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2日 星期一

.你還在抗拒物聯網帶來的創新嗎?物聯網之父長篇演講,帶你重新認識物聯網

Kevin Ashton: “The Internet of Things will disrupt transportation”







源:物联网赖小芳

物聯網之父:凱文·艾什頓,RFID(射頻辨識技術)先驅
物聯網之父從微觀和宏觀上,分別向我們介紹了物聯網的誕生、重要性、技術關係、對人類走向未來的幫助,以及所能帶給你的創業啓示。

大家試想一下,如果在2005年的時候,當我站在大家面前,從口袋裡面拿出小設備,拍一張高清的全景圖,散發到網上,讓全世界的人都能看到,這絕對是一個奇跡,現在卻是一件平常找樂子的事情,根本不會感覺到意外。

如果我在10年前說10年後可以做這件事,大部分人也不會相信我,所以這中間發生了幾件事情:我們習慣新事物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在技術的世界裡面,事物可能從荒謬變成不可思議,然後再變成大家習以為常的事情。用智慧手機拍一張照片,我們每天都在做,成為了生活的一部分,但是我剛才用的這個技術是物聯網的技術,這也是我們這個時代具有革命性的事物,也是現在這一代人在見證的技術革命。

預測未來
物联网之父长篇演讲,带你重新认识物联网
我自己的本職工作是討論、研究、出版關於未來的見解,我需要瞭解很多各方面的趨勢。在上圖中,大家可以看到左上角圖片是一張85年前拍的關於冥王星的照片,那時的人們覺得不可思議,因為這是第一次意識到,有一顆叫做冥王星的星球,離太陽很遠。

我們不僅僅能夠看到它,而且能夠拍到它,這是非常了不起的,後來這張照片在不斷地演進,21年前我們又拍了冥王星照片,畫質更好,可以看到它是橢圓形的,4年前這張照片品質的提升更快,2個月前這張照片直接可以看到星球表面,1個月前的照片可以清晰看到看到地表是什麼樣的。

同樣一項技術,因為物聯網的發展速度,效果已經大不一樣了。互聯網在連接技術方面日新月異,所以才有了高解析度的照片。技術發展不是線性的,可能前面的幾年發展緩慢,但是到了某個時點會大幅提升。

物联网之父长篇演讲,带你重新认识物联网
預測未來並不難,更難的是相信未來。這是我今天強調的一個結論。我對未來的相關預測,為什麼實現的機率很高可能只有少數人相信這些說法,但是相信的少數人,如果未來去創業的話,他會比世界上的大部分人,具備先發優勢,做出了不起的技術和事業。

我來描述下具體的情景:
10年前,還沒有數位相機和智慧手機,但現在已經是在世界普及了,正如冥王星的照片由模糊走向高清。事物發展速度非常快,你不能等它來了再應對,否則就太晚了。可能大家是世界上最大的50家企業或者最富有的100人之一,如果你有足夠的資金,還是可以在未來的發展中,即使錯過趨勢,也挽回敗局,但是大多數人還是需要對未來預測,在未來到來之前做準備,有獨立性和自信去堅信、去實幹。如果你能夠對於某一種未來特別堅信,你很有可能實現這個未來。

物联网之父长篇演讲,带你重新认识物联网
我對未來的預測中,第一個預言是:到2030年,你將擁有一輛自動駕駛的汽車,這個預言非常準確,我甚至想把2030年改到2027年,當然不是說每個人都擁有,但是會先屬於熱愛技術的人。之後我也會給大家介紹物聯網真正發生的例子。

還有一個預言,大概200年前,人的平均壽命只有50歲,我今年47歲,這意味著,如果我在那個時代,我只能再活3歲,但現在平均壽命已經增加到73歲,我可以再活幾十歲,這對於個人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利好的事情,我的曾孫輩肯定可以活得更長,超過100多歲也不是特別困難的事情。

之前我們也談到一些關於外星和外太空探索的事情,我們一定會在21世紀發現外星生命,這是對於人類具有顛覆性和迷惑的時代。當我談到外星生命的時候,這並不意味著是智慧生命,但是一定是意味著,我們會發現外星生命的跡象,為什麼這個機率非常大

首先,我們進行了很多外太空探索,我們已經發現水的存在了,這是生命體存在的基本前提。之前我們對「水存在宇宙的每個角落」並不是十分確信,但是現在就意識到了,整個宇宙到處充斥著水,這個生命的前提條件是非常富有的

