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gic Leap Virtual Reality - Behold The Future
Magic Leap,這間位於佛羅里達洲,迄今為止,一款產品都未問世,卻能夠輕鬆融資14億美元的神秘公司,可謂是AR界當之無愧的獨角獸——不光是融資額度高昂,更重要的是神秘而少見——其一舉一動自然備受眾人關注。
然而近日一篇由付費訂閱媒體《The Information》發佈的《Magic Leap背後的真相》一經問世,便在網路上引發軒然大波。文中直指Magic Leap幾大痛處,從原型產品過於笨重,到在融資與宣傳過程中,誇大了現階段技術能達到的效果等。
一時網路風起雲湧,文章在被各大媒體爭相報導、轉發的過程中,進行了大量的渲染和扭曲,真相撲朔迷離。隨後,Magic Leap CEO在公司官方網站上,發表了一封公開信,對相關問題給了簡單回答 ——《Magic Leap CEO 公開信回應質疑:原型機正在製造》。
今天,在採訪了亮風台CEO廖春元、微軟HoloLens光學負責人Bernard Kress、悉見CEO劉洋、影創科技CEO孫立後,筆者整合了現有事實,從影片、產品、技術、創始人、資本收支,這五個角度來為讀者進行Magic Leap的真相解讀。
1.影片真相——真假摻雜
本次輿論關注熱點問題之一,便是所謂的「Magic Leap宣傳影片造假」問題—— 其實這事早已是老生常談了,似乎每隔一陣子,便會被拉出來報導一遍,筆者也曾就此事,做過澄清報導。
迄今為止,Magic Leap總共發佈了4段相關影片(1-4),以及官網上的2張動態背景影片(5-6)。
其中只有2、3、4三段影片中,註有「本影片直接通過Magic Leap科技拍攝,並未添加後期效果」字樣。
Magic Leap的CEO Rony Abovitz,也在12月11日的二度推特刷屏中再次強調,有註字的影片是真實拍攝的——換而言之,沒有註字的影片我們可以默認為是宣傳影片。
1)影片:「辦公室裡平凡的一天」—— 機器人辦公室大戰
2)影片:「Magic Leap Demo」—— 桌底機器人與桌面太陽系(真)
3)影片:「一個嶄新的早晨」——AR辦公軟體及虛擬購物(真)
4)影片:「Magic Leap x 盧卡斯影業」——星球大戰里的兩個機器人,R2-D2及C-3PO(真)
5)網站背景:鯨魚從體育館地面躍起,水花四濺
6)網站背景:掌心中出現躍動的迷你大象
Magic Leap此舉的確稍有過度宣傳,誤導觀眾的嫌疑,然而卻也無可厚非——Magic Leap從未說過沒有註字的影片是真實拍攝的,而最廣受人「扒真相」的「鯨魚影片」也只是官網上的動態圖片而已,「造假」無從說起。
影創科技CEO孫立則表示:「之所以Magic Leap要誇張宣傳,我也是非常理解的。因為光場技術本身要解釋起來就挺晦澀難懂的。我們也在研發光場技術(與Magic Leap不同路線),但在解釋給普通人甚至是對行業略知一二的人講起來依舊挺費勁的。
所以要讓大家有顛覆性的印象,做視頻確實是個好的方法。業內人士早就知道這是視頻而已,但一些媒體的誤讀(有媒體宣傳成裸眼投影技術)導致了最終大眾的印象於實際產品差距越來越大。」
2.產品真相—最新原型機只有兩人見過
2015年2月,《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記者Rachel Metz第一次作為可報導的非公司員工,進入了Magic Leap公司,見到了神秘的原型產品。根據Rachel Metz《Magic Leap》文中的原話,當時的原型產品是「一副鏡頭(lenses),連接在我頭頂上方的,像腳手架一樣的金屬架子上,還有一堆電子元件和鏡頭」。
戴上它之後,就可以看到「一隻巨大的四肢藍色怪獸」,利用手柄可以把這只怪獸拉近拉遠,變大變小;拉近時還可以看到怪獸「粗糙的皮膚,強壯的四肢、以及深陷眼窩與亮晶晶的雙眼」。
2016年4月,《連線》創始人兼總編Kevin Kelly,在《Magic Leap未曾講述的故事,世界上最神秘的初創企業》一文中,則將那時的產品原型,描述成「一副合成現實頭顯」,「能夠被輕鬆取下,就像摘掉一副太陽眼鏡一樣方便」。
