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百度百科
射頻辨識即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術,又稱無線射頻辨識,是一種通信技術,可通過無線電訊號識別辨識特定目標並讀寫相關資料,而無需辨識系統與特定目標之間建立機械或光學接觸。常用的有低頻(125k~134.2K)、高頻(13.56Mhz)、超高頻,微波等技術。RFID讀寫器也分移動式的和固定式的,目前RFID技術應用很廣,如:圖書館,門禁系統,食品安全溯源等。
(英文: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縮寫:RFID)是一種辨識無線通信技術,可以通過辨識無線電訊號辨識特定目標並讀寫相關資料,而無需辨識系統與特定目標之間建立機械或者光學接觸。
無線電的信號是通過調成無線電頻率的電磁場,把資料從附著在物品上的標籤上傳送出去,以自動辨識與追蹤該物品。某些標籤在辨識時,從辨識器發出的電磁場中就可以得到能量,並不需要電池;也有標籤本身擁有電源,並可以主動發出無線電波(調成無線電頻率的電磁場)。標籤包含了電子儲存的資訊,數米之內都可以辨識。與條碼不同的是,射頻標籤不需要處在辨識器視線之內,也可以嵌入被追蹤物體之內。
許多行業都運用了射頻辨識技術。將標籤附著在一輛正在生產中的汽車,廠方便可以追蹤此車在生產線上的進度。倉庫可以追蹤藥品的所在。射頻標籤也可以附於牲畜與寵物上,方便對牲畜與寵物的積極識別(積極辨識意思是防止數隻牲畜使用同一個身份)。射頻辨識的身份識別卡可以使員工得以進入鎖住的建築部分,汽車上的射頻應答器也可以用來徵收收費路段與停車場的費用。
某些射頻標籤附在衣物、個人財物上,甚至於植入人體之內。由於這項技術可能會在未經本人許可的情況下讀取個人資訊,這項技術也會有侵犯個人隱私憂患。
2概念
從概念上來講,RFID類似於條碼掃描,對於條碼技術而言,它是將已編碼的條碼附著於目標物並使用專用的掃描讀寫器利用光信號將資訊由條形磁傳送到掃描讀寫器;而RFID則使用專用的RFID讀寫器及專門的可附著於目標物的RFID標籤,利用頻率信號將資訊由RFID標籤傳送至RFID讀寫器。
結構
從結構上講RFID是一種簡單的無線系統,只有兩個基本器件,該系統用於控制、檢測和跟蹤物體。系統由一個詢問器和很多應答器組成。
近況
最初在技術領域,應答器是指能夠傳輸資訊回復資訊的電子模組,近些年,由於射頻技術發展迅猛,應答器有了新的說法和含義,又被叫做智慧標籤或標籤。RFID電子標籤的閱讀器通過天線與RFID電子標籤進行無線通訊,可以實現對標籤識別碼和記憶體資料的讀出或寫入操作。RFID技術可識別高速運動物體並可同時識別多個標籤,操作快捷方便。
應答器:由天線,耦合元件及晶片組成,一般來說都是用標籤作為應答器,每個標籤具有唯一的電子編碼,附著在物體上標識目標物件。
閱讀器:由天線,耦合元件,晶片組成,讀取(有時還可以寫入)標籤資訊的設備,可設計為掌上型RFID讀寫器(如:C5000W)或固定式讀寫器。
應用軟體系統 :是應用層軟體,主要是把收集的資料進一步處理,並為人們所使用。
射頻辨識系統最重要的優點是非接觸識別,它能穿透雪、霧、冰、塗料、塵垢和條碼無法使用的惡劣環境閱讀標籤,並且閱讀速度極快,大多數情況下不到100毫秒。有源式射頻辨識系統的速寫能力也是重要的優點。可用於流程跟蹤和維修跟蹤等互動式業務。