第二,DNA也是生命的前提條件,在火星或者幾千光年的星球,也發現了DNA痕跡

第三,我們發現了幾十億星球屬於宜居區,對於液態水是可以存在的,我們有很多證據可以說明,生命是非常豐富的。

我們能不能發現這些生命呢我們正在改進自己的能力,進行外太空探索,我們利用無線電技術和分析技術作為構件,因為整個宇宙可能存在非常豐富的生命,加上探索能力的加強,所以我們有信心進行預測並實現。

物联网之父长篇演讲,带你重新认识物联网
在未來100年當中,甚至有可能是在大家的有生之年中,將有第一位誕生於外星的人類,這是一個根本性的突破和顛覆。還有一個問題,星球出生的小孩是人類,還是外星人呢

我們有可能遇到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跨星球的生命體,正如5萬年或1萬年前,在東非大裂谷生活的人群中,有少部分人走了出來,我們今天所有人都來自於那幾個人的後裔。亞洲所出生的第一個人,肯定最早來自於非洲人,那麼最早在外星出生的人類,對於人類又具有怎樣的意義呢

到22世紀的時候,大部分人將成為素食主義者,因為整個世界已經有15-20%是素食主義者,這可能是因為其中有30%左右是印度人,印度人口成長速度非常快,他們很多人都是素食主義者。隨著人口的增加,肉的供應鏈不僅缺乏且更加昂貴,況且非健康的食物來源,正在成為動物的飼料,那麼這些動物可能會導致人類患上癌症。因此作為食物的來源,肉類可能越來越不穩定和不健康。

我們開始發現生命是有價值的,而不只是我們的食物來源。素食主義者的興起會持續下去,還有一些實驗室,正在開發新的肉類,讓食物能否不一定是肉類,但是又擁有肉類的味道。

大家會想,人類究竟有沒有未來氣候變化是我們今天面臨的嚴重生存問題,而且可能是最大的問題,情況已經越來越惡化了,現在我們已經沒有回頭路可走了。

其實這個觀點是錯誤的,總會有一些問題會讓人類終結,但是解決問題是人類的特長,氣候變化的解決方案,未來肯定會被提出的。但是如果你還擔心究竟有沒有未來,我會說:人類肯定會有未來的。順便說一句,這是最宏大的預測,因為即使你說錯了,驗證這個預言的人早就死了。

物联网之父长篇演讲,带你重新认识物联网
在20年內,大部分電腦都會實現自動供能。這個聽起來可能難以置信,因為今天我們對於電腦的體驗,往往都是筆電、智慧手機、平板電腦,這些設備都需要電池,大家都需要找充電的地方,所有人都擔心電用光了,其實大量的電耗不是用於計算,主要源於螢幕、聯網、儲存和提取數據的時候,但這些都不是運算。

未來,空氣、無線電波會給你充電,當我們談到自動供能的時候,也就是不需要你為電腦供電了。

為什麼可以實現自動供能為什麼這是真事且是很重要的

物联网之父长篇演讲,带你重新认识物联网
在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聯網)時代,計算方式可以發生改變,在20世紀的時候,最強大的電腦科學原理被稱為摩爾定律:你所獲得的計算能力,每18個月會翻倍。

在21世紀和摩爾定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是庫梅定律:單位運算的電耗量,每一年半就降低一半,從電腦誕生開始,都會持續下去。

這點和摩爾定律是相關聯的,但不是等同的,正如你的手機功能比幾年前改善了非常多,不再像以往那麼耗電了。以電腦為例,世界上最簡單的是RFID,也就是無線電射頻技術。這個技術在票務、大眾交通、支付系統、體育賽事都可以應用到,大家可以看到票根、鑰匙、收費公路等等。

這個標籤有自己的運算模組,摩爾定律提出通訊的過程中,只有一個信道,這可能造成一個問題:一方聽不到另外一方。這個問題有多種方式可解決的,就是透過RFID標籤進行運算,它基本上耗不了什麼電,不怎麼需要充電和插電,它的電源來自於無線電電波,這是非常低量的電流。

