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對物聯網平台感到困惑,相信我,你並不孤單。許多產品負責人都面臨同樣的挑戰。這是一個複雜的話題,我有很多問題。
在這篇報導中,我將讓你清楚地了解如何使用物聯網平台,包括:
- 什麼是物聯網平台,以及為什麼需要它
- 物聯網平台如何融入你的整體產品策略
- 物聯網技術堆棧中不同類型的物聯網平台
- 選擇 IoT 平台時的主要考慮因素
- 如何在建構或購買你的物聯網平台之間做出決定
讓我們開始吧!
到底什麼是物聯網平台?
將物聯網平台視為一組技術,為開發你的產品提供建構塊。IoT 平台提供了用於創建解決方案特定功能的「基礎設施」。
IoT 平台的目標,是為你的應用程序提供所有通用功能,以便你可以專注於建構,使你的產品與眾不同,並為客戶增加價值的功能。
透過接管非差異化功能,物聯網平台可幫助你降低開發風險和成本,並加快產品上市時間。
當人們談論物聯網平台時,他們通常會使用傳輸協議、規則引擎、數據湖等技術術語。雖然這些考慮因素很重要並且值得深思熟慮,但它們並沒有清楚地說明物聯網平台如何為你提供幫助。
讓我們分解物聯網產品需要執行的關鍵任務,重點介紹你的物聯網平台應涵蓋的功能。物聯網產品需要:
- 透過感測器獲取真實數據
- 在本地分析數據(邊緣運算)
- 連接雲端傳輸數據和接收指令
- 將數據儲存在雲端
- 分析雲中的數據以創建見解
- 命令「事物」根據洞察力執行特定任務
- 向用戶展示見解
此外,物聯網平台還應提供重要的「幕後」功能:
- 跨物聯網技術堆棧安全地執行所有操作
- 辨識和管理你的所有物聯網設備(大規模)
基於這個簡化的描述,一個好的物聯網平台應該提供工具和基礎設施,來覆蓋盡可能多的這些任務。
例如,如果你的物聯網平台在分析方面非常強大,但不能幫助你將數據從設備傳輸到雲,那麼你將面臨很大的差距。在實踐中,你可能會在你的產品中使用多個物聯網平台,但本報導稍後會詳細介紹。
物聯網平台如何適合你的產品策略
在開始產品開發和物聯網平台選擇之前,你需要確保你擁有可靠的物聯網產品策略。
穩健的戰略需要涵蓋以下三個領域:
- 可取性(市場需要你的產品嗎?)
- 可行性(是否有可以通過產品賺錢的商業模式?)
- 可行性(你能建立你的產品嗎?)
物聯網平台透過加速和降低開發過程中的風險,來幫助你實現可行性。
但請記住,只有在你具有可取性和可行性之後,才應考慮可行性。換句話說,在建構產品之前,你需要確保你正在解決真正的客戶痛點,並且你的解決方案將帶來財務收益。
由於這篇報導是關於物聯網平台的,我將專注於我的物聯網決策框架的技術決策領域。
這篇報導假設你已經完成了用戶體驗、數據和業務決策領域,這意味著你已準備好選擇你的物聯網平台。
確保你從 UX 決策區域開始衡量可取性,然後完成數據和業務決策區域的可行性。
如果你不熟悉 IoT 決策框架,請查看!這篇報導的其餘部分,建立在這些概念之上。
了解物聯網平台的各種類型
物聯網產品非常複雜,因為它們必須跨物聯網 冰箱有一樣的塑膠袋垃圾技術堆棧的 5 層整合多個組件。
鑑於這種複雜性,你不太可能找到一個涵蓋物聯網技術堆棧,所有領域的單一物聯網平台。因此,你將需要幾種不同類型的物聯網平台,來覆蓋整個範圍。
最常見的物聯網平台類別是:
- 雲端平台(又名應用支持平台)
- 物聯網連接平台
- 物聯網設備平台
- 分析平台
物聯網雲平台(又名應用支持物聯網平台)
此類物聯網平台為你的產品提供核心建構塊,包括消費、傳輸、儲存、分析和顯示數據。顧名思義,他們的目標是透過抽象建構物聯網解決方案的複雜性,來實現應用程序的快速開發。
市場上有數百個物聯網平台,因此要弄清楚使用哪一個可能會令人生畏。應用支持平台有各種形式,包括:
- 工業平台
- 消費平台
- 針對開發者的平台
- 更高級別(拖放)平台,適用於原型設計或 MVP
- 專注於特定垂直領域的平台
- 內部佈署與邊緣與雲平台
在各種物聯網平台上提供了大量資訊:Gartner 已開始在其魔力像限中,追蹤物聯網平台,物聯網分析有幾份關於此主題的精彩報告。
就上下文而言,物聯網雲平台領域的一些頂級參與者包括:
- 微軟 Azure 物聯網
- AWS 物聯網
- 日立萬塔拉
- PTC
如果你想深入瞭解 Microsoft 的 Azure IoT,我推薦我的 IoT Product Leadership 播客的這兩集,其中我採訪了 Azure IoT 的負責人 Sam George。
- 微軟 Azure IoT 幕後
