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All Seeing AI - Surveillance Nation In Action
來源:弗若斯特沙利文
智慧安控是建設智慧城市的基礎,其核心內容是對海量的安控資訊,進行獲取以及智慧分析,強化城市的智慧感知能力,實現事前積極預防、事中即時感知和快速響應,以及事後的快速調查分析,從而有效保障人們日常生活,和生產管理的可持續運轉。
與傳統安控相比較,智慧安控的系統複雜性和技術性,均呈現指數成長。智慧安控系統以資訊技術、感測技術和生物技術等,新興技術為技術手段,透過整合公共安全領域,各系統的數據資訊,進而構建一個多元化與智慧化資訊採集、大數據處理、影像智慧應用,和安全保障功能的完整體系。
智慧安控產業鏈包括上游零組件供應商、算法和晶片供應商等;中游為軟硬體設備設計、製造和生產環節,主要包括前端攝影機、後端儲存錄影設備、音視訊產品、顯示螢幕供應商、系統整合商、營運服務商等;下游為產品分銷及終端的城市級、行業級和消費級客戶應用。
上游零組件供應商,代表企業有索尼、安霸……,還有影像算法提供商Object Video等;中游軟硬體供應商、各類設備系統供應商等。下游為終端客戶,主要涉及到政府、公共行業、民用行業等。
智慧安控產業鏈 來源:沙利文研究院繪制
人工智慧技術助力安控行業智慧化升級
在智慧城市的普及下,安控市場容量持續增加,安控產品的智慧化程度不斷提高,數位監控技術日益成熟,人工智慧技術在安控市場上的應用大規模落地,推動傳統安控產業進化革新,從而帶動了安控產業市場規模的擴大。
智慧安控產業鏈中,上游的算法、晶片和其他零組件供應環節,屬於技術整合部分,是智慧安控產業的發展基礎。
◆算法
算法環節主要包括圖像處理、影像壓縮和內容辨識三個分類。電腦視覺、深度學習、整合算法等重要的人工智慧算法的引入和革新,助力安控產品適應大眾不斷成長的安控需求。
在安控領域智慧算法的運用,主要體現在,利用無間歇工作的智慧算法,對影像畫面進行監控,以彌補人力無法長時間,保持監控狀態的缺失;利用生物辨識技術解決人臉、指紋、語音等,生物特徵被盜用的情況;提高安控產品保密和防禦級別,確保場所安控佈控。
此前,算法的基礎框架的研發,幾乎被國際企業壟斷,但近年來,伴隨人工智慧深度學習,算法的快速成熟,中國晶片設計公司和設備產品廠商,都致力於在基礎算法上進行改進和優化,培養自己獨有的算法技術,部分優質的圖像內容辨識、算法供應商陸續出現。
人工智慧安控涉及的主要算法 來源:沙利文研究院繪製
◆晶片
在智慧安控監控領域,晶片是硬體設備中,成本佔比最高的零組件之一,也是安控影像監控設備的核心零件,透過前端攝影機內置人工智慧晶片,可即時分析影像內容,檢測對象,辨識人、車屬性資訊,並透過網路傳遞到後端,人工智慧的中心數據庫進行儲存。
因此晶片的性能,直接影響系統的圖像品質、碼流控制能力、智慧辨識效率、資訊穩定性等性能表現。目前,安控影像設備中,所需要的處理器晶片,主要包括網路攝影機中的SoC晶片、後端DVR/NVR中的SoC晶片,以及深度學習算法、加速器晶片,以及前端類比攝影機中的ISP晶片四種類型。
目前,高性能的深度學習算法加速器晶片,仍由國際晶片領導廠商提供,但其餘三類處理器晶片,已大程度的被中國生產的晶片所替代。伴隨中國晶片的崛起和技術路線創新,中國安控監控設備的平均價格逐漸降低,應用規模不斷擴大,進一步推動了智慧安控產業市場規模的擴張。
中國智慧安控市場迅速擴張,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在新興技術更新換代的推動下,智慧化成為安控行業發展的主流形式,智慧安控逐漸成為安控企業轉型升級的方向,在安控行業的佔比越來越大。
另外,對岸中國「一帶一路」的國家戰略、平安城市、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一系列重大項目的開展,有力促進了智慧安控系統產業的發展。
2013年至2017年之間,對岸中國智慧安控的市場規模,由1,100.5億元成長至1,748.2億元,年複合成長率為12.3%。
中國智慧安控市場規模,2013-2022年預測 來源:沙利文研究院繪製
在對岸國家政策大力鼓勵下,智慧城市的建設速度將會持續加快;同時在金融、文教衛等領域,用戶的安全防範意識逐步加強的推動下,智慧安控在這些領域的滲透程度將不斷提升,對岸智慧安控產業將在「十三五」期間進入建設高峰期。
另外,目前二三線城市的影像監控設備投放量仍然不高,影像監控覆蓋率較低,其智慧化具有極大的提升空間,智慧安控行業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智慧安控行業發展如火如荼,但仍需進一步完善
◆技術應用缺少行業標準
大數據技術的應用為安控產業的發展提供契機,但目前整體處於探索階段,行業標準的缺失降低了技術應用的安全性。在安控領域,大數據的應用,對於海量安控數據的儲存與處理非常重要,技術的成熟度決定了數據快速檢索、快速定位、時間預測、指導決策的效率。
但目前,部分安控企業在應對海量數據的處理,仍停留在初級階段,相關的技術儲備和研發能力較弱。由於大數據等相關新興技術的產品、工具仍處在發展階段,技術成熟度尚未達到足以支撐智慧安控行業的新型服務。
此外,其政府尚未建立,關於數據共享、「安全雲」等用戶需求的行業標準,以指導應用,因此,行業技術標準的缺失限制了技術的應用範圍,增加了不安全因素隱患,阻礙產業發展。
◆維運成本較高限制行業發展
目前,智慧安控產業的維運服務的系統化、產業化程度較低,且智慧城市系統規模較大,合作的營運服務商較多,但大多營運商的服務,僅在系統保質期內,保質期後的營運服務處於無人負責狀態,物業公司受限於技術能力無法處理,非專業企業的維修品質無法得到保證,最終導致後期的維護所產生的成本不斷升高。
此外,安控的前端設備通常安裝在室外,定期的巡檢維護,降低設備的損壞率。也使得企業的維運成本不斷提高。
另一方面,智慧城市的建設覆蓋眾多領域,過程中涉及大量的軟硬體產品、數據採集分析、人力技術支持,且系統龐大複雜,故障排除的難度不斷升級。
當設備故障檢測出現異常時,後台很難從龐大的系統中,迅速採集分析異常數據流,前端設備數據獲取困難,並且維運人員需要與相關部門反覆溝通,導致故障的檢測效率不斷降低,維運成本過高限制了行業發展。
沙利文全球合伙人、全球市場策略規劃副總裁兼中華區總裁王昕博士指出,智慧安控的建設,最終目的在於應用,是提升國家安全防護水平、保障社會和諧發展的必要途徑之一。
未來,伴隨著技術更新、生態格局變化和新玩家入局,行業將進入整合週期。
智慧安控的核心競爭力,將逐漸轉變為技術架構,以及解決方案的落地能力,擁有深厚技術實力的企業,將保持與行業變革同步,技術薄弱的中小公司將進一步淘汰,行業格局持續優化。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