RFID需要耗的電,與無線電裡面帶有的電是非常類似的,用無線電電波,就可以實現RFID的運算了。

21世紀初,它被提出來時,它的很多前沿工作,是放在中國完成的,我們當時跟上海的復旦大學有很好的對口合作,由教授帶隊研究。

RFID就是自通電的技術,智慧手機可以被看作是電腦,在2012年有27億台智慧手機,2014年是30多億,沒有人能否定智慧手機現已是無處不在的事實了。

RFID的數量超過了智慧手機,每年發貨量都多出十億,去年總數超過40多億。我們單純看2014年的數據,智慧手機、平板、手提電腦佔據了我們的生活,但是RFID標籤更是無處不在。因此,20年之內,大部分電源是可以自給自足的。

90年代,我推出物聯網概念,並提出這方面預言的時候,大家都覺得我非常瘋狂,但我和同事們堅信這一點。大家聽到這些預言,可以相信,也可以不相信,相信者可以獲得先發優勢,比其他人更早看到未來,也能實現更多事情。

互聯的世界已經有很長的時間了,飛機的網路至少存在六七十年時間了,比互聯網網路存在的時間更長。但在飛機網路上流動的不是資訊,航空網路包括飛機、乘客、行李。還有一個網路更為久遠:航運,航運的大部分不是為個人所用,是集裝箱貨輪。還有光纜連接圖,我們講到物聯網的時候,就是把剛才所有的網路形成一體,把生活所依賴的網路打通。

物联网之父长篇演讲,带你重新认识物联网

在這三個網路中,網際網路其實是最不重要的,即使網際網路今天癱瘓,我們還是能夠照樣存活的,因為我們可以忍受不使用Line,但是航運等交通網路癱瘓,這些問題會更多、更需要我們解決。網際網路的二進制不是實物,儘管網際網路是非常強大的技術,但是我們要謹記:實物重於網際網路。一旦我們把所有網連接起來,形成統一的網,這就是物聯網。

物聯網的經濟影響是消費越少、生產越多

物聯網不是什麼

物联网之父长篇演讲,带你重新认识物联网
對於物聯網的物件,我們會想到插電的電器,也有人假設物聯網的組成部分中,需要有智慧手機上的應用,我覺得這都是有失偏頗的說法。這並不是物聯網存在的前提條件,物聯網不能和智慧設備混為一談。

比如一個智慧酒瓶,它能和手機進行交互,透過智慧手機可以看自己有沒有喝醉,比如智慧比基尼,它會告訴你有沒有曬傷,比如智慧水瓶,它會告訴你會不會渴了,比如智慧刮鬍刀,它用App告訴你有沒有刮鬍子,這都不是物聯網。

我可以預測:這些產品是很糟糕的,如果大家考慮互聯網創業,生產這樣產品的公司是不會賺錢的。

究竟什麼是物聯網
首先,全世界究竟有多少數據我的意思不是指網路捕捉到多少數據,或者全世界的數據庫有多少數據,而是現在全世界究竟存在多少數據

比如在今天這個會場,我們就可以做個例子:多少人、水、溫度、空氣品質、燈泡數量、健康水準、什麼樣的地毯、什麼樣的空調,所有這間屋子相關的物都可以提出問題,以此類推。

在這個房間,幾乎產生了無限的數據量,每一秒過去,這些數據都會發生變化,所有的事物都在不斷變化中,數據量在不斷增加。那麼,全世界究竟有多少數據,採集了多少數據人類今天已經採集的數據,與真正全世界的數據相比,可以忽略不計。

過去,電腦只有一個資訊來源,就是我們人類透過鍵盤、二維碼告訴電腦,給它傳輸數據,電腦的數據99.99%來源於人類,但是人類在採集世界的數據方面並不擅長,我們更擅長創意、交流、思考,所以我們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其中一個解決方案是利用庫梅定律,建立遍布於世界的感測器網路,和電腦進行連接,建立自動化獲得世界資訊的範式,更好地收集世界的數據。我們要建立大思維,正如我們的五官等感官都在收集資訊供給我們處理,你的大腦會不斷比較,從而建立一個關於世界的圖景。

所有的感測器收集的數據要有價值,這取決於我們的資訊能夠共享。在新世界中,我們需要的電腦不僅可以為人收集資訊,也要為它自己收集資訊。原來的數據太少,沒有規模,當我們得到如此之多數據的時候,我們該做什麼呢要讓電腦可以自動化決策,做出有用的決策,這個非常有趣,也很難,這個領域我們稱之為「機器學習」。

