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的未來:2021 年及未來值得關注的五個主要趨勢

Mobility 2030: Beyond transportation




eleks



在這些密密麻麻的空間中,在交通流量,運輸系統的通勤性和安全性方面優化,已成為公共部門和私人領域的主要關注點 - 氣候變化也促使人們對城市交通,引起了急迫的反思。 那麼,城市交通的未來會是什麼樣?


博世指出,到 2020 年底,全球約 70% 的人口將居住在城市中。 隨著接縫人數的增加,這些已經在接縫處破裂的城市環境,將難以運作。 以下是五個主要趨勢,我們預計這些趨勢將塑造城市交通的未來。


城市交通的未來:2021 年的主要趨勢


自動駕駛汽車

在談到城市交通的未來時,自動駕駛汽車是人們首先想到的趨勢之一。 無人駕駛汽車(或被稱 AV)市場目前的價值約為 540 億美元。 隨著支持自動汽車製造的技術,變得更加複雜和易於使用,這一數字將在未來十年內成長十倍。


目前,在美國,大約有 1,500 輛無人駕駛汽車正在路上行駛,但是隨著包括豐田、本田、寶馬和雷諾在內的大型汽車製造商,大力投資於無人駕駛功能,市場將蓬勃的發展。 德國汽車巨頭奧迪計劃,到 2030 年在自動駕駛汽車上投資,約達 160 億美元。


共有五個自動化級別,從第 1 級(提供我們已經在道路上看到的一些駕駛員輔助功能)到第 5 級(最終將提供完全自主的「機器人車輛」)–完全控制駕駛員的座位。級別細分如下:

級別1:駕駛員協助 - 車輛由駕駛員控制,但提供了一些駕駛員輔助功能。


級別 2:部分自動化 - 車輛要求駕駛員保持在方向盤後方的接合狀態,但要提供一些組合的自動化功能,包括加速和轉向。


級別 3:有條件的自動化 - 車輛能夠監視環境,但是駕駛員必須準備好在瞬間獲得控制權。


級別 4:高度自動化 - 根據某些條件,車輛可以執行所有駕駛員功能,並且駕駛員可以選擇接管。


級別 5:全自動 - 車輛可以在每種類型的環境/條件下,執行所有駕駛員功能,但是駕駛員可以根據需要選擇控制車輪。


無人駕駛技術的一些主要優點包括:

減少事故 - 根據美國運輸部的數據,人為錯誤佔道路交通事故的 94%。透過消除人為錯誤,可以節省數十億美元的事故和死亡賠償金,提高工作場所的生產率,減輕遭受傷害/應付損失的社會負擔。


通過擁擠區域的交通更加順暢 - 自動駕駛汽車可以在交通擁擠的情況下,促進更好的道路合作,從而使駕駛員節省在交通堵塞中花費的時間,從而在家庭中花費更多的時間。


促進社會獨立 - 全球數以百萬計的人要麼身體孤立,要麼因殘疾而孤立,在很多情況下,他們獨立生活的關鍵是駕駛能力。有了車輛自主權,數以百萬計的人將有機會獲得就業和社會互動,而這在其他情況下可能會被拒絕。


電動汽車

氣候危機,凸顯了世界許多大城市的貧困狀況,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是非法的空氣品質所造成。如今,大約有 500 個「特大城市」,其中有超過 2000 萬居民,消耗著全球約 70% 的能源。為這些大都市提供服務的鐵路、地鐵和公路網路,已不足以支撐其不斷成長的人口。


根據英國國家統計局的一項研究,2017 年英國約有五分之一的溫室氣體排放,來自公路運輸,比 1990 年增加了 6%。因此,這個問題需要在家庭層面解決。


自第一次疊代以來,現代內燃機已經走了很長一段路。它們的污染要少得多,但不能提供改善空氣品質的完整解決方案。 但是,車輛電氣化確實可以。


在荷蘭,尤其是阿姆斯特丹,由於快速安裝了電動汽車基礎設施,居民正在經歷更好的空氣品質,以支持城市向電力運輸的轉移。


在電動車所有者,沒有自己設備齊全的停車位的情況下,紐約市甚至建立了單獨的電動汽車充電站。截至 2019 年,在荷蘭各地,Statista記錄了近 41,000 個車輛充電站。


