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部辨識無處不在,個人隱私還安全嗎?

Is facial recognition technology an invasion of privacy?



科寶電子官網 www.cop-security.com

來源数智网




臉部辨識無處不在,當你使用蘋果的 Face ID 解鎖 iPhone 時候,當你在機場檢票口登機的時候……顯然,臉部辨識已經不僅僅存在於,虛幻的未來科幻電影之中,如今,它已經開始逐漸走進了「千家萬戶」。因為越來越來多的生活家居產品附帶智慧功能。

当智能家居的面部识别无处不在,你的个人隐私还安全吗?


比如,Nest生產的Hello門鈴可以辨識出熟悉的面孔,來告知用戶究竟是誰打來的電話。Nest Cam IQ室內、室外的智攝影機均可以監測到誰在家中,誰在門外。甚至,售價為2900美元的索尼Aibo機器狗,也能夠知曉是誰在給他提供骨頭,這也是這款產品非常重要的特性之一。

與此同時,市場上這一趨勢也沒有放緩的跡象。TP-Link Kasa公司智慧家居產品線在今年1月的CES大會上,推出了具備臉部辨識功能的攝影機。

製造商們已然將臉部辨識功能,當作了產品的「賣點」來宣傳。但是,仔細想一下,我們的生活中真的需要在花園、廚房、臥室中都接受毫無緣由、令人無法喘息的的臉部辨識功能嗎?

從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我們徹底擺脫設置在機場、零售商店等等公共場所的臉部辨識應用,貌似不太可能。但是,當用戶開始蒐集來自於家庭、朋友、陌生人的生物特徵數據時,其實從另一個側面,也意味著觸碰到了道德底線。

或許用戶透過臉部辨識功能的攝影機,知道誰在自己家門口時,得到了短暫的內心平靜、安全感。但卻是以犧牲其他人的隱私為代價的,他們的生物特徵數據,隨時可以發送回製造商甚至駭客


關乎合法什麼事?
考慮道德的時候,不妨先考慮一下法律。即使目前還沒有任何一部真正意義上的法律,可以管理臉部辨識,依然無法阻擋數據隱私問題在美國國會上熱議程度。然而,三個州沒有等到國會採取行動。

2008年,美國伊利諾斯州通過的生物辨識資訊隱私法(BIPA),是最古老和最嚴苛的立法。它規定了如何收集、儲存、使用甚至銷毀生物特徵資訊。一年後,德克薩斯州通過了《德克薩斯州生物辨識隱私法》,而兩年前,華盛頓簽署了自己的州議會1493法案。

當然,這些法案主要針對商業應用,不適用於保護住宅或私人財產上的生物特徵數據。包括紐約在內的其它八個州,也試圖透過保護生物辨識資訊的法律,但最終以失敗告終。阿斯彭政策中心負責人貝齊庫珀 Betsy Cooper表示,現在法律環境還不確定。阿斯彭政策中心,以 Y Combinator 等技術孵化器為模型,向技術專家傳遞政策制訂的相關細節。

貝齊·庫珀說:「人們對生物辨識身份,以及如何進行管理越來越感興趣。我的研究顯示,這些主要集中在私人實體上。因此,公司使用這些數據,而不是私人消費者使用這些數據。這就為消費者將受到怎樣的影響,增加了相當不確定的因素。」


你被拍攝中,請保持微笑
貝齊庫珀接著說,當捕捉他人的生物特徵資訊時,不僅僅是關乎合法還是非法。當一個戶主增加了臉部辨識技術,複雜的關係開始起作用。「這其中存在著深刻的倫理問題。因為雖然個人與跨過門檻的人之間的關係較為清晰,但跨過門檻的人,與其他所有公司參與者之間的關係,卻不那麼清晰。」

對於庫珀而言,這個問題涉及到設備製造商如何處理,與用戶關係親密的人,或者客人的生物特徵數據。這意味著,在安裝攝影機、門鈴或者相關應用程序時,應該由用戶進行相關盡職調查。

所以,用戶在考慮產品時,需要仔細閱讀條款和條件,並瞭解設備捕獲的影像、圖像和臉部數據,會產生什麼後果,以便負責任地使用它。如果用戶完全忽視法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用戶可以採取一些措施,來改善自己的隱私,但最終用戶會相信,公司披露了它怎樣使用了用戶的數據。

