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S Market 是台灣物聯網資訊、安全監控,與雲端智慧整合應用解決方案的人氣布落格網站,在公共、工商與居家三大應用領域中,提供產品、產業、市場以及行業垂直應用領域的資訊平台。 Smart、Solutions、Strategy 是3S Market 提供給智慧應用產業的核心價值。
2020年2月17日 星期一
‧ 2020\02\17\3S MARKET Daily 智慧產業新資訊
3S Market 傳遞 智慧應用與價值的商業資訊
Coronavirus: The Economic Impact Of The Outbreak | TIME
.武肺疫情對台灣智慧監控產業的影響,會是危機?還是契機?
20200213行政院會後記者會
3S MARKET 施正偉
當大家還沈浸在農曆春節過年的歡愉氣氛中,中國武漢肺炎的疫情,至今卻變成全球的超級大風暴,刮向全球。從行政院在 2 月 13 日,召開啟動新台幣 600 億特別預算的大陣仗記者會,因應產業紓困所需,就可臆測出中國武漢肺炎的疫情,已經衝擊到台灣的經濟。
當然,監控產業不可能不會不受到相關的影響。安控產業在台灣不是一個大產業,但是絕對是一個很關鍵性的產業。因為這個產業所提供的產品設備,保障到生命、財產、場域的安全與秩序。所以,不能不關心與不注意,這個疫情的影響效應⋯⋯
當然,監控產業不可能不會不受到相關的影響。安控產業在台灣不是一個大產業,但是絕對是一個很關鍵性的產業。因為這個產業所提供的產品設備,保障到生命、財產、場域的安全與秩序。所以,不能不關心與不注意,這個疫情的影響效應⋯⋯
我在臉書動態上,從 2 月 5 日開始,也分享了一些產業與市場的相關探討,以及分享國際一些權威媒體如 Forbes、CNN ⋯⋯ 等,對於影響產業供應鏈的一些觀點報導。
全球供應鏈資源搶奪戰,將接續登場
就算即日起中國疫情停止,開始全面復工,也還要視將會有多少勞工回崗,才能判斷還需要多久時間,才能回復穩定的供應狀態。如果跟往年一樣,勞工回崗率達八成,通常回復穩定生產供應狀態,也都還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
而受武漢肺炎影響下,中國各片區的供應鏈,生產裝配勞工回崗率,是否能達到六成,仍是未知數。
供應鏈資源在這樣的氛圍下,業界大都預期會發生短缺,骨牌效應所及,將引起供應鏈資源的爭奪戰。台灣廠商必須開始思考,各種替代資源來源的可能性。因為目前監控產品所需的各種零組配件,很多目前都必須仰賴中國。
台商在「青呷就不夠,還想要曝干」的效應下,必須運用各種策略部署,優先克服這問題。與中國安防廠商合作,往醫療衛生監控等的解決方案發展,可能都是選項。當然,掌握資源的路不會只有一條,重點是如何洞悉,各有所需與互補的空間。
至於有些監控業者有提到,應提升自製率的議題。從我個人的觀察,這要興起很龐大金額,以及不算短時間的產業投資,目前的產業情勢,可能並沒有太大的容許時空。
台灣的國內市場,解決方案將是轉進全球的基地
在資源缺稀的情勢下,長期類比與網路監控的價與量不對等的情形下,至少在今年可見的時間,將會調整到一定的平衡。
近十年來,由於類比監控產品系統,擁有中國邊際的長尾效應,因為價格成本的優勢,相對抑制網路監控產品系統的市場空間。「沒有最低價,只有更低價」的市場怪象,可能很快就會停格凍結在一個時間點上。
這個時間點,有可能就會發生在今年的四月,當所有零組配件供應,開始浮現緊縮的時候。當然這前提是,如果在中國如果能在二月底或三月上旬,仍然無法預期何時能夠復工的條件下。復工期長、勞工回崗率低,都可能左右供應端的穩定性。
而從市場對整體解決方案的應用需求,開始浮現的情勢下,網路監控結合 IoT、AI、Cloud、Cybersecurity、5G 等產業的橫向聯合,將是台灣監控產業朝向智慧化發展,降低硬體束縛的契機。當然陣痛期在所難免,挑戰則會來自於上述所提及的這些技術,以及擁有這些技術背後的廠商,如何達成策略合作。