在中國,電動汽車目前有約 33 萬個充電站,並且這一數字還在不斷成長,該國目前生產了全球近 60% 的「新能源汽車」。電動汽車不再是一種邊緣技術。它將在不久的將來,從根本上改變城市的交通流動性。



交通出行即服務 Mobility as a Service

我們的城市景觀不再適合行人,它們已經被主要的公路路段所侵蝕,並充滿了被排放污染的道路。世界主要城市的領導人,希望看到他們的街道經過重新設計,以支持更高的生活品質和更清潔的空氣 - 以前陷入僵局的街道,可以重新設計成行人專用區,並變成必需的生活空間,並配備自行車道、商店、飯店和公園。


這激發了創新型企業對交通移動即服務(MaaS)進行投資的熱潮。這包括自行車和汽車共享計劃,計程車服務和租賃車輛,從而提供了以消費者為中心的城市出行方式。 


MaaS 是一種按需平台,它使用大數據和開源數據,來即時提供不同運輸方式的綜合觀點,以及簡化的路線計劃和付款。


瑞典的 UbiGo 於 2019 年,率先推出了一款 app,向使用者顯示所有可用的公共交通、共享汽車、計程車和租賃汽車服務,然後為他們提供交通出行訂閱服務,以支付旅程費用。該模式在斯德哥爾摩非常成功,現在已在哥德堡推廣。


透過簡化按需查找和支付交通費用的方法,使用大數據和雙向通訊,同時不斷尋求和實施使用者回饋,MaaS 解決方案可以取代,居住在城市中的個人擁有汽車。


微交通

為了加強對 MaaS 解決方案的不足與盲點,以釋放寶貴的街道空間,眾多新創公司正在開發大眾使用的個人行動設備和輕型電動汽車,這些電動汽車和輕型電動汽車的佔地面積,比傳統汽車少得多。


技術的進步,使製造商能夠縮小電動機,並壓縮其電池,以開發電動踏板車和電動汽車,以應對污染和交通堵塞的雙重威脅。


在 2018 年的舊金山,新創公司 Bird 佈署了一系列電動踏板車,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城市街道上行駛。進到 2020 年,根據歐洲 Motorcycles Data 的報告,電動兩輪車市場的前 9 個月猛增了 11%。在 28 個大洲國家(包括英國),電動踏板車的銷量達到 75,000,在 2020 年第三季猛增了 36.6%。


COVID-19 推動了需求的成長,COVID-19 阻止了許多人,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從 A 到 B。現在,個人交通出行設備,似乎將繼續存在,公共部門需要制訂強有力的政策,來解決這一問題。不使用時可以/應該騎在哪裡,以及將它們安全存放在哪裡。


並且,在個人需要允許他們攜帶的,不只是個人攜帶能力的,出行選項的情況下,輕型電動車佔地面積小,適合在城市環境中理想使用,同時仍提供汽車的功能。



共享交通

我們已經簡短地談及了車輛共享,但是在所有模式下,共享的出行方式–汽車共享,叫車服務或摩托車共享服務–可以極大地改善我們的城市景觀和空氣品質。


近年來,提供此類服務的公司(例如 Uber、Drive Now、Zipcar 等)已經有了巨大的成長,這些公司透過數據的擴散,變得更加容易。


現在,包括豐田、通用汽車、戴姆勒公司和寶馬集團在內的大型 OEM 廠商,已經推出了自己的汽車共享服務。隨著公司提供包括往返,和自由浮動服務在內的各種選擇,以及更加複雜的訂價計劃,該產品也變得越來越靈活。


在整個城市範圍內,實施的共享交通出行服務,可以為人們提供便捷的門到門交通服務,價格與公共交通相當,而無需個人擁有汽車。反過來,這又為公共設施創造了更多空間,改善了空氣品質,並減輕了自然資源的負擔。


