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kieOptions = {...}; ★ 今年的台北國際電腦展有什麼特別的展出?明年又會怎樣? - 3S Market「全球智慧科技應用」市場資訊網

3S MARKET

3S MARKET
2024年6月14日 星期五

 



 Klacci 凱樂奇 Kii Assistant 智慧酒店服務系統


3S Market 施正偉



今年如果你有去看 computex 台北國際電腦展,你會有什麼樣的印象和感想 ……


從台北電腦展的官網首頁,明白寫著:定位為 AI 串連 - 共創未來(connecting AI),聚焦人工智慧運算、前瞻通訊、未來移動、沉浸現實、綠能永續、創新等主題。提供全球創業先鋒產業知識碰撞與交流之平台、創造更多技術革新的火花。


根據主辦單位表示:2024 年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2024)於 6 月 7 日圓滿落幕,今年展會規模成長顯著,四天展期間共吸引 85,179 名的資通訊產業買主及專業人士,其中前十大參觀者來源國/地區為日本、美國、中國、韓國、香港、新加坡、印度、越南、泰國、菲律賓 ……


十年了,台灣的國際展首度恢復了蓬勃生氣

「 因為有了 GPU、有了 AI,所以很多過去沒有辦法做到的事,現在都可以實現。」這是上週在台北國際電腦展上,一家公司的人員,向在場的參觀者做了這段介紹描述。接著,他又說:「 比如說過去車子只能可以開 100 公里,現在你一啟動就能輕輕鬆鬆自在地可以開 300 公里 ⋯⋯」


聽了這句話之後,我不自覺莞爾。我心裡想,或許因為科技的進步,這一句話應該沒什麼問題,可是現在有沒有一條道路,是專為 300 公里均速的車子所設計的



在今年的台北國際電腦展上,最新、最熱門、最重要的展出是什麼?

當萬物都連上 AI 的時候,市場的下一步發展會是什麼?我很欣賞主辦單位對今年的 COMPUTEX 所下的定位「Connecting AI」這句話。沒錯,在今年的電腦展上,大概有非常多的廠商都宣稱,他們使用了 NVIDIA 的 GPU。但是這一些產品,有多少已經真正應用在實際的場合上?


GPU 無庸置疑在影像圖像處理、人工智慧上的應用上,是有相當大的加值空間。然而目前除了電玩領域,還有哪一些應用領域,已經採用了這樣的技術?而這一些實際應用領域的使用者,他們的實際使用是否滿意?


在南港展覽館二館的 1 樓,結集了一些工業用電腦的廠商,他們展示出在智慧工廠、智慧醫療照護、智慧交通上的應用設備,我沒有去細數有多少家宣稱他們採用了 NVIDIA 的方案,但印象中幾乎很多家都有提到。但是這些宣稱有採用 GPU 的設備,在台灣有多少工廠、多少的醫護場所、交通環境,是否已有一定的業者都已經採用了?朋友告訴我,Jetson Orin Nano 生產模組,去年初才量產的,就更不用再說 NVIDIA 新推出的 Blackwell了!


在一館的 1 樓和 4 樓,發現至少有八家展出監控攝影機、影像監控相關產品設備以及解決方案,其中是三家是 NVIDIA 的合作夥伴,而如果只定義監控攝影機,嚴格上來說僅有一家是 NVIDIA 的合作夥伴,這家公司還宣稱他們的產品已經上市了六年。還有一家韓商宣稱,他的方案比 GPU 更優,似乎在暗示他們的方案比 NVIDIA 要來得更強。(不過從我和韓國人的接觸經驗,似乎他們的民族性總是如此)



必須承認,今年的電腦展上,最新的、最熱門的、最重要的,唯屬 NVIDIA、GPU 和 AI,這突顯了台灣的產業風格,就是拿著一些新技術做成產品拿出來展示。問題來了,應用場域是不是已經採用了?AI、GPU 再次提供了台灣廠商產品更新換代升級的機會,可是如果沒有搭配場域的應用,Connecting AI 的優勢能夠維持多久?或許,更應該要思考到下一步的 AI Connecting ……



明年的 Computex 會不會像今年一樣的熱鬧?

這不是我要提的結論或預測,我相信明年一樣會像今年一樣熱熱鬧鬧,除非黃仁勳、蘇姿丰、季辛格明年都不來;而縱使他們不來,AI、GPU 絕對有足夠的餘威,讓 Computex 的熱度撐上三年或更久。


主辦單位明列 AI 串連 - 共創未來的定位,再延續提到聚焦人工智慧運算、前瞻通訊、未來移動、沉浸現實、綠能永續、創新(我認為是指南港二館 4 樓的新創區),不知道有去看電腦展的朋友們,有誰可以印象很深刻的提出聚焦人工智慧運算、前瞻通訊、未來移動、沉浸現實、綠能永續,這些議題的實際展出是什麼?


