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ternet of Things in retail:
Making the connected store a reality
來源:尼尔森Nielsen
尼爾森基於商務部的定義,對整個零售的「新特徵」做出以下概括:
零售主體新角色
消費者的組織者和採購者,以及供應商的生產研發活動,和市場推廣活動的服務者;
零售經營新理念
需要適應消費者主權時代的新理念、新模式,透過零售變革,更精準地滿足消費者需求;
零售主體新關係
零售商為供應商賦能,與消費者實現互動和交流,構建平台與消費者之間深度互動的社群關係;
零售產出新內容
建立持續互動的零售商與消費者之間的關係,強化多場景購物體驗,提供消費者數據服務;
零售組織新形態
透過大數據清晰洞察消費者痛點,形成多樣性、多內容、多觸達點和多維度的,具有複合型商業特點的,新型智慧零售經營業態。
尼爾森研究發現,整個零售新業態,都正在透過重構整體交互、連通全域數據的方式,來實現傳統人、貨、場關係的變革。傳統零售模式所面臨的挑戰,主要集中在品牌商與零售商、零售商與消費者、產品與服務——三環流轉存在斷點,數據存在割裂狀態。
在電商玩家進入之後,零售新業態的整體架構,都進行了重組再融合。
在電商玩家進入之後,零售新業態的整體架構,都進行了重組再融合。
在這樣的大環境驅動下,改變傳統零售模式至關重要。
首先,尤其是對於品牌商來說,「通路導向型」的玩法逐漸式微,轉而向「消費者導向性」傾斜。
首先,尤其是對於品牌商來說,「通路導向型」的玩法逐漸式微,轉而向「消費者導向性」傾斜。
越來越多的品牌商,開始強調以「消費者」為核心,瞭解消費者的心理並投其所好,成為了他們的生意經。
其次,傳統零售的地理邊界被有效突破,場內經營被全通路經營所替代;現代物流與零售結合成為零售新業態的顯著特徵。
在整個新業態中,主要有三類核心玩家:電商平台,互聯網巨頭,以及傳統零售商,而其運營模式的創新主要有以下三種:
1.電商模式創新
線上B2C的模式,已佔據龐大的市場佔有率,高昂的流量迫使電商玩家們去尋求主流模式之外的突破,例如對岸中國拼多多,雲集等平台,都在透過社交來提高互動。
2.線下模式創新
隨著整個消費升級之後,線上帶給線下的競爭壓力愈演愈烈,線下零售商也在主動尋求改變。例如永輝在傳統零售的貨和場的概念上,加入了「超級物種」這一產品。
3.融合創新模式
融合創新模式由電商玩家驅動,以盒馬鮮生和7FRESH為例,把線上和線下流量入口整合,透過傳統的變革驅動整體品類的變化。
以融合創新模式為例,其核心要素在於線上線下的貫通,及高效的數位化營運能力,透過線下服務和體驗引導,和線上消費者前置攔截,提升融合業態的綜合坪效。
其中,主要
關注以下兩點:
新品類、新服務、新體驗
透過增加餐飲服務、店內代加工、更豐富更新鮮的生鮮類購物體驗;提升來店消費者的頻次和人群範圍。
流量前置攔截
流量前置攔截是透過一前一後的方式實現的;在前端,每個品牌商客戶都有相應的KA部門,專門主導如何與通路做行銷活動。透過線上流量入口,以在線上的行銷方式,攔截消費者需求,實現「足不出戶」式的訂單交付。
1.從全通路至融合通路策略:由於電商營運模式,有別於傳統模式,在向融合通路演進的過程中,企業需要考慮「如何驅動線下超市的銷售」,「如何合理安排團隊執行」等問題。
2.跨通路行銷:如今的場內行銷效果正在減弱,若要加強效果,需要考察其增效和提升空間。
3.促銷與定價管理:在流量前置攔截和線上促銷的影響下,消費者的需求在發生改變,產品定價也要與時俱進。
1.線上線下的流量管理
在關注周邊消費人群的同時,也需要為線上訂單做流量管理
2.客戶忠誠度管理
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在進行跨界消費,商家需要制定策略,將更多的消費者,留存到自己的體系中
3.品類管理
在融合了線上線下的業態之後,賣場品類也會隨之增加,商家需要更新品類管理方案來提高績效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