結論

當我們努力應對城市不可阻擋的成長,以及此類空間的氣候和社會影響時,創新企業必須與公共部門協作,以重新構想城市交通的未來。


現在,可用的大量大數據和開放源數據,可以提供靈活的公共和私人運輸解決方案,從而減少了對標準的、排放污染的個人車輛,以及過時,難以/昂貴的鐵路和地鐵網路,維護的需求。


但是,沒有一種萬能的模式。為了提出最適合其人口的城市交通出行解決方案,每個城市都必須真正評估其現狀,與居民的需求。


AKD 寰楚專業級全系列監控設備


.全球電動車累計銷量突破 400 萬輛大關 增速逐步加快

Top Electric Car Countries




來源: 盖世汽车网 作者:阳万顺 

據彭博新能源財經網(Bloomberg NEF)報導,全球電動乘用車的累計銷量約達到 400 萬輛。如果將電動巴士計入之中,那麼全球電動乘用車的累計銷量,則已經突破 400 萬大關。總的來看,電動車銷量從 100 萬到 200 萬花了 17 個月的時間,而從 300 萬到 400 萬僅花費了 6 個月的時間。


2018 年 6 月底,全球電動乘用車的銷量突破 350 萬輛,而另外電動巴士的銷量約為 421,000 輛,總的來看,全球的電動乘用車累計銷量,則達到 397 萬輛。自 2011 年以來,中國電動乘用車銷量在全球電動乘用車市場的銷量,當中的佔比約為 37%,而其中電動巴士銷量佔比更是接近 99%。

不計入電動巴士的情況下,預計全球電動車累計銷量,在 2018年 9 月初達到 400 萬。但如果是在特斯拉 Model 3 銷量下滑的情況下,銷量達到 400 萬的時間可能會有所延遲。

2018 年年底之前,有幾款新的電動車型上市,而這也將進一步提升其銷量。彭博新能源財經表示,特斯拉 Model 3 於 2019 年年中進入歐洲市場,而這也進一步提升歐洲地區的電動車銷量。中國政府的雙積分政策在 2019 年生效,無疑也有利於電動車銷量的成長。

電動車銷量,實現下一個百萬級的突破,或將花費 6 個月之久,彭博新能源財經則預計到 2019 年 3 月份,全球電動車累計銷量將達到 500 萬輛。

毫無疑問的是,未來電動車銷量的成長當中,約 42% 的比率,將會是來自中國市場,而歐洲和北美則將分別貢獻 26% 和25%。然而,如果特斯拉 Model 3 的銷量繼續保持成長,北美地區的銷量將會很快趕超歐洲市場,而屆時,兩個地區的電動車銷量則將達到 130 萬輛。


全球电动车累计销量突破400万大关 增速逐步加快!



電動車銷量實現百萬級突破的時間,在慢慢縮短。2015 年第四季全球電動車累計銷量,實現了 100 萬的突破,約花費了 60 個月的時間,而其中北美和歐洲則貢獻最多,所貢獻的比率分別達到 39% 和 33%。中國在這當中僅貢獻 15% 的比率。


全球电动车累计销量突破400万大关 增速逐步加快!



隨著中國政府對電動車支持力度的改變,電動車銷量也出現大幅成長。全球電動車銷量突破 200 萬花費了 17 個月的時間,而躍過 300 萬輛僅花費了 10 個月的時間。


2018 年第一季之前,在全球電動車銷量達到 300 萬輛的情況下,中國市場貢獻的比率達到 35%。


全球电动车累计销量突破400万大关 增速逐步加快!



彭博新能源財經預計,全球電動車累計銷量突破 500 萬僅需 6 個月時間。時間的縮短也是因為中國、歐洲和北美等主要市場電動車銷量,在新車銷量當中的佔比不斷提升。2018 年第二季,中國、歐洲和北美電動車,在新車銷量當中的佔比分別為4%、2.3% 和 1.6%。


全球电动车累计销量突破400万大关 增速逐步加快!