而這些策略合作的 Buffer 與 Interface,Installer、VAR、SI 將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換句話說,解決方案應用市場,如果沒能透過策略合作,靠單一或少數廠商的結合,是難以符合使用端的要求。
從市場與行銷運作面向看
傳統類比監控市場在台灣,產業關係鏈已達一定的穩定狀態。唯一的變化,可能就如我前面所提,價格亂象應該會調整在一定的空間。
而解決方案市場,在 B2B 的橫向聯合,以及一條龍式的垂直結合,並與應用場域形成場域經濟圈,這樣的營運模式將可能更加明朗化。事實上已有一些公司,正往這樣的路線在發展。而政府為紓困疫情衝擊的影響,新台幣 600 億特別預算的專案,提供了產業的場域經濟發展,一個很有利的環境條件。(請參考本篇刊頭行政院記者會各部會的說明影片)
Coronavirus Expected to Put Damper on Global GDP Growth |
至於產業行銷面,從巴賽隆納的全球行動大會停辦、很多國內外上半年度的展覽延至下半年,加上疫情搞亂了全球航班的商務與貨物運輸,廠商上半年如急欲在行銷場合中「硬賣」,不知能產生多少效益?只能說,大概要看的很準吧。
.零售商選擇 RFID 的「一億個」理由
Walk-through RFID Checkout Solution
&Smart Cameras
&Smart Cameras
來源:SML科技 作者:Mark Roberti
去年,RFID 週刊 (RFID Journal) 舉辦了一場名為「端到端 RFID 解決方案,如何為全球零售商降低風險,和加快投資回報」的線上研討會。SML 集團首席技術官及 RFID 解決方案高級副總裁 Dean Frew,在會上發表了演講。
RFID掛牌標籤
Frew 先生在演講中提到,正在使用 SML 集團 Clarity™ 軟體的零售商們,每個星期都會在總共 2,300 家門市店中,盤點超過 1億件 單品,這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數字,而且店員並不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來做到——多數情況下,每個門市店只需將 RFID 手持機,配給一到兩名員工,他們用一兩個小時便能完成。
奧本大學 RFID 研究室,在分析多家商店的經營時間,及方式之後發現,傳統商店的員工透過掃條碼的方式,每小時僅能夠盤點 650 個商品資訊,若用該速度來讀取 1 億條條碼數據,大概需要 15 萬 4 千個小時來完成。
如果一周的工作時間為 168 個小時,15 個員工( 3 班制,每班 5 人)將耗費 183 周的時間(接近四年),來完成這個工作量。並且該準確率要遠低於運用 RFID 技術,因為員工在循環同樣的工作,一段時間之後必定出現疲勞,和專注力不集中等情況,導致大量的漏掃或重複掃描,這樣得出的庫存準確率可想而知。
如果一周的工作時間為 168 個小時,15 個員工( 3 班制,每班 5 人)將耗費 183 周的時間(接近四年),來完成這個工作量。並且該準確率要遠低於運用 RFID 技術,因為員工在循環同樣的工作,一段時間之後必定出現疲勞,和專注力不集中等情況,導致大量的漏掃或重複掃描,這樣得出的庫存準確率可想而知。
傳統條碼盤點
RFID 技術為生產力,帶來了巨大的飛躍。但是對於零售商而言,RFID 的優勢,絕不僅限於降低庫存管理的成本。
大多數零售商,並不會每周去對門市店進行庫存盤點,用條碼做大規模盤點,成本太過高昂。
一般而言,零售商每年只會選擇兩個時間節點,去進行庫存盤點,例如年中和年末,這也導致大多數的門市店庫存準確率,只有不到 65%。而使用 RFID 技術,零售商們能夠將這一數值提高到 95%-98%,甚至更高。
RFID盤點
