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監控業該怎麼面對產業的變化

  凱樂奇(Klacci) iF 系列行動生物辨識智慧門鎖



3S MARKET 施正偉



物聯網、人工智慧、雲端、邊緣運算、5G …… 等這些所謂智慧應用技術,在全球已經出現至少超過了三、五年的時間,但是究竟在實際場域的實際運作上,是否真的被納入採用?元宇宙在去年突然在媒體版面上喧騰了一陣子,但是這究竟是譁眾取寵?還是一條未來的智慧科技發展道路?而這兩年眾多媒體又在大談「數位轉型」,這是否又在炒冷飯?還是台灣眾多產業,從來沒認真思考過數位化的革命?


台灣的監控產業,面對這些「智慧科技」,雖然已經沒有像二十多年前那樣排斥數位化與網路化。但是似乎也沒看到大量,或說大力的導入這些技術,來與原有的產品相結合。這裡頭是否有哪些現象是值得注意探討的?


產業發展與產業結構的思維

說到『產業』這個字眼,在台灣的製造商、通路商、系統整合業者、工程業者,甚至保全服務業者,因位階的不同,所以思維與運作也都不同。這幾年台灣安控產業的活力,似乎也沒有因為這些「智慧科技」的出現,而帶來新的刺激成長;加上「紅色供應鏈」的影響效應,以及這兩年來的疫情影響,這個產業似乎還沒找到 2005 年前後,很多產業都要攀上「安控概念」的關係,來出現在市場上蹭熱度的『那股熱情』!


兩年前,美國興起「去中化」的議題,頒出國防授權法(NDAA) ,原本讓一些人抱著希望,終於有機會把產品發球權拿回到台灣。但兩年又過去了,才發覺原來「MIT 台灣安控產品國家隊」所真正做的,都沒喊的來得那麼的『理直氣壯』。



MIT 能不能理直氣壯?

沒有人會跟錢過不去,但是這其中是否有些原因,讓產業燃不起熱情,市場有機會卻不敢放手一博,而 MIT 又沒有做的理直氣壯?對比二十多年前,安控產業雖然有一群廠商非常不屑數位化與網路化,但不得不說,「DVR」在極盛時期,市場上幾近百家的業者,說他們是原始製造商。今天,卻極少看到,有太多的製造商敢大膽說出:「我們在做 AI、IoT、Cloud、Edge Computing ……!」為什麼這些智慧技術在實際的應用上,居然會如此的「不溫不熱」?


智慧科技的解讀,或是「解毒」?

然而很多人用類比時代的觀點詮釋這些智慧科技,以及很多專家把智慧科技用模糊又玄虛的角度,來形容智慧科技,都是不爭的事實。比方有人把 IoT 解讀成「乾接點 DI\DO」的應用,原則上是對的;不過在類比有線的時代,不牽涉太多的傳輸協定,特別是在無線傳輸部分,當時的環境都較單純。


而現階段,特別在環境的相關數據的收集,不論是風、水、溫度、…… 等的數據參數,都要透過感測器,這些環境數據如何採用適當的傳輸協定,傳送至前端的 Gateway,再後送到相關的目的地,都涉及一連串的傳輸、處理設備。用主觀的認定,結果就讓可能帶來的新商機,就這麼停滯了。


「新科技」居然用上了玄學來讖緯

再看「元宇宙」就更勁爆了。工商社會講求的是實際的經濟效益,跟娛樂追求感觀享受,絕對不是同一個範疇。用「數位分身」或「數位雙胞胎 Digital Twin」說是未來的趨勢都太籠統,把數位分身形容的像三十年前流行的電子寵物,當然得不到工商業界的親睞。


「數位分身」或「數位雙胞胎 Digital Twin」必須清楚去定義,並把預置數位模擬情境的效益和管理的功能導入。兩千年前沒有電子數位科技,不然孔明借東風的沙盤推演,可能會改寫歷史;同樣的俄烏戰爭,普丁缺乏數位網路的戰略細胞,而讓這個神秘大國一戰卻窘態盡現。