.2021 年工業機器人市場的未來趨勢

  

The Automation Age Episode 2 - Manufacturing




ROBOTICS TOMORROW


工業機器人,是用於製造的機器人裝置。工業機器人的設計和編程,使其可以在三個或更多軸上自由運行。


https://www.designnews.com/automation/robot-market-2021


工業機器人

工業機器人,是用於製造的機器人裝置。工業機器人的設計和編程,使其可以在三個或更多軸上自由運行。標準的機器人應用,包括焊接、噴漆、組裝、拆卸、整合電路的取放、標籤和包裝、堆疊托盤、材料檢查和測試。所有這些都具有很強的耐力,速度和精度,他們可以幫助處理材料。


通常,工業機器人以機械臂的形式出現,機械臂上裝有末端執行器和不同的感測器。大多數商用工業機器人的感官能力非常低,活動順序已設置,但可重新編程。對於這種機器人,改編甚至創建了幾種特定的編程語言。當前研究和開發的重點,是諸如自動組裝、自動調度、視覺指導和錯誤恢復之類的活動。


Covid-19 對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的影響,預計將從 2020 年的 450 億美元,增加到 2030 年的 1190 億美元。在 2020-2030 年的預測期內,預計複合年成長率為 15%。相對於 COVID-19 之前的預測,預計 2025 年的預測將下降約 3%。缺乏合格的勞工,以及政府和公私合作夥伴關係的缺乏,這些提議提出了減少 COVID-19 不利影響的提議,是該行業的主要動力。


儘管 COVID-19 大流行,影響了市場成長直至 2020 年第二季和第三季,但由於工業機器人領域的參與者,有望在此之前清除積壓,並開始新的訂單,因此預計該市場將從 2021 年開始上升 ⋯⋯。例如,KUKA 的業務部門 Robotics(德國)在 2019 年的積壓訂單總額為 3.09 億美元(2.76 億歐元)。



對協作機器人的需求不斷成長

協作機器人可以使人類和機器人,在開放或未開啟的條件下,有效地協同工作。透過利用協作機器人,可以將人類操作員和機器人納入同一系統。ISO 10218 和 ISO / TS 15066 技術規範,描述了協作機器人設計的要求。協作機器人的設計,可確保提供保護,因此不會造成人身傷害和破壞。沒有籠子會減少佈署機器人所需的空間。經驗豐富的使用者,更容易使用協作機器人,並且易於管理。



較高的佈署成本,特別是對於中小型公司

機器人自動化程序可能會令人生畏,尤其是對於沒有經驗的企業。高成本不僅需要購買機器人,而且還需要安裝、編程和維護。在某些情況下,可能需要自定義實現,這進一步提高了總成本。公司無法始終擁有,佈署機器人所需的能力和基礎架構。由於中小型企業通常從事小批量生產,因此投資回報率(ROI)可能會造成問題。


參加季節性或不一致的生產計劃的公司的存在,進一步提出了問題。客戶口味的快速發展,將需要對機器人進行定期的重新編程,因為平均每年需要對商品進行修改。隨著產品線和市場需求,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生巨大變化,許多機器變得多餘或過時,這會導致成本超支。過度自動化也很麻煩。



電子行業自動化水準的提高

幾年來,汽車工業一直是生產活動的機器人的最大買家。 影響力正在迅速變化。 據估計,電子工業機器人技術的發展,現在高於汽車工業。儘管利潤率一直在上升,但目前來看,機器人自動化有望在未來幾年,成為電子行業的創收主意。在這個行業中,客製化已成為一種標準。


.工廠影像監控應用探討

FUJIFILM Factory Visit - How Lenses & Cameras Are Made 




Video Surveillance



工廠和其他製造設施,可以從影像監視提供的安全性中受益。木材、銅和鋼等原材料的盜竊事件,達到了空前的高度,小偷正以更高的頻率,瞄準工廠和其他儲存設施。許多工廠還依靠高度保護的商業秘密,來保持競爭力。全面的安控攝影機系統,可以幫助保護你的建築物、員工和材料,並在不斷成長的市場中保持競爭力。


工廠影像監控的好處

防止盜竊–安控攝影機在顯眼位置,顯示可以防止盜竊,如果工廠被搶劫,現代化的監控攝影機,將幫助您辨識小偷,並對其進行起訴。


品質控制–數位安控攝影機技術的進步,使透過影像監視,實現品質控製成為可能。影像監控攝機可以幫助你更快、更高效地進行品質控制。


遠端監控–添加到監控系統的 NVR(網路影像錄影機),使可以透過 Internet 廣播安控錄影;方便隨時檢查任何一台機。如果您管理大型工廠或多個地點,這特別有用。NVR 還允許當前的安全人員,執行更積極的安全職責(例如徒步巡邏),而不必一次盯著影像監視器幾個小時。