例如,Nest在其隱私政策中警告表示,臉部辨識責任完全取決於消費者:

「根據您居住的地方,以及怎樣配置的產品和服務,您可能需要獲得明確的同意,才能掃描您家庭附近的人的臉部資訊。」


索尼Aibo也有類似的條款、條件。除了同意收集臉部辨識數據外,索尼還表示:


「每個Aibo產品用戶,需要進一步徵得數據採集同意,他將從任何他允許接近,或與他的Aibo產品互動的人那裡,獲得類似的同意。」

換而言之,這些公司透過讓用戶自己承擔責任,面面俱到地確保用戶購買的設備,接觸到的每個人,都同意收集他們的數據。但用戶也不可能在自家門前貼上「保持微笑,攝影機正在工作」這樣類似的提醒牌。看起來幾乎不可能,至少也非常不方便,需要在每次互動中,都得到明確的同意、准許。

當我們在公共場所時,有了能夠記錄我們,或捕捉我們圖像的設備,我們基本上已經放棄了任何有希望的知曉形式。貝齊·庫珀說:「隨著社會不斷發展,我們的接受度也在不斷提高。有人可以在Instagram上錄製你的照片,任何時候只要你穿過街道或參加體育賽事,到處都有攝影機,可以把你放在大螢幕上。」



個人與私人財產
作為一名房產所有者,你或許可以爭辯說,自己有權知道你的房子裡,和房子周圍究竟發生了什麼。因為有人在你的財產附近時,你有權收集他們的臉部辨識數據。另一方面,租客提出了其他一整套的問題。

在大多數情況下,這在法律上是正確的,因為沒有任何法律直接針對私人財產方面的臉部辨識管理。有關錄影的法律(使用無法辨識人臉的設備),只禁止在人們希望得到合理隱私訴求的地方使用錄影,例如,浴室。

儘管你自己的私人財產是一個確定的地方,也是絕大多數人感覺到可以自行決定,需要投入多少技術含量的產品。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位服務行業的工作人員,有必要在你住址附近經常出沒。

試想一下,我的房子很有魅力,但沒有郵箱。而我們的前門有一個儲物櫃。這意味著,我們的郵遞員必須走到我們的房子門口,打開儲物櫃,再把一堆信扔出去。

我的智慧攝影機,可能會在郵遞員接近時,收集他們的臉部辨識數據,然後將其發送到空中。那位郵遞員值得通知嗎?他們肯定不會受到這些通知的掌控。因為他們工作的一部分,是離我們的攝影機或門鈴非常近。

幸運的是,目前的攝影機和門鈴,只能報告他們看到的一張陌生臉。為了讓智慧攝影機可以告訴你誰在門口,你需要訓練它將臉部資訊,與實際的名字聯繫起來。這需要這個人多次在你家門口露面,所以一次性的來訪者,不會付出太多「精力」。


臉部辨識如何走到今天這一步?
如果我們真的想處理隱私問題,我們應該從網路誕生的時候,就開始著手了。那艘船已經開航了,但很明顯隱私問題,已經開始成為公眾非常關注的問題。

Facebook在隱私問題上的人氣正在下降,在年輕用戶中尤為明顯。儘管這標誌著公眾需要科技公司承擔更多的責任,但大多數消費者,仍然很有可能為了擁有這個街區最智慧、最聰明的家,而繼續忽視這些問題。

在美國,照相機、門鈴甚至具有臉部辨識能力的手機,都必須經過訓練才能瞭解臉部表情。美國並沒有全國性的人臉數據庫。例如,當一個設備捕捉到一個圖像時,它可以從中數據庫中提取資訊。但這種數據庫確實存在於,包括中國在內的其他國家。

儘管國土安全部堅持說,新的真實身份證系統,並沒有建立一個國家數據庫,但對於聯邦政府獲取這些國家級的數據,可能並不太困難。如果有一天罪犯或失蹤者,可以透過臉部辨識攝影機,在街上被辨認出來呢?這值得權衡個人數據隱私嗎?這就是我們社會需要做出的決定。