真正的好處還包括,它能幫助零售商最即時最低成本地,獲得準確的數據,確保門市店在客人想買的時候,就有相應的存貨,同時也方便客戶進行線上下單,線下提貨(BOPIS),店內直接發貨(SFS)等一系列操作,除此之外,它還可以為銷售分析,以及未來的人工智慧系統等,提供數據支持。
Frew 先生提到,每周產生的 RFID 數據,大部分來自於歐洲的門市店。歐洲人已經發現了 RFID 技術帶來的巨大優勢,他們採取簡單的方式,用 RFID 手持機來獲得所需的數據,提高庫存準確率。
遺憾的是,相比之下美洲各大零售連鎖的 CEO 們,在發掘 RFID 技術價值上就緩慢得多,他們多因上線 RFID 項目,所面臨的龐大工作量而糾結不已。
同時在門市店銷售區、後倉、收銀台,以及前後之間的通道處,安裝 RFID 閱讀器,固然可以創建一個足夠牢靠的 RFID 解決方案,但或許歐洲零售商的方,式也會更適合美國 —— 先運用手持設備,來獲得最大的效益,隨後再考慮其他系統功能。CEO 們通常喜歡看到迅速的投資回報,而逐步將整套系統搭建起來的方式,將更加容易達到這一目的。
同時在門市店銷售區、後倉、收銀台,以及前後之間的通道處,安裝 RFID 閱讀器,固然可以創建一個足夠牢靠的 RFID 解決方案,但或許歐洲零售商的方,式也會更適合美國 —— 先運用手持設備,來獲得最大的效益,隨後再考慮其他系統功能。CEO 們通常喜歡看到迅速的投資回報,而逐步將整套系統搭建起來的方式,將更加容易達到這一目的。
AKD 寰楚專業級全系列監控設備 |
.雲端安全:從入侵防禦系統中學到的經驗
IDS and IPS
来源: 企业网
人工智慧驅動的公有雲端技術的發展,正在改變企業「默認保護」的遊戲。
我最近有機會向一位行業分析師,介紹人工智慧 AI 在解決公有雲安全方面的快速進步。分析人員和我都在探索,入侵防禦系統(IPS)的開始和商業化,並且多年來一直持懷疑態度,僅僅因為安全技術能夠防止威脅或主動攻擊,客戶不一定會處於保護模式。
即便在今天,我也估計 80% 的網站,IPS 是在僅檢測模式下運行的,而且雖然運行的很好,但基於主機 IP 下可能只在 60% 的企業環境中,部署為僅檢測和警報。
在我們的談話中,我們兩個人都出現了一個問題:客戶是否準備開啓保護?或者更具體的說,為什麼客戶現在可以啓用保護件?自從我與分析師進行初步討論以來,我一直在尋找一種更完整的方式,來闡明為什麼我認為 IP S歷史,無法回答為什麼默認情況下,為雲端中營運的企業啓用保護的問題。
無論是否具有下一代或 NG 前綴,IPS 都應以獨立方式運行,有點像防火牆,獨立分析本地流量和數據流,辨識特定事件或攻擊技術,發出警報,以及(如果在預防模式下操作)阻止或終止該流。由於三個嚴重的異議,企業安全團隊通常不願意啓用 IPS 阻止。
1. 預防決策是在 IPS 設備級即時進行的,依賴於在網路中特定的時間,和實體位置檢查流媒體流量。因此,IPS 不是「情景感知」,如果不定期執行專家環境調整,則會導致高水準的誤報率。
2. 在當地針對所檢查的交通流,和數據流進行預防行動,雖然 IPS 可能最適合檢測,企業內該實體位置的特定威脅,但通常不是採取預防措施的最佳位置。
3. IPS 可用的預防方法相當粗糙,從防火牆級別的流量阻塞,到執行會話終止的 TCP 重置,需要粗粒度的響應參數(例如,IP地址、端口號、協議)
在企業安全和威脅可見性方面,公有雲和人工智慧的使用非常簡單,是遊戲改變者。
客戶的核心是為計算、儲存或流量計量和計費客戶,同時具有動態平衡工作負載,和按需彈性擴展的透明功能,提供不同於傳統企業網路,架構中的環境可見性和控制水準。
雖然大多數公有雲提供商的內置安全產品,與其企業網路同類產品具有相同的術語,但他們幾乎沒有相似之處,因為他們專門針對該提供商的雲端建構,並受益於獨特的環境可見性,共享日誌記錄和警報處理,跨產品分析,內置自動化和編排API,以及越來越先進的 AI 功能。
公有雲客戶可以立即看到改進中的局部部分,但是為什麼安全團隊會像 IPS 中一樣啓用,並允許雲端中的「保護」?我相信技術答案在於以下幾項的組合:
1. 保護決策自動應用於雲端環境中,最有效和最自然的位置,而不僅僅是主要檢測可能發生的位置。這樣可以在阻塞是提高精度。
2. 緩解步驟不必是嚴苛的全有或者全無控制,而是可以同時分布在多個安全產品,和雲端應用程序之間。這大大減少了可能產生的負面業務影響,和不良用戶體驗。例如,在處理從共享和受信任的遠端設備,發起的可以用戶時間時,結合了條件訪問控制和網路流量限制。
3. 跨產品的可見性和威脅遙相結合,允許智慧系統辨識新的威脅,並在較低的閾值,和如何在獨立的單源保護產品中,獲得更高的信心來做出決策。
4. 隨著傳統簽名和基於統計的方法,被高精度監督學習模型,和行為異常能力所取代,威脅監測精度,異常辨識和標記,以及整體檢測置信水準都有所提高。
雖然雲端安全產品的技術能力,增強了其對保護能力的信心,但我認為兩個更重要的動態,在於雲端中推動「默認保護」比內部部署更快。
首先,攻擊的數量,複雜性和快速性的升級,迫使組織比以往更快,更自動的響應威脅;之後更容易預訂啓用保護,並調整業務異常。
.冠狀病毒對電子製造業造成沉重打擊
Coronavirus: Global economy teeters due to supply chain shortages from China
Forbes Anna-Katrina Shedletsky
電子製造界將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冠狀病毒對人類的影響是深遠的,有史無前例的隔離區,已有 5000 萬人被隔離,數千人死亡-商業影響即將到來。
農曆新年停產時間的延長,在全球供應鏈中造成了積壓,積壓了數週之久(至少)無法修復,而且工廠何時真正重新啟動,仍然存在很多不確定性。
目前情況
截至撰寫本文時,武漢肺炎已確認近 31,500 例感染,造成 638 人死亡,主要在中國。中國是全球電子供應鏈的核心。Supply Chain Resources Group 集團執行董事兼創始人 Ron Keith 表示, 全世界 54% 的電子產品(按價值計算),是在中國 280 萬家工廠生產的。
作為史無前例的延長農曆新年的一部分,工廠已經關閉,原定於 1 月 30 日結束,現在最早延長至 2 月 9 日。製造商計劃開放,但不知道會有多少工人返回。在正常的一年中,工廠通常期望農曆新年後,只有 80-85% 的勞動力會回到工作崗位,因為實際上許多工人,來自該國的偏遠地區。
目前還不清楚冠狀病毒的長期關閉和複雜性,將如何影響工作人員的返回,但預計發病率將比正常情況差。
電子製造過程,主要是手工裝配的。智慧手機或筆記型電腦,需要數百雙人類的雙手,才能組裝起來,對於工廠工人來說,不想冒險接觸數百雙手的細菌是合理的。即使有可能招募新的裝配線操作員,他們也需要接受訓練,才能有效地工作,並且可能需要花費數週的時間來準備。
年度計劃正在轉變
這是「新產品開發」的季節,電子公司開始著手生產他們計劃,在今年下半年聖誕節發貨的產品。儘管武漢地區以外的大多數工廠,目前都報告說,他們將在 2 月 10 日至 2 月 19 日之間的某個時間開放,但很可能會有更長的延後。
這將使原廠不得不選擇不怎麼令人情願的替代方案:
在供應鏈問題和旅行限制減少的情況下,將計劃延後數週,但是這種延遲意味著,產品的發佈也可能會延後,而且可能時間會更長。
要求製造商自行建構裝配工序–儘管工廠團隊的能力異常強大,但設計團隊會錯過一些內心的經驗,即裝配線操作員很難組裝您設計的產品,或零件實際無法裝配在一起。
尋找替代的製造地點-製造合作夥伴的選擇,過程通常需要幾個月的時間,因此這也可能會導致延誤,除非公司能夠弄清楚,如何將其設計內部交付使用。
尋找替代的製造地點-製造合作夥伴的選擇,過程通常需要幾個月的時間,因此這也可能會導致延誤,除非公司能夠弄清楚,如何將其設計內部交付使用。
