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3日 星期五

‧ 2018\07\13\3S Market Daily 智慧產業新聞


3S Market deliver Smart and Valuable information for Business
3S Market 傳遞 智慧應用與價值的商業資訊

【世界翻轉中】它會思考! 智能建築更聰明 更節能





                                                                                                                                                                                                                 

.智慧家庭無線協議的發展歷史及重要性

Smart Home Solution Presentation





來源:千家网

Connecting the smart home: The history of wireless protocols – and why they matter

據Crimson Hexagon最近的一份報告發現:「從2014年到2017年,智慧家庭技術開始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超過60%的消費者,對智慧家庭技術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如果你從事物聯網行業工作,那麼你可能會對報告及數據比較熟悉,因為這預示著智慧聯網家庭的未來市場發展機會。

我們都知道,消費者在選購智慧家庭產品時,往往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如娛樂性、便利性、安全性,以及提升家庭能源利用效率,和減少能源支出等等。

但是,在這些背後,我們都知道,智慧家庭發展最大的阻礙因素之一就是智慧家庭設備的互操作性,和越來越多的無線協議。

類似Z-Wave和Wi-Fi這樣的無線協議,作為物聯網基礎設施的重要支柱 在某些情況下,設備之間使用的這些語言,創建了支離破碎或封閉的生態系統,往往給終端用戶造成困惑及應用障礙。

隨著現代智慧家庭越來越受歡迎,相應的協議及其功能的數量,也越來越多。儘管工程師,開發人員以及製造商,都試圖創造他們認為最佳用戶體驗的產品,並引入了新的協議和技術,但大家都想統一標準,連接控制所有的產品。為了更好理解我們如何達到當前智慧家庭的協議狀態,我們來看一段簡短的歷史。

物聯網之前的物聯網
首先,智慧家庭中無線協議的功能是什麼?

簡而言之,協議是設備如何相互通信和理解的語言或功能。許多人認為現代智慧家庭協議的出現,可追溯到20世紀70年代X10(一種國際通用的智慧家庭電力載波協議)的創建,它是第一個用於電子設備的通用通信協議。

不久之後,又開發了各種其它協議,包括Z-Wave,以及UPB(通用電力線總線),WiFi和Insteon(一種複雜度低、功耗低、數據傳輸速率低、成本低的雙向混合通信技術,具有即時響應、易安裝、易使用、經濟可靠和與X10相容的特點)等以解決消費電子和家庭控制市場的各種問題。

UPB於1999年發佈,使用電力線接線進行信號和控制,透過家中現有的電線,提供高水平的可靠性和傳輸速率。這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技術,對於那些幾乎沒有相應技術知識的,DIY人群來說很難採用。

另外,在90年代早期引入WiFi來傳輸大量數據。今天,WiFi在智慧家庭中,允許設備連接,並讓用戶享受家庭設備的遠端控制。但是,WiFi確實存在和面臨諸如高干擾、高功耗等挑戰,這對於電池供電的產品來說,並不理想。

繼WiFi之後,Z-Wave和Insteon等新一代協議,透過提供高效、低功耗連接和利用網狀網路,來增強網路信號,主要為家庭控制而設計。

智慧家庭的早期技術
Insteon由Smartlabs Inc.設計,旨在解決基於電力線和無線協議之間連接。它們在當時是一種獨特的解決方案,但它們封閉的生態系統,使得消費者很難採用。

作為早期的網狀網路技術,Zigbee由Home RF聯盟開發,是一種無線專有協議,具有許多不同的「配置文件」,主要用於商業、能源和遠端控制市場。與Zigbee一樣,Z-Wave也是一種網狀網路協議,由丹麥公司Zensys於2001年推出,現在為Silicon Labs擁有。

Z-Wave是專門為智慧家庭打造的家庭控制愛好者和開發人員都知道,要想獲得成功,標準不僅必須使用低功率電源,而且不會干擾其他家用電子產品,而且隨著設備的增加,而變得更強。 

作為家庭控制的原始網網技術之一,Z-Wave的傳統至今仍在繼續。Z-Wave由Z-Wave聯盟提供支持,Z-Wave聯盟是行業領導者的成員聯盟,致力於推廣標準,在撰寫本文時,擁有超過2400個經認證的Z- Wave設備和700多名成員。

