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Best Wearable Inventions 2018 !!
ifanr
近日,國際數據調研機構 IDC ,公佈了一份有關全球可穿戴設備的調查報告。
報告中顯示,2017 年第四季,全球可穿戴設備的出貨量為三千七百九十萬台,比 2016 年同期的三千五百二十萬台成長了 7.7%。而就全年來看,2017 年可穿戴設備的出貨量達一億一千五百四十萬台,比 2016 年的一億零四百六十萬台增加了 10.3%。
總體來看,2017 年全球可穿戴設備的年出貨量,達到了新的記錄,但是增速卻明顯放慢。根據 IDC 的數據,2017 年較 2016 年全球可穿戴設備的出貨量成長了 10.3%,要遠低於 2016 年較 2015 年的 27.3%。
值得注意的是,蘋果在 2017 年第四季,售出了八百萬台可穿戴設備,並且以 21.0% 的市場佔有率成功登頂。就全年來看,蘋果同樣以一千七百七十萬的出貨量,以及 15.3% 的市佔率獲得第一位。
這是蘋果首次反超 Fitbit 和小米成功問鼎榜單。
IDC 的可穿戴設備數據分析主任 Ramon Liamas ,在報告中表示:
在抓住消費者需求這點上,Apple Watch 已經處於有利位置。過去的幾個季裡,消費者的口味變得更加複雜,蘋果則憑借蜂窩網路和流媒體,使得 Apple Watch 迅速霸佔市場。
蘋果在 2017 年的秋季新品發佈會上,發佈了 Apple Watch 的最新後續產品 Apple Watch Series 3。
除了採用更快速的雙核 S3 處理器,和專門訂製的 W2 晶片外,Apple Watch Series 3 還推出了蜂窩網路版,迅速地吸引了,那批想擺脫手機的用戶。
事實上,Apple Watch 除了搶佔了大批原智能手錶用戶外,還搶佔了一批原傳統手錶的用戶。
據報導,Apple Watch 在 2017 年第四季的出貨量,已經超過了整個瑞士手錶行業(包括 Rolex、Omega、Swatch 等廠商)。也就是說,蘋果用了不到 4 年時間(首款 Apple Watch 發佈於 2014 年 9 月)就成為了全球最大的手錶製造商之一。
誰還記得,被看做是蘋果打入時尚圈和可穿戴設備圈第一槍的 Apple Watch,當時卻正因為造型不時尚,和功能雞肋,而不被人看好。
蘋果的財報往往被人看做是產品的「體檢報告」。在 2018 年第一季的財報中,蘋果並沒有單獨給出 Apple Watch 的銷售數據,而是和 Apple TV、Beats 等產品共同歸納到「其他產品」當中。
雖然「其他產品」在當季中的營收達到了 54.86 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 40.24 億美元成長 36%。但仍有一些人認為蘋果沒有單獨列出 Apple Watch 的數據,是為了掩蓋它黯然的銷售成績。
當然,這部分人很快就被打臉了。在財報公佈不久後的電話會議中,蘋果 CEO 蒂姆·庫克就表示 ,Apple Watch 的銷售勢頭相當好,營收和出貨量漲幅雙雙超過 50%。
在早前的股東大會上,雖然庫克還是沒有公佈具體的銷售數據,但是他用一種頗為生動的比喻去形容蘋果可穿戴設備在這幾年中的發展情況:
目前蘋果的可穿戴設備(除了 Apple Watch 外還包括 AirPods、Beats 等)業務,已相當於財富 300 強的公司了,而在 2016 年還依然是 500 強的水平。
有人歡喜,自然就會有人愁。
2017 年蘋果的可穿戴設備成功登頂,那麼被擠下去的又是誰呢?是小米和 Fitbit。
2016 年,Fitbit 可穿戴設備全年的出貨量,為兩千五百五十萬台,並且以 22.0% 的市佔率佔據第一位。緊隨其後的是小米,年出貨量為一千五百七十萬台,市佔率為 15.4%。
