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古硯偉/綜合報導】
自從九○年代開始,NBA靠著成功行銷喬丹與公牛隊,成為美國職業運動走向世界最成功的典範。NBA「全球化」有獨特的發展背景。比起早在十九世紀就已具職業雛形的MLB(美國職棒大聯盟),及深入美國文化的美式足球NFL,NBA無論在聯盟歷史,美國人心目中的地位,都遠遠不如其他職業運動。
在平均進場人數上,不只遜於NFL和MLB,甚至就連NHL(冰球)和MLS(美國足球大聯盟),也略勝於NBA。走向世界,成為NBA生存之道。
「全球化」是NBA現任主席史騰任內最重要的成就之一,他除了將NBA從垮台邊緣一手拉回美國四大職業運動行列,也是最早對歐洲球員廣開國際化大門的聯盟。
NBA很早就和歐洲球隊進行交流,早在一九七八年,當時NBA派出該年總冠軍華盛頓子彈隊(現為巫師隊),與當時的歐洲強權,以色列的特拉維夫馬卡比隊進行首場表演賽。
一九八七年,NBA舉辦「麥當勞杯」,與歐洲、南美及亞洲職業球隊進行錦標賽,一九九九年才停辦。而NBA首次在海外舉行例行賽,則是在一九九○年的東京體育館由爵士和太陽隊進行二連戰。
另外NBA也是在冷戰時期,少數仍與蘇聯保持交流的職業聯盟,一九八八年,老鷹隊曾和蘇聯國家隊在立陶宛、喬治亞、莫斯科等地進行三場表演賽。還曾邀請蘇聯射手庫提納提斯參加一九八九年NBA三分球大賽,勇士隊也在該季簽下立陶宛後衛馬修利尼斯。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