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界面
《連線》雜誌創始主編凱文·凱利
不久前,《連線》雜誌創始主編、商業觀察者凱文·凱利在廣州琶洲做了一個「萬物互聯,開啓智享經濟時代」為主題的演講。他認為,人工智慧很快就會成為一種日用品;虛擬現實設備將會成為智慧手機之後又一個「擾亂」現實的平台;一切可以被追蹤的都將被追蹤。
凱文·凱利說,「我們對未來趨勢越有判斷和瞭解,獲得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他也與大家分享了10個他看到的趨勢。
趨勢一:把一切都變得智慧化
現代人工智慧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比人類的醫生更好的醫療診斷,或者是比律師做得更好的法律文件的審閱,人工智慧甚至可以開飛機。
最近備受關注的AlphaGo,比此前在國際圍棋比賽中,打敗了人工選手的智慧機器人深藍,有了進一步提升。
凱文·凱利認為,在過去的兩到三年,有一個很重要的改變就是完全融合。這個融合包括三個元素,一個是神經元網路,神經元網路擁有10億以上的網路點,在加拿大的一些科學家進行持續的提升之後,性能變得越來越好了;
第二個元素就是多任務操作的人工智慧,即利用人工智慧同時做很多事情,其GPU就相當於大腦,在史丹佛或者多倫多的人工智慧的科學家們發現,可以把圖像處理單元通過人工智慧,來同時進行大規模的幾件事情,而這在之前是不可能的;
第三個元素是大量的數據,這樣才可以基於數據進行分析預測,或者是進行視覺化的處理。
這種融合產生出了快速的人工智慧數量和質量的提升,我們可以把所有的東西混合起來,之後進行深度學習。
未來,人工智慧相當於人類的眼睛,能夠判別這個物體的情況。比如給AI看一個女生的圖片,它能夠回答出這個女生的裙子是什麼顏色的,她有沒有戴帽子,她的球是什麼顏色的。你給它看任何的圖片,它都可以回答。
趨勢二:人工智慧會像電一樣被大家購買
人工智慧跟人類還是不一樣的。電腦要比我們聰明,但是我們對於它這種算法一點都不感到害怕,因為它比我們更加機制,而且是一種非常窄向的機制,因為它們的系統編程,就是基於某個功能進行研發的。比如導航系統對於地緣的認識更加清楚,它知道怎麼樣到達目的地。
我們現在很多時候會和人工智慧一起合作,或者創造各種擁有不同的思維方式的人工智慧。思維方式創造了價值,人工智能可以替代人類做一些其他的工作,它們可以有不同的思維方式,一種產品功能就是一種思維方式,而人工智能這種專業的深度學習可能會讓我們有一種新的思維方式。
比如可以通過電線,把「智慧」貫穿你家,它就像電力一樣,我們可以把電力加在我們的產品上面,而且我們從其他地方獲取了這種電力。可能以後你可以像其他的公司,比如亞馬遜甚至中國的公司一樣,購買智慧服務,而這種智慧將會是流動性的。
凱文·凱利認為人工智慧其實非常無聊,因此他預測這將會變成一種服務。你可以把某些東西加上人工智慧,把零售業加上人工智慧等等,這就意味著你不一定自己要創造一個新的人工智慧,而是可以像購買電力服務一樣購買智慧系統。最後人工智慧會成為一種商品,大家都可以去購買它。
趨勢三:只會有3-4個通用的人工智慧系統
在未來可能會有三到四個大型的通用人工智慧,但是會有各種不同的專業型系統,可能在每一個人工智慧領域,都會有一到兩個領頭軍的人物,或者是領頭羊的公司,比如中國的BAT、美國的亞馬遜等。
當我們把這些人工智慧加上肢體,我們就把它叫做機器人,但接下來20年這是不會實現的,因為有很多的挑戰,有各種各樣的原因,最大的問題就是它的動力和電力問題。此外並沒有很多的因素可以促成我們造出這樣的機器。
但是有另外一種是非常有用的,它可能不需要像人一樣的機器人到處走動,而是通過試錯學習,來學習模仿人類。人類的機器人,你不需要真正地去編程,只要它在你旁邊看,它就可以學習到其他的東西。它就像一個嬰兒一樣,可以從身邊學習不同的事物。
趨勢四:自動化不會代替人類工作
自動化會給我們創造新的工作崗位,就好像上個世紀的農民一樣,當時美國70%的農民都在從事農業活動,而現在只有1%的人在從事農業活動,現在這些農民主要用機械化來代替他們進行工作,而自己從事別的行業。所以機器取代了我們的工作,但也會給我們繼續創造新的工作機會。
其實任何一個行業,如果它只注重效率和生產率,那麼它就會被機器人所取代。
我們大多數有價值的工作都不是關於生產率、效率的,真正有價值的工作是關於創意的。所以我們會把有關生產效率的事情和行業都交給機器人去做。
趨勢五:虛擬現實和混合現實成為行動電話的系統
虛擬現實和混合現實,可能會成為我們行動電話之後的一整個大系統,這將是一個開放的生態系統,會有很多人參與進來。虛擬現實就是讓我們自己,能夠完全地沈浸在另外一個世界中去。比起增強現實和混合現實,虛擬現實是一種更難的東西,它是一種完全進入式的體驗。