- 深入瞭解 Azure 數位孿生
物聯網連接平台
連接性是物聯網技術堆棧的一個組成部分,將地面物聯網設備連接到雲或任何其他大數據儲存庫。
許多物聯網產品(主要在消費領域)依靠 Wi-Fi 連接到網路。對於這些產品,連接管理可能包含在他們的應用程序支持平台中。因此,花費額外的時間和精力來保證連接性可能不值得投資。
另一方面,屬於所謂「關鍵物聯網」的產品,例如製造設備、聯網汽車或智能電網,需要更強大的通信技術才能連接到網路。例如,其中許多物聯網設備依賴於 4G、5G 或 NB-IoT 等蜂窩技術。
在這種情況下,數據不會直接從物聯網設備流向互聯網和雲平台。取而代之的是,數據在被路由到網路之前,透過由行動網路營運業者管理的蜂窩網路傳輸。
利用第三方基礎設施,將數據從 IoT 設備傳輸到雲有很多好處,包括專用帶寬、嚴格的連接 SLA 和增加的安全性。
但是與網路營運業者合作會帶來新的挑戰,包括在將物聯網設備連接到行動網路時增加複雜性,以及與世界各地的蜂窩網路營運業者保持合作關係,以確保您的產品可以在全球範圍內運行。
這就是物聯網連接平台發揮作用的地方。
他們的作用是無縫管理你的設備和雲平台之間的連接,跨越許多蜂窩營運業者(或其他類型的專業網路營運業者,如 SigFox)。
連接平台無需與多家營運業者簽訂合同,而是提供單一介面來佈署、監控和管理你在世界各地的所有設備。這些平台通常包括額外的功能,例如流量監控、連接管理、地理定位、設備管理、無線更新和設備配置。
物聯網連接平台的示例包括 Sprint 的 Curiosity、思科的 Jasper、愛立信的 IoT Accelerator 和 ARM 的 Pelion。
隨著行業的發展,雲和連接物聯網平台之間的界限開始變得模糊。微軟和亞馬遜等雲端端廠商,正在實施物聯網連接平台中包含的功能。同樣,建構物聯網連接平台的公司正在尋求「上游」,並建構以前僅在雲物聯網平台中提供的功能。
物聯網設備平台
物聯網設備平台為開發物聯網設備提供硬體建構塊。考慮到硬體通常是物聯網產品開發的「帳篷裡的長桿」,重要的是要考慮市場上已經存在的東西,以加快你的努力。
選擇正確的物聯網設備平台,取決於你在物聯網產品採用曲線中的位置。
下圖顯示了我推薦的建構物聯網設備的策略。
你的目標是將你的 IoT 路線圖與綠色塊對齊。很早,在發現階段,你希望盡可能多地利用現成的硬體。只有當你接近產品市場契合度,並開始大規模佈署時,才是投資客製化硬體的時候。
原因是在早期,你沒有驗證究竟是什麼解決了客戶的問題。因此,最好花時間和金錢進行快速實驗,而不是建構你不知道客戶想要的昂貴硬體。
隨著你在市場上獲得牽引力,你的關注點將從產品與市場的匹配轉移到追求盈利能力。那是投資客製化硬體以實現小型化、降低物料清單 (BOM) 成本、延長電池壽命、更好的供應鏈協議、提高可維護性等的時候了。
那麼物聯網設備平台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 IoT 採用生命週期每個階段的一些示例。
物聯網設備平台 —— 產品前市場契合度
你在這個階段的目標是創新。這要求你瞭解客戶的需求,並提出潛在的解決方案來解決這些問題。你的重點應該是創建可以與潛在客戶共享,並儘快迭代的快速原型。這是利用完整的現成硬體組件,來建構原型的最佳時機。
你可以使用帶有 Arduino 或 Raspberry Pi 等感測器的單板電腦。如果你需要工業硬體,你可以嘗試使用 National Instruments 的 PXI 或 Compact RIO 等硬體平台。你還可以使用筆記型電腦,並透過 USB 或 PCI 卡連接感測器。或者使用智慧手機或平板電腦,因為它們已經有很多感測器。
對於示範用例,請收聽我的 IoT Product Leadership 播客的這一集,其中我採訪了作者兼執行教練 Barry O'Reilly,瞭解他如何使用 iPhone 為交通系統建構 IoT 解決方案的原型。
物聯網設備平台 —— 當接近產品市場時
當你接近產品市場契合度時,你可能需要開發與最終產品的功能和外形更接近的客製化 IoT 設備。
在此階段,你還可以利用硬體組件(如 Arduino、Beagle Bone、Raspberry Pi 或 CompactRIO 的 OEM 版本)作為設備的核心。你的硬體工程團隊可以使用這些建構塊,作為你自己的客製化硬體的一部分,來創建半客製化的物聯網設備。
在這個階段,你關注的不僅是功能,還有外形。IoT 設備外殼、硬體用戶介面等是工程,和工業設計團隊都需要關注的元素。