在我們一般的語言裡,我們也稱之為「人工智慧」,這些「機器學習系統」可以分析所有數據,然後產生決策,從而影響到人,人類從而採取乾預。

在正常情況下,這個決策有什麼前景呢最終的結果就是做出行為,改變世界。從分析數據、做出決策到給世界帶來改變,這點就我們回到的起點:在感測器網路當中,發現改變、提供數據、做出決策、改變世界,然後再次循環。

這是非常深刻的資訊變革,這就是我們講的物聯網,這不是一件小事,而是會不斷地發生變革。

物联网之父长篇演讲,带你重新认识物联网
什麼時候物聯網會開始物聯網究竟會不會到來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實際上物聯網方興正艾。

在20世紀90年代,幾乎沒有數位照片,數照片在2000年是列印出來的照片,現在數攝影發展得越來越好,最後進入手機成為結果,現在每年可以銷售10億台數相機。

如果大家能夠提前看到未來,你可以得到什麼優勢呢我們可以利用這個行業建立企業,獲得巨大成功。

當數位相機融入智慧手機後,就變成了真正的物聯網,這種觀察的技術和感測器連接後,看起來數位攝影,不是真正的數據存儲,因為還需要人工按鍵,但是我們發現,現在越來越多的攝影機不需要按鍵,比如自動攝影,透過自動的成像分析,得到了極大的改進,人臉辨識技術就是其中一項應用。

在10年之前,大家可能沒辦法想像這樣的事情,但是現在很多社交網路,可以做到人臉辨識,現在的技術不僅僅局限於人臉辨識,還能分析表情、情緒等等,人臉辨識僅僅只是第一步。

還有GPS,從2005年到現在發展非常迅猛,每年有十多億手機的發貨量,都搭載了這個技術,可以自動感測,手機可以告知你所在的位置,可以透過地圖搜索線路,調取地圖資訊之後,規劃出路線。

這還不是唯一的功能,Uber、滴滴都是能夠幫助你聯繫計程車、讓你出行更加方便的工具。Uber擁有感測器,可以呈現出乘客、車主的位置資訊,這個系統的算法,就是把乘客和最近的車主進行配對,幫助大家做決定。這裡頭的感測器、GPS技術,如果沒有自動化功能,就沒辦法實現叫車功能。

物联网之父长篇演讲,带你重新认识物联网

之前的叫車方式是在路上叫車,司機如果在下一個街角,可能就沒辦法看到乘客,所以Uber的效率更高。

再舉一個例子,自動駕駛汽車也屬於物聯網的範疇,它對世界有非常大的震撼和影響,可能會超過智慧手機帶來的影響。它是有車輪的感測器系統,它能夠給你一個360度的視角,就像一個雷達,為汽車裝上了一雙眼睛,讓汽車可以看到周圍的情況,這是自動駕駛汽車的一個基本要領。

我在講述自動駕駛汽車的時候,會遇到一個問題:它是否安全我覺得這個問題要換一個說法,正如我們說人駕駛汽車,是否也安全每天死於車禍的人數,全球有3200人左右,大概有3000人,屬於人為失誤造成的死亡,有人酗酒、有人超速、有人開車看手機,這都是無意的,基本都是讓司機分神的事情。

人作為駕駛員的風險其實是很高的,中國司機就比其它國家的司機更安全嗎中國是排名第35位危險的車環境,每天有756人喪生於車禍,絕大多數的死亡歸於人的失誤,這700多個家庭都會失去他們的家庭成員。這和自動駕駛比較,這種自動駕駛汽車已經開了一萬多公里,安全事故為零。

自動駕駛汽車,可能會被人開的車追撞,除此之外,所有喪生的人都可以得以拯救。自動駕駛汽車的駕駛速度,也會比人更快,你在車裡頭可以看電視、瞌睡、和家人打電話、查閱電郵,它可以幫助你更精準地規劃路線、泊車。這個技術已經是現實了。

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汽車已經可以商用了,它使用了自動導航的技術,可以幫助你在一個車位上做駕駛員,在高速公路上特別有用,能夠告知你安全駕駛距離,當你在飯店用餐結束,到門口要離開的時候,它可以緩緩駕駛到你的面前。

