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ymo CEO 宣佈:全球部署自動駕駛、服務全行業

Experiencing driverless Waymo rides

任何顏色車牌——都拍攝的清清楚楚!

车智

Waymo CEO John Krafcik 在面對包括德國總理 Merkel、總統 Mattes 等嘉賓在內的 2019 IAA 法蘭克福車展開幕式上,發表的演講全面介紹了 Waymo 的緣起和願景、最新的測試數據、最新的技術演進、國際化進展等。

最重要的是,John Krafcik 宣佈,在合作夥伴的幫助下,Waymo 計劃在全球部署 Waymo 自動駕駛系統,服務於許多不同的行業。除了 Robo - Taxi 外,第一個突破口就是重卡自動駕駛的商業化,並且與更多的 OEM 合作。



下面是這篇演講稿的重點內容:
1、Waymo 是技術公司,目標是打造世界上最有經驗的司機,讓人和物在世界各地的移動,更安全和容易;

2、Waymo 公開道路測試數據超過 1600 萬英里,模擬測試里程超過 160 億英里;

3、Waymo 正在測試第二個車型平台捷豹 I-PACE,搭載的是第五代的自動駕駛軟體,感測器將會搭載,具備全氣候能力的感測器,和革命性的新雷射雷達,性能上比第四代技術有數量級的改變;

4、正在和 Magna 在底特律開設,全球首家 L4 自動駕駛整合工廠,供應商包括博世、法雷奧、歐司朗等;

5、在國際化合作上,分別與雷諾和日產簽署合作,探索在發過和日本為人和貨物,提供移動服務;

6、商業化方面,除了正在推動 Robo-Taxi 服務外,還在進行自動駕駛重卡的測試,並且與重卡生態系統的貨主、卡車製造商和一級供應商合作;另外,也在尋求和 OEM 的合作;

7、Waymo 認為有一個偉大的機會,一起重新定義這個世界:包括通勤、物流、安全、生產力、城市設計等方面;

8、公佈了一段曾經測試的 Waymo AutoPilot 的測試影片,解釋了為何 Waymo 不做 L2、L3,只做完全自動駕駛 L4、L5。

根據 John Krafcik 的演講稿,在不影響原意的情況下,進行了編譯和整理:


01 什麼是 Waymo
首先,Waymo 不是谷歌;

其次,Waymo 不是一家汽車公司;

最後,Waymo 也不是一家自動駕駛汽車公司。

實際上,Waymo 是一家技術公司,正在打造世界上最有經驗的自動駕駛程序:Waymo Driver。Waymo 的使命是讓人和物,在世界各地移動變得更安全、更容易。

全世界每年有 135 萬人死於交通事故。全球每年有 5000 萬人因車禍受傷,三分之二的人會在他們的一生中捲入酒後駕車事故。大多數此類事件都有一個核心問題:94% 的情況下,人為錯誤是根本原因。

另外,在許多先進國家,超過 20% 的成年人由於視力障礙,或其他殘障而無法開車。

全自動駕駛技術,有望改善道路安全,為數百萬人帶來新的出行選擇。

在過去的 10 年裡,Waymo 的團隊一直在努力解決這個問題。可以這樣想:在過去的十年里,Waymo 的司機通過了一場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難度最大的駕駛考試。

Waymo 的司機在在美國,超過 25 個城市的公共道路上,自主駕駛超過 1600 萬公里,在模擬環境中,駕駛超過 160 億公里。這,相當於人類數百年的駕駛經驗,而這種經驗對 Waymo 車隊中的每一位 Waymo 司機都是有益的。


02 Waymo 的緣起
2009 年,谷歌的創始人雇傭了一小群工程師,來啓動一個自動駕駛汽車項目。這些工程師的目標,在舊金山周圍的挑戰性道路上,自動駕駛超過 10 條 160 公里長的路線。要求很高 —— 每個挑戰都必須在,沒有任何人為干預的情況下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約一年的時間裡,他們成功了。下面這個影片,可以在這裡看到,當時遇到的一些挑戰。