什麼離我們漸行漸遠?
在數據採集設備方面,我們至少需要做出明智的購買決策。是的,這可能需要額外的時間和消費者的研究。這和購買其它產品有什麼不同嗎?有些人仔細閱讀食物成分表和營養標籤。其他人研究服裝或家用產品,以確保材料是環保的、公平的貿易或當地採購的。同樣的態度其實也適用於消費技術。

或許這只是我個人對黃金法則的信仰,或是對未來的一種預感,但是我認為我們有責任對自己,甚至與我們的設備交互的人們,知曉我們的數據發生了什麼,並清楚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使用了它。


.華為被禁,但部分美國供應商仍在加緊發貨

Inside The Chinese Telecom Giant That Trump Banned (HBO)

康橋科技 —— 白光攝影機專業廠商!

來源:芯智讯


华为被禁,但部分美国供应商仍在加紧发货
根據此前外媒曝光的資料顯示,在美國宣佈將華為列入「實體名單」之後,多家美國公司,甚至與華為有業務往來的美國盟國公司,都收到一份內部郵件,郵件內容要求:

1.禁止向華為出貨,所有對華為的發貨將立刻停止。
2.所有已有或新訂單都將暫停或終止。
3.不能訪問華為門戶網站Esupplies,網站內部將被禁止接入。

據可靠消息,高通、英特爾、格芯、Arm、泰瑞達等公司,都已收到類似郵件。

今天,網上曝光的另外一份郵件截圖也顯示,美系半導體廠商安森美,也受到了美國政府方面的郵件,郵件內容與此前外媒曝光的一致。
华为被禁,但部分美国供应商仍在加紧发货
那麼美系半導體廠商均已按要求向華為斷供了嗎?

昨天,知乎上一位網友,在針對此前謠傳的「聯想斷供華為」事件評論時,其特別有提及其所在的美國矽谷某「純美帝」公司,在最近幾天正全功率」給華為發貨。成品半成品只要有的華為買的全給。

該網友強調,川普的禁令對很多矽谷公司打擊很大,其所在的公司,華為佔了很大的營收。

該網友還表示:近幾日其所在的美國公司國內售前基本就不睡覺拼命簽單,本來一個流程一個半月的三小時給你簽下來。總部那邊也是輪班倒,趕在禁令發佈之前,能簽多少簽多少(簽了才能發貨)。所有其他客戶的事情全放下,所有研發給華為交付幹活,在禁令下來之前能交多少交多少。
华为被禁,但部分美国供应商仍在加紧发货
顯然,如果該網友爆料屬實的話,那麼這可能並不是特例。在美國禁令正式嚴格執行之前,確實應該有不少美系廠商,正在爭分奪秒的給華為發貨。

根據此前《金融時報》的報導,今年早些時候,加拿大事件發生以後,華為就已經開始增加零組件庫存,最開始的目標是6-9個月,隨後又把目標提高到1至2年。

再看上面這位網友爆料的態勢,這幾天華為應該又加急屯了不少零組件,此外,部分中國供應商可能也替華為備了不少貨(比如ODM廠商),再加上部分零組件有中國產零組件可以替代,所以,華為確實有可能再遭遇禁運的情況下扛過1-2年。

而在這1-2年的緩衝時間,針對一些難以替代的零組件,華為還可聯合國內的供應商進行集中攻關,這也將在一定程度上,進一步降低損失。

而這或許也正是任正非有信心華為,能夠在今年仍然維持接近20%的成長的一大原因!

5月18日,華為創始人兼總裁任正非在深圳正式接受了《日本經濟新聞》的採訪,並對美國的禁令進行了首次回應。任正非說美國禁止華為業務的影響將是有限的,並表達了對長期前景的信心。「預計華為的成長可能會放緩,但只是小幅的放緩,」任正非補充道,他表示年度收入成長可能略低於20%。


.您的物聯網無線技術指南

Mesh Networking Vs. Cellular Technology
 for IoT Applications




源:物联之家网 作者:staceyoniot  

IHS報告重點介紹了五種值得關注的無線技術,它們分別是WiFi(802.11ax)、NB-IoT和LTE Cat M1、藍牙Mesh、LoRa和5G。我接下來簡要介紹一下,它們將在哪裡勝出,以及它們能提供什麼。


