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1日 星期一

.押注物聯網?十大成長機會不可錯過

IoT Applications and its Impact on Our Life and Business






來源:山行资本


物聯網(IoT)的B2B市場正在起飛。大量的廠商——包括軟體、硬和互聯網公司、初創公司、 服務供應商; 和電信商——都在爭奪排名和市場佔有率。 在 IoT 領域採取的諸多行動背後,每個 IoT 供應商都應該關注一個問題:成長機會在哪裡?

為瞭解當今企業如何佈署物聯網,找到未來主要成長機會在哪兒,我們分析了目前形成IoT景象的幾個趨勢。 透過研究,我們有三個主要發現:

第一,「物聯網」並非一個特定詞彙,其市場是由特定的應用場景驅動的。 

第二,到2020年,企業們將會在 IoT 上花費超過2500億歐元(遠超過其他正常技術支出),而其中三個行業將佔該支出的約50%。 

第三,雖然 IoT 技術棧的各個層面,都將在2020年前發展壯大,但是吸引力並不均等。

1、物聯網的成長機會
IoT 的成長與其技術發展息息相關,可劃分為IoT 服務、IoT 應用及分析、身份認證及安全、IoT 骨幹(雲和平台)、通信和物連接六大層面。(見圖1)


Internet Of Things Market To Reach $267B By 2020
  
從市場規模來看,IoT 的真正價值出自技術棧的前兩層,即 IoT 服務和 IoT 分析及應用。

我們預計,到2020年,這兩個層面將佔到 IoT 支出的60%。屆時,IoT 服務的市場規模,預計將從現有的100億歐元,成長至600億歐元。而 IoT 分析及應用的市場規模,會從現在的130億歐元成長至800億歐元。身份認證及安全、IoT 骨幹(雲和平台)、通信和物連接的市場規模,分別是200億、150億、250億和500億歐元。

從增速來看,從2015年到2020年,IoT 的各層面技術CAGR(複合年成長率)預計至少達到20%,某些技術的成長潛力遠高於其他。

其中,IoT 服務、IoT 應用及分析、身份認證及安全增速最快,其CAGR高於40%;IoT 骨幹(雲和平台)增速次之,其CAGR為30%~40%;相較之下,其他技術——通信和物連接——成長速度相對較慢,但其絕對市場規模仍然不可小覷,其中,物鏈接以500億歐元市場規模,僅次於 IoT 服務,而通信也佔據了250億歐元的市場規模。

2、驅動物聯網的用例
企業領域可能在 IoT 上花費約2500億歐元,但他們需要知道是哪些 IoT 應用,提供了最大的價值。為了確定這一點,我們需要認識到業務領導者,要使用 IoT 來解決哪些不同的業務挑戰。他們會問,IoT 怎樣幫助我們提高客戶滿意度、提升產品品質、支撐新業務模式(如數據驅動服務),以及降低成本呢?

至少在2020年之前,一些使用案例正在推動 IoT 的採用和成長。 為了在短期內獲得有意義的市場市佔率,公司需要將其 IoT 產品集中應用在正確的地方。

帶著這一想法,我們總結了泛 IoT 用例。 從這個長長的列表中,我們鎖定了到2020年,能夠迅速成熟並在B2B環境中,廣泛應用的10個 IoT 用例,包括:預見性維護、自主優化生產、自動庫存管理、遠端病人監護、智慧儀表、跟蹤與追蹤、分布式生成和儲存、車聯網、車隊管理、需求響應(見圖2)。


  

從應用速度來看,智慧儀表、分布式生成和存儲、車隊管理和需求響應腳步較快,預計能夠在1~2年內成熟,而預見性維護、自主優化生產、自動庫存管理、遠程病人監護、跟蹤與追蹤、車聯網等用例則空間較大,會在未來5~10年內逐步成熟。

從應用行業來看,多數用例主要服務於公共基礎設施,和運輸物流領域。其中,預見性維護的應用領域最為廣闊,包括離散製造、物流運輸、能源和醫療保健在內的許多行業,都可以從中受益。

預見性維護 Predictive Maintenance
當設備發生故障時,企業會不可避免地失去寶貴的時間和金錢。也有許多公司把錢浪費在每年的固定維修上,即使在不需要維護的情況下,設備供應商也會進行例行回訪。

IoT 技術可以預測或檢測機器的維護時間、減少或消除計劃外停工、延長使用週期並降低成本。包括離散製造、物流運輸、能源和醫療保健在內的許多行業,都可以從預見性維護中受益。當然,解決方案需要定制,以適應具體行業的具體需求。

自主優化生產 Self-Optimizing Production
關聯的工廠之間,可以使用 IoT 即時監控和優化生產流程,自動進行調整,以提高品質、提升效率、減少浪費。這種用例是離散製造和加工行業的理想選擇。

