費國(目前被中國連續取代)。

機器人技術源於美國,卻在日本得到了產業化規模發展,當前日本製造的工業機器人無論在技術上還是應用上,都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據統計,目前全世界投入使用的機器人大約有95萬台,其中日本就佔了38%,位居各國之首,可以說是佔據了世界機器人產業的半壁江山,除了機器人技術先進、品種齊全,機器人企業更是多如牛毛。因此小編就為大家整理出了,一批比較有代表性的日本工業機器人生產廠商。

一、發那科
日本發那科是全球四大機器人家族之一,發那科是世界上最大的工業機器人製造商之一,FANUC品牌創立於1956年,是當今世界上數控系統科研、設計、製造、銷售實力最強大的企業之一。


【最全】日本工业机器人大盘点




FANUC機器人產品系列多達240種,負重從0.5公斤到1.35噸,廣泛應用在裝配、搬運、焊接、鑄造、噴塗、碼垛等不同生產環節,滿足客戶的不同需求。

FANUC在46個國家擁有超過240個合資企業,子公司和辦事處。它是數控系統最大市場佔有率的生產商,具有65%的全球市場份額。

二、安川電機
同為全球四大機器人家族之一,安川電機是全球市場佔有率,最高的工業用機器人公司之一,製造涉及運動控制器、伺服驅動器、變頻器、工業機器人,是典型的綜合型機器人企業。

安川電機是運動控制領域專業的生產廠商,是日本第一個做伺服電機的公司,其產品以穩定快速著稱,性價比高,其AC伺服電機和變頻器市場佔有率位居全球第一,奠定了其工業機器人製造的技術基礎。


【最全】日本工业机器人大盘点



安川電機主要產品MOTOMAN機器人,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工業機器人之一,目前已在世界各地生產,並安裝使用25萬台,廣泛應用於弧焊、點焊、塗膠、切割、搬運、碼垛、噴漆、科研及教學。

三、川崎重工


【最全】日本工业机器人大盘点



川崎重工,創立於1896年,也是日本的大型企業集團,是以重工業作為主要業務,目前川崎重工是日本軍工產業的重要成員,僅次於三菱重工,是日本自衛隊飛機和潛艇的主要生產商。

1969年,川崎重工創造了日本的第一個工業機器人,標誌著工業機器人商業化生產的開端,後來漸漸發展成具有全系列產品的川崎機器人公司(或稱機器人事業部),應用覆蓋裝配、搬運、碼垛、焊接、點焊、塗膠、噴塗等各領域。

川崎在工業機器人領域已有幾十年的經驗,目前在日本已達到10000台/年以上的製造銷售量。

四、那智不二越(NACHI)


【最全】日本工业机器人大盘点



NACHI不二越公司總工廠在日本富山,除了做精密機械、刀具、軸承(日本頂尖軸承品牌)、油壓機等外,機器人部分也是他的重點部分,起先為日本豐田汽車生產線機器人的專供廠商,專業做大型的搬運機器人、點焊和弧焊機器人、塗膠機器人、無塵室用LCD玻璃板傳輸機器人,和半導體晶片傳輸機器人、高溫等惡劣環境中,用的專用機器人、和精密機器配套的機器人和機械手臂等。

不二越在工業機器人製造領域,一直有著良好的口碑,在汽車製造業也相當活躍。


五、歐姆龍


【最全】日本工业机器人大盘点



歐姆龍(Omron)是全球著名的自動化控制廠商,2015年歐姆龍收購,來自美國矽谷的全美最大工業機器人公司愛德普(Adept),正式加碼工業機器人業務。

Adept公司成立於1983年,是美國本土最大的工業機器人製造商,在SCARA機器人、並行機器人、AGV 機器人和機器視覺等方面具有非常先進的技術。

六、山葉


【最全】日本工业机器人大盘点



山葉機器人(Yamaha Robotics)是山葉發動機公司研製出的產品。山葉發動機株式會社成立於1955年,是一家集生產與銷售為一體的日本獨資企業,主要經營摩托車、踏板車、柴油發動機、通用發動機、發電機、汽車發動機、產業用機器人等。

山葉生產的首款產業用機器人「電弧焊機器人」上市,至今山葉機器人為廣泛的工業網路提供多功能的、可靠成熟的機器人解決方案。該公司提供多種單軸和多軸直角坐標機器人選擇,以及SCARA機器人系統。

七、愛普生


【最全】日本工业机器人大盘点



1981年,源於滿足精工愛普生的精工手錶機芯組裝自動化需求,愛普生工業機器人公司成立,開始了小型工業機器人的設計和研發,並於1997年推出愛普生首款緊湊型SCARA機器人。