On Tap Consulting 的執行合夥人 Andre Neuman-Loreck 表示,那些計劃在農曆新年後,立即進行原型製作的電子公司必需發揮創意。他擁有多家公司的第一手產品設計資料,他們決定透過在美國本地採購印刷電路板,並試圖使用本地供應商的 3D 列印零件,而不是中國的工具零件來推進其製造。
一家公司甚至在考慮,拆除早期的原型機來或許零件,以進行下一次原型製造,而不是等待來自中國的零件。
一家公司甚至在考慮,拆除早期的原型機來或許零件,以進行下一次原型製造,而不是等待來自中國的零件。
儘管過去 18 個月的關稅衝突,為電子公司提供了充分理由,尋找替代中國的產品,但中國仍是許多供應鏈的核心。
在 SARS 流行期間,頂級電子製造商 Flex 的 Keith 描述了這種經歷,為何如此不同的原因:「與 2003 年相比,中國擁有上游供應鏈的數量要多得多。在 SARS 期間,飛機仍在飛行,工廠仍然開放,工作仍然完成。」
骨牌效應
貨物運輸
在春季的幾個月裡,當美聯航從上海飛往舊金山時,腳下是未發佈的電話,下一代家用電子產品,也許還有下一個微型行動解決方案-所有這些都將返回舊金山灣區,及以後的開發辦公室。雖然從亞洲到美國的船運產品價格便宜得多,但可能要花費數週的時間。
空運,甚至是「隨身攜帶」,一直是供應鏈經理的工具箱中,用來彌補日程安排差距的工具。
Neumann-Loreck 指出,鑑於許多商業航空公司已暫停飛往中國的航班,「航空貨運非常緊張,而且越來越緊。即使您在工廠生產內置產品;將它們運送到給在美國,正在等待測試和驗證的工程師,這將是一個問題。」
空運,甚至是「隨身攜帶」,一直是供應鏈經理的工具箱中,用來彌補日程安排差距的工具。
Neumann-Loreck 指出,鑑於許多商業航空公司已暫停飛往中國的航班,「航空貨運非常緊張,而且越來越緊。即使您在工廠生產內置產品;將它們運送到給在美國,正在等待測試和驗證的工程師,這將是一個問題。」
在本地製造上運行
由於許多電子公司,在舊金山灣區都有設計團隊,因此許多全球製造商也都擁有本地設施,可以支持小型原型設計。多個消息來源告訴我,進行最終組裝的本地製造商,現在已滿負荷生產,無法從流離失所的客戶那裡購買其他原型。
Neumann-Loreck 表示,沒有空缺的跡像一直延伸到墨西哥,「墨西哥的製造商告訴我,他們的電話正在搖搖欲墜。」我給灣區的幾家印刷電路板供應商打了個電話,發現他們的情況正在上升。儘管他們向我保證,他們仍可以按需要快速訂購的零件,在兩到三週內進行開模。
延誤
供應鏈非常複雜,經過數十年的精益生產,工廠不再需要儲存數週的零件庫存,來供應其裝配線。 Keith表示:「我們已經看到工廠重新開始延遲的後果,因為現代汽車最近宣佈,由於在中國缺乏工廠零組件,而使得韓國生產設施發生閒置。在未來 60 天內,由於現有組件庫存已耗盡,而且中國工廠的補貨能力被延遲⋯⋯」
Particle 的供應鏈營運主管 Jerry Miller 曾是 Apple 的全球供應經理,他解釋了為什麼建廠延誤是不可避免的。他說:「除非用於製造的零件,在農曆新年之前運抵送達,否則供應商在開工時,就沒有零件可以開始製造。」
鑑於農曆新年期間停工的情況有多嚴重,工廠、物流和海關部門(大多數跨中國運輸需要)將需要一些時間,才能恢復連線作業。基於數十年的經驗,Keith 和 Neumann-Loreck 均表示,建立已經「幹」了三個星期,甚至四個星期的生產線,是一項緩慢的工作。
鑑於農曆新年期間停工的情況有多嚴重,工廠、物流和海關部門(大多數跨中國運輸需要)將需要一些時間,才能恢復連線作業。基於數十年的經驗,Keith 和 Neumann-Loreck 均表示,建立已經「幹」了三個星期,甚至四個星期的生產線,是一項緩慢的工作。
新產品發布
Keith 預測今年聖誕節,可能會延後新產品上市的時間。當工廠上線時,他們「將非常努力地追趕,正在進行的麵包和黃油生產」,因為這是他們賺錢的地方。這意味著他們將優先考慮必要的開發版本,以便及時將產品生產出來,送到聖誕樹下。
未來因應