是的,CMS、像 Milestone System\Genetec\AXXON\NX 這樣的數位平台、SCADA,或是建築上應用 BIM,就是在做預置數位模擬情境的效益和管理的功能;但是用觀落陰般的玄學來解釋元宇宙,只是徒然讓一些原本可改進的空間,甚至可帶來的商機,卻這樣完全卡關了。


有沒有人用技術功能來帶動市場發展的熱情

科技的「技術」是產業商機發展,和引爆商機熱情的核心。為什麼二十年前台灣近百家廠商投入到 DVR 的研發生產,而又為什麼這些智慧科技喊了超過三、五年,只有極少數的廠商在投入,這是一個很鮮明的對比。



看盤不再只是盤

當然提到產業,不能只看製造階層。20 多年前的盤商,與今天的盤商,只能用五上五下來形容,原先的盤商幾乎都還健在,只是不再做盤;代之而起的是這十年來新起的盤商,當然,這是因為「紅色供應鏈」崛起局勢下,所衍生的「市場必然效應」,不過這絕對不是對錯的問題,而是大家早就碰上了,卻沒預見。


這群新盤商在原始供應源「多元化」經營的薰陶下,再加上政府部門開始要求 MIT 產品,才能進入政府採購應用,所以自然就演而優則導的「慣性」下,陸陸續續投入製造生產的行列,這或又將會掀起一股未來的產業效應。唯一的差異是,這群盤商大多沒有完整的國際市場經營經驗,如果只是放眼內銷市場,台灣的國內市場是否有這麼多的空間,容納這麼多的製造商,這也可能是另一個值得觀察探討的現象。當然,從樂觀的一面看,大珠小珠落玉盤,或許帶來安控產業的另一番新風貌。



SI、SP 傻傻分不清?

再來看系統整合商(SI,System Integrator),或許現在智慧當道,是否該改用「解決方案提供商(Solution Provider)」來稱呼。問題來了,解決方案顧名思義是要解決場域應用的問題,從大到智慧城市,小到智慧家庭,到底要解決應用場域的什麼問題?拿什麼技術、產品或系統來解決?這一段路似乎仍未被明確的定義出來。這就呼應出台灣這個產業結構的野蠻生長,每個階層都有,只是都沒從應用階層需求的角度去思考,所以各階層都在追求利益最大化,往往結果卻是往反方向走。


解決方案解決了什麼?

最近一兩年的智慧城市專案,大家聚焦在談「智慧共桿」,表面上這是 5G 時代的共識,硬體的整合現在不算是難事,因為相關的有線、無線通信協定都有一定的成熟度。問題一支「桿」,或許是一支路燈,也或許是一種特定需求而裝置的「立柱」,要給所在場域什麼樣的「內容」?這已不同於系統整合的面向,不但要符合應用場域的需求,成本與價值在預算有限的前提下,「性價比」更考驗裝置之後,是要帶來「智慧共桿」或是「智障共桿」?特別是 5G 的頻寬與速度,給大家都有無限寬廣的想像應用空間,但是一提到 5G 「傳輸距離」的先天罩門,「成本」變成了一道無形的高牆。


歐普羅 IDVIEW 熱成像雙目單碼流提供精準的即時辨識


AI 該怎麼哎?

這裡也再分享「即時辨識」與「人工智慧」的差異。很多系統整合商面對應用端漫無止境對的人工智慧需求,開始理性端出「AI 是需要學習的」這句話來應對。拋開預算的限制的議題不談,一位製造業者就說,有些場域不能等「AI 是需要學習的」,比方說「火災辨識」。合理完整的智慧解決方案,必須把「即時辨識」與「AI 學習」一併納入,這就涉及了怎樣才算完整的解決方案!問題是誰來告訴使用端?


