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kieOptions = {...}; ‧ 海空安保動用新裝備 俄軍出動 4萬人保冬奧安全 - 3S Market「全球智慧科技應用」市場資訊網

3S MARKET

3S MARKET
2014年2月12日 星期三

來源:環球時報

27日索契冬奧會開幕,安保越來越成為俄羅斯難以回避的問題。美國《星條旗報》20日甚至披露,美國海軍準備派出特遣艦隊前往黑海,一旦冬奧會遭遇恐怖襲擊,將緊急撤離美國運動員和公民。面對西方的各色眼光,俄羅斯則提出要打造“最安全的奧運會”,派出精銳部隊從海陸空全方位確保冬奧會安全。
  


美國擬訂緊急撤離計畫
此前俄南部重鎮伏爾加格勒遭遇的恐怖襲擊造成34人死亡,令包括索契在內的整個俄北高加索地區處於緊張氣氛中。美國《空軍時報》20日稱,俄反恐機構正在研究一段網路影片,它由活躍于俄達吉斯坦共和國的宗教激進組織發佈,兩名男子在影片中揚言要對索契發動更多的自殺式爆炸襲擊。據《星條旗報》20日報導,針對索契賽事發生不測的可能,美軍正擬訂應急計畫,派遣軍艦和運輸機進入黑海,策應美國代表團離開。匿名美國官員稱:“如果發生像重大恐怖襲擊一類的事件,我們首先要保證美國公民安全撤離。”
  
但該計畫面臨的問題是,俄政府一直不願讓外國部隊,尤其是美軍進入本國領土。據路透社21日報導,五角大樓指揮官提出的備份方案是,在冬奧會期間向俄羅斯提供支援。五角大樓發言人約翰·柯比少將說:“在俄羅斯為冬奧會進行安全準備之際,美國已向俄政府提供充分支持。如果接到請求應對突發事件,包括部署在黑海兩艘軍艦在內的美國海空軍都是可用的。”
  
對索契冬奧會安保形勢,中國外交部副部長程國平21日表示,中方相信俄方有能力做好安保,確保冬奧會成功。中方願同俄方保持密切溝通和協作。
  
俄精銳部隊拱衛索契
俄羅斯也全力應對以消除外界對冬奧會安保的疑慮。索契冬奧會組委會主席德米特裡·切爾內申科承諾,索契冬奧會將是“有史以來最安全的奧運會”。俄新社稱,超過4萬名執法人員將參與冬奧會安保,相比之下,安保係數創歷史最高的倫敦奧運會出動的警力也僅為1.8萬人。
  
據報導,駐車臣的俄內務部獨立第46旅已奉命向南移動,拱衛索契週邊。該旅長期與非法武裝作戰,有豐富的反遊擊和打擊恐怖據點經驗,其中有幾個戰鬥營是由車臣當地人組成,因此更加熟門熟路。

出於同樣的考慮,由車臣戰爭退伍軍人組成的特種兵大隊將負責巡邏索契山林。為提高獨立第46旅的戰鬥力,俄軍總參情報總局(格魯烏)所屬第22特種旅已奔赴索契值勤,機動力強的空降兵也確定為冬奧會順利舉辦“保駕護航”,俄軍第7山地空降突擊師所屬一支空降營奉命協助安保工作。大名鼎鼎的“阿爾法”特種部隊,也計畫在“必要時”擔負緊急反恐任務。
  
為應對可能出現的緊急情況,警方和其他安全機構已進行數十場演習。俄羅斯聯邦安全局局長亞歷山大·博特尼科夫宣佈,將針對索契奧運會的270個目標展開名為“奧運2014”的戰略演習。負責索契安全問題的俄羅斯聯邦安全局官員阿列克謝·拉夫裡謝夫解釋說,在奧運會之前要進入索契內部和周邊的幾個地區——所謂的控制區和禁區將嚴格受限。

持有門票和身份證件的來賓才能訪問“控制區”,而只有從事與禁入區域相關工作的工作人員才可以進入“禁區”。從冬奧會開始前的一個月到結束後的一個月,所有在安全區域之外的汽車在三個月內都不得進入安全區域。
  
海空安保動用新裝備
由於索契是海濱城市,因此海上安保工作同樣至關重要。俄內務部在冬奧會開幕前就建成黑海水域安保系統,甚至連俄國防部和海軍總司令部也特意將黑海艦隊所屬部分艦隻進行升級改造,4艘特製的反恐炮艇擔負巡邏任務。俄海軍總司令奇爾科夫表示,黑海艦隊與邊防部隊協作,擔負冬奧會期間索契的海岸警戒工作,黑艦艦隊會出動軍艦、海軍航空兵甚至戰鬥蛙人,即時監控沿岸海情,並針對緊急情況展開搜救任務。
  
索契的空中安保網也力爭做到“天衣無縫”。冬奧會期間,俄內務部部署從奧地利引進的“地平線航空S-100”無人機,它們組成空中偵察系統,不受陸地和水域限制,可全天候全時段作業。俄空軍第4空防司令部的航空基地擔負空中執勤任務。6套針對巡航導彈和飛機等低空目標的“鎧甲S”防空系統將被用於保護俄南部邊界領空。
  
20131023日開幕的第17屆莫斯科國際警用裝備展上,一批將在索契冬奧會期間投入使用的新裝備提前亮相。其中ADS水陸兩用步槍最為搶眼,它的水下射擊距離可達40米,攜帶這種步槍的戰鬥蛙人從水中登陸後將不再需要換槍,從而減輕作戰負荷,縮短反應時間。還有一款名為“振動手鐲”的個人安防裝置,佩帶者可通過它與指揮所即時傳送非正常態勢資訊。俄內衛部已採購200套“振動手鐲”,配發給奧運安保人員。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