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5日 星期三

.人工智慧能為醫療做什麼?加速老年市場的發展是關鍵!

4G智慧城市概念動畫






來源:AI小智君



近年來,人工智慧與醫療的結合催生了很多創新創業機會,也給醫療就診帶來了新的體驗:電腦視覺可以在檢查CT影像時幫醫生閱片,機器學習可以為病患提供就醫流程的咨詢服務,「語音病歷」把醫生的雙手從手寫病歷中解放出來。

醫療這個門檻高、環節多、問題複雜的行業,也是與人工智慧的結合、應用中最為特殊的領域。醫生的角色、醫院的管理、醫療數據的獲取與使用等,都是在技術推進中存在著難題。面對種種困難,智慧醫療的風口到底在哪裡?

AI可以為醫療帶來什麼?
事實上,人工智慧技術在輔助診療方面已經有所落地。日前,對岸的中國首個AI+醫療「智慧醫院」安徽省立醫院發現,AI醫學影像輔助診斷系統已經可以實現,胸部CT和乳腺鉬靶影像的智慧輔助診斷及輔檢服務。

據該院院長許戈良介紹,上述AI醫學影像輔助診斷系統由該院與科大訊飛合作研發,於2016年6月開始學習和應用。一年來,該系統透過學習68萬張肺部CT影像資料,已在該院CT室輔助醫生診斷了約11000人次的CT影像資料,診斷準確率達94%。


  


除了電腦視覺能力,醫生與人工智慧系統的語音交互,也是AI醫療的實踐中一個重要內容。據許戈良介紹,人工智慧語音技術已在醫護查房、超聲檢查等多個場景中得以使用,該院醫生使用的「雲醫聲」手機App,不僅可以語音輸入查房記錄,還可追蹤患者的病案資訊。


「過去幾十分鐘甚至幾個小時,才能完成的患者資訊數據錄入工作,現在透過口述方式即可完成。」許戈良說,目前該院醫生每天使用「雲醫聲」App近千人次。



  


阿里健康副總裁張亮認為:依託大數據的積累,AI+醫療能在醫療影像、用藥方案、醫療數據、虛擬病人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比如模擬真實病人供醫生學習治療方法和療效。「這是全新的高科技培訓系統,而不是像過去一樣的答題系統。」

不過,在醫療行業,技術始終需要服務和幫助醫生。AI是醫療服務的一個發展方向,但不論怎樣,技術都不是要代替醫生,而是把專家、醫生的意見和經驗總結起來,提升效率。

醫療數據難獲得,發展遭遇瓶頸期
過去幾年間,大量家用血糖儀、血壓計、手環等設備已經進入普通人生活,收集了大量數據。而醫院也意識到醫療數據的價值,紛紛開始把醫療數據「上雲」(存入雲儲存器中),雲計算的能力升級,也讓以前耗時費力的數據處理變得更容易。而以深度學習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慧技術對醫療影像、醫療數據的處理能力也有了很大變化。

不過,更完善的醫療數據獲取和利用,並非一帆風順,不少醫療機構和醫藥公司,在探索AI+醫療的過程中都走過一些彎路。


  


目前,AI+醫療最大的問題在於數據的來源和品質,因為醫療數據在醫院和醫院之間,醫院和家庭之間往往存在資訊孤島,即使在同一個醫院內部,要提取和利用數據,還是涉及很多手工操作。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雖然現在資訊技術已經非常普及了,但住院巡房時,還是大主任在前面查,後面的人錄音下來,整理錄入系統。」在徐晶看來,這種手工產生的數據,品質上存在比較大的問題。

飛利浦醫療科技大中華區副總裁陳勝裕,也對醫療數據的利用難題深有同感。「不同的疾病和臨床檢驗會產生不同的數據,如果沒有經過標準化和結構化的處理,就將其提供給算法,會帶來很嚴重的問題。」根據他的觀察,很多醫療數據還沒結構化和標準化,是AI在健康醫療領域應用的最大瓶頸。

科大訊飛智慧醫療事業部副總經理鹿曉亮,曾瞭解過許多醫院的數據化、資訊化情況,他發現各地各級醫院對人工智慧領域的意願和投入都各有不同,但綜合來看,高端私立醫院會有更大動力投身其中,他們的數據化程度也更高。據他透露,訊飛醫療也在考慮與和多家高端醫院開展合作。

除了來源、獲取和利用方式以外,醫療數據的監管也是未來AI+醫療發展中的一大隱憂。現在對醫療衛生數據的採集、利用尚未形成系統化法規要求,而此類數據往往又含有許多個人隱私,種種原因導致目前獲取醫療數據困難,技術無法推展。

未來智慧醫療風口:專注老年人市場
雖然數據獲取比較困難,但像中國人口基數眾多,在這方面仍具有一定的優勢,最有潛力的市場,就是老年人市場。

隨著中國人口的老齡化,年邁的父母發現晚年時,往往不能依靠自己的孩子來照顧自己。 目前,為了滿足老人的基本需求,抵消部分成本,中國企業正在開發利用人工智慧的產品,使得中國在醫療智慧這一領域處於領先地位。

中國在高品質的醫療保健方面落後於大多數國家,而人工智慧正試圖填補這一空白。 中國的三大互聯網公司——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都處與領先地位。

其中,阿里巴巴健康集團已經與中國三家醫院合作,以改善診斷和加快醫療決策,並在醫院之間共享資訊。 今年7月,阿里巴巴健康公司還發佈了一項診斷服務應用,用於讀取CAT掃描結果,以辨識癌細胞。



人工智能能为医疗做什么?加速老年市场的发展是关键!
  


去年,百度推出了一位名為Melody的聊天機器人,與病人進行交流並改進診斷方法。 Melody可以透過對病人進行提問,在網上找到相關的健康資訊,給醫生提供一個假設,醫生檢查後再跟病人進行溝通交流。

由騰訊資助的iCarbonX公司,利用人工智慧收集資訊,並直接向患者提供醫療建議。 該公司可以透過基因資訊,和生物樣本,來預測健康問題。

另外,基於人工智慧的機器人,現也在中國老齡化的人口中充當夥伴和幫手的角色。 Siasun機器人及自動化有限公司最近推出了一款新型機器人,其目標是為老人服務,幫助他們溝通並進行健康檢測。 

這類護理機器人使用了人工智慧技術,如語音辨識、自然語音處理和機器學習等, 預計將在中國人口老齡化日益嚴重的人口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除上述外,機器人還可以幫助老人探測入侵者,以及家中潛在的危險。 去年,由山東大學雲智慧電腦實驗室設計的陪護機器人大智,使用了音訊和視覺資訊,結合臉部辨識技術,來辨別陌生人。 疑似入侵者會被拍下來然後通知房主。 此外,如果房主摔倒,相關的照片會被發給緊急聯繫人。


中國人工智慧的發展,很大程度上是在研究和工業應用方面進行的。 實施方面對於人工智慧也必不可少。 中國有超過10億人口,擁有豐富的資源,來收集人類特徵和行為數據,而且幾乎沒有政治或者法律上的障礙,這使得我們能夠更快更早的搶先抓住智慧醫療的風口,快速發展老年人市場人工智慧新技術的數據金礦。(本文資訊來自對岸中國,僅供參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