系統整合商能否媳婦熬成婆,升級變成更有附加價值身份的解決方案提供商?這是這個產業階層面臨的挑戰!這個挑戰不再只是克服類比時代的 Plug & Play(隨插即用);而是如何佈署足夠應用的網路環境;如何建置一個管理這個場域相關設備的平台(不管是線下的管理平台,或是線上的雲);還有因應需求成長,不斷推陳出新的應用軟體。這是智慧共桿背後,一個更現實的問題,因為,沒有太多的 SI 或 SP,搞清楚網路環境、管理平台、應用軟體在智慧應用上,有著密切的關聯性。



工程商是解決方案最後的把關者?

表面上,因為很多設備的售價不斷地親民化,產業重心因此逐漸轉移到工程商階層。這六年來很多工程商都說:「弱電現在不做監控,不然還能做什麼?」


但是一位專做特殊場域的 SI 語重心長指出,電信工程業者從三十多年前以交換機設備及安裝工程發跡,到交換機平價化,甚至變成租賃,則再也沒看到以電信工程為核心,發展出什麼科技設備;甚至弱電工程業者更也面臨了「老齡化」!


如何從專職工程,延伸至把服務的業務加進來,這或許是工程業者所面臨的挑戰。



為什麼保全業是「智慧場域」的先鋒?

安控產業中,還有一個族群階層,就是保全服務業,甚至還可擴及把物業管服務業也納進來。保全服務業在整個安控產業中,可以說是一個「獨立又不太獨立運作」的階層族群。最大的差異,他們是直接提供「服務」給業主。當然這取決於業主對「套裝安全」的需求程度,除了「器材保全服務」,保全公司還提供「駐衛警保全服務」,甚至晚近智慧解決方案的興起,保全業者甚至導入「行業領域的 SOP」,提供「客製化智慧服務」。


眉角出現了,「行業領域的 SOP」是什麼?又能提供什麼「客製化服務」?當然,保全業者面臨人力保全諸多的問題,是特色也是包袱。而提到「行業領域的 SOP」,這就是傳統產業結構中各階層業者,大部分都沒有去思考到的問題,也就是「沒有 SOP,智慧化解決方案就不完整」。當然這還取決保全業者所做到的服務是做到多細緻、多完整,涉及保全業者的專業度與規模。


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 IT 與 OT 跨領域的協同。一位 BIM 業者最近告訴我,很多 IT 業者做出來的 BIM 軟體平台, 3D 呈現既漂亮又炫,這家業者卻苦思著每個案場,如何從協同結構、機電、弱電、消防的管線佈置著手。


簡單的說,有 SOP 才有解決方案,這就是保全業者在整個安控產業能獨立運作的一因素之一。我們可以看到一些保全公司,已經在進行「智慧建築」、「智慧交通」、「智慧工地管理」、「智慧能源」、「智慧零售」⋯⋯ 的業務發展。


使用端要納入產業來考慮嗎?

談產業,傳統大家都是從上而下來看,但是解決方案時代,不得不把「使用端」也要納入來看。使用端要的是什麼,這個提問絕對是個大哉問。但是,我們必須做些歸納。從安控的應用來看,安全是最基本的需求,問題是從單品到解決方案,這個安全的維護提供,是對人、對物(資產)還是對事?抑或是通通都要?


如果只是為了安全,使用端會掏出多少金額來買?特別是二十多年以前的一支攝影機可以賣到兩萬元,現在一支不用一千元就可以買得到,使用端為什麼要花更高的金額,來買所謂的解決方案?延伸的功能,以及最終的整體價值,才是使用端買單的的前提。另外,「服務」是供需兩端都達到滿意的契約保障的保證金。


我曾經碰到一個大樓監控設備更新的案例,其中一個承包商跟我說,他說設備不賺我的錢,未來兩三年的維護服務費也完全不收,他只賺工錢。當然,產品的價格行情我很清楚,他的報價是出廠價的 2 - 4倍,有的誇張到 10 倍,該賺就該讓人家賺,這毫無疑問。問題是他說維護服務費完全不收,這點我只好呈報管委會,這種承包商不能用!