自動庫存管理 Automated Inventory Management
IoT 透過跟蹤庫存和狀況(例如溫度,濕度和損壞),從而使公司可以更好地瞭解庫存狀況和供應鏈狀況。監控供應鏈產品的能力,使公司能夠增加處理和縮減反應時間,減少庫存和庫存堆積,並即時改善生產流程。

遠端病人監護 Remote Patient Monitoring
醫生可以遠端追蹤病人的健康狀況,以改善健康狀況、降低醫療成本。透過追蹤患者數據和配合度,醫療工作者可以幫助患者恢復得更快、更加健康。

智慧儀表 Smart Meters
傳感器可用於電力、燃氣和用水量的即時監控。智慧儀表可以幫助消費者監控其使用情況,減少讀取儀表所需的技術人員數量,提供即時計費數據,並實現動態定價。

跟蹤與追蹤 Track and Trace
IoT 傳感器非常適合提高系統效率。例如提高訂單履行的透明度,減少工作站中轉次數。 傳感器還可用於組裝區域,以辨識產品的狀態,定位工具、組件和材料。

分布式生成和儲存 Distributed Generation and Storage
IoT 可用於自動化和優化,多個能源的供應和需求。 透過遠端監控和控制分布式發電和儲存,公司可以平衡電網的能源使用,並降低能源成本。

車聯網 Connected Cars
許多消費者已經開始期待,透過新型傳感器、無線連接和車載處理單元,交通工具可以越來越緊密地連結在一起。

車聯網不僅能讓導航更加強大、安全系數更高、還能提供包括音樂和娛樂在內的駕駛體驗。 預計,車聯網功能會在未來5到10年內逐步成熟。

車隊管理 Fleet Management
除了跟蹤庫存和包裹之外,IoT 還被用來即時跟蹤車輛。隨著更好地瞭解車隊位置、使用情況和外界條件,公司可以提高效率、降低維護和維修成本,並透過動態路由避免擁塞和延遲。這一應用有望在未來1到2年內迅速成熟。

需求反應 Demand Response
IoT 開始改變終端用戶與實用程序之間的交互方式。 透過需求反應程序,客戶可以在需求高峰期遠端控制使用空調、洗衣機和其他能源密集型設備。這些流程可以自動地減少供需波動,降低客戶的能源費用。

3、行業應用觀察
雖然先進技術公司已經具備數位功能的整合,但對於其他業務更為傳統的(如工業產品或後勤業務)公司來說卻並非如此。IoT 無疑是技術公司的重要成長來源;而對於非技術中心型的公司,IoT 將帶來徹底的變革。
透過交叉引用行業用例,我們可以看到未來幾年最大的價值將在哪些行業產生:離散製造業、運輸和物流、公共事業、B2C、健康醫療、加工業、能源資源、零售、政府、保險、其他。(見圖3)


押注物联网?十大增长机会不可错过
  

規模方面,預計到2020年,全球對物聯網支出接近2500億歐元。離散製造業,運輸和物流,以及公用事業,分別將產生400億支出,這三個行業總體將佔 IoT 支出的約50%;其他行業和B2C的 IoT 支出,分別為300億和250億歐元;健康醫療、加工業、能源資源、零售、政府行業的 IoT 支出,則位於120億至150億之間;保險行業支出為50億歐元。

增速方面,公共事業、B2C、零售行業的CAGR高於40%,成長最快;離散製造業、運輸和物流、加工業、能源資源、其他行業的CAGR位於30~40%;而健康醫療、政府和保險行業的應用則較為緩慢,其CAGR在20%左右。

一些案例,如預測性維護,對於所有行業來說,都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不過,每個產品都必須量身定做,以滿足不同行業的特定需求。每個用例成熟的預計時間也不盡相同,具體取決於其在客戶中的市佔率,以及擴展速度。

4、玩家與賽道
各種公司在 IoT 中都有足夠的發展空間,並且有無數可能的方式參與到 IoT 市場中來。大型工業公司正在逐漸從「物聯網客戶」轉變為「物聯網提供商」。 例如,2015年,General Electric(通用電氣)發佈了Predix,這是一種端到端的 IoT 工業操作系統,旨在幫助GE客戶的機器更有效地運行。

SIEMENS(西門子)與其 Mind Sphere 平台,正在進行同樣的探索。正如Microsoft(微軟)的Azure IoT Suite所做的那樣,其他公司專注於技術棧中的某個特定層面,在同一賽道比拼。

SAP HANA雲平台、IBM Watson IoT平台和Cisco IoT系統都允許公司建構和佈署自己的 IoT 應用程序,同時,這些平台可以提供客製化服務。諸如Intel(英特爾)和Bosch(博世)等設備製造商,提供硬體和配套操作系統,為客戶提供更為全面的物聯網生態系統。