智慧家庭協議新成員
在過去幾年中,隨著智慧家庭技術的發展,對低功耗網狀網路作為智慧家庭技術支柱需求,促使其它標準組織不斷探索自己的技術。 

我們已經看到像Thread(由三星、Nest、ARM、Big Ass Fans、飛思卡爾和Silicon Labs公司聯合推出, 是一種基於IP的無線網路協議,用來連接家裡的智慧產品。)以及藍牙技術組織(SIG)和WiFi聯盟等現有標準組織,已經宣佈了自己的藍牙網狀網路和WiFi HaLow網狀網路協議版本。

Thread是由Google和其它對智慧家庭感興趣的大公司,在2014年發起。Thread天生支持IPv6,旨在與Google和Nest合作,但不解決產品級互操作性問題。藍牙網格由SIG於2017年正式推出,與目前已知的藍牙點對點通信相比,具有不同的功能。

而WiFi HaLow網狀網協議,目前來自主要晶片組供應商的工程師,對WiFi HaLow的功耗問題表示擔憂,擔心該協議會對電池供電的智慧家庭設備消耗太多能量。

此外,許多較新的協議,如WiFi HaLow可能需要很長時間,才能被製造商採用,並為消費者創造合理的產品,這對於他們的發展來說是一大障礙。

智慧家庭協議未來將如何發展?
智慧家庭市場還將繼續成長,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看到足夠多的跡象顯示,某一種標準或技術未來會一統天下。但我們有責任幫助消費者瞭解,他們所帶回家的產品,以及每種技術在實際應用,所中發揮的作用。

例如,WiFi將成為所有智慧家庭產品連接的組成部分,特別是如果用戶希望能夠在家庭之外,遠端訪問他們的設備。而藍牙將在智慧鎖市場中,發揮了關鍵作用,讓消費者用智慧手機在走到前門時,可以輕鬆地開門。

Z-Wave在安全系統中,仍然是一項突出技術,連接燈、溫控器、門鎖、傳感器及其它外圍設備,使家庭真正智慧化。

現在比較常用的網路協議有 WiFi、藍牙、ZigBee、Z-Wave,不過都有不足,例如:

WiFi的功耗比較大,適合傳輸大量的數據;

藍牙功耗比較低,但現在還存在藍牙2.0與藍牙4.0並存的混亂局面,且不支持IPv6;

ZigBee技術比較複雜,研發成本高;

Z-Wave由丹麥公司Zensys主導,暫時還沒有ZigBee聯盟強大。

所有無線協議都有其優缺點,但最重要的選用因素仍然是互操作性和安全性,以及更多的產品選擇。這取決於我們所有人,包括標準組織、製造商零售商開發人員等智慧家庭生態系統中的每個人,共同推動和實現互聯互通的智慧家庭生活。編譯/蒙光伟)

.能監測血糖的隱形眼鏡

Bizline _ Smart Contact Lenses for Diabetes Management








說起對血糖進行即時監控的手段時,糖尿病患者的選擇十分有限。

醫學研究人員一直在尋找,一種無創的替代方法,來進行隨時隨地的自我檢測,至少發明出可以皮下佩戴的全天候傳感器。現在有一支韓國研發團隊,找到了一個解決方案:用隱形眼鏡監視眼淚中的葡萄糖含量。

