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青線上
作者:楊程
2月24日,通信產業的頂級盛會——世界行動通信大會(MWC 2014)在西班牙巴賽隆納開幕。本次大會的主題為“創造未來”,整個展會自然成為新品“鬥秀”的舞臺。
從近年舉辦的CES(國際消費電子產品展)和MWC上可以看出,可穿戴設備一直是業界關注的焦點。在本屆大會上,三星帶來了Gear2智慧手錶、索尼展示了SmartBand智慧手環。
SONY Smartband www.igadgety.com |
有人戲言,可穿戴設備的“鼻祖”是“星爺”。在電影中,周星馳扮演的特工“淩淩漆”一會兒拿出可當吹風機的鞋子,一會兒拿出可刮鬍鬚的“大哥大”,很是拉風。不過,伴隨科技的進步,可穿戴設備也從最初的專屬品變成如今的大眾消費品。報告顯示,目前全球智慧可穿戴市場規模約為30億至50億美元,未來兩到三年有望達到300億至500億美元。分析認為,2014年或將成為可穿戴設備普及元年。
對於互聯網巨頭來說,可穿戴設備是他們打造各自生態系統的重要一環。早在2012年,谷歌就發佈了一款名為“Project Glass”的拓展現實眼鏡。該設備具有飆網、電話通訊和讀取檔等功能。到目前為止,蘋果雖然還沒在該領域“扣動扳機”,但在傳聞中,蘋果將推出一款名為“iWacth”智慧手錶,業界大多相信“iWacth”的上市只是時間問題。此外,微軟的物聯網團隊近來也在大肆“招兵買馬”。
分析師預測,下一個消費電子領域的霸主極有可能是可穿戴設備廠商。剛剛獲得2.5億美元融資的Jawbone就可能成為候選者之一。這家公司生產的UP智慧腕帶一上市便受到消費者追捧。這其中就包括雅虎CEO梅耶爾。為了慶祝自己任職雅虎一周年,她還自掏腰包向雅虎員工贈送了該設備。
大陸廠商在可穿戴設備領域也動作頻頻,包括百度的Baidu Eye眼鏡和咕咚手環、果殼的Geak Watch智能手錶和Geak魔戒、小米的智能鞋等。來自艾瑞的資料顯示,2013年大陸約售出675萬台可穿戴設備,2016年將快速增至7350萬台。
可穿戴設備前景雖然很美好,但現實依舊很“骨感”。消費者對此往往只是出於“獵奇”,實際購買欲望並不強。一方面是因為其價格居高不下,另一方面是因為其設計不夠完善。據體驗者介紹,谷歌眼鏡不適合在明亮的光源下使用,且續航能力只有3至5個小時;三星等智能手錶,由於其安裝了諸多軟體,一天需充一次電。另一方面,隱私問題也是必須面對和解決的難題。手腕、手錶等可穿戴設備會記錄使用者的個人資料,這些資料能被使用的範圍和限度,並沒有一個明確規定。
此外,使用者對該設備的使用習慣還有待培養。一項調查顯示,美國18歲以上的青年中,雖然有十分之一的人擁有活動追蹤設備,但是超過一半的人已經不再使用;擁有可穿戴設備的消費者中,三分之一的人會在6個月後放棄使用。
一些知名IT人士目前也不看好眼鏡等可穿戴設備,認為可穿戴設備行業相關產業鏈還不成熟。由於可穿戴設備的體積和能耗限制,要求晶片、顯示幕、電池都需特別定制,因此成本居高不下,產品難以批量落地,商業化還需時日。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