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kieOptions = {...}; .「智慧家庭」就是「一鍵搞定」麼? - 3S Market「全球智慧科技應用」市場資訊網

3S MARKET

3S MARKET
2017年11月8日 星期三

[Hindi]How To Get Real FingerPrint Lock On Any Android Phones! 2016 100% Working ||No Root||






Monitor home from smartphone


來源:互联网聚光灯



「智能家居」已經成了現在我們對於家庭中,使用的電器最常使用的一個詞。讓家裡任何設備都能連上網路,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多方便。

它是我們今天對家庭中那些電子設備的想法,但是在半個世紀以前,人們對於今天的家庭想象並不是這樣的。






今年2月對岸發佈的《中國智能家居設備行業前瞻與投資策略規劃報告》預計,未來幾年中國智慧家庭將迎來爆發期,年增長率將保持在50%左右。到2018年,中國智慧家庭市場規模或將達到人民幣1396億元。

在客製化行業,自動化、工業4.0、機器代人、無人工廠、大數據、雲計算等詞彙已經是客製化企業的標籤。當前,客製化家居圈不斷強調的「工業4.0」就是客製化智慧生產的概念體現,它的重要標誌就是將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與工業生產相結合,實現工廠、消費者、產品和資訊數據的互聯,重構整個企業的生產方式。



客製化行業的一大批企業在智慧製造方面,走在了家居行業前列。

在市場競爭加劇的今天,不斷創新求變是每個企業發展戰略的重中之重。2017年以來,智慧家庭的概念逐漸在消費領域滲透,一些智慧化的應用也早已開始。綜合消費市場來看,智能化在改變人們生活方式的同時,也映射出人們對智慧家庭生活的需求。

第二次工業革命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電,而它也讓人們的生活從20世紀初開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家用電器開始在這個時候走進了人們的生活。



  


從愛迪生在19世紀末發明電燈開始,家用電器開始走進人們的生活。1907年吸塵器問世,在之後的半個世紀裡,不斷有新的家電出現。

1913年,洗碗機開始被投入市場,同年電冰箱也被發明瞭出來,到了1930年它開始慢慢普及。到20世紀50、60年代的美國家庭中,你已經能看到我們現在生活裡用到的大部分電器了。

20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家用電器的出現時間

1907年 第一台吸塵器問世

1909年 商用烤肉機問世

1913年 電冰箱被發明,它在1930年開始慢慢普及;同年第一台洗衣機問世

1925年 電視機問世

1930年代中期,洗衣機和乾衣機問世

1952年 自動咖啡機問世

1962年 微波爐開始大規模生產

20世紀30到50年代,家庭中新增的不止是幫助人們,完成一些家務工作的電器,還有很多對未來的幻想,而這個未來,大部分圍繞廚房展開。

美國的家電企業惠而浦,在1957年推出了「奇跡廚房」的概念,在這個想像的廚房中,廚房裡所有的電器都是由一台中央電腦控制,主婦們需要做的就是按下控制電腦上的按鈕。在它的宣傳片裡,一位家庭主婦一邊演示,一邊說「在這個廚房裡,你可以用三分鐘烤出一個麵包,洗碗擦地都可以自動完成。」


  


同樣類似的廚房概念的,還有當時還在GM旗下的Frigidaire在1956年推出的「明日廚房」和Philco-Ford公司在1967年做的1999 A.D.短片中展示的未來廚房,它們都不約而同地選擇廚房,作為未來生活中,家用電器被使用的一個重要場景,而在這個場景中,這些電器全部由一台電腦控制,「一鍵搞定」成了它們的共同特徵。

近些年,隨著智慧家庭的大行其道,智慧門鎖也進入了很多中國家庭的視線。據相關調查顯示,歐美國家智慧門鎖普及率已達50%,日韓國家已超過70%,而中國智慧門鎖安裝率仍不足3%,未來智慧門鎖市場將有望達人民幣1000億元。





龐大的市場前景,自然吸引了眾多企業和資本的進入,新產品新品牌層出不窮,而三星智慧門鎖的相關專家表示:選擇智慧門鎖的首要著眼點還應當是安全,一款優秀的智慧門鎖可以拓展家居安全的意義。

說到智慧門鎖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是指紋鎖。那麼,如果遇到像電影情節中那樣指紋被採集、作假的情況,要如何應對呢?據介紹,三星智慧門鎖的指紋辨識使用的,是高清藍光辨識技術,即使不法分子複製下業主的指紋,也同樣無法打開大門。

此外,三星智慧門鎖也可以設置雙認證模式,即密碼和指紋系統的雙重輸入,提高安全系數,從而增強家居安全。這,才是安全。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