當然,使用端都希望買得越便宜,但是這就涉及了供應端與使用端的溝通問題。誠然,這必定是在一定區隔的立場為前提,不要用路邊攤與五星級飯店,來做不對稱的比較。問題來了,有多少賣方能準備出客觀理性的分析,提供給買方做完整的採購參考?


產業的發展,要做的事情有很多……

分享到這裡,其實台灣安控產業還有很多待發展的方向與空間,比如產品的規範認證、隱私權保護的立法、還有專業人員的訓練與證照(國內好像還沒安全官認證),這些都是供需兩端促成滿意交易必要的制度發展。但是推動這些發展,該是「誰」要來做? 


近二十多年來,安控產業歷經很多的變化,大家都一直在找下一個趨勢、下一個出路。趨勢絕對不會橫空出現,必定會來自一些人事物發展的線索;而出路必定來自使用端的需求。當然對於未來,我們都在摸著石頭過河,差別只在有人會摸到漩渦,還很高興地往下栽;有人則能安然渡河。



安控這道菜,未來該怎麼炒?

很多人問我,三、四月連續幾個跟安控相關的展覽,看到什麼?這篇分享,我試圖從近年來智慧科技應用相關的技術功能議題;解決方案在解決場域什麼應用的議題,再從產業各不同的階層,所面臨的變化,來探討過去、現在、未來「產業生態」的議題,期待提供大家來一起找出產業的發展亮點與熱情。


相信這些議題,比探討「沒有最低價,只有更低價」來得更有建設性!因為這個議題會輻射到,誰是你的客戶?誰是你的合作者?誰才是你真正的產品\解決方案使用者?還有這些產品\解決方案會用在哪裡?


答案在上面的每個「引號」中!


不只是縮時,還有粉塵、噪音、位移偵測

按此回今日3S Market新聞首頁

· 什麼是 BIM?


知道什麼是 BIM(建築資訊模型)嗎?


不只是縮時,還有粉塵、噪音、位移偵測

MagiCAD



建築資訊模型 (BIM) 是將人員、技術和流程聯繫起來,以改善建築和施工的成果。

它是建築行業的最新發展,它指的是使用單個連貫的 3D 模型系統,而不是單獨的設計圖紙協同設計、建造和營運建築物的過程。BIM 結合人員和技術來簡化時間和成本,並提高包括摩天大樓、醫院、辦公室和住宅樓在內的建築的效率。

BIM 不僅僅是一套軟體或簡單的 3D 模型。它不僅包含模型元素,還包含構成項目的大量資訊,以及與其他相關方交換資訊的過程。以前的工作流程依賴於多種文件格式,和斷開連接的流程,這些流程在進行更改時很快就會變得不同步,而 BIM 工作流程允許以更加動態和同步的方式進行項目管理。


為什麼要使用 BIM?

BIM 用於提高施工過程的效率,減少施工過程中的浪費,提高建築物的品質和效率。

許多先進行業都倡導「快速失敗」的概念。也就是說,嘗試和嘗試新事物 —— 即使第一次意味著失敗 —— 導致另一個迭代和最終成功。在建築和施工的高風險世界中,這個概念只適用於數位領域。在任何機器落地之前計劃建造是「快速失敗」的唯一方法。在以時間和財務壓力、快速的截止日期、龐大且分散的工作團隊,以及巨額財政借款為代表的環境中,用實體進行試驗是不可能的。

使用傳統的建構方法,團隊在項目中從一個階段移動到另一個階段,前一階段的一些資訊會丟失。借助 BIM,資訊以數位方式收集,以便在需要時、在任何需要的地方、由需要的人使用。採用 BIM 意味著建立持續的資訊流。建築過程的每個階段 —— 從早期規劃和設計,到施工、營運、維護和最終回收—— 都以數位方式被捕獲。這為參與建造的各方之間提高效率、準確性、協作和合作開闢了新的可能性。我們生活在一個高度自動化的時代。每個業務流程都是數位化的,每個決策都是由數據驅動的。世界經濟論壇宣布這是「第四次工業革命」,其中連接的機器、

