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kieOptions = {...}; .人臉辨識商業規模化前夜,我們離靠臉吃飯還有多遠? - 3S Market「全球智慧科技應用」市場資訊網

3S MARKET

3S MARKET
2018年8月27日 星期一

Smart Retail with Facial Recognition and VR camera



來源: 极客公园



靠臉吃飯,一句聽起來不太親民的口號。

一般情況下,我們是用來形容那些容貌俊美,憑借高顏值征服大眾的明星和演員,不過,以後要是說起靠臉吃飯,我們每個人也都能做到。

人脸识别商业规模化前夜,我们离靠脸吃饭还有多远?

不知道大家還有沒有印象,去年 9 月,肯德基在杭州上線了一家有些特別的概念餐廳 KPRO,除了一些在平時的肯德基不容易出現的限定食物,真正讓這家餐廳絡繹不絕的,還有它與螞蟻金服合作的非常特別的支付體驗——刷臉支付。

不用走到櫃台,不用拿出錢包,甚至你連手機都不用掏出來,點餐和支付一條龍完成,這種方式不但極大提高了傳統服務行業的效率,同時也在嘗試用新技術,去尋找零售服務行業的痛點,時隔一年之後,這樣的場景即,將更進一步進入我們的生活。

即將普及的新體驗
毫無疑問,刷臉支付的體驗過程之簡單,在很多人嘗試之後,會有一種回不到過去的流暢感,還記得我們去年在肯德基上簡單的幾步操作嗎?

在點餐機上選擇自己想要的食物;

點擊確認付款,跳轉支付頁面,進入支付寶刷臉支付;

攝影機直接掃描到你的臉,螢幕跳轉至確認頁面;

輸入 11 位手機號進行驗證,匹配成功,自動完成支付。

簡單的幾步,購物和支付的流程就全部完成,這在過去似乎是很難想像的事情。當它第一次出現,就有人在問,這是不是只是一種宣傳展示?

看技術是否只是展示最好的做法是觀察它,在過去的一年時間里,我們的確在不同場合看到了演示的操作,比如在造物節亮相的無人超市,或者概念中的無人便利店等,但實際上,在不斷試水後,這套系統早已不只是單純的演示。

自去年 9 月的肯德基 KPRO 試點之後,螞蟻金服這套人臉支付系統,就開始進一步落地在更多觸手可及的場景中,阿里巴巴的盒馬鮮生超市,和卜蜂蓮花超市是最早嘗鮮的線下點。如果你在盒馬鮮生,嘗試過刷臉支付就會感知到,靠臉吃飯不僅僅只是一句口號,它比傳統的支付的確快捷多了。

在這一年的線下小範圍嘗試之後,8月15日,螞蟻金服對外正式宣佈,在未來一年內將向各種商業場景,普及自助收銀+刷臉支付的解決方案,藥店、超市、便利店,都將會加入這一支付方式,這就意味著,未來在你身邊更多地方,你都能親自體驗到這種刷臉支付。

大規模商用一方面意味著,你可能會在更多地方體驗到這種便捷的支付方式,另一方面也意味著,未來只要條件允許,帶有攝影機的地方,刷臉這種方式會讓很多事情變得更加簡單。

但是想到這裡也許大家都會有疑問,為何過去這些場景沒有大量規模實現?它的安全能不能得到保證?最終我們的生活會有哪些改變?

邁上最後一步台階
不論線上線下,刷臉支付在過去這兩年,已不再讓我們感到陌生,一個原因在於,技術正逐漸成熟,並從線上帶給人們更多認知。

在手機上,臉部辨識不論是硬體,還是軟體都已經開始讓臉部辨識,走進千家萬戶。以 2017 年 iPhone X Face ID 為代表的臉部辨識,讓人們體會到刷臉,不僅可以用來解鎖手機,還能用來玩 Emoji,甚至是金融領域的支付。

而在軟體層面,金融和支付應用支付寶,也很早就上線了刷臉驗證和支付功能,可以說,經過這兩年的技術進步和普及,刷臉支付已經初步達成了用戶的體驗升級。

而到了線下場景中,這種體驗不僅聽上去更具未來感,嘗試之後,你也能感受到它帶來的方便,我們曾經和大家介紹過人臉辨識技術演進的五個階段就是如此:

第一階段是輔助核身,是在非金融場景中進行人身份的驗證,比如我們在手機上刷臉解鎖,或者打開某個應用,需要人工干預;

第二階段是實人認證,在非金融場景下,做到辨識和比對個人身份信息,比如火車站刷臉進站,或飯店刷臉入住,需要人工干預;

