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這是 Quora 上價值 250 美金的答案,作者是 Jeremy Arnold。譯者@瑜公瑾做了一些編譯以及加了一些補充內容。譯文有刪減。
失敗的併購
幾年以前,谷歌意識到他們如果想在即將到來的世界,仍舊佔有舉重輕重的地位,必須做出一個巨大的轉變。他們尤其想要拓寬他們的搜索和廣告業務,包含感測器以及人工智慧。
2014 年的早期,他們意識到他們錯過了
IoT 的船票。考慮到未來家庭資料的價值,所以他們花了 32 億美金購買了 Nest.
這個交易似乎運行的不好。
Nest 很大一部分的價值是谷歌覺得他們能夠按照溫控器的標準,重新打造一個單品物聯網閘道(IoT hub,支援各種物聯網協定, 命名 Flintstone),並且同樣能夠大受歡迎。
回到大環境來看,物聯網消費市場看起來更像是依賴一套完整的生態系統,大部分消費者期待的都是購買一個主要的平臺產品,比如一個閘道或者能夠在一個介面層上(比如homekit?)操作所有產品,而不是去購買各種不同協議的單品。
如果有這個產品(Nest 很可能會把溫控器也封裝在裡面),那麼谷歌有很大的機會在未來競爭激烈的海洋裡成為最大的玩家。
就現在來看,這個賭博無疑是糟糕的。Nest 何時發佈 Flintstone 還是未知,而且過去兩年時間唯一發佈的硬體產品還是以過高價格收購的 Dropcam (花了 5.55 億美金)。
今年三月份流出來內部混亂,也揭示了一些問題,簡要的描述一下:
- Dropcam 和 Nest 的兩個團隊的文化差異巨大,並且磨合的很差。隨著併購進來的 100 個員工,已經走了差不多一半。
- Nest 的 CEO
Tony Fadell 似乎得了一種「賈伯斯綜合症」,在產品以及業務上非常的專制,並且幾乎沒有商量的餘地。Dropcam 最近出走的 CEO 把 Fadell 稱之為「暴君」。此外,大部分 Nest 的員工都已經兌現了 Google/Alphabet 的股票,並且開始離開。
- Alphabet 和 Nest 之間的信任看起來不怎麼樣。最好的證據就是谷歌自己發佈了物聯網閘道 OnHub 來替代永遠在等待的Flintstone。
所有的現象表面 Alphabet
把收購 Nest 視為一次很差的投資。
失敗的溝通
從一個宏觀的角度來看,真的很難理解為什麼 IoT 領域裡的大玩家們幾乎沒有帶領 IoT 進步哪怕一點點。使用者想要的產品已經清晰的定義好了
—— 一個統一的 App 和一個不貴的閘道,到現在仍然沒人做出這些東西來。
Nest 兩年以來只研發了兩個新協議,Thread
和 Nest Weave(一個基於 Thread 的應用層協議)。很多人認為這兩個東西非常好,但這就像當年黑莓誇讚自己的 BB10 比 iOS 好,但實際上市場佔有率跌倒了 4% 一樣。
(另外補充一點,值得一提的是,谷歌自己又做了一個新的協議,Weave,基本上就是同樣的東西——發言人甚至說不出他們之間的差異。同樣也說明了
Nest 和 Alphabet 之間的信任裂痕。)
儘管 Nest Weave 可能很好,但依然會面臨 Zigbee、Z-Wave 一樣的問題——消費者完全不知道這些協議是幹嘛用的。
如果這還不夠糟糕的話,只有
1/8 的用戶使用了 'Work with Nest'的產品。所以他們的互聯任務也沒怎麼做好。更簡單的說,甚至早期的種子使用者都不使用這些產品。
所以,有誰在研發這種殺手級的閘道和應用了嗎?
沒有,沒有任何一個。
蘋果的 HomeKit 把
Apple TV 作為閘道,通過 Siri 來控制不同廠家的產品。如果你沒有 Applt TV 並且依舊想要控制各種傢俱產品,那你只能使用協力廠商的閘道 Insteon。
三星在智慧家居上的佈局就沒谷歌那麼大手筆了,他們花了 2 億美金收購了 SmartThings. 但是他們的初始套裝高達 250 美金,而且只包含一個閘道和三個感測器,並且他們的 App 差 HomeKit 很遠。
新進來的玩家 ecobee 也是一個溫控器並且擁有跟 nest 一樣的功能,但他們是個能相容各個平臺的硬體——HomeKit, SmartThings, Amzon Echo, Wink,IFTTT, 還有很多其他小平臺和協議。說明很多小廠家都在準備著一場標準協議的戰爭(這讓我想起 hue)。
所有的廠商忙忙碌碌不知所謂的時候,有另外一個巨頭正在俯瞰這一切,那就是
Facebook(還記得小祖克 2016 年的新年願望,是完成一個自動化家庭嗎?難道你認為祖克會靠 Alphabet 或者 Apple 或者 Amazon 來完成這些?)
現在 Alphabet 不是處於最後一名,但是也不太可能依賴 Nest 爬到第一位顯。整個市場看起來已經被切割的支離破碎,而且似乎沒有要統一到一起的勢頭。
每一個市場佔有率都價值千金。期待大玩家們變得越來越有侵略性——而不是通過收購。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