透過它可以看到一個8英吋的外形機器人,在辦公室里游晃。
「我伸出手的時候,它靠近我,並伸出發光的手指,來觸摸我的指尖」。並且表示Magic Leap的圖像,能夠在近距離(一臂之內)也顯示良好,這是他嘗試過的許多VR、MR設備都不能做到的一點。
《連線》的採訪視頻截圖 |
2016年10月,《福布斯雜誌》的科技記者David M. Ewal則在《Magic Leap這家價值45億美元的神秘企業正在永久性改變著計算機平台》一文中這樣說道,「Magic Leap技術的核心是頭戴式顯示器,但最終產品應該能裝進眼鏡之中」,並且在之後的Reddit問答中,他與Kevin Kelly同樣說到了「我能把Magic Leap的構建的AR物體拉到很近的距離而且不會出現任何問題(HoloLens 在距離大概三四十釐米附近內物體就會消失掉)。有幾次全息畫面甚至超出了我的最大視角,感覺就像是環繞在我周圍」。
2016年12月,《The Information》媒體的記者Reed Albergotti則在《Magic Leap背後的真相》一文及隨後的Reddit問答中將他看見的一款原型評價為「類似一個笨重的頭盔,以幾根電纜連接PC主機,使用時有類似Oculus和HoloLens時的聲音,使用類似HTC Vive的手部控制器(但他知道Magic Leap的確在研究擺脫控制器的技術)」,「成像畫面類似於HoloLens,但能夠讓雙眼聚焦更自然」,「好處:有著非常的高分辨率、畫面、深度資訊,在很近處的畫面成像效果也非常優秀」,「壞處:低幀頻,在轉動頭部的實際畫面會變模糊,依舊無法脫離PC主機的連接(脫離主機這是HoloLens研發過程中最困難的一環,但Magic Leap說他們能在最終產品上實現)」。
不過,CEO Rony Abovitz表示最終的產品將會使用和這次展示中完全不同的技術。Reed Albergotti也在文章中說道,Magic Leap內部所指的最新原型可能是「標準眼鏡尺寸」,但是Magic Leap拒絕向他展示這款產品。
在Rony Abovitz於12月9日的首次推特刷屏中,他這樣寫道——「現在在我們的工廠裡:我們正在運行第一批系統小型化產品測試:小巧、簡潔、夠酷」。
Rony Abovitz還說,最新的PEQ原型產品只有兩位投資方見過。(以投資額度來看,我們可以大膽地猜測,這兩位分別是谷歌和阿里巴巴)
3.技術真相——理論可行,研發困難
目前,圍繞Magic Leap技術的討論,主要在於兩點:1、光場顯示技術小型化的挑戰,2、光場技術所需的巨大計算量,對現有計算硬體小型化的挑戰。
1)光場顯示技術小型化
Magic Leap的核心技術在於光場顯示,即利用光纖陣列顯示光場資訊:雷射經由透鏡系統輸出,在空中畫出了一簇射線,同步地改變經過顏色和強度,一根纖維利用分時技術,得到一幅圖像。
用戶可以主動選擇性聚焦,一隻虛擬的貓就放在了近處,你看它的時候就是實的,你看遠處的城堡的時候,這只貓就是虛的,和真實情況一樣,所以不會有暈眩感。
但這也就要求Magic Leap的設備能精確的調控機械部件,使得每一個纖維,都穩定自然地顫動,並且顫動的模式,要和數據傳輸相互同步,不受外界噪音的影響。
用戶可以主動選擇性聚焦,一隻虛擬的貓就放在了近處,你看它的時候就是實的,你看遠處的城堡的時候,這只貓就是虛的,和真實情況一樣,所以不會有暈眩感。
但這也就要求Magic Leap的設備能精確的調控機械部件,使得每一個纖維,都穩定自然地顫動,並且顫動的模式,要和數據傳輸相互同步,不受外界噪音的影響。
在Magic Leap的專利中,光路模組設計方面很有亮點——採用了大量的自由形態波導,來實現人工學設計,並輔以光路補償;將掃描電磁成像輻射整合化的成果,應用於AR設備,很有新意。
總的來說,顯像技術並非過分高深的學科,然而如果Magic Leap想做混合顯示,則需要波導陣列,來實現更靈活的聚焦。然而多層波導,可能存在串擾等問題,系統過於複雜,存在很多技術難關。
總的來說,顯像技術並非過分高深的學科,然而如果Magic Leap想做混合顯示,則需要波導陣列,來實現更靈活的聚焦。然而多層波導,可能存在串擾等問題,系統過於複雜,存在很多技術難關。