據IHS Markit的一份報告顯示,無線技術——包括無線局域網(WLAN)、藍牙、蜂窩和低功耗無線,將佔2018年連接整合電路(IC)出貨量的55%。

這實際上與2017年相比略有下降,2017年售出的通信晶片中,有60%來自於無線技術。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設備,需要與網路或相互通話,通信晶片的整體市場,正在快速上升。

這只是開始。IHS報告重點介紹了五種,值得關注的無線技術,它們分別是WiFi(802.11ax)、NB-IoT和LTE Cat M1、藍牙Mesh、LoRa和5G。

我接下來簡要介紹一下它們,將在哪裡勝出,以及它們能提供什麼。
藍牙Mesh:這種相對較新的無線技術,對消費者和工業環境都有好處,因為它利用了藍牙的普及性(它在任何地方的手機上),並賦予它網格功能,以擴展無線範圍。這意味著客戶可以使用藍牙設備,創建一個更有彈性的網路,即使您想要和20或30英尺以外的設備互動,並可以傳輸數據。

這也是電池供電設備的絕佳選擇,因為藍牙比WiFi或蜂窩技術耗電量更少。新創公司正在使用藍牙Mesh進行室內導航、廣告、位置跟蹤和其他新的使用案例,尤其是當他們想用手機與消費者互動時。

您會在燈泡、電燈開關、醫療設施和零售店看到它,不過當您需要傳輸大量數據(如影像或圖像文件)時,您將不會看到它,因為藍牙吞吐量低於其他無線技術。
WiFi(802.11ax):我們都知道WiFi,而WiFi(802.11ax)只是它的最新版本。它提供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快速數據速率和技術,有助於在一個有大量設備,同時通信的環境中,管理資訊在不同WiFi信道上的傳輸方式。

如果沒有管理多個設備,並幫助它們共享頻譜的技術,來自視訊流的數據,包可能會在感測器數據包,通過時被延遲。這項技術還有其他元素,可以幫助降低功耗,並使用多個天線提高容量。基本上,這種標準的WiFi比以前更快、更智慧,當網路處理數十台設備時,智慧很有用。

一般來說,無論您談論的是哪種版本WiFi,該技術都適用於需要傳輸大量數據的設備,想想視訊和大圖像文件。但WiFi對感測器而言非常糟糕,因為它會快速消耗電池電量,而且對於放置在偏遠地區的感測器,WiFi通常愛莫能助。

另外,市場上許多連網設備帶有舊的WiFi模組,無法應對當今的網路壓力,這也是一個挑戰。從消費者家庭到工業環境,您都可以找到WiFi,不過,在沒有電力或可靠寬頻連接的地方,通常是找不到它,例如採礦營地,農民的田地等。
NB-IoT和LTE Cat M1:這是兩種通過蜂窩網路,發送相對少量數據的蜂窩行動標準,它們是低功耗廣域網(LPWAN)無線技術的一部分。NB-IoT的數據傳輸速率非常低(例如,每秒只能發送250千比特),而它的蜂窩表弟LTE Cat M1則以1 Mbps的速率發送更多數據。

雖然它們經常被放在一起談論,但LTE Cat M1本質上,更接近我們所瞭解和喜愛的蜂窩行動數據,而且行動電信商可以在現有的LTE網路上快速部署它。而NB-IoT則需要,在行動塔上進行更多的操作,包括設備和軟體升級。

因為這些是蜂窩行動技術,所以它們可以覆蓋更廣泛的區域,並確保通信網路的安全,同時比WiFi或傳統行動,消耗更少的能量。然而,這些模組仍然很昂貴(電信商正在與晶片製造商合作,以獲得5美元的模組價格),與電信商合作,以獲得低廉的價格可能是一個挑戰。

您將看到航運公司、車隊管理公司,以及跟蹤全球或全國範圍內高價值物品運輸的行業,使用NB-IoT和LTE Cat M1。醫療機構也將使用這些和其他LTE技術,用於某些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的物聯網設備,特別是患者在家使用的醫療輔助設備。您還將看到電信商,使用NB-IoT技術支持的家庭安全感測器,尤其是在歐洲。