物聯網設備平台 —— 大規模
一旦你找到適合市場的產品,並準備好進行擴展,就該投資客製化硬體了。你的目標是優化外形、成本、供應鏈和可維護性。
你在上市前使用的 IoT 設備平台,可能過於昂貴或臃腫而無法大規模佈署。在這個階段,完全重新設計你的物聯網設備,以滿足你的特定產品和公司目標是很常見的。
在這個階段你會遇到的物聯網設備平台,通常直接來自英特爾、ARM、Nordic、Xilinx 等晶片製造商。
你還可以與雲供應商或連接供應商合作,他們可以幫助你為物聯網產品選擇和整合最佳硬體。他們還可以為你提供參考架構和合作夥伴,幫助你大規模設計和製造 IoT 設備。例如,Verizon 透過 ThingSpace 提供此服務。
正如我上面提到的,各種平台之間的界限開始變得模糊。今天,你會發現像 ARM 這樣的晶片製造商,擁有強大的連接性和雲平台。或者像微軟這樣擁有強大物聯網設備平台(Azure Sphere)的雲提供商。
你可以在我的 IoT 產品領導力播客的這一集中 想過你們瞭解有關 Microsoft 的 Azure Sphere 平台的所有資訊。
注意:請記住,物聯網產品應該從物聯網設備無縫整合到雲端。為此,你需要在 IoT 設備上運行專門的軟體。該軟體通常由 IoT Cloud 平台公司以 SDK(軟體開發工具包)的形式提供。確保您選擇的硬件平台與你的雲平台兼容。
物聯網分析平台
物聯網產品的目標不是收集數據。它是為你的使用者提供可操作的見解。這就是為什麼分析數據與收集數據一樣重要(如果不是更重要的話)。
大多數雲平台已經包含分析工具,這對於許多應用程序來說,可能已經足夠了。
但是,如果你的應用程序對可視化、數據處理、數位孿生、人工智慧 (AI) 或機器學習 (ML) 有其他要求,那麼物聯網分析平台可以加速你的物聯網開發。
其中一些平台提供你可以自定義的通用分析功能,而其他平台則提供專門的垂直特定功能,例如物流、資產追蹤或預測性維護。IoT 分析平台的示例包括 IBM 的 Watson、C3 AI、SparkCognition 和 UpTake。
為了深入探討這個主題,我推薦我的 IoT 產品領導力播客中的這些片段:深入瞭解 Azure 數位孿生
如何選擇合適的物聯網平台?
選擇正確的物聯網平台,可能會讓人望而生畏。物聯網技術堆棧的每一層都有數百個選項和供應商。你需要進行研究以確定最適合你的選擇。
如果你不熟悉 IoT 領域,最好從 Gartner 或 IoT Analytics 等行業分析師那裡,獲得第三方的觀點。然後,你可以將滿足你需求的特定供應商歸零。
在選擇物聯網平台時,你需要考慮的不僅僅是其解決方案的技術能力。你正在尋找與你的公司策略,以及你在產品採用生命週期中,所處的位置相一致的技術、業務和營運能力的組合。
例如,如果你處於旅程的早期,你應該專注於可以幫助你快速建構,和測試原型的物聯網平台。可擴展性、成本和功能集應該不是那麼重要。
隨著你朝著市場契合和規模邁進,重點應該轉向具有更高可擴展性、穩定性和全球足蹟的物聯網平台。
請記住,當你轉換到規模化時,你可能需要完全重新建構你的產品平台,這沒關係。作為產品負責人,我們需要對高管和投資者設定明確的期望。隨著你的產品採用率的提高,你的團隊將需要花時間重構產品,以實現規模化,這可能意味著轉換到一組新的物聯網平台,以支持這個新階段,這對他們來說應該不足為奇。
以下是選擇物聯網平台時,要尋找的 5 個關鍵領域:
- 有信譽的公司。物聯網本身就具有足夠的風險。將產品的核心交給一家不知名的公司可能會適得其反。確保你評估他們的聲譽、穩定性、財務狀況和業績記錄。
- 大生態系統。物聯網是如此之大,以至於沒有一家公司可以主宰一切。尋找一家擁有強大應用程序和合作夥伴生態系統的公司,將是對可選性和擴展性的良好投資。大多數最主要物聯網平台提供商自己不做硬體,但有一個強大的合作夥伴生態系統可供借鑒。這總是一個好兆頭。
- 開放 API。可擴展性將是關鍵,因此請確保你選擇的提供商,可以讓你以編程方式訪問盡可能多的功能。
- 垂直焦點。與瞭解你所在行業的供應商保持一致,總是一個優勢。他們的解決方案將目的,在處理你的數據類型、分析,甚至幫助你遵守行業法規。
- 強大的入職。採用新平台並非易事。尋找擁有強大解決方案部門(或專業服務)的公司,可以培訓你的團隊、幫助你完成架構,並指導你完成概念驗證階段。
最終,你正在尋求建立合作夥伴關係。這是一個複雜的決定,你不能一個人做出。它需要你與公司中的各個團隊密切合作,包括工程、用戶體驗、數據科學、財務等。
你應該建構還是購買你的物聯網平台?