微軟HoloLens光學負責人Bernard Kress博士則表示,「波導陣列可能是光場技術的唯一解決方式,光纖震動只有在很少的情況下需要——這一點和現有的VR技術有所不同。」
除了Magic Leap外,史丹佛大學也在做此項技術的研究。這項技術理論上是可行的,如果不計成本,現有技術已經能夠達到不錯的顯示效果,然而無法真正應用到消費級的工業水準:在近日印發軒然大波的《Magic Leap背後的真相》一文中,作者最主要的攻擊點之一,便是Magic Leap的核心技術,在小型化方面遇到困難。小型化不僅是體積縮小,還存在成本與量產能力的問題。
影創科技CEO孫立也表示:「如果僅僅是縮小,還不足以。還要看其成本和量產能力,就像當前的光波導技術。機械結構要小型化的難度極大,並且穩定性、量產能力都將是更嚴重的問題。小型化並非沒有可能,但是我覺得在很長一段時間(甚至可能在此期間出現了更好的技術)都難以量產。」
亮風台CEO廖春元則表示,「做實用的AR產品,倒也並不一定非要等Magic Leap的技術。」
2)計算硬體小型化
在計算硬體小型化方面,亮風台CEO廖春元說,「Magic Leap的技術,在光場採集和播放設備的小型化和量產化,存在很大難題。除了顯示硬體本身的小型化外,光場技術所需的巨大計算量,也對計算硬體的小性化提出挑戰。」
簡單來說,就是光場技術採集、儲存、處理的數據量巨大,現有半導體與整合電路,發展不夠迅速,計算硬體發展無法跟上。
悉見CEO劉洋則表示,「小型化和晶片化,依賴於整個半導體,和整合電路行業的發展。科技界的主要矛盾,是人類對物理計算/儲存/傳輸能力的需求,和實際基礎產業演進進度的矛盾。」
除此之外,光場技術在整合與材料方面,也存在難題。簡單來說,就是現有技術不利於整合,顯像效果不佳,材料兼容性差,太複雜不利於軟體開發。
在問及「以現有發展速度而言,離相關技術成熟還需要多久?」時,採訪人們都不約而同給出了4-5年的時間期限。可在短期內恐怕是不會有成熟的AR眼鏡,消費級產品出現了,我們還需要多一點耐心。
4.創始人真相——機器人出身的專業夢想家
長久以來,外界對這個毫無VR/AR背景的Magic Leap創始人Rony Abovitz的評價一直褒貶不一,正如外界對2012年Rony Abovitz在TED大會上,那場極端後現代的演講展示一樣,喜歡的人捧上雲端,不喜之人踩在泥裡。
Rony Abovitz,Magic Leap創始人兼CEO,現年45歲,邁阿密大學機械工程師學士,生物工程系碩士。作為一個《星球大戰》的死忠粉絲,Rony Abovitz在1997年,創辦了自己的首家公司Z-KAT。事後,Rony Abovitz回憶說:「我決定要打造跟《星球大戰》那樣的醫學機器人,我認為,我當時是真的衝動,自己當時不能製作出X-wing戰機。」
在先後說服了外科醫生Wayne Kerness、西北大學機械工程學教授Michael Peshkin,及其研究生Julio Santos-Munné加入後,26歲的Rony Abovitz與大學同學William Tapia,一同在佛羅里達州創辦了,專注於機械輔助外科醫療的Z-KAT公司(公司名字為Kerness,Abovitz,Tapia還有Lima US的CEO Guido Zoroli的名字的縮寫,Zoroli曾允許開發團隊在下班後使用Lima的辦公室)。
2004年,Rony Abovitz帶領一眾Z-KAT核心成員,成立了MAKO Surgical手術器材公司,並兼任CTO及SVP高級副總裁。MAKO Surgical買下了Z-KAT的大部分知識產權,但更專注於新型可觸碰醫療機器人技術,以及一系列機器人輔助外科手術。
2008年2月,MAKO Surgical成功於美國那斯達克上市。
2010年5月,39歲的Rony Abovitz辭去了CTO職位,但仍繼續擔任MAKO Surgical的CVO——Chief Visionary Advisor,首席遠見顧問,專業夢想家。
此時,他在自家的車庫中,創辦了新工作室Magic Leap Studios,並聯繫了位於紐西蘭的、曾為魔戒製作特效的維塔工作室,專門把他一直開展的「Hour Blue」的項目——「一個外星球中,充滿會說話的機器人、飛翔的鯨魚等神奇的生物」開發為圖形小說系列和電影系列。