這將是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演示影片,這是今天任何自動駕駛公司要做的事情,但這是在大約 10 年前完成的。

早期的成功讓谷歌相信,這項技術值得追求,因此開始尋找將其商業化的最佳途徑。

03 Waymo 不做 L2、L3 的原因
谷歌的第一個想法,是推出一款可以在高速公路上自動駕駛的產品。可以放開雙手,但仍然需要司機的監督,當時這款產品在內部的名字是:AutoPilot。

在製訂了以下測試規定後,招募了幾十名的員工進行測試:
1、必須集中注意力、時刻盯著路;

2、可以把手從方向盤上拿開,但必須保持警惕

3、在車裡透過攝影機監管測試員,如果不遵守這些規則,測試結束。

那是在 2013 年初。有人想猜猜發生了什麼嗎?讓我給你看看……

有一個測試員一邊開車一邊發簡訊。另一個測試員用筆記型電腦給手機充電。還有一個測試員化妝,卷睫毛 …… 最後一段影片讓 Waymo 在幾周的測試後,關閉了 AutoPilot —— 因為測試司機在 90 公里每小時的速度行駛時睡著了。

現在,好消息是,Waymo 對一個真正的難題獲得了無價的洞見。Waymo 的自動駕駛系統非常先進:使用了多個攝影機、雷達和雷射雷達,以及一個巨大的車載電腦。

事實上,它是如此先進,以至於人類司機變得太舒適。所以意識到這對駕駛員輔助技術來說是個大問題 —— 做得越好,人類就越有可能過於信任它。

因此,2013 年,我們以鼓舞人心的決心為中心,堅信解決道路安全問題的唯一途徑,為所有人提供出行機會的唯一途徑,就是讓人類完全脫離這個圈子。我們當時承諾完全自主,不需要司機監控,也不需要駕照。

當時,這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擁有以下三個關鍵要素的項目:

1、致力於在沒有「司機輔助」系統干擾的情況下提供完全自主的技術;

2、在新興的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技術的前沿,有一個龐大的軟體工程師團隊;

3、承諾不僅開發軟體,而且開發硬體 —— 包括地圖、雷達和雷射雷達技術

因此,Waymo 在 2013 年啓動了 Firefly,利用 Waymo 的第三代技術,開發出一種低速交通工具,可以讓人們在城市中穿梭。

兩年後,也就是 2015 年,Waymo 在德克薩斯州奧斯汀,完成了世界上第一個,在公開道路上的完全自動駕駛。


04 Waymo 致力於全自動駕駛系統
2016年,帶著這段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旅程,Waymo 正式從谷歌的一部分獨立出來,成為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旗下的獨立公司。

然後,Waymo 讓 Firefly 退役,並與菲亞特克萊斯勒美國公司(Fiat Chrysler America)及其 Pacifica 微型麵包車,進行了第一次汽車合作,將 Waymo 第四代硬體搭載在 Pacifica 微型麵包車上。


Waymo 意識到,Waymo 的未來不是成為一家汽車公司,也不是與汽車公司競爭。並且清楚地找到自己的定位——為世界提供 Waymo 自動駕駛系統。

Waymo 將設法使汽車領域現有的公司能夠生存,而不是破壞它們。因此,Waymo 與 Avis 和 Auto Nation 等公司合作,幫助管理我們的車隊,同時滿足他們的需求。

2018年,Waymo 與捷豹路虎合作,為 Waymo 車隊增加了第二款車型——捷豹 I-Pace,搭載了第 5 代 Waymo 自動駕駛系統。


這個全新的系統,增加了全天候全年氣象環境的感測器能力,新的感知模式,和一個革命性的新雷射雷達。相比第四代技術,在性能上有了數量級的改變,在成本上也是。

Waymo 正在和合作夥伴麥格納(Magna)合作,剛剛在密西根州底特律市中心,開設了全球首家 100% 致力於自動駕駛整合的工廠。

首批 30 輛車目前在 Waymo 位於加州的工廠,正準備進行開發和測試,另外,還在和捷豹路虎,以及博世(Bosch)、法雷奧(Valeo)和歐司朗(Osram)等一級供應商的密切合作。