而當時的蘋果可穿戴設備全年的出貨量,為一千零七十萬台,市佔率只有 10%。
如果說小米退步,是因為忙著讓自己的主業務,重回中國本地市場第一,而忽略掉更新這些「小玩意」的話,那麼主打可穿戴設備的 Fitbit ,還真的很難找到藉口了。
Fitbit 2017 年的可穿戴設備出貨量,為一千五百四十萬台,較 2016 年下跌 31.6%。結果一跌,就把龍頭椅子交了給蘋果,甚至還沒能保住第二的位置,落在了小米的後面。
再從 Fitbit 早前公佈的財務報告來看,這家公司現在還真的挺難受的。
根據財報顯示,2017 年 Fitbit 全年的營收為 16.155 億美元,同比下降 25.5%;淨虧損 2.772 億美元,這個數字比去年同期擴大了 177.2%。這成績讓投資者大失所望,在財報公佈後的一個小時,Fitbit 的股價下跌了 14%。
主要做健康追蹤運動手環的 Fitbit 成立於 2007 年,並於 2015 年上市。上市的那一年,是他市場表現最好的一年,而在隨後的幾年中,伴隨著 Fitbit 的是持續的營收增速下滑、經常性的虧損,還以及越來越小的市場佔有率。
Fitbit 之前主要做的,是手環形態的可穿戴設備,基本與手錶沒什麼聯繫,更可以說是存在著競爭的。IDC 分析師在報告中也提及到,就目前的形勢來看,功能更全,玩法更多的智慧手錶,已更受消費者的青睞。
Fitbit 在 2016 年 3 月時就出過一款廉價的(199 美元)運動智慧手錶 Fitbit Blaze,當時這款手錶因高性價比而火了起來。但是高性價比,也沒能讓 Fitbit 開心得了很久,尤其是當 Apple Watch 降價之後。
我們希望業務多元化,這使得我們的健康解決方案業務,更好地發揮作用。
那就是什麼意思?做高端的智慧手錶唄。
在 2016 年第四季時,Fitbit 就以 2300 萬美元,這個大幅低於市場預期的價格,收購了曾經在 Kickstarter 上紅極一時的智慧手錶製造商 Pebble。
除此之外,為了在智慧手錶市場拿回失去的市佔率,Fitbit 還收購了同為智慧手錶製造商的 Vector Watch、智慧卡片支付方式提供商 Coin ,以及擁有較多智慧手錶技術專利,和設計經驗的 Jawbone。
在 2017 年 10 月上市的 Fitbit Ionic 智慧手錶定價 300 美元,一個已經觸及到 Apple Watch 定價範圍的價格。這頗有向大佬正面槓上的味道。
然而,從 Fitbit 2017 年第四季(Ionic 上市後的第一個季)的財報數據來看:淨營收為 5.708 億美元,淨虧損為 4550 萬美元。
這個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的插班生,貌似並沒有掀起什麼大的風浪。
當然,這只是 Fitbit 轉型的開始。Fitbit 並沒有就此打算放棄,在財報公佈後,Fitbit CEO James Park 就表示:
2018年,我們將專注於降低成本,繼續在智慧手錶品類擴張,並支持我們的全球用戶社區。
在早前的內部投資者會議上,Fitbit 就表示正計劃,推出一款對大眾更具吸引力的智慧手錶,而最近就不斷有新款低端 Fitbit 智慧手錶的消息流出,傳聞會是 Fitbit Blaze 的後續新品。
另外,人們在早前位於巴塞羅那的 MWC 2018 展會上,也看到了 Fitbit Ionic 與知名運動裝備製造商的聯名產品。而這個知名運動裝備製造商,正是在去年年底,把自家數位體育業部門砍掉,並宣佈退出可穿戴設備市場的愛迪達。
2018 智慧城市展 3月27-30日@南港展覽館
3S Market 為您連結智慧應用商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