隨後,夢做得越來越大,Rony Abovitz開始思考,如何利用技術,將這些設想帶到現實。2011年,工作室發行了名為Hour Blue的AR app;再後來,Magic Leap Studios改名為Magic Leap,Rony Abovitz也組建了一支小規模的團隊,幫助他研發混合現實技術,並在隨後開始研發原型產品。
2013年9月,美國整形設備製造商Stryker公司,以16.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MAKO Surgical,算是正式為Rony Abovitz的MAKO之旅,畫上了一個句號。此後,Rony Abovitz開始一心投入到Magic Leap上來,並在2014年2月獲得第一筆私募融資。
外界對Rony Abovitz本人的評價大多是,「睿智」、「才華橫溢」、「創意無限」、「他樂於談論那些短期內,目測無法實現的事物」。而從本次The Information文章事件後,接連不斷的,帶著幾分幽默、幾分嘲諷的推特刷屏中,可以看出,這位創始人恐怕還是個有些火爆的急性子。
5.資本收支真相——研發、生產、擴張、訴訟
收入:Magic Leap總計融資大約14億美元,估值達到45億美元。
2014年2月,完成私募資金的5000萬美元A輪融資。
2014年10月,獲得由谷歌領投的5.42億美元B輪融資,谷歌CEO Sundar Pinchai出任該公司董事。
2016年2月,獲得7.935億美元C輪投資,阿里巴巴、谷歌都參與本輪融資。
支出:建立廠房及生產線。硬件研發。算法研發。早期產品迭代。收購公司。雇傭高管。擴展團隊。訴訟風波等。
員工總數從2014年的40多人,發展到如今的超過800人。
在西雅圖、矽谷、洛杉磯、奧斯汀、以色列、英國、紐西蘭等地,都建有研究所與辦公據點。
在佛羅里建設了25萬平方英尺的廠房,並在在Plantation的園區內建造生產設施,具備一系列完善的生產線——Rony Abovitz說,「我們是一家‘全棧式’科技公司,硬體、軟體、電子電路、晶片設計和傳感器都是我們做的。」
把關鍵開發團隊集中起來,對產品原型進行「數百次的迭代」——量產化早期成品率會很低。
收購了以色列的NorthBit公司,以提升自己的系統安全水準。
收購3D重建技術初創公司Virtroid,因為涉及保密協議,未透露收購價格。
雇傭了前Beats by Dr.Dre和Beats Music首席財務官Scott Henry擔任CFO。
雇傭三星美國研究中心負責軟體平台的副總裁Yannick Pellet,擔任軟體工程高級副總裁。
雇傭在線音樂影像服務Vevo的聯合創始人Rio Caraeff,擔任內容總監一職。
雇傭SiriusXM 廣播公司擔任公司戰略和業務發展高級副總裁Rachna Bhasin,擔任首席商務官。
雇傭HTC Vive全球市場部的執行董事Jeff Gattis擔任產品市場部負責人。
雇傭國家地理Brenda Freeman擔任首席營銷總監。
2016年5月,Magic Leap將兩位高管Gary Bradski與Adrian Kaehler告上法庭,控訴兩人盜竊公司機密技術,成立自己公司,並非法地向第三方公司洩露商業機密。隨後兩名高管反訴Magic Leap公司非法終止合同,侵犯自己的利益。隨後這兩位高管從 Magic Leap離職,並分別創辦了和深度學習與機器人有關的公司。
且不論這場長達5月的訴訟風波,將會產生一筆多麼大的律師費用(答案:金額巨大),離職的Gary Bradski是電腦視覺領域的殿堂級專家人物,也是OpenCV創始人,更是Magic Leap頂級核心技術團隊成員,他的離開必然會對公司造成一定傷害。
結論:
從五個維度看下來,Magic Leap既不是人們口中超越科技的神級存在,也不是一個招搖撞騙的「詐騙集團」。它只是一間有著死忠星戰迷作為大老闆的科技公司,帶領著團隊試圖解決某個極端困難的問題而已。他們的技術水準既沒有外界想象的那麼好,也沒有外界想象得那麼糟。
技術發展從來都是一點一點「摳磚縫」的事情,需要經過無數次的產品更替。既然創始人想要一個「魔法般的飛躍」,讓我們省去前期試用不成熟產品的經歷,那我們不妨耐心等待,多給它一點時間。
0 comments:
張貼留言