首批 Pacificas 和 I-Paces,將在 Waymo One 的公共叫車 APP 上投入使用。2018 年 12 月,Waymo 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推出 Waymo One。

但Waymo也計劃與合作夥伴合作,讓Waymo自動駕駛系統發揮作用。今年早些時候,Waymo與雷諾(Renault)和日產(Nissan)簽署了一項協議,探索在法國和日本,為乘客和送貨提供移動服務。

05 Waymo One
那麼 Waymo 的服務開始於 2017 年 4 月,當時第一次邀請公眾,加入 Waymo 的 Early Rider項目。

經過一年半的學習,2018 年 12 月,Waymo 邁出了一大步,推出了公共叫車服務 Waymo One,現在有超過 1000 名乘客,透過型動應用,使用 Waymo 全自動駕駛汽車。

自2017年以來,Waymo 一直在小規模的完全無人駕駛模式下,進行測試 —— 沒有受過訓練的人類駕駛員駕駛。現在已經開始負責任地向鳳凰城地區的乘客,提供更多的無人駕駛服務。

下面這個影片,是乘客第一次體驗完全自動駕駛時的反應:

06 Waymo 將服務更多行業
那麼 Waymo 的未來,以及技術的部署將會怎樣呢?在合作夥伴的幫助下,Waymo 計劃在全球部署 Waymo 自動駕駛系統,服務於許多不同的行業。

Robo-Taxi 是 Waymo 自動駕駛系統的一個應用,另外,Waymo 的技術還可以使卡車運輸更安全、更強大,滿足世界許多地區對更多司機的迫切需求。


Waymo 已經在美國各地的 8 級卡車上(重卡)對 Waymo 司機進行了道路測試,目前正在與生態的所有參與者 —— 貨主、卡車製造商和一級供應商——密切合作,以確保成功部署。

交付也是一個重要的機會,Waymo 現在正在與 Auto Nation 等合作夥伴進行測試,以便將汽車零組件,快速交付給他們的經銷商。

OEM 合作夥伴也有興趣,與他們的客戶共享 Waymo 自動駕駛系統。

總結
完全自動駕駛的道路是漫長的,但前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當然,在過去的 10 年裡, Waymo 學到了一些關鍵的東西,下面是 John Krafcik 的一些總結。

第一,每一步都很重要。雖然在這個領域的早期進展似乎很快,但 Waymo 發現,要實現規模、安全性和健壯性,以及理解如何取悅乘客,需要時間和大量的努力。沒有捷徑可走。

第二,Waymo 不能單獨做這件事。是 Waymo 服務過的合作夥伴和社區的幫助,這些合作夥伴幫助 Waymo 擁抱自動駕駛的更多可能性。

Waymo 看到一個更大的願景,有一個偉大的機會,一起重新定義世界的許多方面 —— 通勤、物流、安全、可達性、生產力、城市設計等等。


.裁員、關廠、停工!面板產業寒冬誰最先倒下?

八大民生新聞▼赴美掛牌17 友達宣布ADR下市 2019091008



芯三板

製造業最殘酷之處,就在於難以逃脫週期的宿命,以重資產、高科技建立競爭壁壘的製造類科技產業更是如此。近段時間以來,面板市場的從業者們似乎並不好過,連續2年多的面板價格下跌,將全球面板行業帶入凜冬。

2012-2024全球面板供需關係演化圖

裁員!裁員!裁員!
受到 50 寸 LCD 面板價格下滑影響,LGD 持續虧損連連,第二季淨虧損 3690 億韓元(約3.11 億美元),與去年同期虧損 2280 億韓元相比(約 1.92 億美元)虧損問題持續加深。為了走出困境 LG 在週二宣佈針對韓國生產線員工實施自願性裁員計劃,以減少其國內員工。目前,尚不確定這 2.3 萬名韓國生產線員工中,有多少人會受到影響。