正如圖中的紅線所示,透過在 BIM 工作流程中動態連接設計、分析和文檔,設計項目中的大部分工作都轉移回詳細設計階段,此時影響項目績效的能力很高,並且進行設計更改的成本很低。這使工程師可以花更多時間評估假設場景以優化設計,而減少生成施工文檔的時間。


為什麼要採用 BIM?

  1. 1. 透過快速交換設計資訊,可以更快地探索不同的場景,允許對架構、結構和工程系統進行更多迭代,從而實現準確和優化的建築設計。
  2. 2. 所有圖紙都可以捕獲到一個全面的 3D 模型中,從而避免資訊丟失,並根據數據做出更有根據的決策。
  3. 3. 可以快速輕鬆地進行通風、供暖和管道系統的必要工程計算。
  4. 4. 執行能量計算所需的所有幾何和空間數據,都可以直接從模型中生成。
  5. 5. 確保符合環境要求更容易,提高效率有助於降低建築生命週期成本。
  6. 6. 成本和調度數據的整合,實現了在線上成本估算和施工進度的可視化。
  7. 7. 可以直接從模型中生成準確的工程量清單。
  8. 8. 控制採購所需的數據可以直接從模型鏈接,優化採購流程。
  9. 9. 詳細模型包含準確安裝 MEP 系統所需的所有數據和幾何結構。
  10. 10. 大樓建成後,下一個版本的模型將為設施管理決策和系統提供資訊,從而進行預防性維護和維修。













BIM有什麼好處?

  1. 基於建築材料的準確起飛,使招標過程現代化借助包含所有結構和 MEP 系統的全面 3D 建模的 BIM 模型,建築業主能夠透過逐行計算成本的數量調查,公平地評估投標。因此,總投標價格將反映建築材料的實際成本,而不是估計值。
  2. 可顯著降低施工期間的碳排放今天的建築業主優先考慮可持續性。基於 3D BIM 模型而不是 2D 圖紙的數量計算,可提供更準確的結果。這使建築師和承包商能夠更好地確定所需的建築材料的確切數量。當這個估計準確時,投標前預算將更接近最終預算,並且可以實現材料浪費的顯著減少。準確的起飛直接影響獲得建築材料所需的能源、資源和旅行時間,從而顯著降低碳排放。
  1. 在設計階段優化 MEP 系統可降低營運期間的電力和水消耗從整體上看,建築物主要由製成品組成。當產品製造商的規範在設計階段早期被納入 BIM 生態系統時,可以輕鬆測試 MEP 系統,並輕鬆修改設計。提高的系統效率將使利益相關者,在建設完成後很長時間內受益。
  1. 改善建築物中居住者的體驗準確的建築物 BIM 模型,可以更輕鬆地透過資訊預覽和虛擬演練,獲得關鍵利益相關者的回饋。在設計階段納入居住者社區的觀點,有助於產生更成功的建築。
  1. 便於施工期間的溝通溝通既是建設項目成功的一個關鍵方面,也是一個持續的挑戰。借助 BIM,時間、時間表、材料可用性,和合適的專家團隊等所有變化,都可以透過數為應用和行動設備即時協調,讓所有利益相關者了解情況。當所有各方都使用相同的易於訪問和最新的數位 BIM 模型時,也可以避免數據丟失。此外,BIM 和 AR 等技術可以帶來積極主動的方法,幫助控制施工過程,並限制潛在的錯誤。
  1. 成本控制在軟體工程中,原型解決方案被快速建構並快速測試,以盡可能快地根除故障。在實體建築世界中,業主需要確保初始版本的設計盡可能好,因為如果不進行昂貴的翻修,就不可能建造第二個版本。BIM 可以幫助避免容易導致成本失控的「現場修復」方法。BIM 能夠再次分析、測試和分析建築物的第一個版本。設計可以多次迭代和演進。透過這個過程,每一次迭代都比上一次更好,一旦地基被挖好,這將大大改善建築。
  1. 實現預測性維護BIM 可幫助建築業主實現一定程度的預測性維護,這意味著可以減少計劃外停機,同時可以仔細規劃維護週期。這為設施管理預算提供了更高的精度。設施管理團隊不會因意外的設備變化而陷入困境 —— 所有這些數據點都可以透過 BIM 模型進行預測。對建築物組合中的 BIM 數據的分析,還使業主能夠確定主要和次要建築系統的維護週期,並比較其組合中的建築物和空間。
  1. 降低建築物的生命週期成本隨著建築業主意識到它可以隨著時間的推移降低成本,在設施管理中使用 BIM 模型越來越受到關注。如果要相信冰山假設(建築物的生命週期成本中只有 1% 用於設計,而 70% 用於維護建築物),那麼 BIM 的承諾是透過將一些資本支出轉移到設計上,並增加 1% 的少量,業主可以減少 70% 的維修費用。
  1. 啟用建築管理系統和設施管理系統感測器在建築物中的廣泛使用,為智慧建築鋪平了道路。智慧建築不僅會知道建築物的使用方式,還會知道它是否出現問題。例如,如果管道系統出現洩漏,可以在結構中的水分引起任何黴菌,和隨後的健康問題之前注意到它。這些詳細的建築物資訊,可以直接連接到建築管理系統。從建築物所有者的角度來看,BIM 模型將包含有關建築物資產的豐富資訊。業主可以點擊 HVAC 系統的某個方面,來查看安裝日期、安裝人員、進行了哪些維護,以及保修資訊。擁有關於建築物組件的大量數據的能力,推動了業主與任何承包商之間更好的關係,