到目前為止,應該清楚的是,利用商用物聯網平台有很多好處。但不管你信不信,許多公司,尤其是那些工程驅動的公司,相信他們需要建構物聯網解決方案的每一個部分。
這些公司花費數年時間和數百萬美元,來建構非增值基礎設施,而不是專注於構建差異化功能來服務他們的客戶。
所以讓我說清楚。你根本不需要自己建構完整的物聯網基礎設施。重新發明輪子是沒有意義的。
透過使用商用物聯網平台,你可以降低開發成本,因為你可以更快地獲得更多功能,並且減少工程設計工作量。這意味著你可以讓你的工程團隊,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事情:你的核心價值主張。
想想看,物聯網平台供應商擁有龐大的開發團隊來改進功能、修復錯誤,並確保他們的產品堅如磐石。那是他們的事,所以對他們進行投資是有意義的。透過利用他們的工作,你的產品的品質和穩定性,將順應他們的投資浪潮。
讓我們揭開一些我聽到的,反對使用商用物聯網平台的最常見神話。
誤區一:我的產品是獨一無二的
物聯網平台是通用的,因此你很可能會發現它們的功能集,與你的理想解決方案之間存在一些差距。這裡的關鍵是評估該差距的大小,並確定你是否可以繞過它。缺少的功能是必須具備的嗎?是否有其他平台或軟體供應商可以彌補這一差距?
另外,問問自己該功能是否可以等待。加入物聯網平台的一大優勢,是你可以利用它們的成長。市場上領先公司有數百名開發人員,致力於增強功能和新功能。你遇到的差距可能會在下一個版本中得到解決,更不用說他們多年來將繼續提供的新功能、合作夥伴和工具。
將時間集中在開發產品的獨特性上。那是你的錢最好花的地方。
誤區二:物聯網平台價格昂貴
是的,平台要花錢。但從長遠來看,這些費用與你自己建造的費用相比是很小的。建構一個有效的物聯網平台(軟體或硬體)將需要數年和數百萬美元。除了所有這些開發成本之外,您還需要增加支持和維護成本。永遠。
你可能沒有創建資產,而是創建了負債。簡而言之:
你不能以低於採用商業平台的成本建構物聯網平台。
即使你能夠應對巨大的技術挑戰,最終,你也會獲得一些不是你策略核心的東西,沒有差異化,並且可能落後於行業今天 2 到 5 年。作為產品經理,很難證明這項投資的合理性。
Rich Mironov 在這篇精彩的報導中揭穿了「自己動手的錯覺」 。
誤區三:投資者會給我的公司更低的估值
許多產品負責人擔心,如果投資者利用第三方組件或物聯網平台,他們的產品價值會降低。沒有什麼比事實更遠了。
投資者關心獨特的價值主張和投資報酬率。你如何向他們解釋,你花了他們的錢重新發明輪子?不是我期待的對話。
讓我這麼說吧:說如果你在平台上建構你的產品就會失去價值,就像說特斯拉汽車沒有價值,因為它們不生產自己的輪胎。或者說 Netflix 沒有價值,因為他們將其構建在 AWS 之上。我不這麼認為。
底線
建構物聯網產品非常複雜。透過將產品的非核心領域,外包給 IoT 平台,你將降低風險、最小化成本、提高品質並加快上市時間。
哦,還有最後一個想法。如果你不考慮使用物聯網平台,我向你保證你的競爭對手一定會採用。如果他們在市場上擊敗你,並且能夠更快地提供更多增值功能,請不要感到驚訝。
監控商機探索~~~
什麼是智慧醫院?智慧診所?包括哪些功能、條件?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