制約射頻辨識系統發展的主要問題是不相容的標準。射頻辨識系統的主要廠商提供的都是專用系統,導致不同的應用和不同的行業採用不同廠商的頻率和協定標準,這種混亂和割據的狀況已經制約了整個射頻辨識行業的增長。許多歐美組織正在著手解決這個問題,並已經取得了一些成績。標準化必將刺激射頻識別技術的大幅度發展和廣泛應用。
物流管理的本質是通過對物流全過程的管理,實現降低成本和提高服務水準兩個目的。如何以正確的成本和正確的條件,去保證正確的客戶在正確的時間和正確的地點,得到正確的產品,成為物流企業追求的最高目標。一般來說,企業存貨的價值要占企業資產總額的25%左右,占企業流動資產的50%以上。所以物流管理工作的核心就是對供應鏈中存貨的管理。
物流
在運輸管理方面採用射頻辨識技術,只需要在貨物的外包裝上的安裝電子標籤,在運輸檢查站或中轉站設置閱讀器,就可以實現資產的視覺化管理。與此同時,貨主可以根據許可權,訪問在途視覺化網頁,瞭解貨物的具體位置,這對提高物流企業的服務水準有著重要意義。
1.快速掃描。RFID辨識器可同時辨識讀取數個RFID標籤。
2.體積小型化、形狀多樣化。RFID在讀取上並不受尺寸大小與形狀限制,不需為了讀取精確度而配合紙張的固定尺寸和印刷品質。此外,RFID標籤更可往小型化與多樣形態發展,以應用於不同產品。
3.抗污染能力和耐久性。傳統條碼的載體是紙張,因此容易受到污染,但RFID對水、油和化學藥品等物質具有很強抵抗性。此外,由於條碼是附於塑膠袋或外包裝紙箱上,所以特別容易受到折損;RFID標籤是將資料存在晶片中,因此可以免受汙損。
4.可重複使用。現今的條碼印刷上去之後就無法更改,RFID標籤則可以重複地新增、修改、刪除RFID標籤內儲存的資料,方便資訊的更新。
5.穿透性和無屏障閱讀。在被覆蓋的情況下,RFID能夠穿透紙張、木材和塑膠等非金屬或非透明的材質,並能夠進行穿透性通信。而條碼掃描機必須在近距離而且沒有物體阻擋的情況下,才可以辨讀條碼。
6.資料的記憶容量大。一維條碼的容量是50Bytes,二維條碼最大的容量可儲存2至3000字元,RFID最大的容量則有數Mega Bytes.隨著記憶載體的發展,資料容量也有不斷擴大的趨勢。未來物品所需攜帶的資料量會越來越大,對標籤所能擴充容量的需求也相應增加。
7.安全性。由於RFID承載的是電子式資訊,其資料內容可經由密碼保護,使其內容不易被偽造及變造。
RFID因其所具備的遠距離讀取、高儲存量等特性而備受矚目。它不僅可以幫助一個企業大幅提高貨物、資訊管理的效率,還可以讓銷售企業和製造企業互聯,從而更加準確地接收回饋資訊,控制需求資訊,優化整個供應鏈。
5工作原理
RFID技術的基本工作原理並不複雜:標籤進入磁場後,接收解讀器發出的射頻信號,憑藉感應電流所獲得的能量發送出存儲在晶片中的產品資訊(Passive Tag,無源標籤或被動標籤),或者由標籤主動發送某一頻率的信號(Active Tag,有源標籤或主動標籤),解讀器讀取資訊並解碼後,送至中央資訊系統進行有關資料處理。
一套完整的RFID系統,
是由閱讀器(Reader)與電子標籤(TAG)也就是所謂的應答器(Transponder)及應用軟體系統三個部份所組成,其工作原理是Reader發射一特定頻率的無線電波能量給Transponder,用以驅動Transponder電路將內部的資料送出,此時Reader便依序接收解讀數據,
送給應用程式做相應的處理。
唯傳科技
以RFID 卡片閱讀器及電子標籤之間的通訊及能量感應方式來看大致上可以分成:感應耦合(Inductive Coupling) 及後向散射耦合(Backscatter Coupling)兩種。一般低頻的RFID大都採用第一種式,而較高頻大多採用第二種方式。
