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kieOptions = {...}; .從全球監控攝影機的分佈量,看台灣監視產業的發展機會 - 3S Market「全球智慧科技應用」市場資訊網

3S MARKET

3S MARKET
2020年8月28日 星期五

Chinese scientists unveil surveillance ‘super camera’



3S MARKET 施正偉


根據新浪財經在 7 月 24 日的報導,海康威視營收成長,海康威視發佈 2020 年上半年成績單,公司上半年淨利潤人民幣 46.24 億元,同比成長 9.66%。海康上半年境外收入同比成長 8.63%,明顯高於境內業務收入的成長數據 -1.48%。

中國整體封城到六月才逐漸完整復工,六月交通因部分城市封城,交通也尚未完全聯通。特別是七月到八月的汛災,中國有 1/6 的國土泡水;國際至今的運輸也都斷斷續續,海康威視能創下成長,令人不可思議,實在肅然起敬。


天災人禍卻將帶來中國安防市場榮景
天網計畫與雪亮工程都因 1/6 國土泡水,這些項目所倚賴的監視設備,將勢必重新裝置。可以預見的,中國這些國家工程,將又帶來這些安防企業,一個巨量營業成長的空間。所以從這些傷及中國國本的天災人禍,卻帶來了中國安防產業的榮景。對比外銷國際市場,或因 NDAA 可能受挫,根本只是九牛一毛的小 Case 而已。

從這些情勢的發展判斷,似乎對台灣、韓國安控業來說,好像是利多,但真的是如此嗎?再一起來做些探討 ……


全球監視的市場規模談起
maximize market research,這家公司所做的全球監控攝影機市場地理分析調查,作為參考的基礎來看,該調查按地理位置劃分,市場細分為亞太地區、北美、歐洲、拉丁美洲,和中東&非洲。亞太地區在 2019 年以 38.6% 的複合年成長率(CAGR),在全球持有 38% 的市場佔有分配率;北美地區則佔全球市場的 31% 的市場分配率。歐洲估計約佔全球的19%,而中東&非洲估計約佔全球的 7%,南美洲則估計約佔全球的 5%。



從佈署安裝工程看技術分野
如果再從攝影機的量來探討,事實上這部分大家都知道,各家市調機構都各說各話。而這十年來,市場上「主流」的說法,一直都是網路監控高過於類比。IHS 甚至樂觀表示網路攝影機佔了七成。相信大家都希望把確實的數據弄清楚,那就建議大家先把數字放一邊,我們從幾個方向來探討起。

從市場的結構面看
監控行業是源起於類比技術,這點應該沒什麼疑問。特別是監控設備的架設安裝,一般來說都會透過所謂的弱電工程商,至今大約已超過 30 年。而網路監控的發展,真正被市場採用,大概是 2005-2006 年後的事情。而網路監控的前提,必須有一定完整的網路環境,要佈署網路環境的技術,主要掌握在所謂的網通業者身上。

很清楚的說,弱電行業可以從事綜合佈線的工程,但是對於網路環境的系統規劃,這些包括伺服器、交換機、網路頻寬的需求規劃與、儲存、PoE 供電規劃,還是網通業者所擅長。

十多年前有國外的報導曾經指出,弱電工程商與網通業者的家數比例,大約是 91。市場的說法也沒錯,要架設網路監控對弱電工程商並沒什麼難度,但是對網路環境的佈置,到底有多少弱電工程商具備這些網路的環境規劃佈署能力,這就讓大家去實際再去看看吧。


再從攝影機產品的價格面來看
在美國市場上目前普銷的機種,同等級網路攝影機、TVI、AHD 的 B2B 價位,我所獲得的平均參考資訊,如前依序分別是 USD 30-40、USD 20-25、USD 6.5-10。我曾經說過十年來網路攝影機,在這普銷區隔上的價格,大概下滑了九成,但是量的成長是否等比成長,這情形大概大家也都心知肚明。

請大家來判斷比較這樣的價格結構,如何去支撐網路監控攝影機的量已經超過 TVI、AHD 這些類比高清的量?這顯然不合市場的邏輯。

我們再從應用場域看
類比監控應用從普銷到高階都有。但是如果提到是專業的監控應用市場,網路監控主要仍偏重於專案項目應用市場。那 IHS 一直宣稱網路攝影機佔了七成比重,是不可信嗎?就我曾經一度掌握好幾份實際的調查報告來推論,那是把家用網路攝影機也通算在一起的原因。

事實上如果用「專業級影像安全監控市場」來定義,二十多年來我認為 SONY 長期委託的 Yano Research,所做的調查是專業影像監控領域最具參考性的。不過很可惜,這幾年並未在收到 Yano Research 有新的發佈。


不要再說 IP 是王道
坦白說我無意再去批評 IP 是王道的說法,所以前面的敘述,包括技術與環境規劃分野、工程商結構、價格區隔,供大家來思考,這絕對不是光喊 IP 是王道,就可以喊出網路監控的量會超越類比監控。

市場上價\量比,一定會類似金字塔的結構呈現出來,如果業者期待網路監控有更好的市場發展,應該更深入去分析探討,網路監控該在什麼應用領域的市場去發展。

針對應用市場變化與趨勢走向,發展商模策略,這才是台灣安控產業真正要去努力的事情。

2020 後影像監控市場的趨勢與機會
COVID-19、中國世紀汛災所引起,包括 NDAA、反中,帶來的是全球產各業鏈連串的連鎖變動效應。像上一篇我分享了美國一家網購龍業者,引發台灣多家業者的爭食;也提到到美國家用網路攝影機百億美元市場空間的市場區隔態勢,這些市場動態背後的產業變化,才是市場發展趨勢的引爆點。

