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8日 星期一

.台灣安控產業必須正視這些市場變化

Die Aufholjagd - Green Tech in Taiwan - Made in Germany


施正偉


這十年來,中國安防業的崛起,挾其供應鏈的優勢,以及廣大的市場腹地,還有中國政府在政治上的需求,對全球安控市場造成很大的影響,台灣、日本、韓國過去二十年累積的市場資源與資本,在過去十年幾乎歸零。

市場是所有產業業者所共有,所以任何銷售動作,包括政策、補貼、低價銷售,都是市場的一部分,批評在所難免,但也顯現多於,如何建立起自有優勢,面對中國螞蟻雄兵的挑戰與競爭,才是安控業者必須建立的永續經營之道。

台灣安控業者還在忍氣吞聲?

中國市場讓中國安防業擁有立於不敗的基礎
中國安防廠商的產量規模,任何國家的廠商都難以與之抗衡,因量帶來的成本優勢,更不是台、日、韓的業者能夠追逐。

雖然武漢肺炎的斷鏈效應,給台灣安控廠商帶來一些國際市場空間。但長久來看,台灣安控業者必須從量的供應,轉型成靠解決方案系統的供應,這是中國安防業者要做到,有其主客觀上的難度,更也是國際安控大廠在成本上,以及產業鏈背景優勢不足的地方。

美中貿易衝突,川普禁華為海思、海康、大華
美中貿易衝突的背景錯綜複雜,經濟主軸之外,科技競爭、國安、資安都是因素。而在這樣的氛圍下,恰巧給深陷成本競爭力不足,關鍵晶片被中國產業鏈掐住咽喉的台灣安控業者,未來一些翻轉的機會。


就我與一些安控業者與晶片廠商們,所討論的一些共同的看法,台灣真正有完整 IP 監控軟硬體開發能力的廠商,為數並不多。

罩門在為了維持一定成本的控制,長期倚賴包括過去的韓國,以及這十多年來中國的晶片模組,相對也就省去包括系統軟體、中間件韌體,以及應用軟體的人力資源投入,這些軟體正是美國最在意的地方。

現在台灣有了近十家的影像 SoC 晶片廠,還必須靠監控業者如何放寬思維、放下包袱,把這樣的競爭力補起來。


國際安控市場情勢
在中國安防業者尚未崛起之前,台灣和韓國是全球安控產品主要的全球供應地。但中國這十多年的發展,還有約莫從十年前大舉猛虎出柙,量與價格橫掃全球這樣的情勢,縱使美國大力阻擋,就算包括一些親美國家能加入抗衡中國監控產品,中低端市場,以及第三世界市場,仍然會是中國安防廠商的囊中物。

台灣市場是國際市場再出發的基地
我一再強調,任何競爭都是市場的一部分。甚至台灣也有很多在賣中國監控產品的業者,但只要是合法、合於規範,都應該有其屬於的市場空間。


回到台灣安控整體的產業來看,如果一昧用中國的晶片模組,這塊核心競爭力的所在,自然無法與中國的安防廠商競爭。這不管是製造業者、通路銷售業者,以及系統整合與工程業者,都必須去面對的議題。

上帝關了一扇門,也會開啟另一道門。事實上量大的那一扇門,上帝沒全關,因為掌握那扇門的已是中國;而市場正往解決方案發展,這是上帝開的門,台灣安控業未來的機會在此,而且美國以及歐洲、日本的中高階應用市場,也需要台灣安控業來扮演這個供應角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