閱讀器根據使用的結構和技術不同可以是讀或讀/寫裝置,是RFID系統資訊控制和處理中心。閱讀器通常由耦合模組、收發模組、控制模組和介面單元組成。閱讀器和應答器之間一般採用半雙工通信方式進行資訊交換,同時閱讀器通過耦合給無源應答器提供能量和時序。在實際應用中,可進一步通過Ethernet或WLAN等實現對物體識別資訊的採集、處理及遠端傳送等管理功能。應答器是RFID系統的資訊載體,應答器大多是由耦合原件(線圈、微帶天線等)和微晶片組成無源單元。
6產品分類
RFID技術中所衍生的產品大概有三大類:無源RFID產品、有源RFID產品、半有源RFID產品。
無源RFID產品發展最早,也是發展最成熟,市場應用最廣的產品。比如,悠遊卡、食堂餐卡、銀行卡、賓館門禁卡等,這個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屬於近距離接觸式識別類。其產品的主要工作頻率有低頻125KHZ、高頻13.56MHZ、超高頻433MHZ,超高頻915MHZ。
有源RFID產品,是最近幾年慢慢發展起來的,其遠距離自動辨識的特性,決定了其巨大的應用空間和市場潛質。在遠距離自動辨識領域,如智慧監獄,智慧醫院,智慧停車場,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智慧地球及物聯網等領域有重大應用。有源RFID在這個領域異軍突起,屬於遠距離自動辨識類。產品主要工作頻率有超高頻433MHZ,微波2.45GHZ和5.8GHZ。
有源RFID產品和無源RFID產品,其不同的特性,決定了不同的應用領域和不同的應用模式,也有各自的優勢所在。但在本系統中,我們著重介紹介於有源RFID和無源RFID之間的半有源RFID產品,該產品集有源RFID和無源RFID的優勢於一體,在門禁進出管理,人員精確定位,區域定位管理,周界管理,電子圍欄及安防報警等領域有著很大的優勢。
半有源RFID產品,結合有源RFID產品及無源RFID產品的優勢,在低頻125KHZ頻率的觸發下,讓微波2.45G發揮優勢。半有源RFID技術,也可以叫做低頻啟動觸發技術,利用低頻近距離精確定位,微波遠距離辨識和上傳資料,來解決單純的有源RFID和無源RFID沒有辦法實現的功能。簡單的說,就是近距離啟動定位,遠距離辨識及上傳資料。
7優勢
RFID是一項易於操控,簡單實用且特別適合用於自動化控制的靈活性應用技術。可自由工作在各種惡劣環境下:短距離射頻產品不怕油漬、灰塵污染等惡劣的環境,可以替代條碼,例如用在工廠的流水線上跟蹤物體;長距射頻產品多用於交通上,識別距離可達幾十米,如自動收費或辨識車輛身份等。射頻辨識系統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系統優勢:
讀取方便快捷:資料的讀取無需光源,甚至可以透過外包裝來進行。有效辨識距離更大,採用自帶電池的主動標籤時,有效辨識距離可達到30米以上;
辨識速度快:標籤一進入磁場,解讀器就可以即時讀取其中的資訊,而且能夠同時處理多個標籤,實現批量識別;
www.rfid-ready.com |
資料容量大:資料容量最大的二維條碼(PDF417),最多也只能儲存2725個數位;若包含字母,儲存量則會更少;RFID標籤則可以根據使用者的需要擴充到數十K;
使用壽命長,應用範圍廣:其無線電通信方式,使其可以應用於粉塵、油污等高污染環境和放射性環境,而且其封閉式包裝使得其壽命大大超過印刷的條碼;
標籤資料可動態更改:利用程式設計器可以向寫入資料,從而賦予RFID標籤互動式便攜資料檔案的功能,而且寫入時間相比列印條碼更少;