工作場所安全–監視攝機可以放置在危險機器附近,以安全地監控自動化過程,或保護員工免受傷害。多年來,它一直是影像監控攝機的流行用法,並且隨著技術的發展,效率越來越高。


易於安裝–帶有 IP(網路協議)攝機的監視系統易於安裝和維護。與需要電動工具和技術人員的類比設備不同,你所需要做的,就是安裝攝影機,並將其連接到錄影機或電腦。



製造安控攝影機的風險

隱私–過將攝機,放在製造和行政區域等公共區域,以及休息室和洗手間之外,保護員工的隱私。


損壞–監視製造過程或重型機械的機,可能會因零件掉落或機械故障而損壞。


中斷–電源或電湧中斷,可能會損壞系統或中斷錄影,並可能使工廠容易遭受盜竊或其他損害。儘管這種類型的損壞很少見,但重要的是要有備用的安全保護形式,以保護你的員工和建築物,以防此類破壞發生。



工廠安控攝影機配置指南

工廠的類型和製造能力差異很大。工廠對安控攝影機的需求,將取決於許多重要因素。購買和安裝影像監視系統時,請考慮以下每個方面:


你能想到你希望在攝影機上,捕捉到的任何東西嗎?盜竊、責任問題(員工受傷等)、機械故障。你對製造的產品類型,有很高的要求嗎?你目前擁有什麼樣的安全保護?你將什麼視為最緊迫的安全威脅?你是否曾經歷過盜竊問題?你的製造能力有多大?你是輪班製作一個特定項目,還是做多個不同項目?不同類型的產品,可能需要更高的安全性,或更靈活的攝影機系統。



如何在生產設施中安裝監控攝影機 

.將攝影機放置在辦公室、製造區域和運輸/接收區域的入口和出口,以捕獲進入工廠的每個訪客的好照片。


.確保在工作區和儲存區域等,開放區域中的攝影機,被每個角落的攝影機全面覆蓋,或安裝在天花板上的半球攝影機。


.固定攝影機可以覆蓋更敏感的區域(例如,危險的機械、貴重的原材料等)。如果您處理多種類型的製造,管理非常大的工廠或多個地點;考慮使用 NVR(網路錄影機),來簡化對所有設施的監控。


AKD 寰楚專業級全系列監控設備


.後疫情大流行世界中的全球供應鏈因應策略

Reshaping Supply Chains for a 

Post-Pandemic World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公司需要使他們的供應鏈網路,更具強韌的彈性。 而這是該如何做 ……。



中美貿易戰和 Covid-19 危機,帶來的供需衝擊,正迫使各地的製造商,重新評估其供應鏈。在可預見的未來,他們將面臨增加國內生產,在本國增加就業,減少對風險來源的依賴,以及重新考慮精益庫存,和即時補貨策略的壓力,這些策略可能會在出現材料短缺時癱瘓。


本文提供了一些建議,使你的供應鏈,在不犧牲競爭力的情況下,更具彈性。首先繪製整個供應網路範圍,以辨識直接和間接來源。確定對你最重要的故障,可以從中斷中恢復的速度,或被替代方案替換的速度。透過使供應商多樣化,或儲備必要材料來解決漏洞。


探索生產流程的改進或新技術(例如自動化、連續流製造和  3D 列印),這些技術可以在遇到衝擊時,降低成本或提高靈活性。並重新審視你的產品策略: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這不是更好嗎。


當 Covid-19 大流行消退時,世界將發生明顯變化。去年 2 月份在中國開始的供應衝擊,以及隨後因全球經濟關閉,而造成的需求衝擊,暴露了幾乎所有地方的企業生產策略,和供應鏈中的脆弱性。臨時貿易限制,以及藥品、關鍵醫療用品和其他產品的短缺,凸顯了它們的弱點。