之前我也約略提到,某美國算名列前十大 IP 業者來台尋求合作夥伴。而他們投石問路的產品,一開始居然是 Video Server。為什麼不是 IP Cam 或是 NVR?因為這家 IP 業者在美國名列前十大(不能算正式排名),因為他們要的不算是真正的 IP 產品,所以才引起我的注意與好奇心。


IP 與類比的市場比重是影像監控商機解構的金鑰
我問過一些美國業者,IP 監控與類比監控在美國的佔比分配是如何。在之前我也分享提過,2:8、3:7、4:6 的答案都有。如果這家 IP 業者要的是 Video Server,我有理由可以猜測,美國監視市場可能還不到 4:6 的坎棧,甚至是否已達到 3:7,都或許還有探討的空間。

因為價\量比效應所形成市場的金字塔結構,讓我不得不推論,為什麼這家美國業者挑這個不起眼、被很多人譏笑為過渡性產品的 Video Server。如果我的推論是合理的,美國市場至今在 IP 監控與類比監控,仍然都還存在巨大的市場空間。當然看破不點破,看不懂我在說什麼的,就再繼續去倡議 IP 是王道吧。

據說這是全球第一支網路攝影機

還原市場的實際面,才能找到商機與成長的空間
從 IP 監控的發展史來看,AXIS 在 1996 年發布網路攝影機,宣稱是網路攝影機的鼻祖。這二十年來很多媒體、業者都曾宣稱, IP 監控終究會終結取代類比監控,但至今這樣的全網路監控的時代,畢竟還是沒有到來。

這沒有到來的原因,都與技術、產業結構、環境應用、產品價格有著直間接的關聯。問題背後的問題,才是真正問題的所在。記得 ISC WEST 2010,主辦單位首度舉辦一系列的網路監控,相關技術、市場應用的論壇,但是之後就再也沒有看到這樣安排。

客觀來說,影像監控產業必須承認與接受,這個市場明顯仍然存在 IP 監控與類比監控,以及兩者混合應用的情形。這三類不同的應用情形,就至少衍生三個不同方面的市場區隔。不同的市場區隔,就會有不同的商機與營運模式。


高端網路監控市場
這個區隔可以說是品牌業者的天下,整合系統應用在公共部門領、大企業或特殊垂直應用行業領域,是這個區隔的市場景觀。在產品組合端,包括 IP Cam 、NVR、VMS、IVA、SERVER、SWITCH、Storage、PoE 等。

晶片、軟體的能力表現,決定這個區隔誰才是 Somebody。行銷運作上,高比例是針對 SI 與 VAR。而晚近這十年,中國的海康威視、大華等業者,能接到這些國際品牌業者的 OEM\ODM,除了價位因素,這群業者在中國本地對 SI 與 VAR 的經營,也是重要行銷營運的一環。

類比與數位網路\類比混合市場
這個部分把類比與數位網路\類比兩個區隔合併來看,主要是從供應端來看,主要是傳統的類比業者。從類比部分這近十年的變化,產品功能已經朝向經濟型量化發展,基本上全球都是量大利薄的態勢。

至於類比高端 Auto Iris、Auto Balance、Auto Explosure 應用,因為中國業者普遍沒有核心技術能力,卻又傳聞全球 9 成的類比監控攝影機製造,全部集中在中國,因此這些高端應用呈現真空狀態。而美國的 NDAA 開鍘,是否讓高端類比市場重啟,考驗台灣業者的佈局。

這兩個區隔在產品組合端,雖然也包含 IP 監控產品,但是類比攝影機、DVR、Video Server 是閉路監視製造業者的拿手。只是要面對國際買主這十年來,被中國業者在價格上所慣壞,如何形成「類供應鏈」的中央廚房型態,將是一個必須要考慮的發展模式。


家用網路攝影機市場
這一區隔主要市場在美國。事實上,台灣的光寶、群光、明泰、中磊 …… 都有承接到高端的品牌代工。就連監控業者有幾家過去都有生產所謂「卡片機」在市場上銷售;而低端的主要則是由中國業者所供應。

這類的銷售模式,上回的分享已經提過,在此不多做描述。在產品組合部分,這類產品被定義是「Smart Home」的一環。所以與智慧型手機的連結,AI 功能的置入,將是產品具不具賣相的主要考量。當然前面提到過,這端產品已是算消費性等級產品,像海康威視旗下的螢石、大華旗下的樂橙,甚至二線的萬佳安、樂視、廣州長視一堆中國業者,都已發展出這樣的產品線。這也是台灣監視業者,必須評估的發展。


國際安控市場未來的消長變化
包括美國、所謂五眼聯盟、日本、印度、相關友台或友美國家,紛紛因新冠疫情、NDAA 都對中國的 5G 通信和監控設備 Say No。而中國海康威視與大華,似乎也不再戀棧。這將確實是機會,不過不見得是台灣廠商必然可得,因為中國二線業者早已有所動作。

但市場上仍然有很大的空間,台灣業者最實際的作法,是這些空間在可見的未來,可以掌握到多少?要供應這些市場的中央廚房,該如何建置?還有最重要的 —— 企圖心決定一切!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