由於無法與中國廉價的液晶顯示器(LCD)面板展開競爭,LG Display 已更換了其首席執行官(CEO)。這件事發生在該公司宣佈裁員的前一天,當時該公司首席執行官 Han Sang-beom 在一次緊急董事會會議後辭職。如今,該公司已任命 LG 化學(LG Chem)總裁Jeong Ho-young 為新任首席執行官。


本月,三星也開始採取措施實施該退休計劃,在該公司工作五年以上的員工,都可以申請提前退休。此外,該公司還將一些 LCD 生產線的員工調到 OLED 生產線。

一位三星顯示器公司的工作人員表示,提前退休補償包括兩年半或三年工資,以及為有孩子的申請人,每人額外支付 1000 萬韓元(約合新台幣 25.8 萬元)。三星顯示器公司還將為申請人,提供子女大學畢業前的學費,並考慮提供額外補償。員工補償將透過個人退休金賬戶,以退休金的形式發放。



前不久,三星同樣解散了三星中國的惠州手機生產基地,三星以後在中國不再生產手機,所有原中國基地的產能,轉移到越南和印度工廠。另外部分針對中國本土,和類似新興市場的中、低端機型,則轉移給中國國內的 ODM 廠商生產,三星再貼牌出售。

無限期停工
提起手機面板,除了韓國的三星、LG,就不得不提日本的 JDI ,這家擁有全球最先進的 LTPS 製程技術的面板製造商。在成立之初,JDI 就獲得了手機巨頭蘋果的訂單,風光無限,並且是 LCD 螢幕的品牌象徵。但在近幾年的發展中,與 JDI 相關的消息卻大多是虧損。

2015 年,JDI 合併淨虧損 318.4  億日元;

2016 年,JDI 合併淨虧損 316.64 億日元;

2017 年,JDI 合併淨虧損 2472 億日元;

2018 年,JDI 合併淨虧損 1094 億日元;

在 JDI 發展舉步維艱之時,有一批面板製造商正在崛起,其中包括 TCL 華星光電、京東方、維信諾等,這些後起之秀,都對 JDI 從構成威脅到實現部分超越。JDI 曾想轉向 OLED,奈何 OLED 轉型過慢,直接喪失了高淨值訂單,中國國產智慧手機廠商大幅度轉單,車機等領域又沒有爆發性成長,只靠蘋果訂單無以為繼。

更令 JDI 雪上加霜的是,曾經的伯樂也放棄它,蘋果在 iPhone X 之前的 LCD 機型主要螢幕供應商包括夏普、LG、三星與 JDI。從 2017 年採用 OLED 螢幕的 iPhone X 起,三星便成為蘋果 OLED 螢幕的獨家供應商。

LG Display 或將成為 iPhone 的第二家 OLED 面板供應商,JDI 已然出局。



在經歷了起起落落之後,JDI 於6 月宣佈,白山工廠將在 7~9 月期間停工 3 個月,接著再次宣佈白山工廠的停工時間,將從原先計劃的「截至9月底」無限期的延長,JDI 在茂原工廠後段工程產線(V2 產線),也已於 8 月底前停止生產。

風景這邊不太好
日韓半導體之爭,JDI 休克等待輸血,三星待關線,LG 產線轉型大螢幕 OLED,華映已停產,廣東惠科強制性休假,群創董事王志超解職、除京東方與 TCL 外,LCD 全行業的低於現金成本價,這是整個面板市場真實的寫照。

中國境內的 LCD 電視面板產能,目前也進入到了局部過剩狀態,京東方已經宣佈 LCD 電視面板開始限產,同時由於智慧手機市場同樣不景氣,加上部分高端產品技術上的累積不足,京東方近日也悄悄的,對柔性 OLED 產能進行了調低,而且也放慢了產線的建設進度,並已經通知部分設備商,延後設備交付時間,僅保證新開項目的試車設備進場,產能複製部分的設備則暫停。