這些事態發展,再加上中美貿易戰,引發了經濟民族主義的興起。因此,全球製造商將承受更大的政治壓力和競爭壓力,以增加其國內生產,在本國增加就業,減少甚至消除對被認為有風險的貨源的依賴,並重新考慮其使用方式。精益製造策略,涉及最大程度地,減少其全球供應鏈中的庫存量。


然而,許多事情不會改變。消費者將繼續希望低價(尤其是在經濟衰退時期),而企業將無法僅僅因為它們在成本較高的國內市場上生產,而收取更高的費用。競爭將確保這一點。此外,有效營運、節儉使用資本,和製造能力的壓力將保持不變。


公司面臨的挑戰,是在不削弱競爭力的情況下,提高供應鏈的彈性。為了應對這一挑戰,管理人員應首先了解自己的漏洞,然後考慮一些步驟,其中一些步驟應該在大流行爆發之前,就已經採取。


發現並解決隱藏的風險

現代產品通常包含關鍵組件或複雜的材料,這些材料或需要專門的技術才能製造出的材料。一個公司很難具備,生產自己一切所需的廣度能力。考慮一下現代汽車中,不斷成長的電子設備含量。汽車製造商沒有能力在娛樂和導航系統,或無數的微處理器中,創建觸控螢幕顯示器,這些微處理器控制引擎、轉向系統,以及電動窗和照明等功能。


另一個更神秘的例子,是一組稱為核苷亞磷酰胺的化學藥品,以及用於產生 DNA 和 RNA 序列的相關試劑。對於所有開發 DNA 或 mRNA 的 Covid-19 疫苗,和 DNA 的藥物療法的公司來說,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許多關鍵的前體材料來自韓國和中國。



在大多數行業中,製造商已轉向,只專注於一個領域的供應商和分包商,而這些專家通常不得不依賴許多其他領域。這樣的安排帶來了好處:你在產品中擁有很大的靈活性,並且能夠採用最新技術。但是,當您在網路深處依賴單個供應商,來獲取關鍵組件或材料時,你就容易受到攻擊。如果該供應商僅在一個工廠或一個國家/地區生產物品,那麼你遭受破壞的風險就更高。


確定你的漏洞

了解風險所在,以使你的公司可以保護自己,可能需要大量挖掘。它需要遠遠超出第一層和第二層,並映射整個供應鏈,包括分銷設施和運輸樞紐。這是耗時且昂貴的,這解釋了為什麼大多數大型公司,只將注意力集中在佔大量支出的策略直接供應商上。但是,突如其來的供應中斷,使你的業務停頓,可能比深入研究供應鏈要高得多。


映射過程的目標,應該是將供應商分類為低風險、中風險或高風險。為此,曾在幾家主要公司擔任供應鏈主管的 Tom Linton,和麻省理工學院的 David Simchi-Levi,建議採用度量標準,例如,如果某種來源丟失,對特定供應商的工廠所花費的時間,從中斷中恢復以及其他來源的可用性。(披露:我是 Flex 的董事會成員,Flex 是大型製造和供應鏈服務提供商,Linton 是高級顧問,而 Veo Robotics 則是為工業機器人開發高級視覺,和 3D 感測系統的公司。)


確認你的公司,可以在不關閉的情況下,經受供應衝擊多長時間,以及當整個行業面臨與中斷相關的短缺時,失效的節點可以在多短的時間內,恢復或被備用站點取代非常重要。


這些問題的答案部分,取決於你的製造能力是否靈活,是否可以根據需求的發展,進行重新配置和重新佈署(許多手動或半自動裝配操作,就是這種情況),或者它是否由高度專業化,且難於執行的工作組成 - 複製操作。


後者的例子包括最先進的智慧手機晶片的生產,該晶片集中在台積電在台灣的三個工廠中;異國的感測器和組件的製造,這主要發生在包括日本、德國和美國在內的,少數幾個國家的高度專業化的設施中;對 AirPods 和電動汽車中的磁鐵進行釹精煉,幾乎所有這些工序都在中國完成。


