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科技 邱李晨·
近年來,關於電子車牌即將取代普通車牌、影像車牌辨識無用武之地的說法喧囂塵上。誠然,電子車牌確實有著不少優點,電子車牌取代普通車牌看上去似乎大勢所趨,但是不是影像車牌辨識就無用武之地了呢?
電子車牌是基於物聯網無源射頻辨識(RFID)技術的細分、延伸及提高的一種應用。它的基本技術措施是:利用RFID高精度辨識、高準確採集、高靈敏度的技術特點,在機動車輛上裝有一枚電子車牌標籤,將該RFID電子車牌作為車輛資訊的載體,並由在通過裝有經授權的射頻辨識讀寫器的路段時,對各輛機動車電子車牌上的資料進行採集或寫入,達到各類綜合交通管理的目的。
電子車牌作為RFID技術提高到一定程度的產物,它的發展前景非常可觀。在城市的快速發展和城市人口的不斷增加、交通對於社會的壓力不斷加大的今天,電子車牌可以很好解決當今社會一系列交通問題。電子車牌可以廣泛應用於停車場管理、車輛交通管理、車輛調度管理、港口碼頭車輛管理、車輛智慧稱重管理、公共交通管理、非法車輛稽查管理、海關車輛通關管理、機動車尾氣排放控制管理等,是未來智慧交通的核心組成部分。
但電子車牌的發展,是不是意味著影像車牌辨識將成為「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故宮級技術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雖然電子車牌具有廣泛的運用功能,但並不能滿足車輛辨識所有的需求,未來的車輛辨識市場還需要影像辨識技術作為補充。僅管電子車牌通過射頻技術可以達到影像辨識技術不能達到的100%辨識,但其自身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
首先,電子車牌的性質決定了其建設和推廣只能由政府主導,而目前還處於起步階段的電子車牌技術,以及配套讀卡設施,要形成健全的辨識,網路還需要很長的時間。影像車牌辨識則已經經過了長時間的發展,無論是技術上還是市場上都已經趨近成熟。
此外,電子車牌還有一個很大的不足,那就是只有「驗證」功能,沒有「監控」功能。由於採取的是射頻辨識,因此關於車輛的資訊只能由車輛上的RFID電子車牌標籤提供,而影像車牌辨識則是通過拍攝即時照片,進行車輛資訊獲取。也就是說,電子車牌相當於直接感應的「身份證」,影像車牌辨識相當於先看臉然後掏出身份證。直接感應雖然快速方便,但在安全性和可靠性上遠遠不如影像車牌辨識。
所以說,電子車牌在未來,或許依靠其方便性成為公共交通領域,車輛身份驗證的主要手段,但是依然需要影像車牌辨識作為重要的補充。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