有一家展出交通、倉儲解決方案的廠商告訴我,他們今年展出的產品,是希望提供給未來要搭建 5G 應用場域的廠商,一些產品或設備的應用。我就順勢請教這家廠商,目前 5G 的場景建設是很蓬勃,或是很混沌?他遲疑了一下,告訴我說:「 確實很混沌!」


我心裡的好奇點,為什麼台灣的三大電信沒有出現在 Computex 的場合?既然都明列了前瞻通訊、未來移動的議題,三大電信理應當在 Computex 扮演一個必要地位和角色。(其實我還想到了,賴總統在競選期間所提出的五大信賴產業,行政院卓院長也來了,Computex 應該可以變成是推動這五大信賴產業的起手式)



今年的電腦展很安全監控(Security & Surveillance)?

一定很多人會對這個說法不以為然。有些展覽上展出的這類產品,我都已經發佈在我個人的幾個臉書。我細數過今年的電腦展上,曾經參加過國內安全專業展的廠商超過 120 家,約佔電腦展總參展家數的一成;是今年安全展參展家數規模的將近一半;甚至是智慧城市展安控業者參展的十幾倍。如果再把有展出智慧影像應用的相關廠商加起來,這個總數將超過 200 家。這些呈現智慧影像應用的展出廠商,具體的訴求應用包括智慧零售、智慧工廠、智慧醫療、智慧交通這四個大宗上;另外也有展現在智慧建築、智慧辦公室、智慧照明、智慧環控、智慧教育的細節領域應用。


如果說安全領域的廠商很少,我可以承認接受。但對於監控來說,我認為 Surveillance 是一個很重要的應用科技,這個應用絕對是走在 Management 的前端,因為 Surveillance 加了 AI,才能夠讓往後的管理更經濟、更有效率與效用,甚至能有更多的延伸價值。而這也是為什麼今年的 Computex 上,可以看到展出智慧影像應用的廠商,比 secutech 和智慧城市展展出這類產品或應用的廠商,家數加起來的總和還要多出好幾倍。


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在開幕致詞的時候,特別強調了先進電腦運算將重新定義醫療照護產業、金融產業、交通運輸產業和「安全產業」的新發展


所以,有人說台灣安全監控的相關專業展覽已經勢微,我完全無法認同這樣的觀點,而是這一些展覽到底端出來什麼樣的議題和內容?



如何看 GPU、AI 的未來發展

其實這裡要談的是 NVDIA 為什麼會這樣地受到矚目?如果你有興趣進到 NVDIA 的官網,找到 Partner 再點進去,你會發現 NVDIA 已經定義好了他的應用領域藍圖。透過定義合作夥伴的應用或合作型態、合作夥伴的能力,再加上將合作夥伴分類為菁英級、首選級和一般合作三個層級,這樣的營運模式去實現他的市場未來藍圖。



簡單地說,NVDIA 已經定義好他的供應鏈合作生態。但是,NVDIA 的合作伙伴會不會在 GPU\AI 這麼被看好的基礎上,去定義自己的 Business model?這才是黃仁勳這兩年選擇了 Computex 這個舞台,給台灣帶來真正的競爭力核心所在。


不過從台灣發布的這份合作夥伴名單看,在安全監控的領域,傳統影像監控業者所佔比例相對少,大多是來自 IT、工業用電腦,或從網通轉型到影像監控領域的業者。這反映出傳統監控的數位化、網路化,甚至雲端化和智慧化,都有一段不算短的路程要去發展這些技術的融合(convergen)


然而,我求證了一些製造商、SI 也聽到這些來 IT、工業用電腦,或從網通轉型到影像監控領域的業者,對於監控市場的融入,產品應用上的邏輯思考,也同樣還有一大段距離的學習空間與時間。我透過像幾家 SI 和高階監控攝影機製造商的 PM 求證,還有我本來已知的應用要求,馬上點出今年有些影像監控產品的展出,還沒達到被業主拿來做應用的成熟穩定階段。


一家做專案的廠商就說,某一些新進安全監控領域的數位背景業者,想師法 中國華為海思的發展模式,但是他們忽略了中國的華為海思是根正苗紅,讓他們才能在中國的市場能海闊天空,任意飛翔遨遊的空間;但是中國以外的民主世界市場,完全不來自一套。



AI Connecting Application is always the Next

這個小標才是我的結論。我們是民主國家,要建造一條讓均速 300 公里時數的道路讓車子跑,特別是在台灣,這種機會並不大。


但是, 影像的應用如果有 GPU、AI 的加值,能讓台灣發展在智慧醫療照護方面,比如說是老人跌倒的精準偵測; 在智慧交通方面,比如說能讓交通事故發生率降低、讓交通順暢、交通事故傷亡減少,呈現出實際的應用解決方案,相信這比科技執法更能帶給國際業者向台灣取經。而在工業安全方面,也因為有 GPU、AI 的技術引入,能夠讓台灣三五天就一起工安事件發生的頻率降低,相信這更是國際市場想要的解決方案。


從個人的角度必須說,要發展五大信賴產業,AI Connecting Application 才是起點,才是商機源源不斷地所在!借鏡參考  NVDIA  的合作伙伴策略,形成類似台灣國家隊的供應鏈生態,應該才是台灣 AI 應用的下一個競爭力所在 ⋯⋯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