一旦確定了供應鏈中的風險,就可以透過使來源多樣化,或儲存關鍵材料或物品,來使用該資訊來解決這些風險。


多元化你的供應基地

解決嚴重依賴一個中或高風險來源(單個工廠、供應商或地區)的方法,明顯是在不易遭受相同風險的地點,添加更多的來源。中美貿易戰,促使一些公司轉向「中國加一」的策略,在中國和越南、印尼或泰國等,東南亞國家之間擴大生產。但是,1997 年亞洲金融危機,或 2004 年海嘯等區域性問題,都說明了更大範圍的地域多元化。


管理者應考慮制訂區域策略,在其消費區域內生產大量重要商品。北美可以透過將勞動密集型工作,從中國轉移到墨西哥和中美洲來實現。為了向西歐供應在那裡使用的物品,公司可以增加對東歐國家、土耳其和烏克蘭的依賴。想要保護其全球市場佔有率的中國公司,已經在向埃及、衣索比亞、肯亞、緬甸和斯里蘭卡尋求低技術、勞動密集型的生產。


對於某些產品,減少對中國的依賴,將比其他產品容易。諸如家具、衣服和日用品之類的東西,在其他地方將相對容易獲得,因為投入物(木材、紡織品、塑膠等)是基本材料。對於複雜的機械、電子產品,和其他包含高密度互連電路板、電子顯示器和精密鑄件等組件的商品,將很難找到替代來源。



從中國經驗的過去呈現,在不同的國家或地區建立新的供應商基礎設施,將花費大量時間和金錢。當中國在 1980 年代首次開放經濟特區時,它幾乎沒有本地供應商,必須依靠遍布全球的供應鏈和物流專家,這些專家從世界各地採購材料,並將其組裝到中國工廠組裝。即使在政府激勵措施的支持下,該國也花費了 20 年的時間建立了一個本地基地,能夠提供國內製造所需的絕大多數電子零件、汽車零件、化學藥品和藥品成分。


將生產從中國轉移到東南亞國家,也將需要不同的物流策略。與中國不同,這些地區通常沒有高效、高容量的港口,無法處理大型的貨櫃船,或直接向主要市場提供海上航運服務。這將意味著更多是要透過新加坡、香港或其他樞紐的轉運,到達市場的轉運時間更長。


但是,從長遠來看,將中國完全排除在供應範圍之外,是一個錯誤。該國深厚的供應商網路,靈活而有能力的勞動力,以及龐大高效的港口和運輸基礎設施,使其在未來數年仍將保持高度競爭優勢。而且由於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因此,重要的是,公司必須保持存在以在其市場上出售產品,並獲得競爭情報。


持有中間庫存或安全庫存

如果不能立即找到替代供應商,則公司應確定在過渡期間要持有多少額外庫存,以哪種形式,以及在價值鏈中的何處。當然,安全庫存與任何庫存一樣,都具有過時的風險,並且也束縛了現金週轉。它與即時補貨和精益庫存的流行做法,背道而馳。


但是,必須將這些做法所節省的成本,與中斷的所有成本進行權衡,包括收入損失,突然突然供不應求的材料,必須支付的更高價格,以及需要花費的時間和精力。保護他們。


利用過程創新

當公司搬遷其供應鏈的某些部分時,一些公司可能會要求其供應商與他們一起搬家,或者可能將一些產品帶回內部。無論是移植生產線,還是建立新生產線,這都是一次重大流程改進的機會。


這是因為作為更改的一部分,您可以取消組織例程,並重新訪問作為原始過程基礎的設計假設。 (對於擁有現有生產線的公司而言,一個挑戰是,當這些資產全部折舊時,高管可能會傾向於保留它們,而不是投資於更新,更具競爭力的工廠和設備:由於折舊費用不再計入生產,閒置產能的工廠提高生產的邊際成本較低。)


幾年前,我在一家美國主要工業設備公司的新中國工廠待了一周。在創建時,該公司從美國和日本工廠的設計開始,然後透過引入更新的設備和工作方式,對其進行改進。結果是簡化的操作,比美國和日本的操作效率更高。當公司在美國建立下一個新工廠時,它以中國工廠為基礎,重複了這一過程。