在製造業界等待著,希望最快在下週,我們在中國的隊友回歸之時,卻又出現許多的障礙。首先,公司專注於如何確保人們的安全和健康。據報導,中國政府要求工廠提供抗感染程序,然後才能在 2 月 10 日開放。
Keith 建議,電子公司在工廠上線時,應克制其對資訊的要求,著眼於他們需要的核心部分:哪些部分他們有什麼影響。 Miller 建議為當前在中國採購的零件(尤其是來自武漢地區的零件)尋找替代或第二種來源。
Neumann-Loreck 警告說,在開始嘗試建立生產線之前,公司不會真正知道他們需要解決什麼問題,而且,發現這些問題越早,全球團隊就可以越早解決這些問題。
Neumann-Loreck 警告說,在開始嘗試建立生產線之前,公司不會真正知道他們需要解決什麼問題,而且,發現這些問題越早,全球團隊就可以越早解決這些問題。
製造業是一個由問題解決者組成的行業–我毫不懷疑,在接下來的幾周中,全球團隊將齊心協力應對這些新挑戰,而且通常採用默默無聞,英勇的方式。
我們也是非常務實的人-因此,我相信領導者將利用這場持續的危機,來證明其供應鏈在遠離任何一個國家(無論是中國還是其他國家)的情況下,持續多樣化的合理性。
Long-term economic impact of coronavirus will hit supply chains: Pro
分佈式供應鏈,在面對不可預見的地緣政治、醫療或自然危機時,提供了更大的靈活性,但在使所有人保持一致的過程中,卻產生了自己的挑戰。我有信心,作為一個行業,我們可以解決這些問題,而製造業將對此更好。
本文是由供應鏈資源集團執行董事兼創始人 Ron Keith,On Tap Consulting 的執行合夥人 Andre Neumann-Loreck和Particle 的供應鏈營運高級經理 Jerry Miller 做出的重要分享。
‧ 農業物聯網如何實現智慧感知、預測?未來發展路徑會怎樣?
Internet of Things (IoT) - SMART AGRICULTURE
來源:RFID世界网 作者:烽云物联
作為整合新一代資訊技術的策略性新興產業之一,物聯網備受各界關注。農業是物聯網技術的重點應用領域之一,也是物聯網技術應用需求最迫切、難度最大、整合性特徵最明顯的領域。
近幾年,物聯網技術已被應用到農業的諸多領域,包括農業環境監測、溫室大棚生產控制、節水灌溉、氣象監測、產品安全與溯源、設備智慧診斷管理等方方面面。
對於物聯網技術在農業中的應用,基礎技術是感測器網路的完善。感測系統的完善與否,直接影響著整個農業物聯網技術的運行。
農業物聯網由感知層、傳輸層和處理層構成。感知層的感測器技術、條碼技術、全球定位等技術採集的數據資訊,透過傳輸層的有線、無線感測器網路技術,和行動通信技術,傳輸到處理層的農業預測、診斷、控制、決策,以及預警等智慧化模組。
一、關鍵技術
1、農業物聯網感知技術
感知層主要包括各類感測器及節點技術、全球定位系統技術和條碼技術等,實現對土壤水分、環境溫濕度、家禽水產健康狀況等資訊的採集功能,是農業物聯網的關鍵技術。
目前,光溫水氣熱等環境感測器應用相對成熟,土壤感測器是研究的熱點,透過電磁波反射或吸收能量水平的大小,可判斷土壤結構,根據離子選擇性膜電極,與被測離子溶液間的點位輸出,可測定土壤裡的特定離子。利用光學和電磁學原理,製成的動植物生命資訊感測器,也是研究的熱點和難點之一。
2、農業物聯網傳輸技術
當前,農業物聯網中的傳輸技術,主要為無線和有線感測網路技術,以及行動通信技術。其中,無線感測網路技術的應用最為普遍,國際上無線感測器網路應用,已經到了實踐階段。
荷蘭的一個農業物聯網項目,將無線感測器網路技術,應用到馬鈴薯生長環境的監測中,生產者可根據監測結果控制疫病,從而實現防患於未然。
農業物聯網的資訊傳輸技術處於試驗階段,有學者建構無線傳感網路監控系統,該系統可對種植環境進行即時監測,園區佈置的感測器節點,可採集土壤與空氣的溫濕度、CO2 的濃度以及光照強度等參數。
