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kieOptions = {...}; ‧ 智慧汽車進擊 CES:主打行動互聯 商業模式待解 - 3S Market「全球智慧科技應用」市場資訊網

3S MARKET

3S MARKET
2015年1月16日 星期五

騰訊科技 劉亞瀾

汽車作為最後一塊沒有聯網的終端設備,被網路浸染已成不爭的事實。

智能汽车进击CES:主打移动互联 商业模式待解
各大型汽車廠商帶著自己的酷炫智慧汽車產品來到了CES

智慧汽車無疑成為今年國際消費電子展(CES)的新闖入者,比起往年CES更出風頭。

帶著流線型外表、觸控螢幕、自動駕駛系統、導航資料共用等特色功能的一輛輛酷炫的新概念汽車,吸引著人們的目光,讓手機和其他電子產品似乎也黯然失色。

各大型汽車廠商,帶著自己的酷炫智慧汽車產品來到了CES。賓士CEO迪特·蔡澈(Dieter Zetsche)發佈可自動駕駛的“F 015 Luxury in Motion; 福斯發佈高爾夫R Touch概念車,展示全新的車載資訊技術;奧迪的無人駕駛汽車也從矽谷出發,歷經560英里,在完全沒有人工干預的情況下開到了CES現場。

今年新款車都主打了同一個概念:網路。賓士新車配備了超大觸控式螢幕,人們可以利用它導航,或觀看車外的情況,汽車兩側也嵌入了連接觸控式螢幕的距離感應控制系統;高爾夫R Touch的資訊系統,可與智慧手機無縫連接;寶馬則要展示是“遠端代客泊車輔助系統”;就連博世等非汽車廠商,也發佈了關於主動安全、車載系統和HUD等一系列的新技術和產品。

Volkswagen Golf R Touch

國際汽車市場調研公司 HIS Automotive 預計,2020年全球市場上連接到網路的汽車數量將從現在的2300萬輛,增長6倍以上,到1.52億輛。而分析人士判斷中國車聯網即將迎來千億規模的爆發式增長期。不光是傳統汽車廠商和網路公司祭出大招,就連股神巴菲特也曾表示要投資一項為司機量身打造的車載即時服務。

網路入侵最後一塊終端
汽車作為最後一塊沒有聯網的終端設備,被網路浸染已成不爭的事實。
隨著“與網同生”的8090後成為汽車產品的主流消費人群,汽車的功能訴求也在發生微妙變化。市場驅動下,汽車正從一個硬體轉向軟硬兼具的服務。這種趨勢在各家廠商推出的車載資訊娛樂系統中可見一斑。

寶馬的iDrive系統擁有導航、應用、免提通話和身歷聲音響等功能。而新版iDrive將引入觸控式螢幕和攝影機,從而辨識駕車人的手勢。現代也發佈了一項技術,可以借助Android Wear智慧手錶來解鎖,甚至啟動現代Genesis汽車。美國車企克萊斯勒帶來的是旗下UConnect車載娛樂資訊系統的最新版本,資訊顯示,該系統介面簡潔明快,資訊清單井然有序,觸控式螢幕相應迅速,還能夠創建車內Wi-Fi熱點,以及在車內安裝多款應用軟體等。


網路汽車既不是單純的車輛應用資訊化,也不是網路產品簡單的向車載平台的移植,而是兩者在各個層面上的融合。要知道,最大的智慧化不是開發酷炫的無人駕駛汽車,而是以汽車硬體為載體,整合服務,做一個平台,讓用戶離不開的平台。

LG電子CTO斯科特·安(ScottAhn)CES上表示,該公司正在努力開發各種方式,實現手機、平板電腦、可穿戴設備與汽車之間的無縫整合。他說,“智慧設備與汽車聯網的需求將會增加。LG已經開發了一套解決方案,不僅能連接AndroidiOS等各種設備,還可以高度定制。”

行動互聯成切入口
通過手機App,行動網路成功“入侵”汽車,配合智慧硬體隨時隨地控制汽車,瞭解汽車的相關情況。 Google在洛杉磯車展上,宣佈並發佈了專為汽車軟體打造的Android Auto API,這意味著開發者可以對Android Auto這款安卓汽車作業系統開發App了。


調查顯示,越來越多的美國消費者傾向於購買帶“奢侈”的功能但價格沒那麼昂貴的汽車。而汽車 App 是一種相對廉價的提高汽車檔次的方式。

不過汽車 App仍有很多改進空間。Google 全球行動解決方案的經理 Brendon Kraham 表示,目前的汽車 App 體驗存在“斷開”的問題。“如果我在桌面上搜索了 Google 地圖,到車上我還要再做一遍,”

商業模式、安全問題尚未解決
儘管從本屆CES不難看出,傳統的汽車製造商也都紛紛對網路大開綠燈,通用汽車首席資訊官菲爾·艾布拉姆(Phil Abram)表示,通用公司將繼續對各種車聯網服務,保持開放態度,包括向智慧手機製造商蘋果等開放。

不過,汽車大佬的開放或許並非心甘情願。網路對於傳統行業的改造,在近幾年的資本市場中,的確是提升估值的利器,但隨之而來的是,傳統車企的格局改變。如何與網路企業博弈,繼續享受製造業的高利率,而不是逆來順受網路的“免費思維”,淪為代工企業,也許是他們正在思考的問題。

目前,車聯網盈利方式大體有兩類:一是車企首選的設備及服務付費模式,使用者購買車載設備並按年續費;二是廣告行銷增值和免費轉化模式,羊毛出在羊身上,雖然汽車成本高昂,不可能像其他產品那樣完全免費,但車載設備則可以無償提供給使用者,以服務引流量,吸引協力廠商在車載設備上投放廣告,向物流、保險和汽車服務等垂直領域收費。另外,基於車輛資料的挖掘和分類的商業化也初見端倪。


Verizon Telematics專注於向汽車製造商提供有附加值的服務。其高級副總裁凱文·林克(Kevin Link)說:“這些服務的價值是運輸價值的50倍。網路汽車需要的商業模式需要進化。在需要安全服務時,使用者不該為無線資料付費。如果司機發生車禍,他們的汽車應該能發出緊急求助服務,無論司機是否為汽車的無線連接付費。”

網路汽車商業模式尚無定論,對於用戶來說,他們關心的問題,主要集中在車輛的資訊安全系統上。以位於儀錶下方的車載OBD診斷介面為例,它能接收Wi-Fi信號,從而對車輛進行遠端診斷、遠端解鎖。


目前已有許多方法可以從雲端向車載系統發動惡意攻擊。對於汽車來說,被惡意軟體入侵,不單單是重裝系統那麼簡單,任何一個零件發生故障,都可能引發突發性的交通事故。這使得互聯汽車不得不花費大量成本在資訊安全上。

除此之外,汽車零配件更新速度遠遠,低於網路元素。升級步調的不統一,可能導致車內網路系統,與汽車部件難以完全匹配。當然,諸如無人駕駛汽車發生事故之後,如何判定權責,交管部門是否對車載終端設,備進行登記監控等監管問題也亟待解決。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