根據 TrendForce 光電研究(Wits View)日前提出的資料表示,2019 年第三季中大尺寸液晶監視器,面板價格跌勢難止,主因為第二季受貿易摩擦延燒影響,部分液晶監視器品牌廠商已提前備貨,加上品牌手上原本面板,及整機庫存水位,在需求不佳的影響下已偏高,在舊應用市場不斷下滑的情況下,面板廠商仍然不斷增加產能,造成產能過剩,促使面板價格持續下滑。


主要面板廠商季度淨利率

如何渡過洗牌期
目前看來,面板產業正在經歷行業洗牌期,經歷了野蠻發展後,將洗牌、再發展、再洗牌,幾輪搏殺再慢慢進行集中化,最後剩三到五家。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誰在科學研發上不思進取,誰就會被這個時代所淘汰,而那些活下來的,必定也是技術實力,競爭力與應變能力最強的企業。


任何顏色車牌——都拍攝的清清楚楚!

.群雄逐鹿 5G 晶片 究竟誰佔上風?

How 5G will change your smartphone, and your life in 2019


源:飞象网


一顆如指甲蓋般大小的晶片,成為全球頂級技術公司爭先搶灘的重點,尤其是在 5G 即將到來的今年,各大廠在晶片上的動作越來越多,整個產業變得極其敏感。

9 月剛開始,一場關於 5G 晶片的好戲就已重磅上演。一周之內,三星、華為、高通先後發佈 5G 晶片,給原本就火藥味十足的戰場,又添加了濃重的一筆,彼此之間的碰撞,也讓市場變得更加有趣。

群雄逐鹿
5G 晶片之間的較量正在升級,9 月又打響了一槍。

9 月 6 日,華為消費者業務 CEO 余承東,在 2019 德國柏林消費電子展(IFA)上發佈了最新一代旗艦晶片麒麟 990 系列,包括麒麟 990 和麒麟 990 5G 兩款晶片,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和贊譽。

其中,麒麟 990 5G 是全球首款旗艦 5G SoC 晶片。為了用戶的體驗,這款晶片在性能與能效、AI 智慧算力,及 ISP 拍攝能力等方面,進行全方位升級。麒麟 990 系列晶片,將在華為 Mate 30 系列首發搭載,該款產品將於 9 月 19 日在德國慕尼黑全球發佈。


群雄逐鹿5G芯片 究竟谁占上风?

麒麟 990 5G 基於業界最先進的 7nm+ EUV 工藝製程,首次將 5G Modem 整合到 SoC 晶片中,面積更小,功耗更低,是業內最小的 5G 手機晶片方案。率先支持 NSA/SA 雙架構和 TDD/FDD 全頻段,充分應對不同網路、不同組網方式下對手機晶片的硬體需求,是業界首個全網通 5G SoC。基於巴龍 5000 卓越的 5G 聯接能力,麒麟 990 5G 在 Sub-6GHz 頻段下實現領先的 2.3 Gbps 峰值下載速率,上行峰值速率達 1.25 Gbps。

此後緊接著,高通宣佈,通過跨驍龍 8 系、7 系和 6 系擴展其 5G 行動平台產品組合,計劃規模化加速 5G 在 2020 年的全球商用進程。其中,驍龍 7 系 5G 行動平台將是整合 5G 功能的 SoC。

高通稱,更廣泛的驍龍 5G 行動平台產品組合,將支援所有關鍵地區和主要頻段、TDD 和 FDD 模式、5G 多 SIM 卡、動態頻譜共享,以及獨立(SA)和非獨立(NSA)組網模式,其靈活性將支援 5G 網路的全球部署規劃。

讓人意外的是,三星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搶先華為、高通,對外發佈了新的 5G 行動處理平台 Exynos 980,據悉,這款晶片同樣是一款整合晶片,無需再外掛基頻。