農業物聯網的資訊傳輸技術處於試驗階段,有學者建構無線傳感網路監控系統,該系統可對種植環境進行即時監測,園區佈置的感測器節點,可採集土壤與空氣的溫濕度、CO2 的濃度以及光照強度等參數。
3、農業物聯網處理技術
農業物聯網處理層的技術,包括雲計算、雲服務和模組化決策,這個層面是將採集的數據資訊,轉化為實際的操作,利用控制模型和策略,對相關農業設施進行智慧控制,比如打開水龍頭、關閉燈光、自動施肥等。
智慧決策是預先把經驗,和專家知識輸入模組,透過推理模擬思維,為農業生產提供技術參考,比如對農田肥力、灌溉、病蟲防治、動物飼料配方和園藝設施等方面,提供技術支持。智慧預警是以數學模型為手段,對實際不正常狀態進行警示,給出危害提醒。
二、核心應用領域
按照監測對象的不同,物聯網系統可以分為農業生產環境監控物聯網、動植物生命資訊監控物聯網、農機作業監控物聯網、農產品品質檢測,與品質安全追溯物聯網等。
1、農業生產環境監控物聯網
農業生產監控物聯網,主要指利用傳感器技術採集,和獲取農業生產環境各要素資訊,如種植業中的光照、溫濕度,二氧化碳濃度、土壤肥力、土壤含水量等參數,水產養殖業中的酸鹼度、溶解氧、氨、氮、濁度和電導率,畜禽養殖業中的氨氣、二氧化硫、粉塵等有害物質濃度等參數,透過對採集資訊的分析決策,來指導農業生產環境的調控,實現種養殖業的高產高效。
農業感測器
農業生產環境複雜,需要在高溫、高濕、低溫、雨水等惡劣多變環境下,連續不間斷運行,且感測器節點佈置稀疏不規則,布線不方便;而無線傳感器網路組網簡單、無需布線,具有低成本、靈活的優勢,成為當前農業生產環境監控系統主要應用方式。
2、動植物生命資訊監控物聯網
對植物資訊採集的研究,主要包括表觀可視資訊的獲取,和內在資訊的獲取,表觀資訊如作物苗情長勢、病蟲害、果實膨大狀況、生物量、莖乾直徑、葉面積等資訊。內在資訊包括葉綠素含量、作物氮素、光合速率、種子活力、葉片溫濕度等,主要監測手段,為光譜技術及圖像分析等;
對動物生命資訊的監測,主要包括動物的體溫、體重、行為、運動量、取食量、疾病資訊等,透過相關監測,瞭解動物自身的生理狀況和營養狀況,以及對外界環境條件的適應能力,確保動物個體健康生長,主要監測手段包括動物本體監測感測器、影像分析等。
3、智慧農機物聯網
近年來隨著土地流轉的進行,農機作業範圍不斷擴大,農機作業資訊滯後、時效性差、缺乏有效的監管手段,機收的組織者和參與者對資訊快捷、準確、詳細的要求,難以滿足等問題逐漸突顯。
如何透過技術手段,有效地進行農機作業遠端監控與調度,提高工作效率和作業品質,尤其是保障農機夜間作業品質,和農機裝備的智慧化水平,是農機物聯網發展的迫切需求之一。
農機物聯網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農機作業導航自動駕駛技術、農機具遠端監控與調度、農機作業品質監控等方面。
農機物聯網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農機作業導航自動駕駛技術、農機具遠端監控與調度、農機作業品質監控等方面。
4、農產品質安全追溯物聯網
農產品資訊感知技術,主要包括農產品顏色、大小、形狀及缺陷損傷等外觀資訊,和農產品成熟度、糖度、酸度、硬度、農藥殘留等內在品質資訊。
農產品質安全與追溯,對農業物聯網的運用,集中在農產品倉儲及農產品物流配送等環節,透過電子數據交換技術、條碼技術和 RFID 電子標籤等技術,實現物品的自動辨識和出入庫,利用無線感測器網路,對倉儲車間及物流配送車輛,進行即時監控,從而實現主要農產品來源可追溯,去向可追蹤的目標。
在未來,隨著農業物聯網的發展不斷深入,從政府推動企業變革轉變為企業主動變革,這是未來農業物聯網化的終極趨勢。未來有部分企業,將會依靠大量農業數據的分析、共享,挖掘利用來賺錢,改變農產品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29118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