BIM 對 MEP 設計有什麼好處?

全球趨勢使 MEP 項目變得更加複雜,而 BIM 正在幫助行業專業人士更高效地工作。

  • 1. 可以更準確地確定 MEP 設計的所有元素,並且成本模擬更加真實。
  • 2. 透過快速建模,MEP 系統在安裝到建築物之前在設計階段進行了優化。
  • 3. BIM 模型可用於透過更快、更好的可視化,獲得更快的認可。
  • 4. BIM 模型可用於向現場傳達設計內容。
  • 5. 能夠在從概念到施工,以及整個建築生命週期中保留模型智慧。
  • 6. 為施工階段提供更好的材料估算。
  • 7. 在營運期間啟用預測性維護和 MEP 資產追踪。
  • 8. 透過經過測試、準確和優化的 MEP 系統設計,整體降低項目風險。
  • 9. 透過減少安裝錯誤和材料浪費,有助於縮短施工時間並節省成本。
  • 10. 以更小的環境足跡建造品質更好、效率更高的建築。

什麼是 BIM 對象?



BIM 對象是實體產品的精確數位表示,以 3D 建模。 

除了幾何資訊,它們還包括真實產品的綜合技術特徵。BIM 對像用於填充 BIM 模型。

例如,在 MEP 設計中,所有工程系統都使用 BIM 對像作為組件進行建模。當 BIM 對象包含計算軟體可以使用的技術資訊時,可以在設計階段優化這些系統,並優化 BIM 模型中不同 MEP 系統的效率。


什麼是 BIM 360?