更好的安全性:不僅可以嵌入或附著在不同形狀、類型的產品上,而且可以為標籤資料的讀寫設置密碼保護,從而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據Sanford C.Bernstein公司的零售業分析師估計,通過採用RFID,沃爾瑪每年可以節省83.5億美元,其中大部分是因為不需要人工查看進貨的條碼而節省的勞動力成本。儘管另外一些分析師認為80億美元這個數字過於樂觀,但毫無疑問,RFID有助於解決零售業兩個最大的難題:商品斷貨和損耗(因盜竊和供應鏈被攪亂而損失的產品),而單是盜竊一項,沃爾瑪一年的損失就差不多有20億美元,如果一家合法企業的營業額能達到這個數字,就可以在美國1000家最大企業的排行榜中名列第694位。研究機構估計,這種RFID技術能夠幫助把失竊和存貨水準降低25%。
典型應用
物流和供應管理、生產製造和裝配 、航空行李處理、郵件/快運包裹處理 、文檔追蹤/圖書館管理、動物身份標識 、運動計時、門禁控制/電子門票 、道路自動收費、一卡通、倉儲中塑膠託盤、周轉筐中等。
9社交媒體與RFID關聯的方法
軟體方面,需要一個應用,可以將RFID收發器上的序號與用戶社交媒體的網站憑證關聯起來。同時還需要一個應用程式介面,能通過讀取標籤這一活動自動登錄Facebook或其它社交媒體。
一般,活動方可以讓訪客登錄後在特定讀取器上觸碰收發器來啟動“讚”這個動作。至於照片,通常需要設置專門的讀寫器讓用戶通過觸碰收發器拍照並自動上傳到活動Facebook頁面。
10標籤類別
RFID標籤分為被動、半被動(也稱作半主動)、主動三類。
被動式標籤沒有內部供電電源。其內部整合電路通過接收到的電磁波進行驅動,這些電磁波是由RFID讀取器發出的。當標籤接收到足夠強度的訊號時,可以向讀取器發出資料。這些資料不僅包括ID號(全球唯一標示ID),還可以包括預先存在於標籤內EEPROM中的資料。由於被動式標籤具有價格低廉,體積小巧,無需電源的優點。市場的RFID標籤主要是被動式的。
一般而言,被動式標籤的天線有兩個任務,第一:接收讀取器所發出的電磁波,藉以驅動標籤IC;第二:標籤回傳信號時,需要靠天線的阻抗作切換,才能產生0與1的變化。問題是,想要有最好的回傳效率的話,天線阻抗必須設計在“開路與短路”,這樣又會使信號完全反射,無法被標籤IC接收,半主動式標籤就是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半主動式類似於被動式,不過它多了一個小型電池,電力恰好可以驅動標籤IC,使得IC處於工作的狀態。這樣的好處在於,天線可以不用管接收電磁波的任務,充分作為回傳信號之用。比起被動式,半主動式有更快的反應速度,更好的效率。
與被動式和半被動式不同的是,主動式標籤本身具有內部電源供應器,用以供應內部IC所需電源以產生對外的訊號。一般來說,主動式標籤擁有較長的讀取距離和較大的記憶體容量可以用來儲存讀取器所傳送來的一些附加訊息。射頻辨識技術包括了一整套資訊技術基礎設施,包括:
射頻辨識標籤,又稱射頻標籤、電子標籤,主要由存有辨識代碼的大規模集成線路晶片和收發天線構成,主要為無源式,使用時的電能取自天線接收到的無線電波能量;射頻識別讀寫設備以及
與相應的資訊服務系統,如進存銷系統的聯網等。
將射頻辨識技術與條碼(Barcode)技術相互比較,射頻類別擁有許多優點,如:
可容納較多容量、通訊距離長、難以複製、對環境變化有較高的忍受能、可同時讀取多個標籤等。
相對地有缺點,就是建置成本較高。不過透過該技術的大量使用,生產成本就可大幅降低。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