這不是第一次有人想到隱形眼鏡。早在2014年,谷歌便宣佈開發一種可以測血糖的隱形眼鏡,但至今尚未完成—如果它還在開發中的話。

韓國蔚山國立科學和技術研究院的材料科學家Jihun Park,及其同事已經在兔子身上進行了原型實驗和測試,並報告說它不會引起不良反應。

而且它柔軟又有彈性,只有極少數的剛性部件,盡可能舒適地滿足佩戴者。它既不含易碎和厚重的成分,不會阻擋視力或傷害眼睛。

隱形眼鏡內的組件圍繞邊緣排列,遠離瞳孔。它們由一個葡萄糖傳感器,一個朝外的小型綠色LED,一個天線和一個整流器組成,全部由超細柔性電線連接。


能监测血糖的隐形眼镜
Park et al, Science Advances

天線和整流器接收來自發射器的射頻信號,並將其轉換成電能,滿足葡萄糖監測器和LED微弱的電力需求。

當葡萄糖水平飆升到高點時,朝向外的LED會被關閉,因此不會干擾到正常視物。

這也意味著佩戴者,不得不透過鏡子來查看,自己的血糖的含量,但它確實有效,即使眼淚中的葡萄糖濃度,比血糖濃度低5-10倍。

聽起來好像很笨重,但鏡片內部的部件——即使是剛性部件,如葡萄糖監測器中的矽墊片,也只是鏡片本身厚度的百分之一。

該團隊尚未進行人體測試,但他們已經在兔子身上進行了測試。報告說,兔子對鏡片沒有任何不良反應。

這一點尤為重要,因為葡萄糖監測儀,使用葡萄糖氧化酶與糖結合 ——此過程的副產品是過氧化氫,可能會損傷或刺激眼球。

它不僅安全性良好,而且研究團隊發現鏡片準確地追蹤了兔子的血糖水準。

在人類可以使用之前,或許還有一段路要走,但現在至少表明這條路是可行的,未來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使用活體兔子進行的體內測試……為應用於人眼和眼淚的未來智慧隱形眼鏡,進行非侵入性衛生監測,實驗提供了實質性的安全承諾。」他們在報告中寫道。

該研究已發表在《科學前沿》Science Advances上。





.智慧語音技術中麥克風陣列的原理

Speech Recognition - Smart Microphone - NVIDIA Jetson




來源爱电子



麥克風陣列(Microphone Array),從字面上,指的是麥克風的排列。也就是說由一定數目的聲學傳感器(一般是麥克風)組成,用來對聲場的空間特性,進行採樣並處理的系統。



智能语音技术中麦克风阵列的原理



早在20世紀70、80年代,麥克風陣列已經被應用於語音信號處理的研究中,進入90年代以來,基於麥克風陣列的語音信號處理算法,逐漸成為一個新的研究熱點。而到了「聲控時代」,這項技術的重要性顯得尤為突出。

麥克風陣列能幹什麼?
任何一項技術的發生發展,都伴隨著問題的提出及解決,麥克風陣列也是如此。那麼它主要應用在哪些場景下呢又有著怎樣的功能!

噪聲環境怎麼破— 語音增強
語音增強是指,當語音信號被各種各樣的噪聲(包括語音)干擾甚至淹沒後,從含噪聲的語音信號中,提取出純淨語音的過程。所以Ding Dong在嘈雜環境下,也能準確辨識語音指令。

透過麥克風陣列波束形成,進行語音增強示意圖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Boll等研究者先後提出了,針對使用一個麥克風的語音增強技術,稱為單通道語音增強。因為它使用的麥克風個數最少,並且充分考慮到了,語音譜和噪聲譜的特性,使得這些方法在某些場景下,也具有較好的噪聲抑制效果,並因其方法簡單、易於實現的特點,廣泛應用於現有語音通信系統與消費電子系統中。

但是,在複雜的聲學環境下,噪聲總是來自於四面八方,且其與語音信號在時間和頻譜上,常常是相互交疊的,再加上回波和混響的影響,利用單麥克風捕捉相對純淨的語音,是非常困難的。而麥克風陣列融合了語音信號的空時資訊,可以同時提取聲源並抑制噪聲。

目前科大訊飛已經實現了基於線性陣列、平面陣列,以及空間立體陣列的波束形成和降噪技術,效果均達到業界一流水平。

說話人老是變幻位置怎麼破—聲源定位
現實中,聲源的位置是不斷變化的,這對於麥克風收音來說,是個障礙。麥克風陣列則可以進行聲源定位,聲源定位技術是指,使用麥克風陣列來計算,目標說話人的角度和距離,從而實現對目標說話人的跟蹤,以及後續的語音定向拾取,是人機交互、音視訊會議等領域,非常重要的前處理技術。