歐洲和亞洲目前在NB-IoT領域,處於領先地位,而美國電信商則主要關注LTE Cat M1的部署。
LoRa:如果蜂窩式LPWAN看起來太昂貴,WiFi太耗電,藍牙Mesh太本地化,那麼LoRa就是您要的技術,LORA網路可以長距離傳輸少量數據。

它們能發送多少數據,取決於它們如何調整功耗和距離,但它大約是25 kbps甚至更低。雖然LoRa是一個開放標準,但是LoRa晶片只有Semetch(美國)公司可以生產。

LoRa網路還需要 Gateway 設備和人來管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看到像Comcast這樣的公司,甚至是電信商為客戶創建,基於LoRa網路的原因。

對於不需要每天多次 ping 網路的設備來說,這項技術通常更好,也因此它不太適合跟蹤常用的對象,並且很可能會在校園中使用。您會看到LoRa被用於倉庫、校園,甚至農場,以便從需要檢查的感測器或設備中獲取讀數。


5G:IHS 在報告中提到了這一點,我對這個想法感到有點沮喪,因為 5G 可以是各種各樣的東西。在固定行動環境下,5G可以為城市和郊區的家庭和公寓,提供超高速寬頻。

在工廠環境中,它可以提供令人難以置信的低延遲,這可以說服一些製造公司,將其用於自動化流程,而不是有線技術。在行動世界中,它有潛力提供足夠的頻寬,以實現自動駕駛。

因此,雖然5G是一項值得關注的,令人興奮的技術,但很難說它能在物聯網領域中,找到第一個或最佳用例。

物聯網如今還使用了幾十種其他無線技術,有些技術會隨著時間推移,而逐漸失去市場佔影率,例如,ZigBee和Z-Wave,很可能會看到藍牙Mesh,將承擔這些技術所扮演的一些角色,但在未來的五到七年內,它們仍將繼續存在。其他技術,如Sigfox 和 Ingenu 等專有的 LPWAN 技術,可能會被 LoRa 和蜂窩行動佔據市場佔有率。

對我來說,物聯網無線領域中更大的問題是,與使用未經許可頻譜的技術相比,蜂窩行動能夠走得多遠,比如WiFi、藍牙,甚至是LoRa。

我認為蜂窩行動永遠不會消失,但是電信商需要調整他們的商業模式和價格,以適應數十億連網設備的時代,即使是那些價值不高的設備。

更有可能的是,電信商將繼續尋找高價值的設備和服務,以證明其定價和模組的高成本。而無許可頻譜技術則越來越聰明,可以為大多數連網設備,提供足夠好的網路連接服務。



.一款可辨識動物狀態和位置的馴鹿耳標

Calling and Tracking Moose During the Rut

科寶電子官網 www.cop-security.com

來源:RFID世界网


芬蘭科技新創公司Anicare,提出一種利用安裝在馴鹿耳朵上的Healtag追蹤器,可在長達五年的時間裡,追蹤它們在芬蘭境內活動軌跡的解決方案。

animalinfo - Hash Tags - Deskgram

這套解決方案,使用了芬蘭RFID跟蹤設備供應商 Nordic-ID,內置於動物耳標中的IoT標籤,該標籤透過 NB-IoT ,傳輸其唯一的ID號和位置數據。

這一整套方案採用了Anicare公司,基於雲伺服器的蜂窩連接,以便牧民不僅能查看馴鹿所在的位置,而且還能在它們位於靜止狀態時,查看是否需要幫助。Anicare公司還提供了一款應用程序,讓牧民無論何時何地都能訪問數據庫。


Anicare公司成立於2012年,旨在幫助馴鹿牧民管理他們的動物。馴鹿是家畜,但它們一年中大部分時間,都在沒有人類監管的森林裡自由放牧,這令它們暴露於各種危險之中。

雖然馴鹿成群結隊地遷徙,但有些馴鹿卻會與它們的族群分離。森林廣闊而偏遠,牧民們可能永遠也不知道,在森林裡走失的動物會有什麼下場。假若它生病、被捕獵、受傷或死亡,這種情況下,牧民的動物通常是永遠也找不回來的。