舉個例子,最近有一個叫宇通客車的公司,和復旦大學共同研發了自動駕駛的客車。一開始,自動駕車汽車的位置還有司機,但是司機不需要花太多的精力在駕駛上了。

物联网之父长篇演讲,带你重新认识物联网

在人類歷史上,我們可以看到技術是人創造出來的,我們如果想要製造更多東西,就得投入更多的資源和能源。隨著人口的增加,我們的消費也在增加,我們會使用更多的自然資源、土地、勞動力,但是這個時候就開始出現一些問題了:消費導致了太多廢物廢品等污染問題。

但隨著我們採集了更多關於現實世界的資訊,我們用不著投入那麼多了。Uber出現之前,司機每分鐘都在街頭找客,這是浪費,同時也製造了污染,現在透過Uber技術,就可以減少資源浪費。資訊系統可以使我們的消費越來越少,產出越來越多,這就是物聯網帶來的經濟影響。

現在世界上,營運最多自動駕駛汽車的國家是澳洲,他們利用自動駕駛汽車進行挖礦。為什麼要用自動駕駛汽車因為沒有人願意在那裡工作,所以最早的自動駕駛設備,不是開在道路上的,而是用在生產環境中,它讓你的投入更少,產出更多。

事物從不可思議,變成生活中的一部分
我想提醒大家避開一個誤區:創新是由一個人創造的,得由一個人親力親為完成。這不是真實的。我們舉個例子:食品香料之王香草蘭,原產墨西哥,5000年前,生活在墨西哥的古代人,他們找到了從香草蘭,提取出香草味道的增味劑方法。當他們被另外一個部落征服的時候,他們就是用香草增味劑交稅。

物联网之父长篇演讲,带你重新认识物联网
十六世紀,西班牙征服者征服了中美洲,並將香草和巧克力同時傳入了歐洲。那個時候,大家都喜歡香草味道,都想嘗這個味道,但是除了東墨西哥之外,其他地方都沒有香草蘭。

達爾文提出一個假設:只有某一種特殊的蟲子,在墨西哥給香草蘭花施肥,香草蘭花才能得到果實。後來證實,這個蟲子就是一種特別的蜜蜂,它只生存在東墨西哥。

後來,在非洲東岸一個只有一千平方公里的小島上,法國殖民者想要在此種植香草蘭花,一個12歲的小男孩,在主人的種植園裡散步,後來他發現香草蘭結了果實。

香草蘭花之所以結成果實,是因為這個小男孩在沒有蜜蜂的情況下,使用草棍去撥動它,最後香草蘭自我授粉,這個小島很快成為了一個香草的生產基地。

這個方法又傳到馬達加斯加,現在馬達加斯加是全球最大的香草出口國。這是一個非常深刻性的創新,這個小男孩轉化自己國家的經濟,也改變了整個世界,如果沒有香草蘭花的種植,就沒有香草巧克力、可口可樂、香草冰淇淋。

這是一個非常罕見的故事,一個非洲的小黑奴解決了,所有人沒能解決的問題。任何一個人類本來就具備了創造力,每個人都可以創新的,但這並不意味著每個人具有相同的創造力,總是有些人更擅長創新,甚至超過其他人。很多人覺得創新這件事是神秘的,並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到的。

物联网之父长篇演讲,带你重新认识物联网
很多創新並沒有想像中的神秘和了不起,很多具有魔力和神秘的說法是無意的。如果你要等著被靈感的閃電打中,那你最後只能是無疾而終的。

人類大概在5萬年前出現,正常嬰兒出生時,媽媽的年齡是25歲,所以我們把一代人叫做25年。

現在人類有2000代人,我們現在的創新就是把前一輩人,或者同時代人的成果連接起來,個人主義、英雄式的創造者,是不存在的,創新都是社區團隊的力量。物聯網為什麼重要呢就是把資訊貫穿到物和物的聯繫中。

創新是人類最重要的一個行為
人們經常聽到這樣的說法:我不喜歡技術,我討厭技術,人們對技術依賴太大了,技術不是什麼好東西。其實這是最可笑的話,技術只是工具的另外一個代名詞,如果人不去創造,就不存在工具。人類不是唯一使用工具的動物,還有鳥類、海狸等等,使用工具並不是人類獨有的特點。

