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 Education
來源:投影时代 作者:那山那水
對岸中國2018國際智慧教育展覽會於12月8日-10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華為、聯想、微軟、騰訊這些巨頭的「現身」足以說明「智慧教育」概念有多「火爆」。日本、德國、芬蘭、意大利、新加坡、瑞士、馬來西亞、埃及、波蘭等12個國際展團,更是讓「智教展」國際範異常凸顯。
沒有大格局,無法理解「新」教育
2018年初,對岸中國教育部頒布《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提出要到2022年基本實現「三全兩高一大」的發展目標。業內專家認為,這實際導致教育互聯網+,從最初的「確保聯網」,到「高品質應用」的「考核」層次、發展內涵的重大升級。
在此前的教育資訊化規劃中,「普惠性」是基本特徵,要求班班通、校校通、人人通。新一版的教育資訊化,則側重於「新技術」的應用。給予了大陸全國性教育資訊化不斷進步的政策保障的同時,更為各地區的自主發展、乃至於教育競爭提供了「可操作」空間。
確立了不同教育主體、教學單位,甚至縣市級政府之間有「教學技術水平」競爭關係的另一個重要事實是:智慧教育產業發展的快速性、不成熟性和參與主體的多元化——今天,不同的學校採用不同的教學技術和供應商,很可能在最終的效果上有顯著差異。這增加了「採購風險」,同時也確立了「智慧教育的競爭性」屬性。
對此,行業人士指出,有競爭才能讓市場更具活力,發展的更快。當廠商、供給者和需求者共同尋找最優的技術與模式,並持續面對技術進步的挑戰的時候,市場必然以爆發式的方式「快速成長」。
理解智慧教育展今天的火爆局面,就必須建立這樣一種「結構化」的大格局觀,必須告別傳統教育產業體系那種「垂直」的思維,建立起「扁平模式」的新思維。
沒有大視野,無法理解「新」市場
作為國內教學視頻技術服務供應商中的國家隊,奧威亞率先提出了「TO G」市場的概念:即,智慧教育平台化運作的基本採購主體、項目空間,不再是單一教室或者學校,而應當是某一級的政府主管部門,通常則是縣級教育局或者市級教育局。
例如,騰訊教育雲與江西省上饒市教育主管部門合作,建立一套覆蓋全市170萬師生的系統,幫助主管部門,解決學校資訊化建設難、家校溝通不便捷等問題。
這樣一套體系,不僅僅是增加了新的教學方式和應用功能,實際上改變了傳統的「教育系統多層分級」的垂直制度體系,讓區域教育網路扁平化——後者亦符合其國家教育公平化實踐的政策要求。
從技術角度看,任何一個具有公眾性的資訊工程,都需要一定「規模」用戶作為實施載體。智慧教育也不會意外。互聯、互通、愛聯、愛通的互聯網資訊化應用過程,也必然導致一個好的APP或者雲服務,迅速成為某種「潮流」,進而成為「規模化」的產業。
「智慧教育一旦讓資訊走出教室,就不再是學校的圍牆所能阻隔的」,教室之外的高度應用和管理扁平化的產業運用結構,也決定了智慧教育必然要對應於一個「規模化」的市場區域。
對岸2018國際智慧教育展覽會與會企業和專家,也紛紛指出,「全國統一測略思想」下,各「省市縣」三級政府為核心主導者的採購和部署過程,正在徹底顛覆此前教育產業的「人、事、權、錢」等所有資源的配比價值。智慧教育時代,教學產業市場的核心規律必然與「規模」二字相伴而行。
沒有「新中心」,就沒有「智慧教育」
智慧教育展,被提到最多的名詞是什麼?不是AI、不是雲計算、更不是智慧,而是「數據」。智慧教育必然以數據化為新的發展中心,這已經成為行業共識。
某種意義上,傳統的「教育資訊化」目標,更類似於修路、修水管,講究以「能通」為重點,產品採購更多的在「硬體」上,對每一個教室進行基本「規劃」。這種方式,極大速度的改善了很多學校的辦學硬體條件,然而卻與「智慧」二字相差依然很遠。
新一輪教育資訊化,側重以「用起來」的品質發展為目標,更類似於路上有車、水管裡有水,做到「有所通」的「應用落地」——這必然要求,項目實施以某種功能性實踐為前提,必須含有「爆款」應用,含有「扎實和可觸摸的教學能力提升」。
例如,在AI、資訊化與閱卷系統結合的時候,不僅在客觀題上可以實現「瞬間打分」,更可以在主觀題上「有效統計、分類辨識錯誤類型」,做到更為精細的「知識點掌握情況匯總」。再例如,AI與教學視訊結合,可以透過人臉辨識、情緒辨識,判定每一個學生的課堂效率、乃至於某一個具體知識點的課堂掌握情況。
「教學最大的忌諱是千人一面——但是,做到因人施教的前提是,必須真正掌握每一個學生的狀態。」智慧教學恰可以在班級、學校、家長等之間構築這樣的「多點採集、科學分析」的「學生學習過程數位化模型」,實現「精確到人」的教學管理和規劃。
「利用AI取得更多的數據、利用AI分析大規模的數據、利用AI針對性的為每一個個體,或者特殊數據集提供解決方案。」行業人士指出,「數據」已經成為新的「智慧教學」手段的真正「中心」。
甚至,哪一個企業掌握了更多的「數據」,他們就能開發出更好的產品;哪一個地區的教育部門數據化程度高、利用水準高,他們的教學成績就更好;哪一個家庭和學生的數據採集和利用水準高,這個學生也更可能獲得高水準、針對性的學習幫助。
智慧教育新模式,就是要「全過程、全要素」互動
在2018年智慧教育展上,智慧教育概念著重突出了「全過程、全要素」的互動參與價值。一方面,智慧教學覆蓋幼兒到成人教育、職業技能等各個方面,涵蓋學校教育、課外培訓和自學等多種學習方式;另一方面,智慧教育更強調「專業機構」、「個人」、「家庭」三位一體的教育參與性,特別是標準學校教育中,家庭和家長參與、跨出校園的教育過程,成為產業重點拓展方向。
「脫鈎、斷檔、錯位,這是傳統教學過程中老師、學生、家長、學校、主管部門、教學改革規劃者等等之間最常見的問題,」業內企業指出,透過實施「全過程、全要素的數據化跟蹤與分析,渴望打通這些環節之間的壁壘」,建立起真正的「各種資源圍繞‘學會用活’高效配置」的互動過程。
相比較這樣一個「全過程、全要素」的智慧學習體系,今天的智慧校園、多媒體教學幾乎還處於「石器時代」。
行業人士認為,智慧教育產業最需要的是「想像力」,這個產業未來規模會有多大並不是今天的產業面貌能概括的事情:這一點也體現在智慧教育展「繽紛多彩」的參展商上——互動技術企業、顯示企業、音頻企業、資訊技術企業、多媒體技術企業、遊戲公司、IT公司、AI研究公司、互聯網巨頭等等,幾乎成了科技產業的「按教育業務領域的縮小版」。
總之,作為《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頒布後的首屆智慧教育展,本次展會提出了更多的新測略、新業務框架、新商業模式,展示了智慧教育產業博大的內涵、無限的外延,更帶給行業同仁眾多的發展機慧和智慧碰撞。技術做引領、應用模式做中堅、巨大的基礎市場做後盾,智慧教育的航船正在加速前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