儘管各種各樣的玩家已經殺入 IoT 領域,但據調查顯示,有40%的物聯網客戶傾向於使用傳統的、成熟的軟體公司提供的物聯網解決方案。在客戶選擇 IoT 軟體供應商時,優先級最高的三大標準包括:產品功能、可靠程度,以及整合解決方案能力。

這關於整合的最後一點非常重要。 當今的 IoT 客戶尋找的是端到端的解決方案。世界級的應用程序和服務僅在基礎(連接、通信、框架、安全)與頂層無縫對接的情況下,才能提供價值。

 IoT 提供商無需掌握技術棧中的所有要素,但是透過客製化一個滿足客戶需求的端到端解決方案,幫助其走向市場。

5、決勝物聯網:關鍵問題
想要在競爭中脫穎而出,物聯網的供應商需要制訂戰略,確定賽道和戰術。在戰略制訂當中,高管首先應該回答以下問題:

佈署用況。公司的優勢是什麼?如何利用這些優勢解決用例? 我們想要解決特定行業中的一個或多個用況(例如,針對醫療器械製造的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還是建構可由多個行業(自動化庫存管理)使用的單一通用型解決方案?

定位客戶。我們想吸引什麼類型的客戶? 公司是否能夠更好地定位於「直接服務經營資產的客戶」(例如需要預測維護能力的運輸公司),又或者公司是否服務於「為業務製造提供物料資產的客戶」(例如向石油行業提供產品的大型天然氣公司)?

開發端到端解決方案。 公司將為我們的客戶提供什麼? 公司是否可以開發端到端的解決方案,涵蓋我們品牌下的所有堆疊層,或者我們將專門從事堆疊的特定層(作為其他IoT解決方案供應商的一種手段)?

一旦 IoT 供應商決定賽道,管理層必須確定,如何在其中贏得空間,他們必須解決以下問題:

利用合作槓桿。 公司如何利用現有的資產和能力,來優化佈署技術棧?例如,一家軟體公司是否有能力在硬上建立人才實力?或者更好地與其他廠商(如硬件公司,服務提供商和系統集成商)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如何使用傳感器數據。 傳感器可以在 IoT 中提供大量數據,確保數據鏈接到明確的業務目標(如增加收入和降低成本),就顯得至關重要。 一旦傳感器到位,我們應該測量哪些業務指標?

構建能力系統。 公司需要哪些能力? 我們應該透過建立內部能力、追求併購、還是透過合作來建構這些能力呢?

制訂市場策略。 我們的市場策略是什麼? 如果公司主要集中在B2C上,那麼戰略如何改變就能夠達到B2B客戶? IoT對話必須以用例和業務價值為中心。

推進商業模式。 基於可用的傳感器數據的粒度,可以衍生新的商業模式。 例如,除了出售設備之外,公司可以獲得該設備的實際使用和正常運行時間的回饋。 我們如何透過這些新的商業模式獲得更多的價值,並為我們的客戶,打造一個令人信服的商業案例?

每個公司出發點不同,路徑也大相徑庭:
企業軟體公司需要利用品牌的良好聲譽,並通過併購或合作構建端到端的 IoT 解決方案。 就大多數客戶而言,平台並不會在 IoT解決方案中帶來多大價值:我們調查的80%的 IoT 客戶並不知道他們正在使用平台。 儘管如此,平台是一個重要的基點,並且具有長期擴張的巨大潛力。

成熟的的互聯網玩家需要利用其強大的B2C市佔率,並進一步向B2B領域邁進。

創業公司應該為高度針對性的 IoT 產品,開闢出最佳選項——理想情況下,在一個不會被更大的競爭對手,更好地服務的領域。

工業和技術公司必須拓展其產品,以捍衛其龐大的B2B客戶群,並在整個產品生命週期中找到與客戶獲取的新途徑。

電信公司可以利用,其電信資產和能力(包括數據訪問),來超越連接,並提供更高價值的產品。

物聯網提供了巨大的機會,數百家公司已經在這個領域大舉投注。 但是,提供客戶所需要的端對端 IoT 解決方案並不容易。例如,連接設備的硬體製造商不易獲取(或成為)在應用和分析上,提供價值的軟體供應商,技術棧的上下游延伸將是一個挑戰。

但有一個好消息:公司不用咬緊牙關,透過招聘或併購來建立這些能力。 他們可以選擇想要競爭的領域,並與其他公司建立夥伴關係,以建立一套功能強大的端到端產品套件。

明確了把錢花在物聯網的什麼地方,公司才能夠抓住機會窗口,在物聯網領域取得重大的牽引力,在我們這一代最大的市場機會當中佔據一席之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