VR設備目前價格比較昂貴,需要一段時間的發展,讓它的價格變得低廉,但是未來虛擬現實的發展速度將會非常快,就好像我們的智慧手機的發展速度一樣。同時就像我們從手機到智慧手機這個跨越一樣,我們在VR上面也會體驗到這樣一個發展過程。
智慧手機之後,我們的虛擬現實VR將會成為未來10到15年、20年的一個新的平台。
趨勢六:房間的任何地方都可以是螢幕
混合現實就是當大家拿到一個螢幕時,我們可以把它當成一個虛擬的螢幕,然後你可以在任何一個地方去動它,以後房間裡的任何地方,都可以成為你的螢幕。
微軟曾提出,未來人的辦公室就應該是這樣一種虛擬的現實,在這個辦公室裡,我們會有一種神奇的玻璃,房間裡所有的牆都會成為我們的螢幕,我們可以在任何地方跟我們在印度的客戶,進行電視電話會議,用一種非常逼真的虛擬現實的場景來進行,這會讓你覺得你真的就坐在你的客戶旁邊。
如今虛擬現實有兩大趨勢,一種是比較便宜的鍵板,通過這個按鍵板,你可以進行場景的旋轉;另外一種是漫遊式的,你可以在房間里游走,然後看到一些虛擬的現實。其實這個漫遊式的產品,比旋轉式的產品做起來可能技術更複雜,但這是未來的一個趨勢。谷歌做了一個價值500多萬美元的產品,他們是能夠實現這個效果的。
趨勢七:虛擬現實通過遠端視訊在成為一個社交媒體
遠端視訊在也是另外一個賣點。當你戴上眼鏡時,就好像看到有一個人在你面前,而且他還在跟你說話。這是微軟在技術展示會上發佈的產品,目前還在實驗室裡。
遠端視訊在可以幫助人們,去到一些沒法去或者不想去的地方,比如深海海底或者太空。你只要戴上這個眼鏡,你就會覺得自己在那個地方。網真就是這個樣子,在網真上面,我們還可以看到你的臉譜,還會有臉部辨識,它會給你智造一個虛擬的臉,這個虛擬的臉,可以追蹤你所有的表情,雖然並不完全按照你的臉來,但是它會給對方一個感覺:他就在你的身邊,或者你就在他的會議室裡。這並不是一個特別的設備,現在蘋果已經購買了。
VR設備當中,我們覺得如果只是看圖片並沒有那麼好玩,但是如果有人和你互動,就非常有意思。如果有10個人互動的話,那麼它的樂趣會增長100倍,所以這裡面的重點就是你可以通過VR和別人一起來分享經驗,所以我們覺得虛擬現實將會成為一個社交媒體。
趨勢八:虛擬現實會成為一個跟蹤的場景
跟蹤其實和電子商務、大數據這些都息息相關。所有你要做的事情,你必須要實時跟蹤,每個人都會有自己不同的特性、特質、個性,而企業或者商業應該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把所有人都當做個人來對話,為所有人做定制化服務。這就需要用跟蹤系統來做到。
任何可以被跟蹤之物,一定會被跟蹤,在未來將會有很多可以跟蹤的東西。虛擬現實將會成為一個最能夠跟蹤的場景。因為使用VR的時候,所有的東西,比如說眼球運動,去哪裡,身體的活動,在哪裡停留多久,這些在現實當中我們現在覺得很難追蹤的東西,都可以用VR輕而易舉地解決。
趨勢九:可選擇的雙向追蹤
不止我們自己可以追蹤自己,我們所有的朋友,各個地方都在追蹤我們。
可能有些人並不想讓自己的所有訊息都被追蹤,但是我們可以把這些東西文明化,通過一個叫做雙向監督的東西來維護。也就是說,無論誰在看我,我都可以看他們。我知道誰在追蹤我,我也可以追蹤他們。我也知道他們在做什麼,而且我們可以互相獲取各種利益。
人只有發現別人對自己了如指掌,而自己卻對對方完全不瞭解的情況下,才會產生不安、恐懼,感到不舒服。在雙向監督的情況下,我們是可以互相追蹤的,有更多可用的訊息可以提供給雙方,另外用戶還可以選擇是否開放給其他人看到自己的訊息。
趨勢十:世界上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也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實體店
在過去15年,凱文·凱利一直都是這樣預測的:世界上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也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實體店。實體店跟網店聯合在一起,實體商店的體驗能帶給客戶,兩者會相互進行融合。
大多數的電子商務公司不一定代表他們現在一定要有實體店,但未來的趨勢是實體店和網店一定要進行整合。因為產品是數字化的,對於大多數人來講,需要創建一種不同的體驗,就是在網店和在實體店購買有什麼樣的區別。
比如說在亞馬遜的書籍,在線和去實體店的價格是一樣的,所以他們並不在乎你到底是在手機上買的,還是在實體店買的。但是在虛擬現實的基礎上,大家可以嘗試到書店,親自去體驗這種趣味或者是圖片帶給大家的感覺。我們也可以去實體店體驗,然後讓他們送貨上門,而不需要自己把東西帶回家,這像在網上購物一樣。
未來電子商務就是大家所有賣的東西,不管是在實體店,還是在網上,都是物聯網的一部分,沒有什麼區別。許多商店都應該有電商的平台,而電商平台的企業應該也有一些實體的存在。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