據介紹,Exynos 980 支持 NSA/SA 雙模 5G,實現了超高速數據通信;支持在 5G 通信環境即 6GHz 以下頻段,實現最高 2.55 Gbps 的數據通信;在 4G 通信環境下,最高可實現 1.6 Gbps的速度。

當然,除了以上三家之外,目前還有多家手機晶片廠商正在追趕。

聯發科在今年 5 月就已宣佈,製造出 5G 整合晶片,據悉,聯發科這款晶片採用 7nm 技術,搭載 Helio M705G 調制解調器,該晶片並未命名,而搭載該處理器的商用手機,將在 2020 年第一季上市。

無獨有偶,蘋果在購買英特爾基頻業務後,也加入了晶片自研行列,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其在 5G 整合晶片階段還未有突破。
誰佔上風?
「友商」之間的比較一直都滿是看點,此次三家相繼發佈,自然免不了這個戲碼。

三星搶跑發佈 Exynos 980,給出的數據號稱在 Sub 6GHz 頻段下可以實現最高 2.55 Gbps下載速率。

對此,華為手機產品線副總裁李小龍在微博上公開表示:「因為基於 3GPP R-15 協議標準,100MHz 頻寬能實現的理論速率,最高為 2.34 Gbps。基於這個限制,在過去無論華為、高通,還是 MTK,對外宣稱的速率都是2.3 Gbps。今天有廠商突破了這個極限,一定有什麼奇跡發生。」

此後,華為消費者業務 CEO 余承東在發表會現場,將麒麟 990 5G SoC 與友商進行對比,他調侃稱,蘋果現在還沒有研發出 5G 晶片,高通的 5G 晶片還是外掛式的,而三星的整合式 5G SoC 晶片還是 PPT,仍舊沒有商用。


而華為麒麟 990 5G SoC 不僅是全球首個,將 5G 基頻整合到手機 SoC 中,並且是採用了目前業界最先進 7nm + EUV 工藝製程的 5G SoC。綜合各方面都吊打友商,拳拳到肉。除了技術上的領先之外,在量產時間上,華為也明顯更加快人一步。

上個月高通發佈最新財報,營收和盈利前景均未達到預期。高通 CEO 莫倫科夫(Steve Mollenkopf)認為,華為手機市佔率在中國市場加速擴張,影響了美國晶片公司的收入,因為華為已經將自主研發晶片,大量使用於華為智慧手機當中。

相關資料顯示,儘管華為仍在採購高通晶片,但採購比例逐年下滑,目前華為只有非常少量的晶片仍然使用高通。一直默默無聞的海思麒麟,如今已成長為與高通驍龍、三星 Exynos 等並駕齊驅的 SoC 系列。

以上種種數據都表明,華為目前已經搶佔先機,處於領跑位置。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華為在晶片領域崛起很快,但高通和三星依然佔據優勢。

據高通透露,目前,全球 12 家 OEM 廠商與品牌,包括 OPPO、Realme、Redmi、vivo、摩托羅拉、HMD Global,以及 LG 電子,計劃在其未來 5G 行動終端上採用全新驍龍 7 系 5G 整合式行動平台。而三星在全球市場的銷量仍然是第一名,第二季市場佔有率為 22.7%。
此外,業內人士指出,目前看來,華為只有麒麟 990 一款整合 5G,而高通已經準備好,從中端晶片到高端晶片,都採用整合 5G,2020年,華為如果不在中端晶片上整合 5G,將會失去中端機的優勢,加上對岸中國大部分廠商,都已經選擇了高通整合 5G 晶片,2020 年華為將承受更大的壓力。

不過華為素來就眼光長遠、居安思危,對於整個市場和局面的把控,華為肯定有自己的判斷,相信會有很好的處理。

立足當下,在 5G 晶片上,華為自稱已經掌握了話語權!?

AKD 寰楚專業級全系列監控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