物联网之父长篇演讲,带你重新认识物联网
最早的人類,下巴特別大,牙齒也不整齊,因為你要使勁咀嚼食物,所以下巴凸顯特別大。100萬年前,使用了工具之後,原來強大的下顎,不再是一個進化的優勢了,你用不著使用槽牙使勁咀嚼食物,所以下巴變小了,牙齒也變小了,這使得大腦有空間擴大。

在這25萬年來,人類的頭蓋骨有了更顯著的特點,其中一點是頭蓋骨是平衡的,腦變得更大了,下巴和牙齒更小了,能夠直立行走。

在歷史中,一旦成為使用工具的物種,你的身體開始慢慢發生變化,直到你和你的工具成為共生體。有時候,當人們說技術不是好東西,我就想給對方看下,人類使用工具前的頭蓋骨。

物联网之父长篇演讲,带你重新认识物联网
動物界中工具的使用者,比如鳥類,它們建構了靈巧的建築,與此同時鳥類的腳趾,也發生了變化。它們最早從沙灘中挖洞,到慢慢長出了利爪,這種類型的鳥類開始可以棲息,如麻雀、羅賓鳥,它的爪可以做非常複雜的巢穴,因為可以抓取、提取各種原材料,並將此搭建在一起。

這比其它的鳥類更先進,因此成為了鳥類世界中的主導者。正是因為它們有這樣的爪子,所以可以建設這樣的巢穴,可以適應新的環境。這說明,身體是隨著工具的使用不斷變化的。

回溯到5萬年前,當時的鳥窩和今天的鳥窩是一樣的,鳥從來不會像大家一樣在這裡開會,或者探討推行鳥窩2.0版本。我們從錘子工具到自動駕駛的汽車,這是鳥類無法完成的進化。

在生物進化當中,人的行為和鳥類行為是不一樣的,人類擁有認知的改變。人類可以因為看到了一個工具,就想說:我要改進這個工具,而不是等到環境的變化而改變行為,這樣的一個動作導致我們成為人類。

我們研發自己的工具,並思考如何改進工具,這是和其它動物不同的地方。這是一種內在的能力和內在的動機,使得人類成為萬物之靈,成為世界上的統治者。

我們要去理解,創造和發明,使得人類內在有一樣東西,是與眾不同的。隨著我們地球更大的人口群體,會出現一個問題:我們需要發明創造更好的工具,支撐大家更好的生活,這就成了一個循環,使我們成為使用工具和改進工具的物種。因此當我們思考創新和創造的時候,不要僅僅思考你自己個人的成功,不是光思考,你自己擁有更好的房子和車子就可以的,要知道你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推動人類物種向前進步。

從石器工具、4萬年前的針、3萬年前的矛、1萬年前的犁、5000年前的文字,到現在的智慧手機,我們完全有理由問問自己:我們是否比以前更有創造力了

5萬年前我們就具備了創造力,那麼創新是否在加速我想說,其實我們並沒有比以前更有創造力,所發生的情況,只是因為我們人的數量更多了。

物联网之父长篇演讲,带你重新认识物联网
直到600代之前,人類才幾十萬人口,這幾十萬人沒有很多的優勢,他們要花很多的時間維持生存,沒辦法考慮發明,直到1800代以後,有上千萬人了,他們才開始考慮發明創造的事情。在這之前的1800代,人類都太少了,但是由於有農業的發展,人們開始有自由時間,可以考慮改進工具,直到今天我們擁有70億人口,也許後面的人口會增加到100億。

可見,僅僅是由於人口的增加,導致了更多的生產力,與此同時,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你就更容易創新了。我們是非常幸運的一代,我們正從幾千代人打造的創新中受益。

我們並不是獨立的英雄,我們不可以閉門造車,恰恰是我們所有整體的群體,為我們做出了貢獻。2000代的祖先,給我們留下了很多財富,成為我們人類生存非常重要的基礎。

我們在找到解決方案的過程中,也在不斷創造問題,每項創新都會帶來新的問題,比如肉類的供應鏈,是因為人類馴化了野生動物,否則我們是吃不到很多禽肉的。

當然,我們並不是說因為出現問題,而要放棄掉這個技術,只是需要加強創新。創新是人類最重要的一個行為。

這讓我們回到今天講課的開始:任何一種創造都可以反映到你的生活中,不管是歷史發明或個人發明,都和你個人相關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