BIM 360 是一個基於雲的協作和管理平台,支持從設計階段到營運的施工工作流程。



正如其開發商 Autodesk 所描述的那樣,BIM 360 是一個統一的平台,從設計到施工,即時連接不同的項目團隊和數據,支持明智的決策,並帶來更可預測和更有利可圖的結果。

最新版本的 MagiCAD 與 Autodesk BIM 360 Design 完全相容,使 MagiCAD 數據集能夠使用 Revit 標準功能,自動同步到 Revit 項目中。



閱讀有關 BIM 360 的更多資訊 ›

BIM 採用帶來的 9 個新的和即將到來的建築行業趨勢


  1. 數位孿生數位雙胞胎正在慢慢進入建築領域。數位雙胞胎是建築物的虛擬模型,它透過感測器、無人機和其他無線技術,收集有關結構的真實資訊。「雙胞胎」不斷從多個來源學習,包括高級分析、機器學習算法和人工智慧 (AI),以獲得有關項目的性能、營運或盈利能力的寶貴見解,無論是在建還是在建(來源)。未來,圖形化 BIM 模型將為設施管理環境提供資訊,包括能源使用數據、服務請求和預防性維護等來源。未來的潛力包括在城市範圍內,將 BIM 與 FM 聯繫起來,而不僅僅是在整個建築範圍內。
  2. 人工智慧 BIM 模型在建築物的設計和建造過程中,收集了大量資訊。解釋和學習從 BIM 模型和過去項目收集的數據,有助於避免未來的錯誤,並改進設計和施工過程。但是,這些資訊超出了人們的處理能力。人工智慧輔助 BIM 是一種趨勢,它利用這些大量資訊,來加快處理數據所需的時間,並使建築過程更加有效。透過使用人工智慧,BIM 軟體可以從數據中,學習並辨識模式。然後,他們可以就如何自動化和改進建築流程,做出獨立的決定。
  1. 數位模型作為法律文件 BIM 模型可能很快就會被賦予與 2D 文檔 PDF 相同的官方地位。以與過去紙質計劃相同的方式,將 BIM 模型辨識和標準化,為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施工文件,這將使 BIM 更接近於建築項目中的常見做法。
  1. 輕鬆訪問雲端服務中的 BIM 模型雲端服務簡化了建設項目。與參與項目的每個人每週一次,向彼此發送更新的模型不同,只有一方發現他們一直在工作的牆似乎被移動了,現在每個人都可以在同一個模型中,即時工作。每個人都可以訪問最新的資訊,並且可以確定它是正確的,從而可以更快地完成工作。
  1. 機器人前往建築工地在不久的將來,在建築工地上看到機器人使用 BIM 模型進行現場施工任務將更加普遍。目前,只有一小部分工業機器人進入了建築行業,其中大部分用於預製件生產。然而,目前有幾家公司正致力於為建築行業開發移動機器人。
  1. 用於建築施工的 3D 列印在世界各地,人們都在嘗試使用 3D 列印機建造建築物。加利福尼亞的研究人員,使用這項技術在短短 24 小時內,就成功地列印和建造了房屋。在中國,這樣的實驗更進一步,使用3D 列印機在工廠一天內,生產出多達十棟房屋。建築材料由回收的建築材料、工業剩餘材料和水泥組成。此類測試也在歐洲進行。與 3D 列印相關的好處,包括減少材料浪費和增加回收利用。該技術還為更大的建築自由度提供了空間,因為 3D 列印機可以處理更難手工製作的彎曲形狀。
  1. 預製由於 BIM 的進步,預製和模組化建築是一種新的趨勢。建築組件的準確和詳細設計,意味著可以在場外製造越來越多的組件。模組化和預製建築可以減少建設項目的時間,並提高其效率,因為預製組件可以在最佳工廠條件下建造,並且建築公司不必處理現場的限制因素,例如天氣或日光。
  1. 可持續建築每個人都清楚的一個趨勢是,發展方式越來越朝著節能、永續的建築方向發展。2021 年 1 月 1 日,新的、更嚴格的歐洲建築能效指令生效。在此日期之後建造的所有建築物都需要高度節能。有許多不同重點領域的可持續建築認證,例如 LEED、BREEAM 和 GreenBuilding,數位化有助於使永續建築更容易。環境計算工具可以生成建築生命週期分析,計算不同建築對環境的影響,並幫助確定企業如何透過修改材料選擇或生產方法,來減少排放。
  1. VR/AR/MR 在建築項目中使用虛擬實境 (VR) 變得越來越普遍。例如,你現在可以在虛擬建築周圍進行一次 VR 漫步,看看建造完成後的外觀。VR 有助於讓所有相關人員更好地了解項目:建築商、決策者和居民等。這項技術將得到大力擴展,該功能將內置於手機中。無需戴上一副大型 VR 眼鏡,你只需舉起手機即可。擴增實境 (AR) 意味著將數位資訊添加到周圍的現實世界中。AR 在建築中的用途很多。例如,AR 技術可用於說明現有建築物中的安裝,例如管道如何穿過屋頂或牆壁。



