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CPS中安網 作者:閆真才
儲存的發展歷程
第一代儲存是早期的監控系統採用的VCR儲存,VCR儲存實現了最基本的記錄功能或記憶功能。
第二代的儲存是DVR,DVR產品的出現讓人們眼前一亮,DVR採用數位化影像圖像處理方式,並應用了電腦及網路技術,影像儲存在硬碟上,實現了儲存的數位化,錄影很容易在各種數為媒介上轉移和複製,而影像的品質不會因此有任何的降低。另外,DVR的儲存也可以實現遠端網路的管理。
第三代儲存,這裡一直存在爭議,有人說NVR,有人說是IP儲存。其實這兩種儲存都是影像儲存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階段,都可以歸納為網路儲存。現在很多用戶和工程商將網路和高清等同了,其實這是概念的錯位,網路儲存最重要的不是解決網路的問題,而是解決高清的問題。
早期的IP Cam確實是解決網路的問題,類比系統無法讓終端的客戶,控制最前端的攝影機,所以IP Cam誕生了,隨著IP Cam的發展,我們發現2012年之前只有網路才是解決高清的最好的方式。所以才導致很多人誤將高清和網路混淆了。這樣我們就很清晰的認識到第三代儲存是網路儲存,用網路手段解決了高清的問題。
NVR和IP-SAN雖然都是網路儲存,然而其發展源頭不同。NVR是由DVR發展而來的,DVR接類比攝影機,改為接網路攝影機就是NVR了,所以NVR整合了DVR的各種技術,表現出產品非常成熟和穩定,非常適應安控行業。
IP-SAN相比經歷了很大變化,早期集中存儲方案中,IP-SAN是儲存的唯一選擇,2005年之後,攝影機也開始了IP化的進程。這是DVR還在快速的發展,IP攝影機的數量還比較少,標準協議也沒有,開發NVR花費很大,市場又少,所以幾乎沒有廠家做NVR。IP Cam廠家通過提供SDK方式,讓整合商完成平台接入IP Cam的工作,從而使得2010年之前絕大部分IP Cam都採用IP-SAN儲存。
網路儲存的進化
兩種網路儲存方式,在發展的過程中都遇到了問題。
由DVR進化而來的NVR,遇到了網路能力不足的問題和大容量儲存的問題。對DVR而言,其網路上傳是輔助功能,而對NVR而言,網路接入是必須且最重要的功能,所以DVR可以在20Mbps以下頻寬下工作,而高清碼流都在4-8Mbps,20Mbps碼流只能接4路。
NVR作為網路儲存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高整合度帶來成本的降低,所以項目往往需要更多路數的設備,於是最大8個盤位的設備,難以滿足項目的需求了。
這兩個問題的解決主要依賴NVR系統架構的變化,一些廠家採用嵌入式X86的方案,既能保證產品的穩定性,又讓產品的儲存能力和網路能力產生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如大華2011年推出的DH-NVR6000,讓NVR從32Mbps的接入能力直接跳到了384M,提升了12倍,同時支持的硬碟數量也提升到16塊。
IP-SAN遇到的是另一類問題,相對NVR的分布式架構,IP-SAN採用了集中管理的方式,接入、儲存和轉發都需要依賴伺服器。影像的數據量非常大,於是伺服器承載了相當大的負載,這在理論和實踐中都給伺服器帶來了挑戰,影像直存的概念被提出來。18116082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