另一個例子是位於墨西哥瓜達拉哈拉的 Flex 工廠。當生產率的成長趨於平穩時,公司經常將較小的裝配線,移至另一座建築物(或同一建築物的一部分)。在每次搬遷期間,工人重新設計步驟,以使用更少的空間,和更少的勞動力,從而提高了生產率。


已經或即將推出的新技術,將使公司降低成本,或在製造的產品之間更靈活地切換,從而淘汰了現有競爭對手或供應商的安裝基礎。許多這些進步,也為提高工廠的環境可持續性,提供了機會。包括以下的案例內容:


自動化:隨著自動化成本的下降,以及人們看到機器人可以與人安全地操作,越來越多的工作正在自動化。大流行使自動化更具吸引力,因為現在工廠中必須執行社交距離。這些發展的結果是,將離岸生產,返還給成本更高的國家,變得越來越實際。機器人堆高機可以極大地減少,自己在準備裝運產品時的勞動力需求,並且可以自動收回成本,而用於品質控制的自動光學檢測系統,也可以很快收回成本。


新的加工技術:最新的化學製造設備,使用更少的能源和溶劑,產生的廢物更少,資本密集度更低,並且營運成本更低。同樣,新一代的緊湊型生物反應器,可以使生物製藥和疫苗的生產商,經濟地生產小批量。


連續流製造:這項創新可以透過使生產商,減少對進口活性藥物成分(API)的依賴,來顯著提高小分子仿製藥供應鏈的彈性。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資助了該領域的一項計劃:開發靈活的小型化製造平台和方法,以在出現特定醫療需求時,從可貯存穩定的前體生產多種 API。


增材製造:這種生產方法,也稱為 3D 列印,可以顯著減少製作複雜金屬形狀所需的步驟數。它也可以減少對遙遠的機器和工具供應商的依賴,例如塑膠注射成型所需的機器和工具。 3D 列印的飛速發展,使得經濟地生產數量越來越多的物品成為可能。


在許多行業中,諸如此類的技術有望透過,將生產集中在一些大型工廠中,來顛覆尋求規模經濟的傳統策略。它們將使公司可以用較小的,地理分佈較分散的工廠網路,來替代服務全球市場的大型工廠,這些工廠更能抵抗破壞。


重新審視產品種類和產能靈活性之間的權衡

在大流行期間,當許多產品類別的需求激增時,製造商努力從提供一個細分市場轉,變為提供另一個細分市場,或者從製造一種產品轉變為製造另一種產品。一個典型的例子是美國的雜貨市場,公司難以適應餐館和自助餐廳的需求暴跌,以及消費者需求的成長。SKU 的激增(為不同的細分市場提供不同形式的同一產品)是部分原因。


例如,在超市中滿足日益成長的衛生紙需求,一個障礙是製造商不得不改變他們的生產線,因為消費者更喜歡柔軟的多層捲筒紙,而不是許多飯店和辦公室,在更大捲筒紙上購買的更薄的廁紙。更複雜的是,不同的零售連鎖店希望擁有自己的包裝和分類。


Swarthmore 學院的 Barry Schwartz,和曾任 CEB(現為 Gartner 的一部分)顧問的 Patrick Spenner 等研究人員,長期以來一直認為,更多的選擇並不總是總會更好。將需求分為許多不同的 SKU 會使預測變得更加困難,而在短缺期間嘗試透過替換產品,來滿足需求會造成真正的混亂。課程:公司應重新考慮生產大量產品變體的利弊。


結論

大流行造成的經濟動盪,暴露了供應鏈中的許多脆弱性,並引起了人們對全球化的懷疑。 各地的管理人員都應利用這場危機,來重新審視其供應網路,採取步驟了解其脆弱性,然後採取行動以提高穩健性。 


他們不能也不應該完全擺脫全球化;這樣做將留下一個空白,其他不放棄全球化的公司,將很高興並迅速填補這一空白。 相反,領導者應該找到方法,使他們的業務更好地運作,並給自己帶來優勢。 


現在是時候採用適合新時代現實的新願景了,它仍然可以利用世界各地存在的功能,還可以提高抵禦能力,並降低未來必然發生的中斷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