愛普生機器人一貫以自身省、小、精的技術特點為基礎,透過將機器人技術與愛普生,在其它領域技術優勢相結合,不斷推出緊湊、節能和高精確度控制的機器人產品,以產品和服務滿足用戶,對生產效率的追求。

八、OTC


【最全】日本工业机器人大盘点



歐地希OTC是在焊接和工業機器人領域,居世界領先地位的「日本DAIHEN」集團,在海外進行產品銷售時,使用的著名商標。是日本最大的焊接機器人專業生產廠家,日本焊工技術水準認證考試(JIS)必用OTC焊機,是以中國為主向全世界40多個國家出口的世界領先的專業生產公司,是最早進入中國市場銷售的焊接機機器人,專業生產廠家之一。

九、松下機器人


【最全】日本工业机器人大盘点



松下(panasonic)在工業機器人領域,擁有良好市場的松下,非常擅長零組件的組裝。因其顧客主要為海外電子機器製造廠家,所以松下出口額逐年增加。松下製造的「機械手臂」,在業界贏得了相當不錯的口碑。

憑借松下機器人的先進技術,和在焊接領域的豐富經驗,松下機器人事業發展迅速,其市場認知度達到39%。迄今為止已經向市場提供了300多台機器人系統,廣泛應用於汽車、摩托車、機車、工程機械、電力設備、傢具製造等多個領域。

十、電裝機器人


【最全】日本工业机器人大盘点



電裝機器人(Denso Robotics)是從豐田汽車Toyota分拆出來的公司。電裝(DENSO)是世界屈指可數的汽車零組件生產廠家之一,在日本排名第一。

作為電裝在中國的統括公司——電裝(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成立於2003年。現在不只是大型汽車零組件公司,也是產業機器人搶先供應商。

DENSO目前推出的機械手臂等,工業用機器人(FA設備)產品包括:垂直多關節機械手、水平多關節(SCARA)機械手、直角坐標機械手、內置型機械手及機械手控制器

十一、川田工業


【最全】日本工业机器人大盘点



川田工業(Kawada)主要從事橋梁等大型建築項目。但其推出的雙臂協作、人形機器人為市場上,最具創新性的機器人之一。其NextAge機器人已部署在許多工廠,且能承擔各種複雜任務,正為川田在各個行業找到新的合作夥伴。

十二、三菱電機


【最全】日本工业机器人大盘点



三菱最有名的可能是其汽車產品,自1980年以來,三菱電機提供了全面的自動化產品陣容,並已成為滿足用戶自動化需求的單一來源解決方案。

除MELFA系列工業機器人外,公司還提供CNC控制系統、雷射放電加工機床(EDM)、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伺服系統、運動控制器、人機介面(HMI)、變頻驅動器(VFD) )、低壓開關設備(LVS)、能源監控設備、SCADA和分析軟體,甚至工業縫紉機。

三菱電機推出的MELFA FR系列,工業機器人提供支持「下一代製造」更智慧的新型解決方案,並為先進和柔性生產,提供更簡單的解決方案。

新功能包括MELFA Smart Plus,它提供更高的精度,和更短的啓動時間,透過複雜的力感測器和與視覺感測器的加強配合,使安裝更簡單,並為完成更先進的任務成為可能。

十三、東芝


【最全】日本工业机器人大盘点



東芝是日本最大的半導體製造商,也是第二大綜合電機製造商,其旗下東芝機器人(Toshiba Robotics),提供全面的機器人系列,包括6軸、SCARA和直角坐標,全部都為室內(用途)設計和製造。

後與TM Robotics公司合作分銷東芝機器人,TM Robotics曾用東芝機械TVM型號系列,擴展了六軸機器人系列產品,新產品具備更長的覆蓋範圍,和更高的有效載荷,使機器人能夠裝載和卸載較大的機器,例如大型塑料注塑機,以及汽車、醫療、包裝和製藥行業的其他工業應用。

不論是在工業機器人,還是其他機器人領域,日本都擁有絕對優勢,比如在機器人核心零組件上,比如減速機伺服電機、控制器,日本的實力也是首屈一指,有些機器人廠商自身就具備生產零組件的能力,有些零組件廠商,則已經做到了無法取代的位置。

而為了繼續保持優勢,日本曾在2015年發佈了「機器人新測略」,規劃了日本人機器人產業未來的發展。居安思危,走在前列但從未松懈,大概就是日本機器人產業,能夠幾十年來始終保持高速發展的原因。