所以麥克風陣列技術,不限制說話人的運動,不需要移動位置以改變其接收方向,具有靈活的波束控制、較高的空間分辨率、高的信號增益,與較強的抗干擾能力等特點,因而成為智慧語音處理系統中,捕捉說話人語音的重要手段。

室內回聲太大怎麼破—去混響
一般我們聽音樂時,希望有混響的效果,這是聽覺上的一種享受。合適的混響會使得聲音圓潤動聽、富有感染力。混響(Reverberation)現象,指的是聲波在室內傳播時,要被牆壁、天花板、地板等障礙物形成反射聲,並和直達聲形成疊加,這種現象稱為混響。

但是,混響現象對於辨識就沒有什麼好處了。由於混響則會使得不同步的語音相互疊加,帶來了音素的交疊掩蔽效應(Phoneme Overlap Effect),從而嚴重影響語音辨識效果。

影響語音辨識的部分,一般是晚期混響部分,所以去混響的主要工作重點,是放在如何去除晚期混響上面,多年來,去混響技術抑制,是業界研究的熱點和難點。

利用麥克風陣列去混響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幾種:
1、基於盲語音增強的方法(Blind signal enhancement approach),即將混響信號作為普通的加性噪聲信號,在這個上面應用語音增強算法。

2、基於波束形成的方法(Beamforming based approach),透過將多麥克風對收集的信號,進行加權相加,在目標信號的方向形成一個拾音波束,同時衰減來自其他方向的反射聲。

3、基於逆濾波的方法(An inverse filtering approach),透過麥克風陣列估計房間的房間衝擊響應(Room Impulse Response, RIR),設計重構濾波器來補償來消除混響。

現在科大訊飛,實現的基於麥克風陣列的去混響技術,能很好的對房間的混響情況,進行自適應的估計,從而很好的進行純淨信號的還原,顯著的提升了語音聽感和辨識效果,在測試對比中,多種混響時間下辨識效果,接近手機近講水準。

混響語音信號頻譜
說話人太多怎麼破—聲源信號提取(分離)
家裡人說話太多,Ding Dong聽誰的呢?這個時候就需要Ding Dong聰明的辨別出哪個聲音才是指令。而麥克風陣列可以實現聲源信號提取,聲源信號的提取就是從多個聲音信號中,提取出目標信號,聲源信號分離技術,則是將需要將多個混合聲音全部提取出來。

透過麥克風陣列波束形成做語音提取和分離
利用麥克風陣列做信號的提取和分離,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1、基於波束形成的方法,即透過向不同方向的聲源,分別形成拾音波束,並且抑制其他方向的聲音,來進行語音提取或分離:

2、基於傳統的盲源信號分離(Blind Source Separation)的方法進行,主要包括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基於獨立成分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的方法。

進擊的麥克風陣列
麥克風陣列技術,雖然已經可以達到相當的技術水準,但是總體上還是存在一些問題的,比如當麥克風和信號源距離太遠時(比如10m、20m距離),錄制信號的信噪比會很低,算法處理難度很大對於便攜設備來說,受設備尺寸以及功耗的限制,麥克風的個數不能太多,陣列尺寸也不能太大。

而分布式麥克風陣列技術,則是解決當前問題的一個可能途徑。所謂分布式陣列,就是將子陣元或子陣列,佈局到更大的範圍內,相互之間透過有線或者無線的方式,進行數據的交換和共享,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廣義上的聲源定位、波束形成等技術實現信號處理。

相對於目前集中式的麥克風陣列,分布式陣列的優勢,也是非常明顯的。首先分布式麥克風陣列(尤其無線傳輸)的尺寸的限制,就不存在了另外,陣列的節點可以覆蓋很大的面積——總會有一個陣列的節點距離聲源很近,錄音信噪比大幅度提升,算法處理難度也會降低,總體的信號處理的效果,也會有非常顯著的提升,因此分布式陣列,有可能是未來智慧家庭和會議系統中的主流方案。

在萬物互聯的今天,麥克風陣列技術已經深刻的走進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在智慧車載、智慧家庭、機器人、可穿戴設備等應用熱潮正興起的時代,語音交互由於其便捷性,成了人機交互入口的第一選擇,麥克風陣列自然也成為其中非常重要的前端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