    • 混合實境 (MR) 是 VR 和 AR 的結合。這意味著所討論的虛擬對象,在現實中的錨定得非常好,以至於它似乎是現實世界的一部分 —— 就像全像圖一樣。借助這項技術,建築業主可以走到他們的工地,戴上眼鏡,就可以看到他們尚未建成的建築的全尺寸。如果你進行一些調整或放大細節,你可以看到它的外觀。你甚至可以在房屋建成之前進入房屋體驗,從不同的窗戶看到景色,檢查移動牆壁將如何影響房間的感覺,或者查看牆壁的橫截面。這項技術對於安裝行業也很重要。




      按此回今日3S Market新聞首頁

















· 到 2025 年,智慧建築的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市場將產生 33 億美元的營收

人工智慧的縮時攝影 (2028 – 3000+) 



IN-BUILDING TECH


建造

 

根據瑞典智慧建築研究公司 Memoori 最近的一項研究,到 2025 年,智慧商業建築中的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市場,預計將產生 33 億美元的收入。

根據該報告,該市場預計在 2020-2025 年期間將以 24.3% 的複合年成長率成長。

Memoori 表示,智慧商業建築中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的全球市場,在 2020 年創造了 11.1 億美元的收入。

「人工智慧現在開始發揮其長期承諾的潛力,它對企業的好處正在成為現實,證明其價值,並越來越多地嵌入到日常流程和解決方案中,」Memoori 說。「機器學習在智慧建築中的應用,是一個產生大量研究的領域,自 2017 年以來每年都有數千篇論文發表。但人工智慧也正在從一門純粹的學科畢業,實驗室中出現了一系列解決方案,並正在推進多個智慧建築應用的商業化。」

儘管 COVID-19 在過去 18 個月中席捲全球,降低了建築入住率,並挑戰了世界上幾乎所有公司,但 Memoori 指出,其最近的研究發現,這種流行病實際上,加速了邁向支持人工智慧的商業空間的道路。這家瑞典公司表示,事實上,人工智慧已經展示了其作為支持員工安全、健康地返回工作場所的寶貴工具的潛力。

「幾乎我們在本報告研究期間,評估的每家 AI 公司都以某種方式調整了他們的產品,以應對 COVID-19 大流行帶來的行為和市場變化。一些人投資了新技術並開發了全新的有針對性的產品,而另一些人則尋求重塑或調整現有產品,以更好地滿足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新報告解釋說。「解決方案帶有諸如 ‘COVID 安全’、‘新常態’ 和 ‘重返工作崗位’ 之類的口號。他們通常將一系列產品捆綁在一起,…… 其中許多產品都可以透過人工智慧或機器學習啟用或增強。」

「雖然智慧建築中的人工智慧市場真正開始起飛,但我們對主要行業利益相關者的採訪,以及已發布的指標顯示,該技術尚未成為真正的主流,」Memoori 的報告稱。「然而,近期潛力更大的領域,是將人工智慧解決方案擴展到單個建築之外,尤其是在建築能源管理領域。這裡正在進行可靠的研究,以在城市規模的建築物組合上,實現一種群體或蜂巢智慧。」


不只是縮時,還有粉塵、噪音、位移偵測

按此回今日3S Market新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