.區分人工智慧的炒作與現實

Myths and Facts About Superintelligent AI


來源: OFweek人工智能网

恩智浦半導體總裁Kurt Sievers在慕尼黑國際電子元器件博覽會(electronica)的圓桌會議上感嘆:今天的人工智慧被誇大了!他認為大多數人,甚至都不知道人工智慧(AI)的定義是什麼。


区分人工智能的炒作与现实



各大企業的高管齊聚一堂,探討了AI的現實情況和實際效用,大多數一致認為,AI在更大的程度上,是物聯網和自動駕駛等領域的應用使能工具。

就像兩年前炒得最火的物聯網(IoT)一樣,很多相關概念到現在,都沒有真正發生,但人們相信結合連通性和感測技術,AI將使物聯網在實際的應用中起到作用。

他們試圖將AI推向世界,解釋AI適用於哪些地方,並將它的炒作和現實分開。英飛凌科技CEO Reinhard Ploss說道:「AI是對你所擁有的數據,以及背後所有算法的融合。」


意法半導體的總裁兼首席執行官Jean-Marc Chery也提到,處於邊緣的AI是一項漸進式創新,而並不是大家所認為的激進式創新。

意法半導體已經將某種形式的人工智慧,應用到工業製造,瞭解包含神經網路組件的軟體,如何收集晶片缺陷,和工藝參數數據、尋找模式,以及預測故障機制,而理解故障的根本原因,需要強大的工程技能,因此,意法半導體的員工非常瞭解,AI能做到和做不到的界限。

AI是一種使系統更加高效、決策更加迅速的加速器和使能器,但它無法接管人類的角色,也無法消除人類的創新思維,因為它本身無法創造新的智慧,只能幫助或暗示人類問題所在。

在研發中,AI可以被用來加速開發的進程,在某個領域被訓練過的系統,可以幫助科研人員,改進該領域的相關研究。在這個方面,專家組提出了一個關鍵點,即AI涉及規則推理,無法驅動需要利用未知數據的事物,換而言之,電腦無法勝過人類的思維。

另外,AI的發展也存在地理差異:美國一直在從科學的角度引領AI發展;中國基於龐大的人口數量和社交媒體用戶量,具備一定的數據深度,在AI的應用實現方面處於領先地位;歐洲則可以為基於AI的應用程序,提供一種安全和隱私的視角來發揮作用。


顯然,汽車行業是AI應用的關鍵領域。不過,恩智浦汽車部門CTO Lars Reger認為,對完全自動駕駛5級處理能力的願景,和期待正被壓低,人們突然將討論熱點轉向3級處理能力,因為現實的鐘聲已經敲響,人們正在經歷一個完整的炒作週期(The Hype Cycle),而目前正處在奔向泡沫化底谷期的下坡階段。

無論是汽車還是物聯網領域,客戶都要求企業能夠提供適當的功能服務。例如在物聯網中,恩智浦正試圖在正確的性能點上,尋求能源的高效處理手,Reger還討論了建構可在不同領域使用的平台,作為恩智浦推動價值鏈,和與市場新進入者合作的策略之一。

恩智浦正在把焦點轉向社會的按需文化,以共享汽車為例,在新時代裡,「所有者」的概念正在被淡化,但同時需要考慮的是,按需文化能走多遠?除了按需汽車、按需醫療等,終點在哪裡?

Reger認為有必要足夠靈活地,為沒有專業知識的新客戶,提供服務。這些客戶可能正在智慧家庭,智慧工廠或智慧移動等領域中,創建新的商業模式,但他們不一定有能力自給,達到終點所需的技術或系統,就是為什麼恩智浦正在努力創建,更多的參考設計,並努力實現針對不同的領域,具備同樣平台的目標。

汽車的參考設計及其高性能計算引擎,能被輕鬆地轉移到其他應用中,因此,恩智浦正在建立參考設計中心,為規模較小、經驗較少的客戶,提供參考資料,以幫助他們建構先進的系統,而此前只有具備專業領域知識的企業才能做到。


那麼,AI被誇大了嗎?
在電子系統設計的世界裡,AI也許未必被誇大,正如以上所述,生態系統中存在著很多現實,晶片供應商應該清楚地知道,客戶真正面臨的挑戰,以及哪種類型的AI引擎或晶片,可以幫助解決這些挑戰。

無論如何,工程師始終處在智慧(和實用)的地段,他們不會被假象所蒙蔽。儘管在主流媒體中,炒作的成分更大,他們總是誇耀AI相當於智慧電腦或機器人,幾乎能接管人類的一切活動,但這不會發生——至少在這幾年裡還沒有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