Anicare 創始人 Aki Marttila 說,他在森林裡發現了死去的馴鹿時,就在想是否有一種基於技術的解決方案,能夠解決這一問題。他解釋說,「我自己也有馴鹿,而且我是馴鹿協會( Finnish Reindeer Herders Association,FRHA,馴鹿牧民協會)的一員,所以我認為有必要製造出,一種讓所有牧民都能從中受益的設備。」

有些馴鹿已經從 2009 年開始,就戴上了 GPS 項圈。然而這種設備每台售價大約 600 歐元( 784 美元),其電池壽命一般為一年左右,這意味著牧民需要對所有,正在使用該設備的馴鹿,多次更換電池。

而更換電池就需要抓住每只馴鹿,並處理它的項圈,這會為馴鹿和它的主人都帶來壓力。此外,由於所需電池和無線電硬體的尺寸問題,導致 GPS 發射器也很重。

基於以上原因,這種設備只能安裝到項圈上,而不能貼在耳朵上。但 Marttila 認為給馴鹿戴項圈是不可取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種是影響美觀。「遊客們經常來看馴鹿,馴鹿身上鮮艷的顏色和寬大的項圈,會給遊客們帶來不好的體驗」,遊客們希望看到野生動物,而不是戴著「狗項圈」的馴鹿。

從這個角度來看,Marttila想製造一種適合配置在馴鹿耳朵上的,不那麼顯眼的產品,同時也不會對馴鹿造成任何潛在傷害的產品。


在另一套不同的解決方案中,芬蘭 Digita 公司曾在芬蘭部分地區,利用 FRHA 測試了一個基於 LoRaWAN 和 GPS 的系統。Anicare 公司則以 NB-IoT 的形式,提供了 LoRaWAN 的替代方案。


图片2.png



當 Marttila 聽說 NB-IoT 已經可以商業化應用後,他便開始研製新產品,即Healtag跟蹤器。Healtag跟蹤器系統由 Nordic-ID 的 nRF9160SiP 蜂窩無線電(支持 NB-IoT 和 LTE-M 網路標準)組成,可以直接固定在馴鹿的耳朵上。此外,該產品體積小,重量輕,配有一個GPS裝置、一個加速度計,和一個溫度感測器。

Healtag 跟蹤器會透過 NB-IoT,向現有的蜂窩 Gateway 發送數據,包括其唯一 ID 號和 GPS 坐標。當動物覓食或遷徙時,它的位置會同步更新。而基於雲計算的軟體,會收集每只動物的位置,並將數據顯示在儀表板上。

然後,牧主就可以訪問 Healtag 跟蹤器系統,即時查看這些動物的位置、去過的地方以及外出的次數。此外,該系統還配有一款應用程序,牧民可以在手機上查看即時數據。

系統中的報警功能,可以在檢測到特定動物出現問題時,通知授權方。如果系統檢測到該動物已經停止移動(基於加速度計的算法),或它似乎有健康問題(基於溫度感測器監測到的體溫下降)該系統將捕捉這些數據,並辨識出問題所在,如動物受傷或死亡。


然後,牧民會在他們自己的應用程序上,收到一個警告,指示動物所在位置及其問題。這樣可以幫助牧民,盡快找到這種動物。此外,牧民還可以使用該應用程序,在任何時間獲取特定馴鹿的當前位置。

Marttila說,「在過去的一年中,公司一直在對這項技術進行測試,在經過一些改進措施之後,新版標籤將於2019年夏天發佈。未來公司還會進行更多的試點。」去年夏天在拉普蘭地區,尋找最佳放牧地點時,貼在馴鹿身上的標籤,還處於正常工作的狀態。Marttila表示最初的測試結果非常理想,並預計這項技術,將在今年年底投入商用。



參與測試該系統的牧民分布在拉普蘭,Marttila表示,他們將增加更多芬蘭其他地區的牧民,繼續測試所有區域的數據訪問。一旦將該方案進行商業化發佈,他們將對牧民收取軟體的授權費,而牧民行動設備上,使用的應用程序將是免費的。在未來,Anicare公司計劃在牛羊身上,應用這項技術並進行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