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kieOptions = {...}; .Amazon Go是什麼?是一家集成人工智能、機器學習、電腦視覺等現代高科技於一體的商店 - 3S Market「全球智慧科技應用」市場資訊網

3S MARKET

3S MARKET
2018年8月24日 星期五

不用結帳?! │一起逛西雅圖Amazon Go無人商店 單單旅行 VLOG




來源:大飞谈连锁



  

西雅圖市中心亞馬遜總部,新的玻璃球體The Spheres辦公樓旁邊,開了全球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的一家Amazon Go。

筆者近日參訪亞馬遜The Spheres和體驗Amazon Go,準確的說,Amazon Go是一家無需結賬的商店,是一家整合人工智慧、機器學習、電腦視覺等,現代高科技於一體的商店,現代科技在零售業的應用未來在於回歸本質、提升效率、創新模式。

Amazon Go是一個無需結賬的商店  Amazon Go過去只是亞馬遜員工內部的體驗店,週一到週五早上7點到晚上9點營業,今年1月才向公眾開放。

進入Amazon Go,面積約170平方米的商店,擠滿形形色色的人,有外來體驗的好奇顧客,有掛著工作證件的亞馬遜員工,也有拿著照相機到處拍照來見識的參觀者。

面積不大的賣場,經營品種以當地人日常生活必需品為主,絕大部分是即食食品,包括麵包、牛奶、沙拉、三明治、肉類、奶酪以及啤酒、葡萄酒等飲料,還有早、午餐、以及30分鐘就能做出的兩人份晚餐,而薯片、巧克力、餅乾和堅果等小吃,主要是亞馬遜收購Whole Foods後的365 Everyday Value品牌。
  
參觀體驗後,對外界和行內指Amazon Go為「無人便利店」的說法,有了不同看法,準確的說Amazon Go是一個無需結賬的商店,而不是無人商店。

在現場見到Amazon Go裡面不少員工在貨架補貨、整理商品、清潔衛生、製作即食食品等工作,商店入口有服務員指導和幫助不熟購物流程的顧客進入商店。

我們在透過一排類似地鐵站閘口進入商店時,服務員指示有Amazon會員賬戶的朋友,在入口處使用手機上的二維碼Amazon Go應用程式,逐個掃描我們才得以依次進入。
  
Amazon Go運用電腦視覺、人工智慧、攝影機、傳感器等設備,整合融合的Just Walk Out(出去吧)應用技術,自動追蹤顧客在商店內的購買行為。

顧客在店內隨心所欲,從貨架選取商品時,貨架後面的攝影機一方面進行人臉辨識,採集顧客伸手進出貨架的圖像,另一方面也監測貨架上,商品取出或放回情況,透過對比得出結果。

然後系統會對選取的商品,記錄在虛擬購物車內,並且根據存取變動情況即時自動更新,最後顧客拿著選取的商品,無需排隊結賬直接離開,而系統會發送明細的購物收據,並在賬戶扣取貨款相當方便。
  
透過電腦視覺和機器學習軟體,Amazon Go創造了一個商業模式。但是高科技的投入也是高成本的投入,除了貨架後面布滿很多攝影機以及傳感器外,天花板上也安裝了眾多板式攝影機,持續監控顧客行為。

自2016年亞馬遜宣佈Amazon Go項目準備問世以來,其技術研發和設備投入多少,我們無從瞭解,這個技術據說直到現在,亞馬遜的工程師還在不斷完善中。比如那些帶著小孩的家庭,怎樣辨識孩子,在商店裡閒逛時是否吃東西。所以至今Amazon Go還是僅此一家別無分店,也才剛剛開始對外開放。
  
資本助推無人概念店
Amazon Go概念傳入對岸國內後,給商業零售業很大觸動,智慧商店、無人便利店雨後春筍般湧現、鋪天蓋地發展,出現了繽果盒子、F5未來商店…….,一些知名零售企業也不甘落後,開設「無人商店」掛上創新商業模式的「新零售」標籤。我也曾為其搖旗吶喊,驚嘆對岸國內「智慧零售」走在世界前列。(??)
  
仔細觀察和體驗了Amazon Go後,才知道只學了「皮毛」。
  
對岸國內的智慧零售、無人商店在技術含量、設備硬體、商品結構、食品品質、顧客購物便利性等方面差距還很大。比如無人便利店20、30平方米的狹窄空間,商品不多、顧客選取後還要掃碼辨識,有的還要掃碼通過兩道門進出很不方便。

用RFID給商品重新貼標籤,既麻煩也推高商品成本。透過人臉辨識、購物過程收集的數據,更多的是在功利的生意上。
  
而憑藉這些技術和概念資本市場,一些投資公司、擅長投資的基金、雙創公司高手,借此把智慧零售、無人商店的炒作起來,「創新」了一些新商業業態模式,違背商業零售行業經營和投入產出規律,把「智慧零售」做成金融產品的投資模式,從資本市場而不是商品市場,謀取快速和高額回報。
  
新技術應用的未來:回歸本質,提升效率,創新模式
對岸國內商業零售業,應用先進科技提升營運效率、實現精準行銷、提高服務品質和水準很重要。但是當前對岸國內商業零售業突出問題是商品,食品是品質問題、工業消費品是品牌問題。
  
期待社會、行業和商業企業把更多的財力、物力、人力和關注、研究重點轉向這方面,找準商業模式創新,擴大內需、消費升級的「智慧零售」方向。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