第三階段是智慧核身,在個人設備的金融支付場景中,不需要人工干預,就可以完成用戶的刷臉支付,刷臉轉賬等業務,但需要用戶配合,比如支付寶刷臉轉賬;

第四階段是支付核身,要做到在公用設備上,完成金融支付場景,不用人工干預,就可以完成支付業務,但需要用戶配合,比如肯德基 KPRO 餐廳的刷臉點餐;

第五階段是萬物互聯,要做到在公用設備上,無需人工干預,也無需用戶配合,完成刷臉支付過程,比如無人超市。

可以看到,第四階段和第五階段之間,需要的不僅僅是技術成熟,還要能在大量場景中適配,所以對任何一家公司來說,不僅僅是考慮到安全性的問題,還要面對現實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測試,因此在人流量較大的商業場景,比如餐廳(肯德基 KPRO),超市(盒馬鮮生等)才顯得如此重要。

在安全性上,螞蟻金服的人臉辨識採用的是 3D 人臉辨識技術,與蘋果在 iPhone X 上的嘗試有所區別的是,在進行人臉辨識前,這套系統會透過軟硬體結合的方式,即硬體基礎+智慧算法+風控體系的方式進行活體檢測,判斷採集到的人臉是否是照片、影片或者軟體模擬生成的,而不單單是硬體和算法的辨識。

這樣,最終準確率比我們正常的人眼辨識更高,現階段達到 99.99%,這就為線下商用奠定了一個基礎前提。

第五階段的另一個前提,是技術能否具有通用性,即人們能否達成共識標準。比如 WiFi、藍牙通訊等協議標準,之所以能夠在全球推廣,正是由於擁有統一的規定,才能成為通行標準。

為實現最終目標,螞蟻金服已經加入電器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我們熟悉的 WiFi 國際標準就由 IEEE 主導制訂,這一協會也包括 Apple、Google 等眾多成員,作為會員的螞蟻金服,會推動刷臉支付技術的國際標準制定,從這一方向看,中國在刷臉支付的線下場景應用中,會走在非常靠前的位置。

打通智慧零售的拼圖
如果說網上購物已經是人們生活方式中的一種習慣,那麼傳統的線下購物和消費場景還有必要存在嗎?

答案是肯定的。即便年輕人的生活習慣,如今更傾向於線上,但線下的真實體驗,和隨挑隨看的購物方式,依然有著自身價值,這也是線上購物無法取代的地方,但以人臉支付為例,這種更新的方式,會將線下的優勢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一個很容易理解的是技術升級,帶來的效率提升,原本需要排隊購物的情況,現如今透過更方便更快捷的刷臉支付輕鬆搞定,不但提升了購物的體驗,也極大節約了過去的人力成本。

而大規模商用人臉辨識的另一個意義,在於那個理想中的數位化時代,正和我們越來越近。如你所瞭解的,線上購物的爽快,來自於對數據的整理分析,它能在海量商品中,根據你的瀏覽習慣選出你想要的物品。刷臉支付的最終目標,就是透過線下購物和線上支付的結合,利用日常數據為你在線下營造這種體驗。

比如,當你每一次進商場,要買一件衣服,在刷臉支付時,你的購物數據為你直接關聯線上的購物積分,同時為你提供更多推薦的組合搭配。

但你也許會疑惑,這些利用手機二維碼都能做到的事情,靠刷臉支付來做,會有什麼區別?

的確,刷臉支付和二維碼支付具,有一些相似之處。但無論是安全性還是體驗上,前者都要進步很多。安全性讓刷臉支付可以承擔金融級別的風險能力,這就是你在銀行能看到有人臉校驗,卻沒有二維碼的重要原因,而相比起來,體驗上的提升也至關重要。

你可能現在天天都會感受的體驗是,買東西,拿出手機,掃二維碼,然後把手機放回口袋,拿走東西。儘管相比過去拿出錢包找到零錢來說進步很大,但還是有些麻煩。

刷臉支付的環節則是買東西,攝影機掃描辨識,確認比對,拿走東西。你會看到甚至你出門忘帶手機也沒有問題。最好的科技是讓你感受不到科技的存在,這就是刷臉支付帶來的意義。

自 2016 年開始,無論是阿里巴巴的新零售,還是京東的第四次零售,當線上市場漸漸日趨飽和,中國互聯網公司都開始將目光聚焦在線下零售。

毫無疑問,在這波對線下的改造升級中,誰能切中要害找到體驗升級的秘訣,誰就能找到未來打通數位世界和現實世界的關鍵鑰匙,刷臉支付的普及,或許正是缺失的那塊拼圖。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